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恆慶

鎖定
陳恆慶(1844~1920),字子久,山東濰縣人,少年穎悟,讀書勤奮,1873年(同治十二年)鄉試中舉人,1886年(光緒十二年)進士及第。
中文名
陳恆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44年
逝世日期
1920年
出生地
山東
代表作品
《諫書稀庵文草》《諫書稀庵詩草》《諫書稀庵隨筆》《歸裏清草》《清季野聞》

陳恆慶簡介

他長期做京官,曾出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營繕司員外郎、屯田司郎中等職.後到都察院做官,曾任巡城御史、兵科給事中、河南道監察御史、掌印給事中等職。60歲時辭官歸裏。終日與故友以文字為樂,常同濰城學者名流宴飲於十笏園內,詩詞酬答,觴詠流連。
他病逝於1920年,年76歲。著有《諫書稀庵文草》《諫書稀庵詩草》《諫書稀庵隨筆》《歸裏清草》《清季野聞》等。其書法也很見功力,今十笏園中尚留其手跡。

陳恆慶出身世家名門

陳恆慶(1844—1920),字子久,濰縣城裏(今濰城)松園子街人。清同治十二年中舉,光緒十二年進士,在京都工部任都水司主事、營繕司員外郎、屯田司郎中,升兵科給事中,掌河南道監察御史等,後外放任錦州知府,宣統二年辭官歸裏,晚年在家寫下了《諫書稀庵筆記》,於民國六年(1917)出版。
陳恆慶是濰縣陳大觀家族的第十八世孫。祖父陳官賢與清道光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陳官俊是堂叔兄弟,嘉慶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舉人,任館陶縣教諭,署臨清學正。父介侯,咸豐元年(1851)恩科舉人,任濱州訓導。大哥孚慶、字筠軒(又字希顏),同治十二年(1886)由府學拔貢,授惠民訓導,主講武定、惠民兩書院十餘年,後監理濟南濼源書院事十餘年。二哥鹹慶,光緒六年(1880)貢生,任蒙陰縣訓導。侄子潤綜,副貢、候補訓導。恆慶本人在中舉後曾任過館陶訓導,由此,濰縣人稱他家是“一門五科第,四世六教官”。

陳恆慶風華少年

恆慶在中舉前,曾在煙台東海關道當過幾年幕賓。當時他風華正茂,經常在山東半島沿海一帶跑來跑去,見證了大海的無限風光。飽嘗了芝罘島、煙台、萊州灣以及家鄉濰縣沿海應季節而上的美味海鮮;目睹了漁民釣捕鯊魚、下海取參、拉大網捕撈嘉鯕魚、黃花魚的辛苦;看到了海邊潮上大魚來遠近村民前來搶食魚肉、用魚骨作屋樑並製作海秋角、假珊瑚、假象牙,還有海洋裏種種奇物怪事。這位年未及冠,已遍讀過十三經的少年,時常帶着自己所見所聞做學問。他翻遍古籍也沒有找到有關魚翅和海蔘的記載,有時,興致來了,他會給每一種知道名子的魚,都一一寫成詩句。他更愛動腦筋思考,比如,在濰縣沿海,為什麼難以捕撈到像煙台海上那麼大的巴魚?還有,漁民出海最怕颶風突來,逃避不及,船沉人死,他曾不止一次看見,芝罘島上漁民,穿孝衣在海灘上哭泣。但是,為什麼漁民的長輩死於大海捕撈,而其後代子孫,仍然要繼承祖業呢?
在東海關道當幕賓期間,他還對沿海的灘塗、沿海農村做過詳細、周密的考察。他在山東沿海萊州府一帶,親眼見到了農村婦女,在門前樹下把高三四尺的麥莛,用刀劈開,信手拈來,顧盼自如地製作草帽緶的過程,那時,海禁已開,當地正在藉此出口創匯。正是有了這些經歷,光緒三十年(1904)他做官任給諫時,在一次應詔對策中曾經談到膠東生產草帽緶出口的事。慈禧太后還曾詢問他山東婦女所編草帽緶系用何草,恆慶回答説是用麥秸編成,慈禧遲疑片刻説,那是麥莛呢!這場對策,陳恆慶説的主題是什麼,未見記載。(《濰縣誌稿》説,“陳恆慶凡所陳奏,一以忠君愛國為己任,疏凡十數上,而諫草多避人焚之”。)但他在事後想到,自己在太后面前説了山東土話,把麥莛叫成麥秸了。也是由於上述經歷,他在晚年寫的《海錯》一文中,提出了“滄海猶畎畝”、“魚因時而上,因地而異”啓示人們要珍視海洋,把海洋當成地畝,在海上作業要遵循自然規律等等。

