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柏地戰鬥

鎖定
大柏地戰鬥,又稱“瑞金大柏地戰鬥”“大柏地之戰” [13]  “大柏地伏擊戰” [9]  發生於1929年2月10日江西省瑞金市北部的大柏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場戰役此戰,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利用有利地形,成功伏擊尾追之敵,殲敵國民黨軍劉士毅兩個團大部,俘敵800餘人,取得下山以來首次勝利,一改被動局面。陳毅稱之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爭”。 [3]  毛澤東的著名詩篇《菩薩蠻·大柏地》就是為了紀念大柏地戰鬥而作。 [12] 
名    稱
大柏地戰鬥
發生時間
1929年2月10日
地    點
江西省瑞金市北部大柏地
參戰方
紅軍VS國民黨軍
結    果
紅軍獲勝
傷亡情況
紅軍殲敵國民黨軍劉士毅兩個團大部,俘敵800餘人 [3] 
主要指揮官
毛澤東、朱德等
相關作品
《菩薩蠻·大柏地》

大柏地戰鬥戰鬥背景

1928年8月,由於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湘贛邊界根據地迅速恢復,這對敵人是很大的威脅。於是在1928年12月至1929年初,湘贛軍閥互相勾結,調集了十餘個團的兵力,對井岡山展開了第三次“圍剿”。 [6] 
為了粉碎敵人的圍剿,1929年1月4日,毛澤東同志在寧岡縣百路村召開了前委、特委、紅四軍、紅五軍軍委和地方黨組織負責人共六十餘人的聯席會議。會上毛澤東同志分析了井岡山斗爭的形勢,提出了正確的主張,根據討論的意見,會議作出了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開闢新的革命根據地的決定 [4]  [6] 
1929年1月14日,毛澤東、朱德同志親自率領紅四軍主力二十八團、三十一團、軍部獨立營、特務營共計三千六百餘人,從井岡山茨萍出發向贛南閩西進軍。 [6]  國民黨“會剿”總指揮部得到消息後,即從“會剿”井岡山根據地的5路“會剿”軍抽調兩路組成左、中、右路軍展開“追剿”。 [8] 中,就有劉士毅、金漢鼎二個師尾追,以及地方反動武裝的堵截。 [6]  由於紅四軍初下贛南,人地生疏,加上眾多敵軍的尾追堵截,先後在江西大餘、平頂坳、崇山圩、頂山、瑞金等地連遭失利。 [8]  為了擺脱敵人的尾追堵截,紅四軍先後在遂川、大汾、大餘縣城和尋鄔的圳下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沿途還向廣大工農羣眾講解中共“六大”政綱,宣傳紅軍宗旨和共產黨的方針政策;開展打土豪、抗租抗債的鬥爭,點燃了革命的烈火。2月初,部隊到達尋鄔,二月七日由會昌進入瑞金縣境。 [6] 
紅四軍經過艱苦轉戰,於1929年2月10日進入瑞金大柏地。大柏地位於縣城北部三十公里。從隘前麻子凹至大柏地是條長達五公里的峽谷地域,又是通往寧都縣的主要通道,兩邊峯巒重迭,森林茂密,地勢險要,便於伏擊圍殲敵人。 [6] 

大柏地戰鬥戰前部署

紅四軍主力到達大柏地,毛澤東同志當即召開會議,分析了敵我雙方態勢和各種有利條件並進行了周密部署。會議決定利用大柏地這一有利地形,對敵開展伏擊戰。接着毛澤東同志召開全軍指戰員戰前動員大會,講明瞭此次戰鬥的偉大意義。經過動員,指戰員求戰心切,鬥志昂揚,決心打勝這一仗。隨即,按照毛澤東同志的戰鬥部署,兵分三路,隱蔽待敵。二十八團和特務營埋伏在麻子凹、杏坑右邊山上的叢林之中;三十一團埋伏在麻子凹、杏坑左邊山上的叢林中,並迂迥敵後,切斷敵人的退路和增援,同時分一部分人假裝挑行裝的模樣,在大路上休息,發現敵人來了就往我伏擊區跑,把敵人誘進伏擊區內;另以一個營的兵力,從正面襲擊敵人。這樣形成了一個口袋陣。 [6] 

