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奧斯本檢核表法

鎖定
所謂的檢核表法:是根據需要研究的對象之特點列出有關問題,形成檢核表。然後一個一個的來核對討論。從而發掘出解決問題的大量設想。它引導人們根據檢核項目的一條條思路來求解問題,以利求比較周密的思考。
中文名
奧斯本檢核表法
概    述
所謂的檢核表法:是根據
定    義
奧斯本的檢核表法是針
優    勢
是一種具有較強啓發創新思維

奧斯本檢核表法內容簡介

奧斯本的檢核表法是針對某種特定要求制定的檢核表,主要用於新產品的研製開發。奧斯本檢核表法是指以該技法的發明者奧斯本命名、引導主體在創造過程中對照9個方面的問題進行思考,以便啓迪思路、開拓思維想像的空間、促進人們產生新設想、新方案的方法,主要面對9個大問題:有無其他用途、能否借用、能否改變、能否擴大、能否縮小、能否代用、能否重新調整、能否顛倒、能否組合。
奧斯本檢核表法 奧斯本檢核表法
奧斯本檢核表法是一種產生創意的方法。在眾多的創造技法中,這種方法是一種效果比較理想的技法。由於它突出的效果,被譽為創造之母。人們運用這種方法,產生了很多傑出的創意,以及大量的發明創造
亞歷克斯·奧斯本是美國創新技法和創新過程之父。1941年出版《思考的方法》提出了世界第一個創新發明技法“智力激勵法”。1941年出版世界上的第一部創新學專著《創造性想象》,提出了奧斯本檢核表法,此書的銷量4億冊已超過《聖經》。

奧斯本檢核表法優勢

是一種具有較強啓發創新思維的方法。這是因為它強制人去思考,有利於突破一些人不願提問題或不善於提問題的心理障礙。提問,尤其是提出有創見的新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它又是一種多向發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維角度、思維目標更豐富。另外核檢思考提供了創新活動最基本的思路,可以使創新者儘快集中精力,朝提示的目標方向去構想、去創造、創新。奧斯本檢核表法有利於提高發現創新的成功率:創新發明最大敵人是思維的惰性。大部分人思維總是自覺和不自覺沿着長期形成的思維模式來看待事物,對問題不敏感,即使看出了事物的缺陷和毛病,也懶於去進一步思索不愛動腦筋,不進行積極的思維,因而難以有所創新。因為檢核表法的設計特點之一是多向思維,用多條提示引導你去發散思考。如奧斯本創造的檢核表法中有九個問題,就好像有九個人從九個角度幫助你思考。你可以把九個思考點都試一試,也可以從中挑選一、兩條集中精力深思。檢核表法使人們突破了不願提問或不善提問的心理障礙,在進行逐項檢核時,強迫人們思維擴展,突破舊的思維框架,開拓了創新的思路,有利於提高了發現創新的成功率。
利用奧斯本檢核表法,可以產生大量的原始思路和原始創意,它對人們的發散思維,有很大的啓發作用。當然,運用此方法時,還要注意幾個問題。它還要和具體的知識經驗相結合。奧斯本只是提示了思考的一般角度和思路,思路的發展,還要依賴人們的具體思考。運用此方法,還要結合改進對象(方案或產品)來進行思考。運用此方法,還可以自行設計大量的問題來提問。提出的問題越新穎,得到的主意越有創意。
奧斯本檢核表法的優點很突出,它使思考問題的角度具體化了。它也有缺點,就是它是改進型的創意產生方法,你必須先選定一個有待改進的對象,然後在此基礎上設法加以改進。它不是原創型的,但有時候,也能夠產生原創型的創意。比如,把一個產品的原理引入另一個領域,就可能產生原創型的創意。

奧斯本檢核表法核心和做法

奧斯本檢核表法的核心是改進,或者説,關鍵詞是:改進!!!通過變化來改進。
其基本做法是:首先選定一個要改進的產品或方案;然後,面對一個需要改進的產品或方案,或者面對一個問題,從下列角度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並由此產生大量的思路;第三,根據第二步提出的思路,進行篩選和進一步思考、完善。

奧斯本檢核表法實施步驟

(1)根據創新對象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
(2)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參照表中列出的問題,運用豐富想象力,強制性地一個個核對討論,寫出新設想;
(3)對新設想進行篩選,將最有價值和創新性的設想篩選出來;

奧斯本檢核表法過程注意

(1)要聯繫實際一條一條地進行核檢,不要有遺漏。
(2)要多核檢幾遍,效果會更好,或許會更準確地選擇出所需創新、發明的方面。
(3)在檢核每項內容時,要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聯想力,產生更多的創造性設想。進行檢索思考時,可以將每大類問題作為一種單獨的創新方法來運用。
(4)核檢方式可根據需要,一人核檢也可以,三至八人共同核檢也可以。集體核檢可以互相激勵,產生頭腦風暴,更有希望創新。