陳恆慶家鄉父老

恆慶在館陶縣任訓導時,曾主講於德州德衞書院和陵縣三泉書院。在三泉書院,他發現近60年的科考中,該縣無一人上榜。這裏的生員,有人文字極佳,但在詩韻上,平、上、去、入,不能盡行把握,有語音太重的通病。恆慶在幼年,曾經讀過萊州名宿翟雲升先生撰寫的《韻字鑑》一書,受益匪淺。由此,他令生員每人購買《韻字鑑》一部,並教他們翻檢,當年秋,在鄉試中,就有生員周遇盛高中舉人,令全縣狂喜。
由於祖父、父親、長兄都曾在魯西北的館陶、臨清、惠民、濱州等地主教多年,恆慶自己也有在館陶、德州、陵縣十多年的教官生活,這即養成了他與魯西人民長期難以了斷的情愫。而後在光緒十八年,黃河決口,武定、濱州一帶,被淹沒大半,幾成澤國。時在武定主教的恆慶的長兄孚慶,心如火焚。他連忙給已在京都工部任職的弟弟恆慶寫信。陳恆慶見信十分着急,火速聯絡在京的山東同鄉,上疏請奏得旨,撥去賑災款數萬兩,全活的當地老百姓,不可以數計。

陳恆慶體恤下民

恆慶中進士後,有較長時期在工部做官,他自己説,“廁身朝列後,日日與磚為緣,十有五年”,由於處事謹慎、幹練,歷任尚書、侍郎都非常倚重他,諸如皇帝大婚、太后萬壽、修葺宮殿、城垣、河工等與工部有關的大事,大都委派他辦理。
在後來升任監察御史,巡視中城時,陳恆慶對所管轄的京都梨園、茶寮、妓院等當時所謂“下民”,也多行德政。例如,當時的戲園子最怕因鬧事引發官司而被封門。一旦封門,門前冷落車馬稀,不僅是開戲園子的、唱戲的、連那些送戲單的、賣茶水的、打手巾把的所有靠戲園子吃飯的窮人,都因此而斷了生計。等到官司了結,申請開門,又要遭受官府惡吏的盤剝、勒索。陳恆慶有鑑於此,在判案處理時,只處罰有關當事人而決不給戲園子封門。當時,清廷有規定,朝廷官員,可以在會館或王公大臣的廳事看堂會戲,不得到戲園子看戲,違者處罰極重。但作為京都中城的巡城御史,管轄區內戲院、茶肆、妓院等易發案件所在,維護京都治安,又是他的職務。他因判案,在與梨園人打交道中,結識了不少名伶。本來就有很好的詩書文學素養、酷愛京戲,被人們稱作“顧曲周郎”的恆慶,也有了機會在暗中與一些名伶交上了朋友。陳恆慶有幸在京都看了紅極一時的大老闆程長庚晚年的京劇《漢室三分》,稱讚他“不襲《三國演義》而按陳壽《三國志》演之,忠臣義士,儼若再生。”當時的程長庚已年逾六十,口齒已落其三四,咬字微覺費力,但其“平、上、去、入,字字能葉”。恆慶十分讚賞大老闆演戲一介不苟取,尤其欽佩程長庚持身嚴正做人。他曾讓其次子陳佩珩跟名伶譚鑫培學戲,也曾為名伶孫菊仙改過京劇《胭脂判》的腳本。

