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央上徐氏

鎖定
央上徐氏,明洪武四年(1371年)從河北棗強縣央上,徐鳳為央上一世祖(始遷祖),繁衍至21世。央上,一萬餘人口,其中85%為徐氏。
中文名
央上徐氏
外文名
Yangshang Xushi
地理信息
山東廣饒縣大碼頭鎮央上莊

央上徐氏央上徐氏簡介

央上徐氏,明洪武四年(1371年)從江南桃源村遷至河北棗強縣,後轉央上,徐鳳為央上一世祖(始遷祖),繁衍至21世。央上,一萬餘人口,其中85%為徐氏。央上徐氏一祖四宗十四支:一世祖鳳;二世祖昌昂勗昱;三世祖:昌-銅朝烈節照,昂-本週官立範,勗-領葉花,昱-殿。
一祖四宗十四支 一祖四宗十四支

央上徐氏央上徐氏考

(據河北棗強縣徐小寨村徐氏族譜)
明代初年,吾始祖徐子善之曾孫徐恆等徐姓50人(這50人徐小寨村家譜記載祖籍為江南桃鹽村,其他家譜記載祖籍為江蘇崑山),隨大批移民自江南桃鹽村彙集於河北棗強縣,再等待“棗強分丁局”的分發。不久,徐恆等徐姓5人被留居棗強縣,其餘45人(過德州路死一人)被分發到山東省。去山東的45人中有居住山東臨朐縣者,有居住山東汶上縣者,有居住山東壽光縣一湖邊者。唯住壽光縣者是我徐小寨村徐氏近族——徐子益之曾孫(名無考)。
根據徐小寨家譜記載,央上莊徐氏遷自棗強之説是正確的,但不是洪洞縣人,也不是棗強人,祖籍是江南桃鹽村。我央上莊徐氏與棗強縣徐小寨村徐氏是同姓同宗。(河北棗強縣徐小寨村徐氏為徐子善曾孫徐恆之後,今壽光李家塢村徐氏為徐子益曾孫徐龍之後,央上徐氏為徐子益曾孫徐鳳之後,徐虎徐豹遷益都後無考。)
根據上述資料,央上徐氏可能來自蘇州市桃源村(桃鹽村應為發音問題)。

