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媒妁之言

(漢語成語)

鎖定
媒妁之言,漢語成語,拼音是méi shuò zhī yán,意思是指媒人的介紹。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中文名
媒妁之言
拼    音
méi shuò zhī yán
意    義
成為媒人的代名詞
用    法
作主語、賓語

媒妁之言成語釋義

媒妁:介紹婚姻的人。指媒人的介紹。 [1] 
中國古代婚姻觀,男女成婚,必須有中間牽合人,即媒妁。古有“媒氏”、“媒官”,皆司嫁娶。 [2] 

媒妁之言成語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1] 

媒妁之言各國習俗

我國的媒人
媒人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很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即已經出現,所謂“男女非有行媒不相問名”、“男女無媒不交”、“女無媒不嫁”、“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等古訓和俗語,就是從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不過,通過媒人介紹來選擇婚姻對象的現象不僅僅限於我國,在世界上的許多民族中這都是一個十分普遍的擇偶方式
媒人介紹的方式
亞洲的眾多民族中,擇偶往往是通過媒人介紹而實現的。媒人介紹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一方的父母先相中某位姑娘或小夥子,再請媒人前去説親;一是媒人主動向男女雙方提出締結婚姻的要求,也就是説擇偶方式自始至終都是依靠媒人主動説合,而這些人往往是一些專職的媒人。
柬埔寨人的媒人
柬埔寨人的擇偶方式即以媒人介紹為主,並且這種擇偶方式在亞洲東部的各民族中頗具代表性。柬埔寨人一般在小夥子長到14歲左右時,其父母就開始考慮兒子的婚事了。如果他們看中了哪位姑娘,就會先想方設法搞到姑娘的生辰八字(出生時的年、月、日、時辰),然後請算命先生卜算與其子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相合,也就是我們所説的雙方八字相剋,則此事告吹;如果相合,説明雙方可以締結姻緣,那麼小夥子的父母就請媒人前去提親。媒人的選擇也有頗多講究,要求擔任媒人的人必須由丈夫健在、兒女成羣、命相好、對女方有所瞭解的婦女來充當。
婚姻關係確定前,媒人至少要到姑娘家去三次。
媒人第一次去姑娘家,要帶着一包小檳榔、簍葉和煙,作為禮物送與姑娘的父母。不過媒人在第一次去姑娘家時並不是直接向姑娘的父母提出婚事,而是向姑娘的父母説小夥子的父母要來姑娘家做客,詢問姑娘的父母是否方便。一般來講,姑娘的父母聽到媒人的話後都會明白其意。如果姑娘的父母有意於這門婚事,則會答應。
媒人第二次去姑娘家時所帶禮物與第一次相同,只是談話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深入。媒人雖然仍未直接言及婚事,但往往會説小夥子的父母知道姑娘家有良田數畝,想給姑娘家良種,希望姑娘家的地裏生根開花、結果,實際上即是隱晦地向姑娘的父母提出婚事。如果姑娘的父母説等幾天看看天氣再説,那麼則往往喻示着姑娘的父母有意於這門親事,之後姑娘的父母也開始四處打聽小夥子的相貌、人品、及其家庭情況。
隔了一段時間後,媒人會第三次來到姑娘家,明確要求姑娘的父母表態。如果姑娘的父母同意,雙方就要交換寫生辰作八字的庚貼,至此婚事才算最終説定。柬埔寨人的這種擇偶方式,我們在其他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亞洲眾多民族的擇偶習俗中可以經常見到,尤其是對於男女雙方命相是否相剋方面有着許多相同之處。其最主要的是在擇偶的過程中,這些民族十分注重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而且媒人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與父母在婚姻中的作用相提並論。
敍利亞的媒人
在敍利亞,當地人擇偶方式雖然也有媒人介紹,但形式列為奇特。在敍利亞的一些地方,流行一種稱為“敲門問嫁”的習俗。當家裏兒子到了結婚年齡,小夥子的父親就請一位老婦人前來充當媒人,奇特的是她的職責不是到小夥子父母或是小夥子相中的姑娘家説媒,而是到別人家去敲門問人家有沒有姑娘要出嫁。如果回答説有,老婦人就會進門等待,但不能開口詢問姑娘的情況,而是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判斷姑娘的情況。一般來講,家中有客人來總是要招待的,老婦人就是在姑娘端咖啡來招待客人的仔細打量姑娘,也不詢問其年齡,而是依靠自己的判斷力從姑娘的容貌等方面推斷姑娘的年齡,之後回到小夥子家向小夥子的父母轉告姑娘的情況...
參考資料
  • 1.    任超奇 主編.中華成語大詞典.武漢:崇文書局.2006.第447頁.
  • 2.    《掌故大辭典》編纂組 編;古風 主編.掌故大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1990.第4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