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門夜月

鎖定
孟門夜月,從秦晉交界的黃河大橋朝下望,河水衝出龍槽豁然開闊,水面漸寬處,一塊巨礁屹立河心,俯視如門,側看如舟,仰視如山,實則是黃河中的一個小島,它雄踞中流,劃開河水,那就是傳説中“山石為禹所鑿”的孟門山。相傳大禹治水時,先在這裏鑿開了第一個阻擋洪水的“龍門”暗洞,就叫它孟門。那孟門巨石之上,赫然鐫有金明郡守所寫的“卧鎮狂流”四個一米見方的硃紅大字。如到河水下落時,這四個字便能露出水面,供遊人觀賞。
中文名
孟門夜月
外文名
Meng gateye
記載於
《尚書·禹貢》
著名景點
孟門十景
地    址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 [1] 

孟門夜月背景介紹

據《尚書·禹貢》記載,約在公元前770年,壺口與緊連着孟門,隨着歲月的流逝,到唐代元和八年( 813)成書的《元和郡縣誌》記載:壺口距孟門一千步(合1660米),而壺口卻在孟門上游的3000米處,時隔2700多年,石槽向上推移了3000多米,壺口在瀑布的沖刷與切蝕下,每年大約以70釐米的速度向上遊移動,壺口瀑布在移動的過程中,就在這砂石河牀上衝開了一條深約60米,寬約30——40米的龍槽,所以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

孟門夜月名稱來由

傳説古代有位州官奉調入京,那時陸路尚不發達,他只好乘船沿黃河而下。船到孟門山下,天已黃昏,就靠岸停泊。晚上,他登上孟門山,觀賞這黃河小島上的夜景,只見明月高懸,映入河中,虛虛實實,分外好看。他在山上踏月觀景,情趣盎然,便吟出“山隨波影動,月照浪花浮”的詩句。回船入睡後,又夢見了明月入舟。次日早起幕僚為他圓夢,其中有一人説:“孟門乃龍門之上口,夢月入舟為鯉魚躍龍門之吉兆。”後來,這位州官果然應驗升遷。據説,巨石上的四個大字,就是由他親筆書寫,命人刻上去的。因此,民間還把這個孟門山叫做夢夢山。
另外,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也有個孟門,為孟門鎮,是傳説中的大禹治水第一門户。

孟門夜月相關傳説

孟門關 孟門關
據文獻記載和專家考證,孟門是大禹治水第一門户,這裏還保留着據説是大禹當年佇立指揮治水時留下的印有深深腳印的“禹王石”。戰國屍佼《屍子》記載有“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龍門、呂梁、孟門和壺口是大禹治水的四項重點工程。這裏的孟門就是指今山西省柳林縣黃河東岸的孟門鎮,即陝西吳堡縣東臨黃河之古隘道,大禹治水在定湖西南劈開蛟龍石壁謂之孟門也。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門村西南蛟龍石壁將黃河東西兩岸的石山連接成一個天然的黃河大石壩,擋住了黃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謂“定湖”之稱。若遇淫雨,“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大禹治水(前2243—前2230年)在孟門村西南劈開蛟龍石壁,河水順流而下,形成“孟門十景”之一的“黃河洪濤”。所謂“孟門”,是大禹治水之黃河河道上的第一個大門,故因以命地名矣。也有專家認為,所謂孟門之名,涵蓋今柳林孟門至河津之黃河段的河道兩側,柳林孟門乃其北起,河津龍門是其南止。而柳林縣的孟門又位於最上游,所以稱作黃河第一門——孟門。 西周穆王時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呂梁武當山玄武道場,為了祭祀鯀禹治水之功績,在孟門的莊王山麓大禹石附近創建了孟門道院,主殿“源神殿”內,供奉着夏帝禹和禹之父神鯀;這裏現還有國家一級文物“無頭神鯀”石雕坐像:底座長0.98米、寬0.40米、全高1.25米、胸圍0.92米、膝部周圍1.50米,左臀部還有一“鯀”字。原來是在源神殿神鯀泥塑像內取出來的。唐貞觀十三年(639),唐太宗巡遊孟門時,敕賜尉遲恭又在道院旁修建了南山靈泉寺,現為山西省重點文保單位。寺側有巨石“禹王石”和《大禹治水》殘碑,大雄寶殿內有清嘉慶九年(1804)年《南山靈泉寺始末碑記》,碑記稱:南山上“有禹王石,相傳神禹停憩息山之半”。
孟門夜月 孟門夜月