大柏地戰鬥戰鬥經過

當日,紅軍第28團(欠第2營)、第31團和軍特務營、獨立營分別埋伏於麻子坳至前村(今杏坑)兩側的樹叢中;第28團第2營在隘前警戒並誘敵進入伏擊區。10日15時,第15旅進到隘前時,遭紅軍警戒分隊的阻擊,戰至黃昏,雙方對峙。11日晨,紅軍警戒分隊邊戰邊撤。當將第15旅誘至麻子坳、前村時,紅軍伏擊部隊突然發起攻擊,第28團第1營從右翼迂迴到茶亭東,攻佔了第15旅指揮部,截斷該旅的退路,第2營向敵正面發起進攻;第31團向敵左翼進攻,並佔領南側高地;軍特務營、獨立營迅速迂迴到前村南側,對敵軍形成包圍,並乘勢發起總攻,激戰到中午,將第15旅兩個團大部殲滅,俘其800餘人,繳獲槍數百支(挺)。 [1] 

大柏地戰鬥戰鬥結果

紅軍打垮了劉士毅部二個團,俘獲了敵團長肖致平、鍾亙等八百餘人,繳槍八百多支,取得了大柏地戰鬥的重大勝利。 [6] 

大柏地戰鬥戰鬥影響

大柏地戰鬥的勝利,是我軍從井岡山下山後首次大捷,它的意義及影響甚大。
(1)大柏地戰鬥的勝利,狠狠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尾追紅軍之敵李文彬旅,得知劉土毅部已戰敗,還未來得及參加戰鬥,緊隨劉土毅殘部逃回贛州。圍攻江西紅軍二、四團的敵軍也慌忙撤走。從此,紅軍便擺脱了敵人的尾追,勝利地向寧都、永豐、吉安進軍。於2月22日在吉安的東固與江西紅軍二、四團勝利會師。
(2)戰鬥的勝利,擴大了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羣眾對革命軍隊的認識。羣眾高興地讚歎説:“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軍有辦法、有戰鬥力,把反動派打得落花流水”。鼓舞了瑞金人民革命的積極性,在大柏地戰鬥後,工農紅軍的教育鼓舞下,瑞金人民在當地共產黨組織的領導下,從1929年冬到1930年春,在瑞金的安治、蘭田、仰山、武陽、九堡、黃柏等地先後組織了農民武裝暴動隊。1930年4月30日取得了暴動勝利,第一次解放了瑞金縣城,六月成立了瑞金縣革命委員會。
(3)戰鬥的勝利,增強了紅軍指戰員戰勝敵人的信心和力量,為開闢閩西新的革命根據地打開了局面。三月中旬,毛澤東率領紅四軍進軍閩西,在長汀縣長嶺寨殲敵郭鳳鳴部兩千餘人,繳槍千餘支,勝利地解放了長汀縣城。三月底,在毛澤東同志親自指揮下,紅軍在長汀一帶發動羣眾,幫助成立了長汀縣革命委員會,建立了贛南、閩西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四月初從長汀回師瑞金,並在瑞金召開了紅四軍前委會議。此後,毛澤東同志率領紅軍在瑞金、寧都、興國、廣昌等地分兵發動羣眾。在毛澤東同志親自指導下,于都、興國、寧都三個縣的革命委員會和赤衞隊相繼建立。至此,打開了贛南閩西的革命局面,為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6] 
宋裕和在《回憶大柏地戰鬥及前後的經過情況》一文中説,“大柏地戰鬥的偉大勝利,粉碎了敵人的尾追,為向贛南閩西進軍打開了新的局面。” [2] 
大柏地戰鬥結束後,紅四軍乘勝向寧都進發,寧都守敵賴世琮望風而逃。紅四軍進佔寧都後,進行了宣傳和籌款,並繼續進軍東固。毛澤東根據東固根據地的經驗和在贛閩邊際遊擊過程中瞭解到的新情況,決定在贛南閩西開闢新的根據地。 [3] 

