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壽山石

鎖定
壽山石(Shoushan Stone),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3] 
壽山石是中華瑰寶,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佈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 [4-5] 
壽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貴石材,其石質晶瑩、脂潤、色彩斑斕,色澤渾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並於2003年被確定為“國石”候選石。 [1] 
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説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6] 
2010年09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壽山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中文名
壽山石
產地名稱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
品質特點
晶瑩脂潤,色彩斑斕,色界分明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2010年第108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0年09月30日

壽山石產品特點

壽山石綜述

壽山石是指產自DB35_T 419—2012第3章規定的區域內,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主要礦物組成為高嶺石族礦物(包括地開石高嶺石、珍珠陶石)、葉蠟石或伊利石的天然多晶質寶玉石,具有色彩多樣,硬度較小,質地細膩及可雕性強等特性。 [7] 
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是屬於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都很複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主要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因為產于田底,又多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 [8-9] 
壽山石原石普遍體量都不大,田坑石達到30克就稱成材,達到250克為大材,500克以上就是超級材,堪稱王中之王。

壽山石種類

壽山田黃凍石
壽山山坑類善伯礦脈月尾紫 壽山山坑類善伯礦脈月尾紫
田黃凍石是壽山田黃石中的珍品,田黃凍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桃花凍石
桃花凍石形狀如同片片桃花瓣浮沉在清澈溪水之中,故名桃花凍石,桃花凍石又叫“桃花水”,或者“浪滾桃花。它質微透明,色多白、黃,中帶細密的紅點,深淺大小不一,疏密有致,聚散有情,濃淡掩映,點點分明,光彩奪目,嬌豔欲流,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上,凝而視之,似動非動,如花飄靜水。
芙蓉凍石
芙蓉凍石凝結脂潤、細膩純淨,按照凍石質地主要有:白芙蓉石黃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紅芙蓉石、青芙蓉石、綠芙蓉石、竹頭窩芙蓉石、瓷白芙蓉等,產地主要是將軍洞、上洞、天面洞、半山芙蓉石等。
荔枝凍石
荔枝凍石的石性凝結,透明度強,晶瑩透澈,紅、黃、白、黑等各色俱有,豔麗無比,肌裏有粗蘿蔔絲紋,有些原石還有黃色皮。荔枝凍石分為老性荔枝、新性荔枝凍石、紅荔枝、黃荔枝、紅黃荔枝、純白荔枝。
牛角凍石
牛角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因色澤似牛角而得名。牛角凍石質地通靈,肌理隱存水流紋,紋色濃淡交錯,黑中帶赭,色如黑牛角,肌理隱含灰色或灰黑色的棉花紋,其中以羊脂凍最好。
魚腦凍石
魚腦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魚腦凍石 石質温潤瑩潔,半透明,肌理隱含棉花紋,產量稀少,十分難得,是水坑中的珍品。《後觀石錄》稱其為“半脂”,因狀如煮熟的魚腦而得名魚腦凍石。
天藍凍石
天藍凍石,顏色蔚藍帶白或黃,肌理有黑點和棉花紋,如雲霞朵朵。
環凍石
掘性杜陵石 掘性杜陵石
環凍石是因為壽山石上有單環、雙環乃至多環相連,佈滿石面。以環紋清晰、圓圈色灰白或深灰,經油浸漬後或變淡或反增濃是好的環凍石。
水晶凍石
水晶凍石是因為這種壽山石透明度好,沒有渾濁感,如水晶一樣晶瑩剔透,所以因此得名。
大紅袍雞血凍石
大紅袍雞血凍石的紅色有鮮紅、大紅、淡紅、暗紅、深紅等,一般以鮮豔的紅色為上品,凍石質地細膩、油潤、微透明至半透明為佳品。大紅袍雞血石紅色越多,凍石價格越高,但是凍石的地子也非常關鍵,是決定凍石整體效果的因素之一。
鱔草凍石
鱔草凍產於坑頭洞,質地清靈,色蟹青中略帶微黃,肌理含細點,類似鱔魚之背脊。或色灰白,呈半透明體,內現條條粗紋,狀如水底飄蕩的草葉,或寥寥數片,或滿石密佈。鱔草凍石石質凝膩,淨潔如玉,色光而通靈,是壽山石凍石精品品種。
豹皮凍
豹皮凍是因為壽山石肌理裏有隱隱約約的豹紋而得名,豹皮凍很少見。