陳恆慶毅然辭官

恆慶在京都做官二十多年,官職四品,由於身在皇帝跟前當差,他有機會結識諸如親王、軍機大臣、相國、尚書等達官顯貴,也時常與部曹、書吏、經承、買辦等官場的中、下層人物有交結。在巡視京都察訪辦案時,也認識了京都的一些屬於“下九流”中的人物,瞭解京城的茶寮、妓院、戲園子裏等草民的生活。因為他經多見廣,能洞察晚清的朝政積弊、制度陋習、官場腐敗。對於清政府歧視漢人的制度感受尤深。如他所在的工部,“滿缺九十餘人,漢缺只十八。漢人正途到部,須十五年後,方得補缺。而主稿行文,則漢人任其勞。漢人之向隅久矣。四川趙亮熙,以進士分工部,十八年補主事。人謂之“苦守寒窯王寶釧”。而滿員以二百金捐一筆帖式,不數年,薦升工部郎中、員外,外放府道,薦升撫藩矣”。
陳恆慶在京時,先是中日甲午之戰,清廷喪權辱國。又親身經歷了庚子義和拳之亂、八國聯軍侵佔京都的幕幕驚險。那時,他身在槍林彈雨之中,住所靠近什襲庫法國教堂,親眼目睹了昏聵無能的滿清大學士啓秀,面對洋人的長槍利炮,卻獻策於端王、莊王,令義和拳及虎神營兵在五台山大和尚率領下,口唸神咒,指令縱火,白白送死在洋人槍下。而後東華門失陷,慈禧太后連煮熟了雞蛋也來不及吃,與皇帝倉皇出逃。當時,恆慶和家人也被迫躲到北城去了。
光緒三十四年,他被外放任錦州知府期間,雖然當時在東三省主政的徐世昌十分重用他,委任他代理巡警道事,併兼辦全省墾務。恆慶也“既期利國,復思便民,屈指心計,嘗深夜秉燭不寐”,並得到了保以在任候補晉二品封典。但是,當時的滿清王朝,已經到了內憂外患,難以收拾的地步。陳恆慶謝絕上峯和民眾的再三挽留,毅然辭官歸裏。

陳恆慶《諫書稀庵筆記》

宣統二年,陳恆慶回到了濰縣後,與其長兄孚慶續修家廟,整飾先塋,創建支祠。空閒時間就與好友、親朋在十笏園裏飲酒、作詩。在閒暇時舞文弄墨,將他所見所聞,寫了下來,於民國六年成書。名之曰《諫書稀庵筆記》。
《諫書稀庵筆記》共有短文165篇,其涉獵內容十分廣泛。這些文章中,有反映滿清末年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如:捻軍北上、義和拳排外、八國聯軍侵犯京都、辛亥革命、中華革命軍東北軍佔領濰縣城、張勳復辟等等。有通過描寫王公大臣、部曹、書吏等人的私生活,揭示晚清朝政昏庸、官吏貪腐的;有記敍家鄉山東,特別是濰縣的經濟資源、鄉土、風俗、名人軼事,讚揚那些潔己奉公、立言有體、鞠躬盡瘁、存心無私的名宦、鄉賢、高師、大儒的。也有記敍京都所謂“下九流”人物的。如《賽金花》、《大老闆(程長庚)》等等,還有反映他晚年思想情懷的,這位曾以對聯“八載退隱抱赤子,十年進士如白丁”釋懷的晚清逸民從《筆記》的若干文章中透露出,在經歷了辛亥革命的洗禮後,他也擁護五族共和、贊成男女平等、解放婦女,興辦平民教育,其思想逐步開明起來了。其在身後留下的《諫書稀庵筆記》,也為後人認識和研究晚清社會及地方鄉土文化,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文史資料。
陳恆慶先生於民國九年(1920)在家鄉病逝,享年75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