孟門夜月文化節

節日 節日
2006年2月9日,“中國首屆黃河黃土高原柳林孟門年俗文化節”在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孟門鎮南山寺開幕,來自國內外的90餘名國內外民俗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研究和探索如何保護和發展中國傳統年節文化,特別是推動黃河中游及黃土高原腹部區際間民俗文化及年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孟門鎮地處晉陝黃河峽谷中段、黃土高原腹部,是華夏黃河母親河上“大禹治水第一門户”,是中華民族文化發祥地之一,其民俗文化積澱深厚,每到傳統年節,這裏的人們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年俗文化活動,如火爐則、傘頭秧歌、天官會、轉九曲、吹打樂等,其獨具特色的年俗文化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腹部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開幕式上,孟門鎮被授予“中國民俗文化保護之鄉”的稱號,並被確定為“南京大學民俗教研基地”。
在開幕式上,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説:“恢復、保護、發展中國傳統年文化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一代一代傳下去,是世世代代都要做的事,傳統年文化的保護應當在全社會形成普遍的認識。”
此次年俗文化節由中國民俗學會、國家紐帶工程東方文化館、東西方藝術家協會(紐約)民俗藝術委員會、柳林縣人民政府等單位主辦,活動將全面真實地展示黃河黃土高原原生態的民俗文化藝術和歷史文化遺蹟.
中國民俗學會會長,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家和各界人士深感中華傳統年節文化急需保護,全體通過了《保護中國傳統年俗文化孟門宣言》。

孟門夜月景點

孟門夜月孟門關

孟門關東依寨東烽台,西為天塹黃河,南靠軍渡要塞,北鄰黃河“二磧”。地處秦晉通衢,地理險要,是控山帶河的重要關隘。曾與晉東娘子關齊名,有“東有娘子關,西有孟門關”之説,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孟門在春秋戰國時期為趙國藺邑,秦國多次攻打,直到趙武靈王十三年(前313) 才“拔我藺”。據傳秦莊襄王曾在此安營紮寨,並將孟門南山巒改名為莊王山。隋唐時期則是河西綏州與河東石州的交通要衝。孟門關附近的地龍堡,宋初建堡,曾由楊家將把守。清同治年間,武將劉山大鎮守黃河時也住此堡,居者自喻地龍,因名地龍堡。

孟門夜月孟門渡口

孟門渡口,隔黃河為陝西吳堡縣薛下村橫溝。因其東據孟門關,又是陝北與晉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隔河的吳堡縣下屬於孟門長達近千年,所以是重要的黃河渡口。北朝時設有孟門津,隋唐時期是河西綏州與河東石州的交通要衝。抗戰時期,孟門的三大古渡:孟門古渡口、小垣則古渡、劉家塔渡口,為支援中共中央所在的陝北地區起到極大的作用。雖然距離僅12公里的黃河大橋早已建成通車,但兩岸村鎮仍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這客觀上延續了孟門古渡的“壽命”。