壽山石顏色

壽山凍石顏色有多種,白色、乳白色、灰白色、紅色、粉色,天藍色,五顏六色的。壽山凍石紅如雞血,粉如桃花。

壽山石保養

保養非常好的精品壽山硃砂紅高山 保養非常好的精品壽山硃砂紅高山
壽山石的保養是壽山石收藏的一個重要課題。雖然壽山石天生麗質,在自然狀態下,石形不容易變,石色也不輕改,但是,從陰暗的地底深處到暴露於陽光燦爛的世界,要保其天生麗質永駐人間,依然要涉及養石和護石這個話題。
壽山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一些品種在開採時,因爆炸震動,結構遭受破壞,多裂紋、裂格,如果不善加養護,日久天長就會枯燥易損,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以油養石之風。
壽山石的養護雖然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但也不是沒有忌諱,因而不可隨意處置,同時不同的石種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養護也要因石而異。
首先,保持潤澤,切忌高温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温,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温環境。新採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裏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其次,開料水磨,謹防燥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温。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裝放 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裏。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第四,雕刻成品,除塵保潔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10] 

壽山石鑑別

簡介
黃巢凍 黃巢凍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石種從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雖然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人們憑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100多個壽山石品種全部集中陳列在一起,就是行家裏手恐怕也得眼花繚亂,三思而慎言。
儘管當今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鑑別更加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定的鑑別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在長期的實踐中,我積累了一些鑑別經驗,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外形
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佈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佈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裏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着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鑑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鑑別。
總結
壽山石雕鑑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最後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對當下、遠期收益做出判斷。
綜合評價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間寶物。這八品是:美品(美不勝收);奇品(奇妙無比);妙品(妙不可言);絕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難以見到);怪品(怪異多味);極品(完美無瑕)。

壽山石產地環境

福州壽山石礦區山清水秀,雲霧繚繞,常年温暖濕潤,露水雨量充沛。 [1] 
壽山村是壽山石的唯一的原產地。其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東北部,出福州市區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盤山公路上行車三十餘公里就能到達壽山。
壽山村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壽山村由羣山所環抱,以壽山村為中心的“百里連亙”、“萬山村立”的羣峯裏,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有“石帝”之稱的田黃正是出產於壽山溪自身及周邊。 [11] 

壽山石歷史淵源

壽山石 壽山石
由於壽山石“温潤光澤,易於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於作雕刻的材料。1965年,福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區北郊五鳳山的一座南朝墓中出土兩隻壽山石豬俑,這説明,壽山石至少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便已被作為雕刻的材料。
元代篆刻家以葉蠟石作印材,使壽山石名冠“印石三寶”之首,登上文化大雅之堂。加上明、清帝王將相的百般青睞,從而形成壽山石雕刻藝術從萌芽到發展到鼎盛的一脈獨特的民間工藝文化史,壽山石雕也成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愛的文化藝術珍品。 [12] 
在梁克家的《三山志》中寫道,宋代壽山石開始大量開採,並用於雕刻,精美者作為貢品發運汴梁,成為宮廷的玩物。大者為達官貴人陳列於几案欣賞,小者則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賞品。宋代的壽山石雕藝術已經達到可以供玩賞的水平了。於是便有了“收藏”的歷史。但大多數為宮廷及達官貴人所收藏。元末,開始用壽山石刻印,並因此有壽山石印鈕藝術的產生,收藏壽山石印材和壽山石印鈕,成為當時文人雅士的“專利”,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壽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因為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建於唐光啓三年(887年)的壽山村“壽山廣應院”被焚於火。火後在“廣應院”的故址留有許多壽山石,以後被稱為“寺坪石”。所以明·徐火勃的《遊壽山寺》詩寫:“草侵故址拋殘礎,雨洗空山拾斷珉。”“斷珉”指被“廣應院”僧人收藏過的“壽山石”。資料記載,明末,曹學銓發現並開始收藏田黃石,至清代,“壽山石熱”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於是在收藏壽山石雕品的同時,也掀起收藏壽山石原石的熱潮。並且,在那時壽山石中的田黃石就有“易金十倍”的價值。 [13] 
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的幾任皇帝都對壽山石鍾愛有加,壽山石因此成為宮廷御用品,以壽山石作為篆刻材料的風氣尤為盛行。據史料記載,雍正時壽山石已納入官府徵税範圍,壽山石雕刻因材施藝,印章的鈕飾更加精緻多樣,出現了印章、文房用具、人物、動物及金玉鑲嵌等類別。最喜歡用壽山石製作印章的非乾隆帝莫屬,乾隆帝擁有的田黃石印章近千枚,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大名鼎鼎的《田黃三鏈章》就是其中較重要的一枚,該印是在一塊田黃石上刻制,並由兩根鏈條連接起來的三顆印章,技藝高超,堪稱國之瑰寶。
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壽山石雕刻藝術史上的兩個重要人物——楊璇和周彬。楊璇,是明末清初最為傑出的壽山石雕刻巨匠,以善制鈕雕及人物圓雕而聞名,有鬼斧神工之美譽,雕刻題材廣泛,諸如觀音、羅漢、動物形印鈕皆為其所擅長。與楊璇同時期的周彬,擅長人物雕刻,尤精於印鈕製作,為清初制鈕第一高手,現故宮博物院藏有其所制人物及印鈕。
民國時期,印章收藏之風極盛,專門收藏印章的藏家輩出,以壽山石刻印風行一時。壽山石章潔淨如玉、柔而易刻,備受書畫家、篆刻家的賞識,如吳昌碩、齊白石等著名書畫家,都對壽山石鍾愛有加。
這一時期,福建出現了多位聲名顯赫的壽山石雕刻大師。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東門派”代表人物郭懋介和“西門派”高手林清卿。郭懋介以雕刻薄意而著稱,擅刻人物圓雕及浮雕,兼工篆刻、書畫,作品題材廣泛,技法上得師法而有新意,文學藝術底藴深厚,融詩書畫篆於一爐。林清卿師從壽山石雕高手陳可應,開創薄意雕刻,其作以畫法行之,以印章文玩用具為主,自出新意,成為譽滿榕城的薄意雕法大師,被稱為“西門清”。 [14] 

