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池的

鎖定
池的,湖北孝感人,現居武漢、孝感,作家、文學編輯、出版人,孝感市孝南區作家協會主席 [4]  ,孝感市孝南區第七屆政協常委 [26] 孝感市孝南區建區30週年先進模範人物 [31] 
從事文學期刊編輯和圖書出版工作近二十年,具有豐富的省級知名大刊主編工作經驗、圖書出版經驗和文學組織工作經驗,主編和策劃出版文學圖書數百部,出版省市級重點文藝創作扶持項目多部,推出的作品多部獲重要獎項,個人多次獲編輯獎項。 [30] 
有著作《一路呻吟》《挽斷衣袖留不住》等多部 [1] 
中文名
池的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湖北孝感
出生日期
1982年1月
畢業院校
華中農業大學
職    業
作家、文學編輯、出版人
作    品
挽斷衣袖留不住》等

池的人物經歷

1982年出生於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陡崗鎮 [1] 
2005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 [1]  。大學畢業前夕出版《一路呻吟》 [3] 
2007年任《中國故事》雜誌編輯。
2013年進入湖北今古傳奇傳媒集團,先後任傳奇書局主編,《中華文學》雜誌執行主編、副社長 [1] 
2019年9月開始任文以載道傳媒總編輯。
2020年10月出版散文集《挽斷衣袖留不住 [2] 
2021年7月3日當選孝感市孝南區作家協會主席 [4] 
2021年11月開始擔任孝感市孝南區第七屆政協常委。 [26-27] 
2022年9月主導創辦《孝南文學》雜誌。 [25] 

池的文學活動

池的參加社會活動
池的參加社會活動(9張)
2014年10月29日下午,由中國移動和閲讀主辦的2014情感大講堂高校名家座談會在湖北大學成功舉辦,湖南作家廖瑞蓮的《煙雨洪江》由中國移動和閲讀首發,池的作為該書編輯出席活動。 [5] 
2016年8月17日,應邀赴四川綿陽出席胡正榮獲獎長篇小説《劍南傳奇》、帥士象獲獎中篇小説《大明棋王》作品研討會。
2016年10月21至24日,第三屆全國中老年創新書畫大賽學術交流活動在孔孟之鄉山東省濟寧市隆重舉行,池的應邀出席 [6] 
2016年10月29日下午,中華英才杯“青春筆跡”全國大學生原創寫手大賽第三場全國巡講活動於武漢市洪山區武漢理工大學東院百讀書社舉行,池的應邀出席活動。 [7] 
2017年2月25日,應邀出席江蘇啓東作家陸元俊《浪淘人生》研討會。 [20] 
2017年5月27日,湖北省水利廳精神文明辦公室在湖北省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召開作家朱白丹長篇文化散文《走遍湖北》首發式暨座談會,池的應邀出席並作書面發言。
2017年6月4日,首屆中國當代詩歌創新與發展高峯論壇在南京舉行,池的應邀出席活動。 [8] 
2017年10月27日,第四屆全國中老年書畫創作交流研討會在江蘇省蘇州市隆重召開,池的應邀出席。 [9] 
2018年1月13日至14日,來自荊州日報社、石首、公安、沙市、松滋、赤壁、通城、五峯、臨湘、岳陽樓、華容、南縣、安鄉、澧縣共6市13個縣市區的文人墨客相聚石首市,揭舉湘鄂邊文學發展聯盟之旗,共商湘鄂邊文學發展繁榮之事。池的應邀出席,共襄盛舉。
2018年6月22日至25日,中華文學赤壁詩會暨“説英雄誰是英雄”三國英雄榜全國優秀詩歌獎啓動儀式在湖北赤壁舉行,池的出席詩會。 [21] 
2018年11月3日,作家陽春十年文學作品精粹、二〇一八中華文學年度圖書獎獲獎作品《牆外行人》新書發佈暨作品研討會在湖北荊州召開,池的出席並介紹圖書出版情況。 [10] 
2018年11月3日,湖北水利作家朱白丹長篇文化散文《走遍宜昌》研討會在荊州古城召開,池的策劃並主持會議。 [11] 
2018年11月17日,首屆“紅蜻蜓·我眼中的紅蜻蜓”杯全球徵文大獎賽頒獎典禮在温州紅蜻蜓總部隆重舉行,池的受邀出席頒獎典禮。 [12] 
2018年11月27日下午,四川省作家協會為益都雨點隆重舉辦長篇小説《北河東去》研討會,池的應邀出席並參與研討。 [13] 
2018年11月30日下午,四川省遂寧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舉辦胡亮詩評專著《虛掩》創作座談會,池的應邀參加座談會。 [14] 
2018年12月1日,池的應邀赴南部縣出席謝芳中篇小説集《走出荒涼》創作座談會。 [15] 
2018年12月14日,由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寫作學會會長、著名學者毛正天教授帶領的湖北省寫作學會領導團隊及會員一行10人走進革命老區大悟縣宣化店鎮中心初級中學,開展“湖北省寫作學會文化扶貧進校園”活動,助力山區學校教育脱貧攻堅,池的應邀出席。 [16] 
2019年5月15日至18日,雲南省雙柏縣舉辦湖北省《中華文學》《今古傳奇》《民族大家庭》雜誌社雙柏作家“講好民族故事”創作培訓班,池的出席培訓班並授課。 [17] 
2019年7月13日,全國“百刊工程”《今古傳奇》傳媒集團重點期刊矩陣、全國大型綜合性文學期刊《中華文學》縣市區創研行湖北首站登陸公安縣,池的參加本次研討會。 [18] 
2021年9月25日,孝感市作家協會舉行散文創作筆會暨汪夢芬散文集《以夢為馬趁芳華》首發式,池的應邀出席。 [19] 
2021年12月27日,出席孝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 [22] 
2022年5月8日,孝感市孝南區作家協會工作年會暨“澴水潮”採風創作筆會在孝南區朱湖農場舉行,池的作工作報告。 [23] 
2022年7月24日,孝感市孝南區作家協會邀請聞立陽春黃金亮開展主題文學創作講座,池的主持活動。 [24] 
2023年1月14日,孝南區作家協會2022年工作年會暨《孝南文學》創刊號發佈會在新華街道聯城社區會議室召開,池的主持《孝南文學》創刊號發佈會。 [25] 
2023年4月22日,孝南區作協舉辦《孝南文學》編讀見面會暨孝南建區30週年作家看新鋪採風創作筆會,池的主持活動。 [28] 
2023年5月19日—20日,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凸凹率宗親一行15人回孝南尋根問祖並交流文學創作。池的隨梅良雄、陳清橋全程陪同凸凹參觀走訪。 [29] 

