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才少年

(華為於2019年發起的招聘計劃)

鎖定
天才少年,是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任正非於2019年發起的一項招聘計劃,旨在吸引頂尖人才。 [1] 
2019年—2021年,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不足20人,江奎是武漢大學首名入選的學生。“天才少年”的工資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共有三檔,最高年薪達201萬元。 [1] 
中文名
天才少年
項目來源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提出者
任正非
提出日期
2019年6月

天才少年項目背景

天才少年計劃的提出 天才少年計劃的提出
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最早為外界所知,源於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2019年在公司經營管理團隊EMT的一段講話。他稱:“華為公司未來要拖着這個世界往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今年我們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4] 

天才少年人才要求

  • 夢想以科技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 樂於探索未知,渴望從事最前沿的科技研究
  • 有志於成為技術領軍人物
  • 敢於創新、敢為天下先 [2] 
華為對應聘者不限學歷和學校,但是要求在數學、計算機、物理、材料、芯片等相關領域有特別建樹並有志成為技術領軍人物。 [4] 

天才少年招聘流程

1、簡歷篩選;2、面試交流;3、錄用決策。 [2] 
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7輪左右流程: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 [1] 

天才少年招聘歷程

2019年6月,任正非簽署了一份內部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天才少年”招聘計劃。 [4] 
2019年7月,任正非簽發《關於對部分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的通知》,稱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戰爭,首先要用頂級薪酬吸引頂尖人才,華為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且逐年增加。“天才少年”的工資共分三檔,其中最高年薪可達201萬元。 [4] 
2022年4月25日,華為再次發佈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的招聘計劃。 [4] 
2022年7月22日,華為招聘官微發佈“天才少年”招聘計劃。這是自4月25日之後,華為2022年第二次面向全球發出“天才少年”召集令。 [5] 
2023年5月19日,據華為招聘官微消息,華為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招聘要求為不限學歷和學校,在數學、物理、化學、材料、計算機、智能製造等相關領域有特別建樹並有志成為技術領軍人物。華為方面表示,將提供5倍以上薪酬。 [6] 

天才少年入選名單

華為天才少年名單 華為天才少年名單
截至2021年7月,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已招募到17人,大部分為應屆畢業博士生,3人為本科生,2人為女生。6人曾在華中科技大學學習,2人畢業於北京大學,1人畢業於清華大學,2人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2人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2人曾在浙江大學學習,中國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武昌理工學院畢業生各1人。 [3] 

天才少年國內

入職時間
姓名
人物簡介
2019年
男,1994年生,2019級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是王中元教授。 [1] 
男,博士研究生,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男,博士研究生,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方向。
李屹
男,博士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學院,本碩博連讀生。
男,博士研究生,畢業於浙江大學創新軟件研發中心。
賈許亞
男,博士研究生,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男,博士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與技術學院。
林晗
男,博士研究生,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何睿
男,博士研究生,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專業。
男,博士研究生,本科和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2020年
男,博士研究生,本科畢業於武昌理工學院,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系統結構專業。
女,博士研究生,本科畢業於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系統結構專業。
男,碩士研究生,本碩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
男,博士研究生,本碩 博畢業於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 (軟件學院)。
張子傑
男,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書院計算機試驗班。
丁聰
男,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書院計算機試驗班。
2021年
男,博士研究生,本碩博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武敏顏
女,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2022年
男,本碩博均就讀於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4] 
參考資料來源: [3] 

天才少年國外

2022年1月,兩名俄羅斯“天才少年”加入了華為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研究所,其中一位是22歲的Valeria Ryabchikova,曾獲第44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冠軍。另一位是年僅20歲的Ilya Khlyustov,也已進入下屆ICPC總決賽。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