壽山石生產情況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壽山石行業逐漸恢復生產,也開始出現順應時代需求的作品,傳統工藝得以創新,出現了新的面貌。90年代之後,具有學院背景的年輕藝術家逐漸成為壽山石雕創作的主力,這些藝術家既有藝術學院的功底,又吸收了傳統工藝,創作出很多不同於前代的作品。 [14] 
1999年8月,中國寶玉石協會在京進行首次“國石”定名活動。推選出福州壽山石、浙江昌化雞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遼寧岫巖玉、內蒙古巴林石等6個石種為候選石。壽山石名列榜首。
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屆國石評選中,福州壽山石獲得石類第一名,被譽為“石中之王”。
2001年10月17日,在中國寶玉石協會在第三次“國石”研討會上,壽山石成為了“國石”第一候選石。
2002年10月,壽山石再次亮相京城參加第四屆國石的評選,並正式被中國寶玉石協會命名為“中國國石”。 [15-16] 
2005年北京舉辦的春季拍賣會上,順德藏家的一塊田黃石拍出了6500多萬元的高價,平均每克田黃石價格達到了數萬元。
2006年10月份在香港舉辦的一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塊重量200多克的明代田黃石雕瑞獅紙鎮以4167.92萬元拍賣,創下了壽山石雕拍賣世界紀錄,每克超過了20萬元。另外一方田黃石雕獅鈕方章,成交價也達到了297.648萬元。
2010年北京嘉德“翦淞閣文玩清供”專場中,楊玉璇田黃凍達摩面壁像以1568萬元成交刷新國內壽山石拍賣成交紀錄。 [17] 

壽山石產品榮譽

1979年,壽山石雕作品《蔡文姬》榮獲第一屆中國工藝美術展覽“優秀作品獎”。
1984年,壽山石雕作品《迦諾尊者》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
1990年,壽山石雕刻作品作品 《有魚樂》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秀新產品“二等獎”。
1986年,壽山石雕作品《三個和尚》獲中國藝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希望獎”一等獎。
1990年,壽山石雕《獨釣寒江雪》榮獲國家輕工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一等獎。
2000年,壽山石雕作品作品 《新裝》獲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1年,壽山石雕作品作品《三賢》獲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1年,壽山石雕作品《立觀音》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2年,壽山石雕作品《羲之愛鵝》獲中國華東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02年,壽山石雕作品作品 《雅集圖》榮獲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金獎”。
2003年,壽山石雕作品《天尊》榮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4年,壽山石雕作品 《佛山盛典》榮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博覽會“金獎”。
2007年,作品《三羊開泰》榮獲第九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0年09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壽山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壽山石地理標誌