奧斯本檢核表法問題

奧斯本的檢核表法屬於橫向思維,以直觀、直接的方式激發思維活動,操作十分方便,效果也相當好。
下述九組問題對於任何領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都是適用的,這75個問題不是奧斯本憑空想象的,而是他在研究和總結大量近、現代科學發現、發明、創造事例的基礎上歸納出來的。
(1)現有的東西(如發明、材料、方法等)有無其他用途?保持原狀不變能否擴大用途?稍加改變,有無別的用途?
人們從事創造活動時,往往沿這樣兩條途徑:一種是當某個目標確定後,沿着從目標到方法的途徑,根據目標找出達到目標的方法;另一種則與此相反,首先發現一種事實,然後想象這一事實能起什麼作用,即從方法入手將思維引向目標。後一種方法是人們最常用的,而且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方法將越來越廣泛地得到應用。
某個東西,“還能有其他什麼用途?”、“還能用其他什麼方法使用它?”……這能使我們的想象活躍起來。當我們擁有某種材料,為擴大它的用途,打開它的市場,就必須善於進行這種思考。德國有人想出了300種利用花生的實用方法,僅僅用於烹調,他就想出了100多種方法。橡膠有什麼用處?有家公司提出了成千上萬種設想,如用它製成:牀毯、浴盆、人行道邊飾衣夾鳥籠、門扶手、棺材、墓碑等等。爐渣有什麼用處?廢料有什麼用處?邊角料有什麼用處?……當人們將自己的想象投入這條廣闊的“高速公路”上就會以豐富的想象力產生出更多的好設想。
(2)能否從別處得到啓發?能否借用別處的經驗或發明?外界有無相似的想法,能否借鑑?過去有無類似的東西,有什麼東西可供模仿?誰的東西可供模仿?現有的發明能否引入其他的創造性設想之中?
當倫琴發現“X光”時,並沒有預見到這種射線的任何用途。因而當他發現這項發現具有廣泛用途時,他感到吃驚。通過聯想借鑑,人們不僅已用“X光”來治療疾病,外科醫生還用它來觀察人體的內部情況。同樣,電燈在開始時只用來照明,後來,改進了光線的波長,發明了紫外線燈、紅外線加熱燈、滅菌燈等等。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不僅表現在某些科學技術難題的突破上,也表現在科學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上。一種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必將隨着它的越來越多的新應用而顯示其生命力。
(3)現有的東西是否可以作某些改變?改變一下會怎麼樣?可否改變一下形狀、顏色、音響、味道?是否可改變一下意義、型號、模具、運動形式?……改變之後,效果又將如何?
如汽車,有時改變一下車身的顏色,就會增加汽車的美感,從而增加銷售量。又如麪包,給它裹上一層芳香的包裝,就能提高嗅覺誘力。據説婦女用的遊泳衣是嬰兒衣服的模仿品,而滾柱軸承改成滾珠軸承就是改變形狀的結果。
(4)放大、擴大。現有的東西能否擴大使用範圍?能不能增加一些東西?能否添加部件,拉長時間,增加長度,提高強度,延長使用壽命,提高價值,加快轉速?……
在自我發問的技巧中,研究“再多些”與“再少些”這類有關聯的成分,能給想象提供大量的構思設想。使用加法和乘法,便可能使人們擴大探索的領域。
“為什麼不用更大的包裝呢?”——橡膠工廠大量使用的粘合劑通常裝在一加侖的馬口鐵桶中出售,使用後便扔掉。有位工人建議粘合劑裝在五十加侖的容器內,容器可反覆使用,節省了大量馬口鐵。
“能使之加固嗎?”——織襪廠通過加固襪頭和襪跟,使襪的銷售量大增。
“能改變一下成分嗎?”——牙膏中加入某種配料,成了具有某種附加功能的牙膏。
(5)縮小、省略。縮小一些怎麼樣?現在的東西能否縮小體積,減輕重量,降低高度,壓縮、變薄?……能否省略,能否進—步細分?……
前面一條沿着“藉助於擴大”、“藉助於增加”而通往新設想的渠道,這一條則是沿留“藉助於縮小”、“藉助於省略或分解”的途徑來尋找新設想。袖珍式收音機微型計算機、摺疊傘等就是縮小的產物。沒有內胎的輪胎,儘可能刪去細節的漫畫,就是省略的結果。
(6)能否代用。可否由別的東西代替,由別人代替?用別的材料、零件代替,用別的方法、工藝代替,用別的能源代替?可否選取其他地點?
如在汽體中用液壓傳動來替代金屬齒輪,又如用充氬的辦法來代替電燈泡中的真空,使鎢絲燈泡提高亮度。通過取代、替換的途徑也可以為想象提供廣闊的探索領域。
(7)從調換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否更換一下先後順序?可否調換元件、部件?是否可用其他型號,可否改成另一種安排方式?原因與結果能否對換位置?能否變換一下日程?……更換一下,會怎麼樣?
重新安排通常會帶來很多的創造性設想。飛機誕生的初期,螺旋槳安排在頭部,後來,將它裝到了頂部,成了直升飛機噴氣式飛機則把它安放在尾部,説明通過重新安排可以產生種種創造性設想。商店櫃枱的重新安排,營業時間的合理調整,電視節目的順序安排,機器設備佈局調整……都有可能導致更好的結果。
(8)從相反方向思考問題,通過對比也能成為萌發想象的寶貴源泉,可以啓發人的思路。倒過來會怎麼樣?上下是否可以倒過來?左右、前後是否可以對換位置?裏外可否倒換?正反是否可以倒換?可否用否定代替肯定?……
這是一種反向思維的方法,它在創造活動中是一種頗為常見和有用的思維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人就曾運用這種“顛倒”的設想建造艦船,建造速度也有了顯著的加快。
(9)從綜合的角度分析問題。組合起來怎麼樣?能否裝配成一個系統?能否把目的進行組合?能否將各種想法進行綜合?能否把各種部件進行組合?等等。
例如把鉛筆和橡皮組合在一起成為帶橡皮的鉛筆,把幾種部件組合在一起變成組合機牀,把幾種金屬組合在一起變成種種性能不同的合金,把幾件材料組合在一起製成複合材料,把幾個企業組合在一起構成橫向聯合……
應用奧斯本檢核表是一種強制性思考過程,有利於突破不願提問的心理障礙。很多時候,善於提問本身就是一種創造。

