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嶨

鎖定
大嶨鎮位於温州市西南部、飛雲江中上游,距温州市區87公里,是文成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著名僑鄉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中文名
大嶨
總面積
156.3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6.18萬人,
28個行政村
位    置
温州市文成縣

大嶨摘要

全鎮,、12個居民區、1個社區,其中外來人口2.1萬人,2006年獲得浙江省文明鎮稱號。

大嶨大嶨鎮-鄉鎮介紹

大嶨鎮是文成縣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著名僑鄉,文成縣旅遊服務基地,實施“山水樂園”的總樞紐,温州市南部一個風光秀麗、交通便捷、工商業繁榮的經濟重鎮,温州市全優鄉鎮、衞生城鎮、文明城鎮。全鎮轄28個行政村,12個居民區,總户數12743户,總人口36936人,其中農業人口23256人,總面積為156.3平方公里,其中旱地1359畝,水田3380畝,山林面積14028畝。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2.28億元,農業總產值243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497元。
大嶨鎮因鎮周圍多大山石,故名。 1949年為大嶨、新嶨二鎮,1952年析置徐嶺、珊門、雙垟、黃垟4鄉,1956年併為大嶨鎮、雙垟鄉,1992年雙垟鄉併入大嶨鎮。 位於縣境中部,氣候温和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交通十分便利。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兼營茶葉、蔬菜、水果、農副產品。工業有紡織、機械、化工、食品、印刷、釀酒、冶煉等企業。轄12個居民區 28個村委會。
大嶨鎮山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蔬菜、水果、養殖”三大基地建設形成一定規模。2000年蔬菜基地全年播種面積6080畝,其中温州市二線蔬菜基地1500畝,種植結構、品種結構漸趨合理,實現蔬菜總產值1101萬元;全鎮現有水果6048畝,徐村大紅袍枇杷、珊門黑炭梅、呈樹桃形李和美國黑李等,家禽、肉兔飼養形成一定規模,特別是美國王鴿、雜交王鴿,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分佈格局。
工業發展環境優化,現有工業企業13家,並規劃建設珊門村300畝工業小區。200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4億元,工業銷售總值1.33億元。城建建設勢頭強勁,城鎮範圍不斷拓展,道路建設、舊城改造、新區開發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縣城凝聚和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
大嶨鎮生態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該鎮黨委、政府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同時,抓好水果、蔬菜、生態公益林等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勢頭良好,其中榮獲首屆國際(温州)特色農業博覽會金獎的產品“山哥哥”牌蕃薯粉絲銷往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國。具有特色的“農家樂”在大嶨悄然興起,特別是廣告材料、塑料製品、工藝品、服裝、鞋襪加工等配套工業企業蓬勃興起。同時,樟山工業套工業企業蓬勃興起。同時,樟山工業基地前期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大嶨鎮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實,開放型經濟取得成效。隨着56省道、中歐大廈、中銀大廈、移動大廈等一批標誌性建築的相繼落成,大嶨城市氣息日益濃厚。文成第一街府前街的改造圓滿完工投入使用,泗溪河一、二、三期亮麗工程相繼完成,城鎮面貌顯著改觀。
文明創建碩果累累,全鎮有市級文明社區、學習型社區、綠色小區各1個,有文化示範村(社區)3個、縣級文明村8個。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學環境進一步優化,“139富民攻堅計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工作都取得新成就。
大嶨鎮人傑地靈,全鎮緊緊圍繞文成縣“山水樂園”發展戰略,勵精圖治,開拓進取,趕超一流,力爭在2015年前把大嶨鎮建設成為經濟發達、生活富裕、設施完善、文明開放、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的“旅遊小城市”。