壽山石地域保護範圍

壽山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壽山鄉日溪鄉連江縣小滄畲族鄉蓼沿鄉等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1-2] 
壽山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圖 壽山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圖

壽山石質量技術要求

一、開採
主要為賦存在白堊紀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熱液礦牀。開採時要注意圍巖蝕變、礦脈走向及其幾何形態的變化,做好礦體預測。遇到礦體時,除與周邊圍巖緊密相連的大塊原石可在圍巖中採取微量炸藥爆裂方式分離原石外,其餘情況下均應採用手工作業方式取石。作業前應查看原石產出情況,找準合適的切入點,避免損傷原石。
二、養護
石料的養護以“保持潤澤,切忌高温”為原則,應浸泡在水中或覆沙土和稻草,以保持濕度。開料時採用水鋸,謹防燥裂。經去除雜質製成原坯石料。
三、管理
壽山石資源實行有計劃保護性開採,實行採礦許可證制度。開採的壽山石應進行鑑定、拍照、登記、備案,由壽山石保護管理機構出具產地證明,建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
四、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彩斑斕,硬度較小,可雕性強。按其顏色、質地、結構的不同分為田黃石類、高山石類、芙蓉石類和汶洋石類四大類。
(1)田黃石類:呈卵狀,顏色以黃色為主,微透明至半透明,具有石皮、紅筋格和蘿蔔絲紋三大特徵。主要品種有黃田石、紅田石、黑田石、白田石等。
(2)高山石類:顏色為白、紅、黃、黑等,微透明至透明。主要品種有高山石、坑頭石、荔枝洞石、都成坑石、善伯洞石等。
(3)芙蓉石類:顏色為黃、紅、白,紫、綠等,不透明至半透明,蠟狀光澤強。主要品種有芙蓉石、半山石、綠若通石等。
(4)汶洋石類:顏色為黃、白、粉紅色等,不透明至半透明。主要品種有汶洋石、連江黃石和山仔瀨石等。
2. 理化指標:壽山石是由層狀含水鋁硅酸鹽類礦物組成的多晶質寶石。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等。主要礦物組成為高嶺石族礦物(包括地開石、高嶺石、珍珠陶石)、葉蠟石或伊利石等。主要理化指標列表如下:
類別
主要礦
物組成
折射率
密度(g/cm3)
摩氏硬度
田黃石類
地開石
1.55—1.57
2.5—2.8
2.3—3.0
高山石類
地開石
1.55—1.57
2.5—2.7
2.3—3.0
芙蓉石類
葉蠟石
1.53—1.60
2.8—2.9
2.2—2.8
汶洋石類
伊利石
1.54—1.61
2.7—2.8
2.4—3.1
3. 質量等級:
項目
等級
特級品
一級品
二級品
質地
純淨
較純淨
含少量雜質
顏色
色澤豔麗
色澤較豔麗
色澤較暗淡
透明度
半透明至透明
微透明至半透明
不透明
光澤
較強
4.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1-2] 

壽山石專用標誌使用

壽山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福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壽山石的法定檢測機構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1-2] 