央上徐氏央上徐氏外遷族人

央上莊徐氏宗親遷往外地較多,為了便於遷出宗親後人尋根,央上族人徐仕強將遷出人員明細統計整理如下(因家譜中部分標註不明確,故本明細表不全):
⑴五世:
徐可蒙,遷居壽光南台頭;
徐揚蒙,遷居青州臧台村;
徐東起,遷居樂邑杜家莊;
⑵八世:
徐盡忠,遷居青州口埠鎮郭集(徐揚蒙曾孫,由臧台村遷入);
徐發宗,遷居蓬萊北溝(其子徐古文);
徐致晏,遷居關東;
徐致廉,遷居關東鐵嶺夏家鋪子;
徐致和,遷居關東鐵嶺夏家鋪子;
⑶九世:
徐延齡,遷居關東;
徐 華,遷居益都藏匿(徐光武之子,徐光武留本村);
徐觀志,遷居關東;
徐王臣,遷居口外黑城子;
⑷十世:
徐金赤,遷居營城子;
徐金堂,遷居關東;
徐金第,遷居即墨東宋公莊;
徐金相,遷居黑魚泡;
徐金海,遷居北京;
徐旺居,遷居廣饒縣大碼頭鄉東常徐莊(該莊建立者);
徐元貞,遷居關東;
徐萬一,遷居臨淄城;
徐文富,遷居黑魚泡;
徐福成,遷居關東榆樹台;
徐祿成,遷居關東;
⑸十一世:
徐一巒,遷居黑魚泡;
徐尊宗,遷居關東;
徐書升,遷居樂邑西家口子;
徐可則,遷居益都高劉莊;
徐泮遊,遷居平泉;
徐盛功,遷居平度;
徐盛松,遷居關東;
徐念聰,遷居海北;
徐恆升,遷居(壽光)城西河南頭;
徐華國,遷居口外三座塔;
徐佃才,遷居口外敖汗(可能為“敖漢”);
⑹十二世:
徐家蘭,遷居昌邑齊家莊(其子徐友鄰,其孫徐藻池);
徐家德,遷居關東陶鹿縣;
徐家厚,遷居關東;
徐正統,遷居昌邑(徐玉宗之子,徐玉宗留本村);
徐正初,遷居壽光石頭屋子;
徐天保,遷居半拉山門;
徐雲峯,遷居口外赤峯縣;
徐雲慶,遷居關東鳳凰城東邊;
徐茂林,遷居關東;
徐長林,遷居朝陽;
徐長生,遷居口外啦喇店(其子徐遠魁、徐近魁);
徐惠林,遷居關東;
徐雲驤,遷居關東;
徐雲霞,遷居關東;
徐兆夢,遷居關東半拉山門;
徐兆慶,遷居大碼頭;
徐兆春,遷居半拉山門;
徐維城,遷居半拉山門;
徐道江,遷居關東川場鴨雀溝莊;
⑺十三世:
徐松齡,遷居奉天省開元縣柴火溝温家屯(其子徐志道,其孫徐明遠、徐明善);
徐佐先,遷居關東安東縣大泉眼;
徐充儉,遷居關東半拉山門;
徐友志,遷居東豐沙河鎮;
徐子寶,遷居青州府北李家莊;
徐澤沼,遷居關東;
徐尚寬,遷居東北平東;
徐三甲,遷居邑西郝家莊子;
徐鳴甲、徐墨甲、徐丁甲、徐魁甲、徐振甲、徐連甲(兄弟6人),遷居東北半拉山門徐家;
徐榮昌,遷居東北白城子;
徐獻之,遷居半拉山門;
徐楓園,遷居半拉山門;
徐桂洲,遷居關東;
徐化遠,遷居黑魚泡;
徐盛遠,遷居黑魚泡;
徐夢蘭,遷居本縣(壽光)河南頭;
徐夢伊,遷居本縣(壽光)河南頭;
徐夢弼,遷居本縣(壽光)河南頭;
徐葵芳,遷居益都(今青州)演馬莊;
徐菡芳,遷居益都(今青州)演馬莊;
徐東魁,遷居安東沙河子(其子徐天良、徐行良);
徐楊魁,遷居東北半拉山門(其子徐心珨、徐情珨);
徐德魁,遷居東北南大山(其子徐善珨);
徐相魁,遷居輝南縣(其子徐欣珨、徐澤珨、徐來珨、徐博珨);
徐雲魁,遷居南大山(其子徐志珨,改名徐之坎);
徐林魁,遷居吉林省聖水河鎮東韓家村;
⑻十四世:
徐德一,遷居奉天鳳凰城紅同山;
徐登庸,遷居關東;
徐蔭柳,遷居東北;
徐蔭材,遷居關東;
徐鳴商,遷居關東;
徐體修,遷居半拉山門;
徐萬慶,遷居東北五奎頂子;
徐介祺,遷居海隴縣蓮花(蓮河)(其子徐勤篤);
徐理國,遷居平度城北黃道口;
徐孝之,遷居吉林柳河集拉子溝;
徐徑之,遷居吉林磐石縣;
徐正之,遷居吉林海龍李廬公社;
徐光人,遷居關東;
徐芳烈,遷居平度蘭村(平度南村鎮朱王花園);
徐盛烈,遷居海北遼陽;
徐樂江,遷居關東;
徐道信,遷居即墨蘭村(藍村);
徐道通,遷居昌邑張家屯(其子徐淄陽、徐淄順);
徐道羣,遷居昌邑張家屯;
徐理珨,遷居東北敦化(其子徐洪山);
徐繼曾,遷居丹東沙河鎮;
⑼十五世:
徐峻山、徐為山、徐崑山、徐泰山(兄弟4人),遷居東北東豐縣;
徐汭濱,遷居關東沙河子;
徐貢五,遷居半拉山門;
徐勤才、勤樸、勤福、勤政、勤久,遷居海隴縣蓮花(蓮河);
徐升齋,遷居東北(其子徐水藻、徐在藻);
徐曉易,遷居吉林半拉山門;
徐曉敏,遷居壽光范家溝子;
徐海山,遷居吉林半拉山門;
徐俊卿,遷居吉林輝南;
徐洪福,遷居吉林輝南;
⑽十六世:
徐普欽,遷居尚道口劉家;
徐普儒,遷居東溝縣全楊公社大白山村;
⑾十七世:
徐清傅,遷居吉林磐石;
徐相傳,遷居吉林東豐;
⑿十八世:
徐穆慶,遷居海隴縣蓮花(蓮河)。