池的社會職務

2015年12月,由脈衝書志聯合十點讀書舉辦,《作品》、《中華文學》、麥家理想谷、新浪、鳳凰、搜狐等全國知名文化機構共同參與的“文藝新生·發掘中國最好的原創故事”文學大賽在杭州全面啓動。此次大賽從2015年12月開始,一直持續到2016年1月中旬,一共分為三期。池的擔綱此次大賽評委,全程坐陣點評。
2018年11月,受邀擔任首屆“紅蜻蜓·我眼中的紅蜻蜓”杯全球徵文大獎賽專家評委。
2021年7月開始擔任孝感市孝南區作家協會主席。
2021年11月開始擔任孝感市孝南區第七屆政協常委。 [26-27] 

池的個人作品

公開出版的著有:
中短篇小説集《一路呻吟》 [3] 

池的獲獎記錄

2005年,《一路呻吟》獲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 
2023年12月,被評為孝感市孝南區建區30週年先進模範人物 [31-32] 

池的作品評價

大約是在十六年前的夏日,楚地突然現出一位年輕人。他瘦削,白皙,安靜,似乎並非什麼厲害人物。卻只是數日,江湖就不平靜了。是年武林大會,沒有任何年輕人敵得過他一招《一路呻吟》。這位叫做池的的年輕人迤迤然拔得頭籌,封為孝感君。後入傳奇,掌門書局,兼中華文學副統領,名動天下。庚子春,孝感君去職還鄉,閉關丁憂,旋有《挽斷衣袖留不住》。斯是孝子,可歌可泣可嘆;實屬奇書,至真至性至情 [2] 
——楊如風(詩人、作家、出版人,中華文學雜誌社社長、總編輯)
你會發現,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善語平生丹心所向,更是隨處可棲以夢為馬。這些文字是朝露更是晚霞,兩種光芒中閃耀着的,是一個十年飲冰熱血不涼的靈魂。走進這本書,便是走進我的兄弟,願餘生安穩,燈火可親。
——陳華(詩人、作家,中國詩影響雜誌社社長、總編輯)
我不想對這部書去強加意義,池的先生無意為雙親作傳,父母的一生,書中所寫不過是滄海一粟。在這部書裏我們很難見到他在寫作上的經驗和雄心。他的才華、志向、學識、遠見,在書中都有意地隱藏起來,他為我們展現的不過是最素面朝天直達品格的親情和孝義。但毋庸置疑,這將是池的先生創作生涯中至為重要的作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便未來他會有更多的重要作品問世,我也要下此結論。
——陽春(作家、詩人)
翻閲這本書,哀痛莫名。世間悲苦若此,其滔滔情愫,白描行文,一如靜水深流,暗藏雷霆萬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每每不忍卒讀,屏息掩卷,泣淚沾巾。惟願吾兄心有所往,終至所歸,温情相伴,從容前行。
——聞立(詩人、作家,《今古傳奇》紀實版主編)
這本回憶雙親的散文集,其價值不在於情節,不在於語言的魅力,甚至不需提及“孝”,而是大篇幅日記式的細節記錄,恰恰因此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加持久,不急不緩。這種情愫持續地、潛移默化地傳遞給讀者,如鯁在喉,欲哭還休。
——黃金亮(書畫家、作家,《中國書畫導報》社長、總編輯)
