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女浴躬池

鎖定
天女浴躬池,位於吉林省延邊安圖縣的最南端,在距天文峯東北3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湖叫圓池,也稱元池,玉蓮池。由於一個流傳於滿族人民中間近千年的,古老而美麗的傳説,清代末年踏查長白山併為名勝命名的劉建封,終於找到了這個池子,就給它起了個天女浴躬池的名字。池子是圓形的,直徑180米。水清而淺,水草豐盛,鳥兒戲水,魚兒遨遊,景緻非常美麗。它是傳説中滿族人民祖先的出生地。
中文名
天女浴躬池
形    狀
圓形
直    徑
180米
位    置
天文峯東北30公里

天女浴躬池景區位置

天女浴躬池美景
天女浴躬池美景(19張)
長白山華蓋峯東30.4公里的布庫裏山(今稱赤峯,又名紅土山)西北側,形如荷蓋的 “圓池”。滿語稱為 布爾瑚裏。圓池,亦稱園池、元池,直徑180米,水清淺,水草豐,不時有花尾魚戲水邀遊,清王朝歷來尊圓池為生龍聖地,為滿族人的發祥地。後人為紀念先祖,稱圓池為“天女浴躬池”,並在池的西北角樹了一座碑,名曰“天女浴躬碑”。
天女浴躬池是一個小火山湖。水清淺,多水草,中央冬無冰,夏無萍,無水流注入,也無溢口,池中泉湧如柱。池四周多松,參天蔽日,池畔芳草萋萋,更有雨燕穿天,魚翔淺底,白鶴相戲,不失為人間仙境。
據當地人講,確有一碑,但並不高大。在兵荒馬亂年代,駐軍曾用之打靶,碑身彈痕累累,以後則不知去向。碑不見了,圓池周圍的自然環境也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20世紀90年代,延邊地名辦在圓池畔又立新碑。;上書“天女浴躬池”。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有人呼籲,保護圓池的自然生態,但成效甚微。步入21世紀的今天,為了子孫後代的利益,為了保存滿族文化,圓池的保護也應當列入議事日程了。

天女浴躬池典故傳説

天女浴躬池景色
天女浴躬池景色(20張)
在銀堆玉砌一般的長白山羣峯之中,有一紅色的布庫裏山,把那雄偉壯觀的長白山,渾映得更加絢麗多彩。布庫裏山下有個園形水池,叫天女浴躬池。相傳這裏是三仙女降浴的地方,三仙女中的三妹佛庫侖浴後吞果受孕,生一男孩,相貌異常,生而能言,名叫布庫裏雍順,大清皇帝就是雍順的後代。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奉天選用知事劉建封調查安圖全境籌設縣治時,尋覓圓池老嶺之脊後,為使人人得瞻,於宣統元年八月(1909年9月),在圓池西邊立“天女浴躬池”石碑一座。現此碑已湮沒,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旅遊局又仿原碑重立漢白玉石碑於此。
三位天女 三位天女
很久以前,有三個天女。大姐叫恩庫倫,二姐叫正庫倫,三妹叫佛庫倫。佛庫倫是個熱心幫助別人,有見識,有膽量的姑娘,脾氣倔強好奇。不僅漂亮,還射一手好箭。
天狼星看中了佛庫倫,就託媒求婚。佛庫倫煩惡仗勢欺人的天狼星,因此就拒絕了這門親事。天狼星惱羞成怒。想帶兵去搶,又懼怕佛庫倫的神箭。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裏,三位天女來到布庫裏山下,見這圓池幽靜,池水清澈透底,便脱下衣服,在池中洗起澡來。天狼星一看,時機到了,就悄悄地溜到這裏,偷走了佛庫倫的衣服。
佛庫倫蹲在水裏等了好久,仍不見姐姐給她送衣服來。這時從林中飛來了一隻喜鵲,嘴裏叼着一顆紅果,給佛庫倫送來了。她一拿到手裏,一股從來未聞到過的清香味,直往鼻子裏鑽。她好奇的含在嘴裏,不料,這紅果一滾竟落到她的肚子裏,使她懷了孕。這一來她更沒臉見父母了。於是她就打消了迴天宮的念頭。
冬季一到,天氣一天比一天冷。當天宮降雪時,天狼星為了逼佛庫倫迴天,就暗中吹起黑風,使寒風大雪一起撲向長白山。佛庫倫被凍得直打寒顫。可她寧肯凍僵也不迴天宮。白山老祖燒了一盆熱水,對一個羅漢囑咐道:“你去把這盆熱水倒進圓池,圓池就會變成温水池,好讓佛庫倫在那裏過冬。”可是這位羅漢走到山頂,老遠就看見了佛庫倫赤身裸體。不好意思往前去,就轉回身用一隻手將水盆從身後遞出。為了叫佛庫倫前來取水盆,就大聲喊着“嘎瑪遮—”。由於倒揹着手端盆,盆歪了還沒察覺。當佛庫倫悄悄走來,一看水全撒進了山石堆裏,盆已空了。她沒吱聲,又悄悄地走了。當走到山後,見温水從石頭縫裏流出來,匯成了暖流。她就靠這暖流渡過了寒冷的冬天。那位羅漢還一直不知道,仍然揹着臉站在那裏等佛庫倫來取水盆呢。時間長了,就變成一座高大的山峯。但是,始終沒忘記白山老祖託咐的事情。所以,每遇寒風驟起,這山峯還不時“遮—,遮—!”地喊佛庫倫來取水盆。
長白山到了花紅草綠的時節,佛庫倫又回到了圓池。不久,就生下了一個小男孩兒。讓孩子坐在那柳木小排筏上,把弓箭放在他身邊,然後對孩子説:“用額娘金子一般明亮、純潔的心,做為姓,你就姓愛新覺羅呢。你生在布庫裏山下,布庫裏雍順就是你的名字。帶着額孃的弓箭,你自己尋找吉祥的地方去落腳吧。額娘在這裏盼望你早日長大,為人間除害、造福。”説完把小排筏向上一託,這柳木小排筏,在空中由五色祥雲圍繞着忽忽悠悠地向北飄去。飄呀,飄,飄到遙遠的一個大山下,輕輕地落在忽爾哈河水面上。順水流到鄂多哩城。布庫裏雍順被城主收留下,和自己的獨生女兒都雅伯哩在一起習文練武。布庫裏雍順到十八歲時,就長得十分威武英俊,成為出色的莫爾根。老城主讓他跟隨都雅伯哩成了親。就在完婚這年,努雅拉克、祜什哈里、伊克勒三個家庭,着了天狼星的邪魔,為了爭當部族長,互相殘殺起來。戰爭已騷擾到俄漠惠與赫什赫,眼看逼近了鄂多哩城。布庫裏雍順向阿木哈討了一匹駿馬,去平息這場戰爭。來到三個家庭斯殺的戰場,向高空射出三支果勒敏箭。聽到這響箭,三方都收起武器,停止了格鬥。
天女浴躬池 天女浴躬池
這時一條惡狼從陣中跳出。這惡狼就是製造這場戰禍的天狼星。布庫裏雍順用額娘留給神箭,一箭射中了惡狼的脖子。一溜火光惡狼不見了。
布庫裏雍順調解了三個家庭的糾葛。人們推舉為鄂多哩城貝勒。記得額娘囑咐他尋找個吉祥的地方落腳,於是統一了各部族,號稱滿洲,就成了滿洲的始祖。這時想起了額娘佛庫倫,就趕忙向長白山奔去。佛庫倫把孩子送走之後,因自己沒穿衣服,就射進密林裏,終日伸着頭瞭望着孩子的成長。時間太久了,她已變成一株雄美的長白松了。布庫裏雍順對着這高聳筆直的長白松,嗑了三個響頭,當場就封長白山為滿洲的發祥地;圓池為生龍聖地,立了“天女浴躬處”碑。因此這圓池就被稱做天女浴躬池了。由於長白松是美麗的天女變成的,後來人們就稱它為美人鬆了。這種樹也就一直沒有衣服穿。