央上徐氏央上徐氏家訓

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勤與儉;安家兩字曰讓與忍;妨家兩字曰盜與奸;亡家兩字曰謠與暴。
並告誡:休生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做生忿之事,休賺公共之利;吃緊在各求自盡,切要在潛消末形;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產業不患貧而患喜張,門户不患衰而患無志,交友不患寡而患從邪;不屑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神昏如醉,體懈如癱,意縱如狂,行卑如丐,敗祖宗成業,辱父母家聲,是人也,鄉黨為之羞,妻子為之泣,豈可入吾祠乎!
告誡本族:非族者必辨之眾所能易也,同族者實有兄弟叔侄之名分,彼此稱呼自有定序,挽近風俗澆漓,或流於褻狎,或狃承奉,皆非禮至。於揖讓必恭言相遜,坐次必依先後,不論近族遠族,俱照叔侄序列。情實親洽心更相安,名門故家之禮,原是如此。
誡士數條雲:一勿恃學問違反兄弟指教,一勿妄自尊大侮漫宗黨親朋,一勿在稠眾中高談闊論旁若無人,一勿見人貧賤訕笑凌辱,見人富貴歡羨詆譭,一勿輕評前輩著作及學問淺深行事得失,一勿唱詞作戲博奕酒,一勿閒遊浪走夜靜方才到家。——央上莊《徐氏族譜》之《家訓正言》

央上徐氏央上徐氏代表人物

央上徐氏徐昂

字軼千,央上徐氏二世祖(次宗)。據咸豐《青州府志》、民國二十四年《壽光縣誌》載,徐昂為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舉人,曾任直隸文安(今河北廊坊文安縣)主簿。

央上徐氏徐本謙

(1907-1977)字振華,央上一村人。民國20年(1931年)入廣饒師範學習,“九一八”事變後,他與呂東甲等進步學生走向了宣傳抗日救國的道路,揭露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罪行。“七七”事變後,又回家開展抗日救國活動,先後任本村村長和廣饒四區區中隊副隊長等職。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調任泊西區任副區長,解放戰爭開始,他帶領支前民工轉戰孟良崮、萊蕪等戰場,為解放戰爭做出了貢獻。1948年調任廣饒從事文教工作,1977年11月28日病逝。

央上徐氏徐瑞符

(1886-1948),字輯五,央一村人。民國6年(1917年)去羊角溝鹽灘當店員。“七七”事變後返鄉,於1938年投身抗日救國行列。後經馬保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於燕簡齋(廣壽二邊行政委員會主任)一起,聯合有志青年組成抗日救國會。1942年組織調任到了永安鎮工作,並被選為清河地區參議。民國34年(1945年)被選為墾利縣參議長,1946年他不顧重病在身,率領民工治理黃河,對泛潢區進行了徹底治理,確保了地方平安。1948年7月16日病逝。渤海區黨委追認他為烈士。

央上徐氏徐國欣

男,央上三村人,1945年入伍,1947年入黨,1949年初為了更好地配合全國解放戰爭,響應黨的號召,隨軍南下,接管了福建某地新區的工作,為維護建國前夕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該同志曾任29軍後勤部副部長,離休後住福州市西門後縣山福建省軍區第四幹休所。

央上徐氏徐蓮坡

(1870-1947),原名徐建明,字鏡堂,號蓮坡。央上村人。清末到民國年間較有名氣的畫家,尤以畫葡萄著名,畫法獨特,擅長用手指畫,用舌頭添畫,時稱葡萄畫家。當時國民政府所出版有《蓮坡畫集》,現存於濰坊市博物館

央上徐氏徐田村

(化名宋煥章),於一九一四年古歷三月初七,生於廣饒大碼頭鄉央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徐田村和任傳武於1938年一起組織建立了“學堂”,義務教學,對學生進行救國教育。1940年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徐田村組織學生參加了“青抗先”,開展了反對漢奸、偽軍和反掃蕩活動。1945年春,徐田村帶隊到廣四區工作,常住央上村為革命做了大量的重要工作。發展壯大了黨組織,到1946年,黨員發展到60多名,並建立了黨總支;健全了各羣眾團體,並開展了鬥爭,積極支援前線“討張戰役”;參加了行政區劃調整;組織了大參軍運動,共組織140多名羣眾參軍,編為“央上連”,開往部隊後編入十四團。徐田村同志,自1940年參加革命工作以來,歷任縣各救會、農救會長,南四區區委書記,牛莊區區委書記,上海嘉定縣縣委書記(地區級),於1971年1月29日病逝於上海,享年五十八歲。