壽山石歷史文化

壽山石名石文化

元明以降,壽山石的“身份”開始“兩極分化”,這種“分化”在清朝表現得最為充分:或貴為天子身邊的寵物,或賤比民間的粗雜之物。宋元明以來,偶有極個別材質較精的“幸運兒”巧遇青睞,被精雕細琢,擺進文豪權貴的案几之上,一時身價百倍。除此以外,絕大多數石雕仍然逃不開“貧賤”的地位。
在壽山石藝術的文化座標上,有一個特殊的“盲區”:就是“書面文化”的嚴重“缺血”。被稱為壽山石文化的第一部專著的出現晚在清朝,高兆的《觀石錄》,全文2700字。書中對壽山石進行了“山坑”、“水坑”的簡單分類,對140餘枚壽山石作了描述和評價,分神、妙、逸三品,並言及石雕名人潘子和、謝奕楊玉璇等人的藝術技巧,總結了他們雕刻壽山石“相石”、“解石”及磨光的經驗。其實,《觀石錄》只是一本薄薄的壽山石的“文化品玩”雜感,難稱“理論”。
壽山石石譜 壽山石石譜
稍後,毛奇齡著《後觀石錄》,全文也只有3600多字,對49枚壽山石作“品玩”式的記錄。文中較有歷史意義的是對壽山石分類上首次提出“山、水、田”三坑之説,至今仍普遍被人們接受。“前後觀石錄”被後世譽為“雙璧”。乾隆年間,藏石家鄭傑編寫《壽山石譜》,一反高、毛“因相命名,隨色取號”的定名法,提出以產地命名石種的觀點,被後人普遍採納。
所謂文化,狹義地講,就是文人對事物文化的介入。“前後觀石錄”的面世,標誌着文人從文字上對壽山石藝術的真正介入,但“兩錄”充其量只是帶有欣賞性質的文化隨筆而已,真正較為完整、全面且理論性較強的壽山石專著應該是龔綸對壽山石的名品、產地、徵故和雕冶作系統的評價的《壽山石譜》,全文一萬餘字。
而後,還有張宗果的《壽山石考》、陳子奮的《壽山石印石小志》、潘主蘭的《壽山石刻史話》、方宗王圭的《壽山石志》及《壽山石全書》、陳石的《壽山石雕藝術》、施寶霖的《印鈕藝術》、陳石和王植倫合著的《壽山石文化》等。這,大約就是幾千年歷史中有關壽山石雕藝少得可憐的一點“專著”文字的“代表作”了。此外,還有一點歷代名人吟詠壽山石的詩句、散文等文學作品。與卷帙浩瀚的中華傳統文化相比,數量上少得可憐。
石農們的壽山石“文化”是幾個全世界“通用”的“傳説”,諸如女媧補天、鳳凰下蛋之類,既可用在鐵馬冰河的北方,又可用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只要故事的地點改換一下就行。藝人們的“理論文化”通常是“一相抵九工”之類的“經驗談”,往往只是“口頭文化”,需幫閒的墨客整理成文,才能得以留傳。真正佔踞文壇的文人雅士常“惜墨如金”,不屑為這“下里巴人”“浪費”筆墨。
19世紀以來,中華民族一直沉陷於烽火戰亂的嚴重侵擾之中,諸業俱廢,民不聊生。壽山石雕行業也難於倖免。解放後,星移斗轉,滄海桑田,百廢俱興,壽山石雕藝人的身份有了實質性的變化,他們從卑微的社會底層一下子變為受人尊敬的民間藝術家。壽山石雕藝人們自發組織了雕刻組,不久,東、西兩大門派又屏棄宗派之見,聯合成立了合作社,並發展為後來有數百人的工藝石雕廠,結束了長期以來壽山石雕刻界“各自為戰”的“單幹”局面。
新老藝人們一起創作、研究,互相取長補短,大大地拓寬了創作的路子及思想的境界。揉諸派於一堂,結合薄意、鏤雕、透雕、鏈雕等技法,在傳統的基礎上吸取其他美術的長處,擴大了題材內容的領域,技藝與素養都大有長進,形成一種技藝上的知識迴環。政府選送藝人到美術院校深造,藝人們在美院中接受藝術薰陶,藝術境界得到提升。數十年來,每日刻苦練就的“基本功”,和許多零碎的“經驗”與靠長期的實踐得來的潛在的藝術觀有了理論高度的涵蓋,使壽山石雕藝產生突破性的進展,壽山石“實踐文化”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實踐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文字文化”“缺血”的“貧瘠”局面仍然一時難於改觀,文化是需要時間長久的“温養”的。 [12] 