奧斯本檢核表法訓練

訓練1: 通用汽車公司訓練
(1)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能利用其他適當的機械嗎?
(2)現在使用的設備有無改進的餘地?
(3)改變滑板,傳送裝置等搬運設備的位置或順序,能否改善操作?
(4)為了同時進行各種操作,不能使用某些特殊的工具或夾具嗎?
(5)改變操作順序能否提高零部件的質量?
(6)不能用更便宜的材料代替目前的材料嗎?
(7)改變一下材料的切削方法,不能更經濟地利用材料嗎?
(8)不能使操作更安全嗎?
(9)不能除掉無用的形式嗎?
(10)現在的操作不能更簡化嗎?
訓練2: 德國奔馳公司訓練內容
(1)增加產品——能否生產更多的產品?
(2)增加性能——能否使產品更加經久耐用?
(3)降低成本——能否除去不必要的部分?能否換用更便宜的材料?能否使零件更加標準化?能否減少手工操作而搞自動化?能否提高生產效率
(4)提高經銷的魅力——能否把包裝設計得更引人注意?能否按用户、顧客要求賣得更便宜?
訓練3: 日本明治大學川口寅之助訓練內容
(1)能否節約原料?最好是既不改變工作,又能節約。
(2)在生產操作中有沒有由於它的存在而帶來干擾的東西?
(3)能否回收和最有效地利用不合格的原料在操作中產生的廢品?能否使之變成其他種類具有商業價值的產品?
(4)生產產品所用的零件能否購用市場上銷售的規格品,並將其編入本公司的生產工序?
(5)將採用自動化而節約的人工費和手工操作進行比較,其利害得失如何?不僅從現在觀點看,而且根據長期的預測,又將如何?
(6)生產產品所用的原料可否用其他適當的材料代替?如何代替,商品的價格將如何?產品性能改善情況怎樣?性能與價格有何關係?能否把金屬改換成塑料?
(7)產品設計能否簡化?從性能上看有無加工過分之處?有無產品外表看不到而實際上做了不必要加工的地方?這時,首先要從性能着眼,考慮必要而充分的性能條件,其次再考慮商品價格、式樣等。
(8)工廠的生產流程有無浪費的地方?材料處理對生產率影響很大,這方面的改進還可節省工廠的空間。
(9)零件是從外部訂購合適,還是公司自制合適?要充分考慮工廠的環境再作出有數量根據的判斷,從而能在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中發現意外的錯誤,只憑常識是不可靠的。
(10)查看一下商品組成部分的強度計算,然後考慮能否再節約材料。

奧斯本檢核表法實例

1、 能否他用-其他用途:信號燈裝飾燈
2 、能否借用-增加功能:加大反光罩,增加燈泡亮度;
3 、能否改變-改一改:改燈罩、改小電珠和用彩色電珠等;
4、 能否擴大-延長使用壽命:使用節電、降壓開關;
5、 能否縮小-縮小體積:1號電池→2號電池→5號電池7號電池→8號電池→鈕釦電池
6、 能否替代-代用:用發光兩極管代小電珠;
7、 能否調整-換型號:兩節電池直排、橫排、改變式樣;
8、 能否顛倒-反過來想:不用乾電池的手電筒,用磁電機發電;
9、 能否組合-與其他組合:帶手電收音機、帶手電的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