央上徐氏徐欽林

男,老兵。1946年參軍;10月24日,16歲的徐欽林擔任28軍84師251團3營1連重機槍班班長,在戰爭中受傷被俘虜。1950年,徐欽林借道舟山,逃回了大陸。1946年秋,徐欽林和村裏七十多個年輕人一起報名參軍,這支經歷了萊蕪、濟南、淮海等戰役的部隊就是後來的28軍。參加金門戰役,因身穿國民黨軍裝、熟悉國民黨軍隊番號的徐欽林聲稱自己是國民黨25軍的士兵,意外獲得了脱身機會。1950年,徐欽林借道舟山,逃回了大陸。1983年,中央下發“中辦發(1983)74號”文件,開始陸續對金門戰俘進行復查處理。三年後,等待了36年之久的徐欽林終於等來了一紙恢復黨籍的通知書。

央上徐氏徐宏亮

1954年8月出生。1972年入伍,任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副主任、主任,總裝備部副參謀長,太原衞星發射中心主任。徐宏亮現已調往北京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司令部副參謀長,少將軍銜。

央上徐氏徐曉斯

央上五村人,山東省德州市人武部部長。

央上徐氏央上歷史事件

央上徐氏央上會議

中共清河地委舊址也稱央上會議舊址,位於廣饒縣大碼頭鄉央一村與央五村交界處,街北一衚衕內,是一座北向南的院落,院基本呈正方形,東西寬22米,南北長是17、6米,總面積484平方米。原有北屋五間,東屋、西屋和南屋各三間,為磚瓦建築,四周有院牆。據史料(在革命勝地延安的地圖上,清河地委的代表地央上)記載和老同志的回憶。昔日大碼頭鄉地處廣饒壽光兩縣的交界處,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為抗日根據地之一。從民國28年(1939年)10月到民國30年(1941年)8月清河地委便設於此。1939年12月,徐向前、朱瑞等領導同志提出:一要在壽光的清水泊地區建立根據地;二要向小清河到黃河入海口的荒原地帶建立後方,打通冀魯豫邊區的聯繫。楊國夫景曉村、劉其人、馬保三、李人風、石磊等領導同志在央上徐本經家召開傳達了這一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領導和指揮了廣大軍民的抗日武裝鬥爭,建立了鞏固的黃河口根據地,這次會議史稱“央上會議”,這裏便成了清河地委的辦公機關。1981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市境內唯 一一處保留下來的抗日革命根據地舊址,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經相關部門批准,該舊址已於2012年在原址動工修復重建。)

央上徐氏央上連

1945年6月的大參軍參戰,更是值得羣眾津津樂道,央上莊青年168人組成的“央上連”浩浩蕩蕩開赴抗日前線。將士們浴血奮戰,英勇殺敵,屢建奇功,“央上連”名震渤海灣。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央上莊就有41名烈士,為中國人們的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

央上徐氏央上徐氏活動

央上徐氏2018年清明祭祖

2018年3月中旬,央上徐氏16世徐章輝、徐中獻及央上17世徐兢亮、徐仕強等人覺得應該舉行一次祭祖,大家一拍即合,定於清明節上午在央上莊東老墳舉行祭祖大典。為了能夠順利舉辦大典,後經商議,迅速跟村裏央上徐氏15世徐敏符、16世徐普傑、16世徐勸儉等族人聯繫,迅速成立了以央上徐氏長宗長支族人代表16世徐普傑、活動發起人之一17世徐仕強任組長,徐敏符、徐欣帥、徐章輝、徐芳恆、徐梅增、徐兢亮等族人為副組長的清明祭祖大典組委會。
小組 小組
經過多次會議後,4月5日一早,瀝瀝小雨灑向大地,七點前工作人員陸續到位,搭棚子、撐拱門、插旗織…一切有序的進行着。八點左右,參加活動的族人陸續到位,並按名單領取祭祖禮帛。壽光南台頭、稻莊西杜村、黑龍江省等地的外遷族人也陸續趕至,同宗族人李家塢村徐氏代表一行也到達並帶來賀信。
祭祖大典 祭祖大典
九點整,主持人央上徐氏16世徐章芳宣佈央上徐氏2018清明祭祖大典正式開始,現場徐氏旗幟迎風飄揚,鞭炮齊鳴,鑼鼓震響……組委會組長徐普傑宣讀開幕詞,各支代表宣讀祭文(一祖四宗共計五道祭文),李家塢宗親代表宣讀賀信……航拍無人機全程拍下了這個重要的時刻。
十點左右所有事項結束撤離。

央上徐氏2019春節請影活動

2019年2月4日(臘月三十)下午山東廣饒縣大碼頭鎮央上莊徐氏族人舉行盛大的請影祭祖活動。
請影,是當地春節習俗,即請故去的列祖列宗回家過年。臘月三十下午請影,大年初一下午送影。往年都是各分支自行安排請影活動,這次全莊請影活動是近20年來最大的一次全莊族人活動。
請影 請影
送影 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