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姚以價

鎖定
姚以價(1881/1882-1947) [1]  [3]  ,字維藩,號龍門山人,山西河津縣西毋莊村人。1900年至太原,1902年考入山西武備學堂。1904年赴日本留學,入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畢業歸國後,在山西督練公所任職。1909年,任山西陸軍步兵第二標第三營管帶。後轉任第二標二營管帶。1911年辛亥太原起義,指揮攻打撫署,旋被推為山西起義軍總司令,率軍到娘子關、固關一帶抗擊清軍。失敗後,轉赴江西,在李烈鈞部任參謀長。1913年1月授陸軍少將,入滇,任援陝滇軍總司令。1924年參與討伐曹錕、吳佩孚,任山西軍討伐司令官,授將軍府晉威將軍。1930年2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受命宣撫山西,後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上將參議。抗日戰爭爆發後,避居陝西。1941年6月,免軍事參議院參議職。1945年9月,授陸軍中將。1947年2月18日在西安病逝,終年65歲;著有《抗戰實錄》、《世風校正》等。 [1] 
本    名
姚以價
維藩
龍門山人
出生日期
1882年(一説1881) [3] 
逝世日期
1947年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西省河津縣
畢業院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目錄

姚以價人物生平

姚以價,字維藩,山西河津縣西毋莊(今劃歸萬榮)人。7歲時父母雙亡,受四叔名魁撫養,入其私塾讀書。他天資聰穎,能文善詩,又喜騎馬射箭。一年夏,學堂中蒼蠅騷擾,先生以《討蠅檄文》為題,命學生各作一首五言詩。姚以價口占一絕:“拔來三尺劍,逐出幾羣蠅,為民除大害,不負七尺驅。”光緒二十八年(1902),他考入山西武備學堂。光緒三十年(1904),山西首次派50名學生赴日本留學,姚以價和温壽泉閻錫山黃國樑等一同人選到東京。先入振武學校,三年後在聯隊實習。光緒三十三年(1907)正式進入陸軍士官學校。二年後畢業回國,任山西督練公所教練員。因他精通軍事學科,時常到各營授課,備受讚揚。隨升第86標第3營管帶(營長),後轉85標2營管帶。山西新軍共6個營,他訓練和領導過的就有4個營,所以他在新軍中聲望甚高。 [2] 
宣統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首義,山西同盟會亦謀響應。巡撫陸鍾琦驚惶之餘,欲以釜底抽薪之計,命85標標統(團長)黃國樑先帶第1、2兩營開往晉南,防止陝西起義軍渡河入晉。必須於28日開拔。同盟會決定乘機領到子彈,佯裝出發,暗中準備起義。 [2] 
張樹幟受同盟會同人之命,於當日晚到狄村第85標第1、2營駐地,秘密和同盟會的下級軍官聯繫。第1營聯絡好後又到第2營,隊官(連長)王嗣昌張煌、應芝、王體元一致表示同意,即向管帶姚以價報告:“我們同盟會決定今晚起義”。姚見此情況,慨然表示:“我雖未加入同盟會,但同人不瞞我,吾當從眾。”遂被推為起義軍司令。 [2] 
29日凌晨3時,兩營官兵在大操場集合,姚以價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誓師講話,隨即發佈命令,率起義軍千餘人出發。起義軍到達新南門時,天將拂曉,城門緊閉,姚以價命一律伏在城下凹地隱蔽,待城裏內應。清道隊長楊沛霖開門後,起義軍一擁而入,各自執行任務。苗文華率第1營登上城牆,楊彭齡率第2營的先鋒隊衝鋒在前;炮兵正目於鳳山率炮兵以炮轟擊;張煌的奮勇隊直奔巡撫衙門;姚以價率一部分人在東夾巷天主教醫院居中指揮。 [2] 
當楊彭齡、張煌攻入巡撫衙門前後,陸鍾琦及子光熙倉皇由卧室出來,先後被擊斃。此時閻錫山見起義將成,亦從後門攻入,太原起義,遂告成功。當日中午,山西同盟會員和起義將領,彙集省諮議局,選舉都督,由於諮議局議長梁濟善左右會場,閻錫山竊取了都督位,派任姚為東路軍總司令,到娘子關設防,抵禦清軍。清政府派曹錕領萬餘精鋭來攻,大戰雪花山、乏驢嶺,起義軍彈盡糧絕,寡不敵眾,娘子關失守,他遂出走天津,旋入北京。民國政府成立後,被袁世凱授以“晉威將軍”銜。他看清了袁的竊國面目,即轉入江西李烈鈞處,被任為參謀長。 [2] 
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他又入北京有所策動,被袁世凱偵知,急亡命雲南,依附唐繼堯 [2] 
民國19年(1930),中原大戰起,他以國民政府參議院中將身份到河南新鄉勸説石友三韓復榘聯合反閻、馮,被石扣押,專車送往北平,車行至高邑縣境,他奮力跳車,跌傷昏厥,經農民救護,得至濟南,被韓復榘任為高級參謀。 [2]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不受日軍引誘威脅,捐盡家資,並命其愛子姚鳴第從軍魯北,堅決抗日。抗戰勝利後,為避蔣、閻迫害,蟄居蘭州,後遷居陝西邵縣,於民國36年(1947)農曆二月八日在西安病逝。南京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將。 [3] 
參考資料
  • 1.    丁天順,許冰編著.山西近現代人物辭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354
  • 2.    河津市志編纂委員會.河津市志 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1158-1159
  • 3.    太原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太原市志 第七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