大柏地戰鬥戰鬥評價

大柏地戰鬥,紅四軍扭轉了戰局,大振軍威。9月,陳毅向中央《關於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中稱:“是役我軍以屢敗之餘作最後—擲擊破了強敵,官兵在彈盡援絕之時,用樹枝石塊空槍與敵在血泊中掙扎始獲最後勝利,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爭。”這一勝仗,既是紅四軍帶給贛南人民的新年賀禮,也為紅四軍開闢中央革命根據地拉開了序幕。 [7]  如果沒有大柏地戰鬥的勝利,就不可能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也不可能在這塊全國最大的根據地定都,它極大地影響了中國革命的進程。 [11] 

大柏地戰鬥詩篇紀念

1933年夏,毛澤東重過大柏地時,看到雨後的大柏地,山巒疊翠,雲蒸霞蔚,氣象萬千,觸景生情,不禁回想起大柏地戰鬥的情景,寫就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菩薩蠻·大柏地》。 [7]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詩歌豪情滿懷,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詞中的“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指的是由毛澤東親自指揮的“紅軍成立以最有榮譽之戰爭”——大柏地戰鬥。大柏地因毛澤東指揮的大柏地戰鬥而載入中國革命史冊,也因毛澤東的不朽詩篇而聲名遠播。 [7] 
《菩薩蠻·大柏地》是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經典之作,然而,毛澤東卻説它是在“鬱悶”的心情下創作出來的。要解釋這一似乎矛盾的現象,就不能不從黨史出發,還原當時情境並探求作者心緒。毛澤東此時重過大柏地,剛剛經歷第二次寧都會議上申訴不成反受申斥,因而心情不免鬱悶。但他置身昔日戰場,回想當時鏖戰大勝,從而拉開了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序幕,不禁觸景生情、詩興奔湧,創作了《菩薩蠻·大柏地》這一不朽名篇。 [12] 
圖為《菩薩蠻·大柏地》書法 圖為《菩薩蠻·大柏地》書法

大柏地戰鬥戰鬥舊址

在江西瑞金縣城北30公里大柏地、杏坑村一帶。是瑞金通往寧都必經之地,四面環山,地形險要。當時杏坑村一帶戰鬥最激烈,房屋的牆壁上留下很多彈痕。1968年,杏坑改名前村。現開放的“彈洞壁”,是前村劉爾津的一棟有一百餘年曆史的普通民房,當年戰鬥中留下的彈洞今仍清晰可見。 [5] 

大柏地戰鬥背後的故事

大柏地戰鬥富商“送禮”

大柏地有個富商,名叫封維林。1929年臘月,封維林去縣城進貨,在回大柏地的途中,看到了紅軍的隊伍。在他的印象中,但凡有軍隊來到,搶掠錢財、拉夫抓壯丁肯定少不了。為了避免讓自己及家人遭受傷害與損失,他在一個傍晚,趁着夜色,他懷揣一個鼓鼓的包裹,悄悄地來到王家祠。在祠堂門口,幾個紅軍戰士攔住了他,把他帶到時任紅四軍前委書記、黨代表的毛澤東面前。封維林説明了來意:他是圩上的商人,是來“孝敬”紅軍的,請紅軍不要騷擾自己和家人。説完他在桌上攤開包裹,100多塊光洋銀光閃閃。看到封維林的舉動,毛澤東哭笑不得,他拍拍封維林的肩膀,用濃重的湖南口音説:“老表啊,我看你是被國民黨軍隊嚇破膽了吧。我們是紅軍,是人民的隊伍,我們可不是敲詐勒索老百姓的國民黨兵和土匪喲!”説完忙叫封維林把錢收回去,然後耐心地跟他講了紅軍的革命宗旨和革命紀律。毛澤東的一番話,説得封維林心服口服。
一天早晨,封維林剛打開雜貨鋪的店門,幾個紅軍戰士就走了進來,要買一些鞭炮和洋油桶,説有急用。封維林趕緊找出幾十串鞭炮和一個大大的方形洋油桶。他一邊搬東西,一邊對紅軍戰士説:“你們為我們老百姓打仗,我們要支持啊!”説什麼也不肯收錢,但那幾個紅軍戰士還是堅持拿了錢給他。據説這些鞭炮在大柏地伏擊戰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戰士們把點着的鞭炮扔進桶裏,發出的聲音很像機關槍的響聲,嚇得敵人膽戰心驚。 [9] 

