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端寡要

鎖定
多端寡要(拼音:duō duān guǎ yào)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1] 
多端寡要指頭緒甚多而不知擇要行事,形容人優柔寡斷。聯合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 [1]  [4] 
中文名
多端寡要
拼    音
duō duān guǎ yào
出    處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注音字母
ㄉㄨㄛ ㄉㄨㄢ ㄍㄨㄚˇ ㄧㄠˋ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定語

多端寡要成語出處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郭嘉傳》:“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多端寡要”。 [1] 

多端寡要成語典故

郭嘉,字奉孝,東漢末年潁川郡陽翟(今河南省禹州)人,是曹操屬下極為得力的一位謀士。早先,曹操手下的謀士戲志才死了,曹操渴望得到人才。於是荀彧推薦了郭嘉。曹操召見了他,議論天下大事。事後曹操對人説:“能夠輔佐我成就偉大事業的,一定是這個人。”郭嘉見了曹操之後,也很高興地説:“他真是我該投靠的主公啊!”於是曹操奏請朝廷,任命郭嘉為司空軍祭酒。 [2] 
曹操東征呂布,多次擊敗了他。呂布退兵據下邳城固守,曹操屢次攻城也拿不下來。當時,在連續作戰之後,士卒疲倦,曹操打算領兵回去。郭嘉勸曹操説:“呂布有勇無謀,如今多次戰敗,他的鋭氣已經衰竭了。三軍將士憑主帥作主心骨,主帥鋭氣衰竭,那麼將士也就沒有鬥志了。他的謀士陳宮雖然有智謀,卻分析見識比較緩慢。如今正當呂布元氣還未恢復,陳宮的計謀還未確定的時候,應當進兵火速攻打,呂布完全可以拿下來。”於是曹操採用他的謀劃,引沂水、泗水灌城攻破下邳城,生擒了呂布。 [2] 
郭嘉追隨曹操擊敗袁紹,袁紹死後,又隨同討伐袁譚、袁尚,在黎陽連戰皆捷。將領們想乘勝猛攻。郭嘉獻計説:“袁紹愛這兩個兒子,沒有適時地選立一個做繼承人。他們屬下有郭圖、逢紀做謀臣,郭、逢二人一定會在那裏勾心鬥角,並且使二袁兄弟互相猜忌離心,我們攻得急,他們會互相支持,難以攻下。我們放鬆他們,他們就會發生內爭火併。因此我們不如領兵轉向南方,好像去征伐劉表似的,等待他們發生內變;內變生成了以後,我們再進攻,可以一下子平定下來。”曹操説:“好極了。”就下令南征。曹軍剛退到西平,袁譚、袁尚果然為爭奪冀州撕殺起來。袁譚被袁尚軍隊打敗,逃往平原,派辛毗向曹操乞求投降。曹操回軍,郭嘉隨同平定了鄴城,進而蕩平了冀州,因功受封為洧陽亭侯。 [2] 
最初,郭嘉剛謀出身的時候,曾經去拜見袁紹,事後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説:“袁公只不過想學周公禮賢下士,卻不得用人的要領,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想法很多,抓不住要點;遇事喜歡反覆考慮,卻缺少決斷),想要和他一起拯救天下百姓出災難,成就霸王的事業,可就難了!”説完後,就離開袁紹走了。 [2] 

多端寡要成語寓意

有人看上去忙忙碌碌,一天到晚喘不過氣來,其實,這種人雖然忙卻無頭緒,自己的生活、工作搞得一團糟。造成多端寡要的原因只有兩個字:瑣碎。每件事,每個細節,都不分大小,不分主次,一一羅列,眉毛鬍子一把抓,工作就會陷入泥潭,想掙脱也掙脱不出來,只有提綱挈領,緊扣中心,抓住事情的關鍵點,才能把自己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工作有條不紊,做事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3] 

多端寡要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多端寡要”指頭緒甚多而不知擇要行事,形容人優柔寡斷。聯合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 [1]  [4] 
  • 運用示例
趙宗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藝術實用全書》:“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外寬內忌,用人疑之’結果兵敗官渡;孫策輕佻無備,死於刺客之手。” [5] 
徐新平《新聞倫理學新論》:“要反對多端寡要,沒有要點,言不及義。要一下子看到問題所在。” [6] 
參考資料
  • 1.    劉志屏,尚波主編. 漢語成語大詞典[M]. 長春:吉林音像出版社;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2.11:232
  • 2.    李而已編著. 成語春秋 第2版[M]. 廣州:新世紀出版社, 2001.01:739-740
  • 3.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250
  • 4.    多端寡要的解釋|多端寡要的意思|漢典“多端寡要”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4-27]
  • 5.    趙宗晉,郭學德等主編. 現代企業經營管理藝術實用全書 修訂版[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4.01:571
  • 6.    徐新平著. 新聞倫理學新論[M]. 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0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