天女浴躬池文人墨跡

天女浴躬池 天女浴躬池
當代著名詩詞家張福有吟詞《西江月·圓池》予以讚美,詞雲:注目山郎神筆,浴躬天女仙湖。銀峯丹壁拱明珠,忽見蟾宮桂樹。玉界脱略俗氣,瓊田洗盡凡荒。如痴西子勸陶朱,快著扁舟一渡。
《長白山江崗志略》載:“因長白山東為第一名池,故名元池。”又據《長白山設治兼勘分奉吉界線書》載:“池深而圓,形如荷蓋”,因名圓池

天女浴躬池文化內涵

天女浴躬池以民間傳説的形式闡述了長白山文化的民族閃光點,繼承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承的優良傳統。長白 山,中國春秋典籍稱為不鹹山,其中所藴涵的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古代就被譽為中國的聖山之一。滿族皇族將其作為民族的發祥之地加以尊崇,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眾多的後金文化遺存和清政府採取的封禁保護、後期的動員滿族返回祖地開發而振興民族精神等,都説明,長白山文化是滿族從而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作為一座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聖山,也為其他民族所推崇,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紛紛把長白山文化納入自己的文化圈加以膜拜。天女浴躬池將天女佛庫倫洗澡的地方定位於長白山下的“圓池”,既美麗感人又將長白山文化內在的統一性揭示出來。
對於深化敦化市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敦化市是清朝皇族的肇基發祥地,提供了精神依據。“天女浴躬池”在延邊安圖、龍井、和龍等均有其遺址,因此它明顯是響應清政府的號召的結果;而不是真的就在某地。“天女浴躬池”作為長白山文化的一部分,是延邊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財產。
“天女浴躬池”文化的進一步張揚的建議。“天女浴躬池”作為長白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具有延邊特色的滿族文化遺產,構成了非物質文化即口頭文化遺產的性質。因此進一步的張揚它,要紮紮實實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其一是進一步樹立和堅定文物保護意識,讓文物這個不可再生的民族精神資源的載體,能夠在全面建設中得以完整地保存,不斷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其二是從中華大一統的角度,利用各種文化載體廣泛地宣傳,使它在延邊各族人民心中生根開花,形成科學的熱愛祖國觀念;其三是進一步豐富完善這個美麗的傳説,積極向上申報。首先確定為延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次申請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好申報世界口頭文化遺產的堅實基礎。這是延邊和吉林省文化部門的責任和義務。根據中國各地的信息,各地在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的推動下,紛紛做出:保護、修復文物,挖掘整理傳説,守望精神家園的決定和行動。這個人傑地靈又有“走出長白山,鼎定中原”的民族地方,不能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