大柏地戰鬥“勝利台”

在大柏地戰鬥前,有的連隊斷了糧食。毛澤東和朱德等人商量後,下了個特別命令:打借條向老表借糧,日後償還。1929年5月,正是春夏之交,大柏地的老表短衣赤腳,正在忙着耘田點禾(給禾苗追肥)。離開大柏地已3個月的紅四軍,突然回到了大柏地。這天上午,他們不急着找宿營的地方,而是在大柏地圩上擺起了台子,名曰“勝利台”。他們還派出了一支小隊伍,每人手執一面三角小紅旗,分頭向羣眾做宣傳:“我們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是為窮人謀利益的。上次打仗借了、吃了你們的東西,這次是來償還和補償你們的。”老表聽了半信半疑,他們只聽過“當兵吃糧”,可從沒聽説過還有“當兵還糧”的。
很快,一個個老表拿着紅軍打的借條,喜出望外地領回了糧款。有的老表起初不當回事,沒有保留借條,紅軍就請他們自報借出多少,也照數將錢還給他們。 [9] 

大柏地戰鬥無名烈士墓羣

在大柏地前村(杏坑)的留民坑有一排沒有石碑、沒有名字的墳墓。每年清明節,總有不少人前來祭奠。這就是大柏地戰鬥中犧牲的紅軍戰士墓。大柏地戰鬥結束後,因為時間很緊迫,紅軍匆匆打掃完戰場,就僱請了當地百姓一起埋葬戰士遺體。
看到有些紅軍烈士衣衫破爛,有些紅軍烈士甚至沒有穿鞋,老表們心裏很難過,就跑回家裏找來一些衣物、草鞋,為他們穿上。大家把紅軍和國民黨兵的屍體排成了幾排,一起掩埋。因為當時條件簡陋,這些戰士連一個墓碑也未立,為了便於日後辨認,他們在埋葬紅軍烈士的墓前放了些青磚,刻上一個五角星,以此紀念。 [9] 

大柏地戰鬥史料

最早公開報道大柏地戰鬥實況的,當屬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蘇區中央局(簡稱少共蘇區中央局)機關報—《青年實話》。1934年1月21日出版的該報第3卷第7號,刊登了署名“古”的《大柏地戰役——大敗劉士毅》(以下簡稱古文)一文,頗為詳盡地回顧了這次戰鬥的背景、過程、影響,還談了作者的認識,有重要的存史價值。 [10]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 2.    《回憶大柏地戰鬥及前後的經過情況》(宋裕和),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館藏資料。
  • 3.    中共贛州市委黨工作辦公室編. 贛南紅色歷史簡本[M]. 2017:29
  • 4.    江西共大總校馬列主義教研室編. 中國共產黨歷史名詞解釋[M]. 1978:97-98
  • 5.    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主編. 中國名勝詞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1:575-576.
  • 6.    政協江西省瑞金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瑞金文史資料 第1輯[M].政協江西省瑞金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32-37
  • 7.    張戰武主編;蕭國樑,夏佑新副主編.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館刊 第8號.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館刊編委會,第37-38頁。
  • 8.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鑑》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鑑 1927-1996[M].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7:95
  • 9.    鍾燕林.大柏地戰鬥背後的故事[J].黨史文苑,2018,No.487(05):30-31.
  • 10.    曹春榮.《青年實話》公開報道的大柏地戰鬥實況[J].黨史文苑,2021,No.530(12):20-23.
  • 11.    楊榮彬.對大柏地戰鬥歷史意義的幾點認識[J].黨史文苑,2012,No.354(16):33-35.
  • 12.    曹春榮.“鬱悶”之時難掩革命信念與豪情——《菩薩蠻·大柏地》中藴含的歷史細節[J].黨的文獻,2016,No.177(06):114-117.
  • 13.    吳克斌.大柏地之戰: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的戰鬥[J].福建黨史月刊,2009,No.331(21):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