孟門夜月孟門十景

昔人以其形勝,列有十景:
黃河晚波:寺臨黃河,一望數十里,奔湧而來,岸上舟人,晚眺如畫。
孟門煙雨:寺在鎮南,據河東皋,園樹連綿,早晚霞燦爛。
翠柏雲屏:寺座山麓,古柏成林,環圍四匝,望之如屏。
東流環碧:東溪自山澗而出,經五十餘里,盤折西流繞寺,寺樹映之如碧。
靈泉吐玉:山楞幽泉,清冽如。相傳金大定時土人引水灌田,有嘉禾合穎之祥,固名曰靈。
鍾綻神文:寺有鍾一口,橫文下裂,相傳數十年前紋闊可容手指。但擊之聲宏如故。
深林玉帶:寺柏陰森密佈,步入深林,從林間遠眺,黃河碧波盪漾,如錦帶然。
秋鳥歸山:寺山茂樹插天,每深秋有白腹鴉羣飛棲集,經冬至春始去,歲有常期。
端陽花信:殿前蜀葵花一本五色,開期常以農曆五月五日,歲無先後。
柏抱蓮盆:山巔古柏一株,披枝下垂近地,拳曲向上,枝葉葱籠,形似蓮花

孟門夜月特色美食

孟門碗脱(屬正宗柳林碗脱)
闊口淺底碗裏,一層銀圓般薄厚略發烏色的面結晶,使鋼鋸條磨成的小刀,把碗裏那淺淺的一層面食割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拌以邊上小碟裏的辣椒油、香醋,進口,咀嚼,柔韌、滑膩、筋道、香辣,霎時間酸甜鹹辣味溢滿口腔。
碗脱屬麪食系列,用蕎麥麪製成。碗脱的製作很講究,先要淨化麥粒,將幹蕎麥入碾脱落雜質簸去塵土、麥柄,入渲籮用濕布擦之,多次換洗濕布,以求擦淨。並將擦後的麥粒趁濕復入碾機脱皮出機後用細籮篩面,將篩上的皮渣簸去,帶皮粉粒再次入機磨之,過籮,皮則淨除、將兩次脱皮後的麥粒共入磨機,篩面即可。
麪粉內和入適量的食鹽、姜粉,用涼水和為硬麪團,然後稍加冷水,揉為均勻的麪條硬度,不斷用力揉搓,使其盤‘性”。待麪糰光亮利手“性”盤好後,以些許冷水不斷搓揉,使其稀釋,變成稠糊漿,再用手朝同一方向不時加水連續攪動稀釋到麪糊能掛住勺碗為宜。
麪糊調好後入碗上鍋、碗多為細瓷,以底淺容積小者為宜,麪糊入碗前,先將碗置鍋內熱,用濕布擦去碗內汽水,將麪糊舀入碗內。每碗只盛八成,加蓋以武火蒸之。蒸約二十分鐘即熟.趁熱取碗出鍋,用雙筷朝一個方向飛速攪動,攤貼至碗口邊緣,使內呈凹形狀,置於涼處令冷即成碗脱
碗脱還有一種做法,比較原始,是把熬煮好的蕎麪糊糊盛放於碗內,晾涼即成。以小碗盛麪糊,上籠蒸熟晾涼食用,是後來的規模化方法,比較適合於飯店批量製作。
碗脱多為冷食,切條、就碗刀扎而食不拘。調料有蒜泥、辣椒、上好陳醋,也還可以配以薑末、香油。愛辣者注意,此辣椒最好選取頭茬椒,曬乾研末,在把麻油燒熱後。放入葱少許,待葱發黃時,倒入辣椒粉,用鐵勺攪勻,或者,把辣椒粉放入熱油鍋內翻炒,均可。油多辣椒少,遂成稠漿,裝入瓶、缽備用。
嚴冬季節,可配豆芽炒食。炒瓢內放點油,待油冒煙時,放入,葱發黃,把豆芽倒入,豆芽炒到八成熟倒入切塊的碗脱,澆上蒜、醋、辣椒,撒上鹽、薑末、味精,倒入碗內即可食。也有把碗脱與羊雜割混炒者,其味更長。碗脱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韌、醇香,已成為人們特別是小孩、學生的常食零食。
孟門夜月 孟門夜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