我在讀完全書的第一時間也告訴池的,這是我僅見的以整整一部著作呈現雙親的人子之作。愛是對父母之孝的傳承和發越。在當下,“孝”可能讓不少人發“笑”,尤其是在那些以西方所謂普世價值自詡乃至跪舔者面前。但“孝”是中國人的性格標籤和價值標籤,是人之為人的基因和譜序。池的以洋洋十萬言,以滾燙的德行和孝義詮釋了生命的要義,釋放了人生的藴涵,彰顯了人性的光輝。
——肖鵬(作家)
孝感動天,池的先生以他充滿正能量的激情,為中國傳統美德慷慨悲歌,唱響了一曲記錄鄂東北大地上農耕羣體,飽含親情、鄉愁的田原牧歌,樹立了一座“百善孝為先”的精神豐碑。作者用大量真實感人的細節,講述了人間父母病弱的身軀、善良的心靈、堅強的意志所承載的生活重擔,記錄了使農耕文明得以薪火相傳的偉大貢獻,書寫了一部令人銘心刻骨、可流傳千古的非虛構文學佳作。
池的先生和他《挽斷衣袖留不住》這部新著的出版正逢其時,而且必將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的正能量被更多人汲取。或許,這正是當代充滿人文情懷的作家們應當承載的歷史使命和秉持的價值取向。因此,我認為,池的先生的《挽斷衣袖留不住》的出版並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絕不僅僅是文學寫作上的重大成功,還是弘揚精神文明、傳承道德力量的巨大成功。
——龔光美(作家)
低至塵埃的 “土氣”裏,也有動人的真情和高拔的智慧,就像“洋氣”的都市裏也有灰頭土臉的霧霾一樣。在這本散文集裏,作者通過對自我親情家事紀錄片式的真切講述,一方面充分表達了對父母的深情懷念,另一方面也為讀者觀照當下提供了一個公共視窗,我們或許可以從這裏窺探到城鄉二元社會里幾代遊子的親情撕扯,歷史政治遺留的底層困境,以及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的落寞與彷徨。我們看似越來越“洋氣”的主流審美,或許正缺少這樣“土氣”的個人寫作。或許只有俯下身來關注底層的“土氣”,所謂的主流才能多一分腳踏實地的“底氣”。
——陳志敏(作家,媒體人)
書中寫了父母生病直至亡故的始末,寫了他因工作繁忙疏於照顧父母的內疚,寫了他無微不至照顧病中父母的細節和內心活動,寫了他竭盡全力依然不能挽回父母生命的無力和傷痛,也寫了他對父母那一代農人辛苦勞作但依然換不回幸福的無奈,甚至還有關注“三農”的筆墨探索。書中將他的細膩和温潤表現得隨處可見,書末尾的幾篇文章,看起來令人輕鬆一些,讓我感受到池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棉花種植中的育苗、施肥、摘桃、打頂等細節的描寫,讓我甚至懷疑他不是一個作家,而是一名農學專家。《回家收雨》這篇,讓我懷疑他本身就是一個種田的老把式。《薪火相傳扎把子》這篇,他不僅僅寫出瞭如何扎把子,更從這一農活中總結出農人的生存智慧和奮鬥不息的精神,讓我驚歎不已,這個時候我才真切地認識到他是一名作家,一名思想家,一名熱愛生活的熱血青年。讀完此書,拂過傷痛和哀鳴,我看到了一名出生和生長於以“孝感動天”得名孝感的一名孝子,一名大孝子,一個感情細膩,熱愛生活的熱血青年,一位真實、真情和純粹的鄉間少年。
——胡文斐(作家,企業家)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