大嶨大嶨鎮-行政區劃

大嶨鎮是文成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56.3平方千米。
2002年,總户數13177户,常住人口3.6754萬人,暫住人口2.1萬人。下轄28個行政村,12個居民區:徐嶺、苔湖、石墳垟、城西、上房、城東、棲雲、周村、華僑新村、二新、縣前、城南12個居委會;吳垟、大會嶺腳、上徐、下徐、坪頭、黃嶺頭、苔湖、苔湖山、下沙垟、陳宅、橋頭井、上房、二新、縣前、林店尾、城南、周村、石墳垟、珊門、鳳垟、嶼根、呈樹、大發垟、周徐、坑口、垟井、黃降、山垟28個村委會。
2003年,轄28個行政村,12個居民區,總户數13177户,常住人口3.6754萬人,暫住人口2.1萬人。
2006年,面積25.37平方千米,人口3.96萬人(2005年)。轄12個居民區、27行政村:徐嶺、苔湖、石墳垟、城西、上房、城東、棲雲、周村、華僑新村、二新、縣前、城南;吳垟、大會嶺腳、坪頭、上徐、下徐、黃嶺頭、苔湖山、下沙垟、苔湖、陳宅、橋頭井、上房、縣前、林店尾、二新、周村、石墳垟、珊門、城南、鳳垟、嶼根、大發垟、呈樹、坑口、垟井、周徐、雙西。鎮政府駐建設路。郵編:325300。

大嶨大嶨鎮-經濟發展

大嶨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鎮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支柱產業培育成效明顯,綜合實力上了一個新台階。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8.94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035萬元,比2002年增加1.1倍,年均增長5.2%;工業總產值3.9億元,比2002年增加2.1倍,年均增長12%;第三產業總產值4.99億元,比2002年增加1.3倍,年均增長13%;農民人均收入3593元,比2002年增加775元,年均增長7.8%。 大嶨鎮緊跟省、市發展步伐,圍繞文成縣“全力打造生態旅遊縣”發展目標,先後獲得省級衞生縣城、温州市全優鄉鎮、温州市雙擁模範鄉鎮、温州市文明城鎮、温州市衞生鄉鎮等多項省、市榮譽稱號。2005年經濟有了新的發展,農村產業結構得到了調整。2005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035萬元,農民人均入3593元。“蔬菜、水果、養殖”三大支柱產業進一步發展,特色綠色效益農業初步規模,現已建成千年梨花、食用仙人掌、魚腥草等多個生產基地。工業經濟持續發展,現有工業企業13家,以錳鋼生產製造為主。2005年,全鎮工業產值1.66億元,銷售產值1.62億元。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零售、文化、娛樂、餐飲、賓館等行業日益繁榮,旅遊經濟效益明顯,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99億元。
蔬菜生產是大嶨鎮農業生產中的支柱產業,蔬菜播種面積2205畝,產量441萬公斤,產值441公斤,人均佔有量200公斤。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蔬菜設施栽培面積有所增加,大棚面積245畝,中小棚100畝,地膜覆蓋1365畝,遮陽網達3萬餘平方米。大嶨鎮在調整農業結構,發展效益農業,蔬菜品種結構從單一茄果類發展到多種並存種植,大大地降低了蔬菜業的風險,但蔬菜生產不容樂觀,許多菜農增產不收,供過於求,季節性賣難現象時有發生。

大嶨大嶨鎮-城鎮建設

大嶨鎮十分重視城鎮化的推進工作,把有序推進城鎮化工作作為提升城市品位、增強集鎮功能、保證率先實現現代化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來抓緊抓實。加大城市建設基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56省道、電網建設與改造等一批事關大嶨鎮社會經濟發展大局的項目相繼建成;中歐大廈、中銀大廈、移動大樓等一批標誌性建築相繼落成;泗溪河一、二、三期亮麗工程相繼完成,四期工程已完成規劃、審批;縣前街改造圓滿完工投入使用;環城南路、縣城污水處理廠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這些重大項目的相繼開工和完成有效改變了大嶨鎮的城鎮面貌,提高了大嶨鎮的城鎮品位,提升了大嶨鎮的城市化水平
大嶨鎮城鎮建設勢頭強勁,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道路建設、舊城改造、新區開發穩步推進,56省道已完通車,鳳垟扶貧遷村等一批縣重點工程項目正在建設中。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成績顯著,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深入開展,市容市貌、環境衞生得到改觀,市民素質得到提高,社會風氣得到淨化。全鎮有市、縣級文明小區創建示範點5個,文明村11個。
大嶨鎮人傑地靈,全鎮廣大幹部羣眾緊緊圍繞文成縣"山水樂園"發展戰略,勵精圖治,開拓進取,趕超一流,力爭在2015年前把大嶨鎮建設成為經濟發達、生活富裕、設施完善、文明開放、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的"旅遊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