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夫唱婦隨

鎖定
夫唱婦隨,是漢語的一則成語,語出《關尹子·三極》。 [1] 
這則成語原謂妻子唯夫命是從,處處順從丈夫,喻比喻夫婦相處和睦融洽。其結構為緊縮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狀語、分句,含貶義。 [1] 
中文名
夫唱婦隨
拼    音
fū chàng fù suí
近義詞
男唱女隨
反義詞
形同陌路
出    處
《關尹子·三極》
注    音
ㄈㄨ ㄔㄤˋ ㄈㄨˋ ㄙㄨㄟˊ
語法功能
作謂語、狀語、分句

夫唱婦隨成語出處

“天下之理,夫者倡,婦者隨。”(《關尹子·三極》) [1] 
後人據此提煉出“夫唱婦隨”這則成語。 [1] 

夫唱婦隨成語故事

在《孟德耀舉案齊眉》中,孟光(字德耀)看上了窮秀才梁鴻(字伯鸞),執意嫁給了梁鴻,孟光的父母為了激發梁鴻發奮考取功名,則把他們小兩口兒趕出了家門。由於梁鴻家徒四壁,窮得可當響,小兩口兒只能跟人家做工,梁鴻看到自己的妻子陪着自己受苦受累,就心疼地對妻子説:“小姐,你如何受的這等苦楚也?”意思是:你出生於富貴之家,怎麼能受得了這樣的苦。可是孟光卻説了“秀才,你怎生這般説,豈不聞夫唱婦隨也。”這句話,意思就是:老公,你不要這樣説,難道你沒聽人常説,夫唱婦隨嗎?這實在比人物心,此時的女人已經完全被“夫唱婦隨”的思想所奴,樂於接受、奉行這種思想,認為“夫唱婦隨”是天經地義的事。
在《蔡伯喈琵琶記》中,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開科取士。蔡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辭試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從,鄰居張大公也在旁勸説。伯喈只好告別父母、妻子赴京考試。應試及第,中了狀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狀元為婿。伯喈以父母年邁,在家無人照顧,需回家盡孝為由,欲辭婚、辭官,但牛丞相與皇帝不允,強迫其滯留京城。伯喈終日思念父母,便給陳留家中的父母、妻子寫信,可是信被拐騙走了,致使音信不通。有一天,伯喈在書房彈琴抒發幽思,被妻子牛氏聽見,牛氏得知實情後,告訴了父親牛丞相,並要求跟伯喈起回伯喈的老家看望公婆。牛丞相害怕女兒受苦,勸説女兒不要去,牛氏便跟她父親説了這句話:“那些個,夫唱婦隨,嫁雞逐雞飛?”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女子已經非常欣然地接受了“一切順從丈夫”的觀念。 [2] 

夫唱婦隨成語寓意

《關尹子·三極》中所謂的“夫唱婦隨”,把妻子必須服從丈夫看作天下的真理。而陳恆慶諫書稀庵筆記》中的“語云婦悍甚,其夫日:‘夫倡婦隨,夫尊而婦卑,此古禮也’”這句話,則把妻子服從丈夫看做由來已久的禮儀制度。從無名氏《孟德耀舉案齊眉》中可以看到,元代的女子已經非常樂意接受“夫唱婦隨”的思想了。在高明《蔡伯喈琵琶記》中同樣可以看到,“夫唱婦隨”的思想已經在元代女子心目中根深蒂固。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卷中的“春郎夫妻也各自默默地禱祝。自此上下和睦,夫唱婦隨”,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九卷中的“我與你九歲上定親,指望長大來夫唱婦隨,生男與女,把家當户。誰知得此惡症,醫治不座”,以及夏敬渠野叟曝言》中的“夫唱婦隨,乃居室之正道。夫以好唱之,婦即以夫之所好隨之;則夫婦之好合,而如鼓瑟琴之和矣。若好不合,則不和,不和則雖克竭敬愛,而貌合情離,與從夫之義悖矣”這些話,表明明清時期“夫唱婦隨”的思想觀念已經被婦女們欣然接受。 [2] 

夫唱婦隨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夫唱婦隨比喻夫婦相處和睦融洽。這個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狀語、分句,含貶義。 [1] 
運用示例
元·無名氏《孟德耀舉案齊眉》第三折:“秀才,你怎生這般説,豈不聞夫唱婦隨也呵。” [2]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陳多壽生死夫妻》:“我與你九歲上定親,指望長大來夫唱婦隨。” [2]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春郎夫妻也各自默默地禱祝。自此上下和睦,夫唱婦隨。” [1] 
參考資料
  • 1.    夫唱婦隨的解釋|夫唱婦隨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1-13]
  • 2.    劉振平.漢語成語與中國婚姻愛情文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188-189
  • 3.    李一華 呂德申.漢語成語詞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