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國王鴿

鎖定
美國王鴿,亦稱“落地王鴿”、“大王鴿”,1890年育成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特徵是:寬胸闊背,平頭光腳,頭尾高翹,呈元寶型,體態美觀。美國王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型肉用種鴿,已遍佈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
中文名
美國王鴿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美國王鴿品種及特徵

美國王鴿又稱美國寶家雞,是1890年由美國新澤亞州的養鴿愛好者根據肉用需要培育出來的大型肉鴿良種。一個世紀以來,美國王鴿和它的雜交種在世界各地繁衍,出現了“以鴿代雞”的新趨勢。 [1] 
美國王鴿是當今世界上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一個肉鴿良種。該品種於1890年在美國新澤西州育成。其成年體重雄鴿為740~850克,雌鴿為630~794克,重者可達1 000克;年產仔鴿6~8對,22~25日齡雛鴿體重可達500~700克。其突出外貌特徵是:胸圓如球,尾短而上翹,闊胸平頭,脛光無毛,羽毛緊密,體形緊湊,具肉用和觀賞的雙重價值。 [2] 
美國王鴿常見的有白王鴿、銀王鴿、紅王鴿、雜交王鴿(亦稱K 種王鴿)。目美國王鴿已育出多種羽色的品種。特別是白王鴿,其活動能力比其他肉鴿強,抗病能力和對氣候的適應性也強。該品種的乳鴿的屠宰率較高,每隻全淨膛重達400--500克,活體重650-780g,胴色為白色。以美國展覽型王鴿、商品型肉用王鴿為親本,經過雜交、選育繁育出一種高產品系,稱為白羽王鴿,這是我國生產性能最好的肉用種鴿之一。這種鴿子體形大,成年雄鴿體重達750-900克,雌鴿體重達700-840克。全身毛羽純白,頭部較圓,前額突出,喙細鼻瘤小,胸寬而圓,背大且粗,尾中長微翹。年產蛋9-10對,可育成乳鴿6-8對。4周齡乳鴿平均體重可達700克,頗受歡迎。在我國飼養量較大。但是由於飼養條件和育種落後,常見的白羽王鴿重550-700g,乳鴿450-650g,遠不能和美國原種相比,急需引進純種,做好國內選育工作。
美國王鴿早期由美國培育成功,屬肉鴿。體型大,食用性好.生長速度快。繁殖力強。成年鴿可達812~1008克,輕年鴿達756~952克,生長25天可達600克以上。幼鴿4周就可以出售。每對年產仔可達7~9窩。發展到10000對後,每天可為市場提供肉鴿300只。 [3] 

美國王鴿孵化管理

1、孵化時,保持鴿舍環境安靜,使鴿子能安心孵蛋。
展覽型王鴿,價格昂貴繁殖力差 展覽型王鴿,價格昂貴繁殖力差
2、鴿子會調節孵化温度,不必驚動其孵化。
3、孵化期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為乳鴿出生後,供應鴿乳做好準備。
4、孵化四至五天第一次照蛋,十天進行第二次。
在正常的孵化條件下,第二次照蛋後7—8天,乳鴿自己能夠脱殼而出,此時不要用手協助破殼。待乳鴿完全破殼而出後,整個孵化過程即完成了。肉鴿還可進行人工孵化,但家庭養殖一般均採用自然孵化的方法。
乳鴿是指出殼後至離巢出售或者育種前的雛鴿。乳鴿出殼後,親鴿自然會精心撫養其後代。肉用乳鴿剛孵出時體重約18克左右,眼睛未睜開,身帶胎毛,斜卧於親鴿的腹下。24小時左右,會覺得飢餓。此時,它們會不斷地伸展頭部,觸動親鴿的腹部和嗉嚷。親鴿即用喙含住乳鴿的喙,慢慢吐出鴿乳在嘴中,讓乳鴿吸吮。
3—4天以後,乳鴿的眼睛慢慢地睜開,身上開始長出羽毛,並開始學習走動,身體逐漸強壯起來,食量也日見增加,此時親鴿餵乳鴿的次數增多,有時每日可達近10次。因此,親鴿的營養要高些,可以增加豆類的用量。在育雛期,親鴿的食用量也會增加。
乳鴿的食量大,排糞多,很容易污染巢窩,應該多準備些墊料及時更換,防止因乳鴿的身體抵抗力差,而引發疾病。
美國王鴿 美國王鴿
乳鴿生長到1周齡時,應及時地帶腳環。腳環是鴿子的身份證明,腳環上註明了產地、出生年月日,以及印有證明身份的號碼,用以作為出生時間和區分姐妹鴿的標誌。
乳鴿長到10日齡左右時,身上長出了許多新的羽毛。此時,親鴿會縮短對其的保温時間,並餵給半顆粒的飼料。為防止少數乳鴿不適應,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可給乳鴿喂些酵母片等健胃藥助消化。
肉用乳鴿長到15日齡時,羽毛基本長齊,活動自如,體重已基本接近親鴿,可達到400—500克,此時可以捉離蛋巢。開始幾天,要讓乳鴿在墊布上慢慢地適應,防止扭傷腳關節。這時的乳鴿還需要親鴿飼餵,親鴿餵給的飼料為顆粒狀,多數親鴿已開始再次產蛋。
乳鴿生長到20—25天以後,會在鴿籠內四處活動,不過還不能自己啄食,仍然依靠親鴿。在管理上應增加高蛋白質飼料的供應,但每次放料不能太多,以防親鴿吃得過多,而將乳鴿喂得太飽。乳鴿長到20—25天即可上市出售。
參考資料
  • 1.    浙江省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最新特種養殖種植技術與實例: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08:108
  • 2.    侯廣田,方光新.肉鴿無公害飼養綜合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34
  • 3.    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年鑑:雲南科技出版社,1998.0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