壽山石名石傳説

在長達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各朝代的民間傳説中都有着一些動人的壽山石傳奇神話故事。
“女媧遺石在人間”
相傳在混沌初開之時,女媧氏駕着祥雲遨遊在蒼穹之中,見到蒼三山峯,泱泱壽溪水,競打動了這位仙女之心,將補天用的斑斕彩石,飄灑在壽山的田野山林溪河之間。這天上的彩石,灑在壽山溪畔一帶良田沙灘中堆積,經後期自然條件改造,由於堆積環境的差異,有的變成了金燦燦、黃橙橙的“石中之王”田黃石;有的形成了花田石黑田石、白田石以及硬田石;有的漂落在溪水及河流中形成了鵝卵狀的溪蛋石、溪管石以及在水洞中堆積的牛角凍、水晶凍、瑪瑙凍及環凍;而更多的彩石則飄灑在連綿不斷的山崗上和山坡沙地粘土中,形成名目繁多的壽山石品種,如高山石、旗降石、大山石、芙蓉石、杜稜石、全獅峯以及牛蛋石、鹿目田、鱟箕石、坑頭田等寶石,這就成了“天遺瑰寶留閩中”之佳話傳奇故事。
關於“女媧遺石在人間”另有一説。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時代天塌地陷,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女媧,為了拯救人類,曾經煉石補天,女媧補天之後,還剩下許多大小不一的靈石,於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視,最後發現福州壽山細林清幽,景緻絕美,就把這些曾經用於補天的靈石撒向了壽山的大地,這就是壽山水田中的田黃石。壽山石田黃石傳説更令人神往,因為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在整個地球上,為什麼只有壽山的水田裏才會有這種珍貴寶石的存在呢?這是女媧對壽山特別眷顧的結果。
“鳳凰彩卵留人間”
相傳,在天帝御前鳳凰女神奉旨出巡到福州北峯郊區壽山,在壽山秀麗景色的吸引下,途中降下雲端,在壽山的幽林山野中憩息片刻,喝了金山頂的天泉水,又食了猴潭的靈芝果,在壽山溪的清泉沐浴戲水,嗣後,更枕着高山的山峯酣然而睡。當她一覺醒來的時候,百鳥正朝她歌唱,此時山花也為她怒放,而自己身上的羽毛也變得更鮮豔,更加溢彩流露,體態愈加雍容華貴,令她對壽山生起來了思戀之情。離別之際,依依不捨,離愁無限,她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在這秀麗無比的山間闊地繁衍生息,後來鳳凰女神留下彩卵變成了晶瑩璀璨、五顏六色的壽山石。
仙人遺棋子陳長壽撿石發大財”
傳説過去北峯的壽山不叫作“壽山”。山下住着個樵夫叫“陳長壽”,十分喜歡下棋,而且棋藝很高。有一天,陳長壽上山,看見兩個老人在一塊大岩石上下棋,心裏發了癢,就站在旁邊看得入了迷。兩個老人覺得有趣,便説:“先生,難道你也懂得下棋?”陳長壽點點頭笑着説:“頗懂得一些。”兩個老人都高興起來:“那好,我們同先生下幾盤棋。”想不到,下了幾盤棋,陳長壽都贏了。老人説:“想不到人間有這麼高的棋藝。今天我們都輸給了你,沒有什麼好送,就這一盤棋子給你吧!今後你不必去砍柴了,自有好日子過。”説罷化作一陣風走了。陳長壽知道兩個老人必是神仙,忙收拾了殘棋,跪在大岩石上朝着蒼天叩謝仙人的送棋之恩。
陳長壽得了一盤棋子,依然沒有忘記要砍了柴再回家。他一邊砍着柴,一邊還想着下棋的事。誰知不小心,袋子裏的棋子都掉到地上。正想撿起來,一顆顆棋子忽然間都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小石頭。小石頭長成大石頭,大石頭又生下小石頭。他撿着撿着,一時也撿不完。陳長壽並不貪心。他撿了一些小石頭,便挑一擔柴火回家,對妻子説了神仙贈棋的事。妻子説:“你真傻,這些石頭説不定都是寶貝,可以賣許多錢。明天你也不用去砍柴。我們一起到山上去撿石頭。”自此陳長壽夫婦天天上山撿石頭。每天天色將暗,石頭差不多也將撿盡了,可是第二天又會生出許多的石頭。
陳長壽撿了石頭後挑到福州,果然賣了許多的錢。自此陳長壽發大財,出了名。以後這座山就用他的名字稱“壽山”。那些小石頭也稱為“壽山石”。
“蜂蜜化石”
傳説清康熙時,壽山石農,犁田世世兼養蜂,採花釀蜜自何代,金漿玉髓相交融,深埋土內久成骨。亦如琥珀結自千年松,即是瑰麗的壽山石裏由蜜蜂軀身和蜂蜜長年深埋地下而化成的。
“高僧求石”
最開門的壽山田黃圖片
最開門的壽山田黃圖片(3張)
傳説在南宋時有一位高僧(有的説是皇帝),在壽山山崗上設“台”奠天、唸經,十分誠懇,精誠所至,連續幾天幾夜,長久不眠,感動上帝,即天降彩石、天花落地,化作五彩石子,這就是壽山石,故傳説壽山石是上天賜於人間的瑰寶。
“乾隆一夢”
相傳乾隆皇帝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乾隆醒後覺得這是一個“瑞兆”,但是對夢境中的情況,又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召集大臣給自己“圓夢”。一位閩籍大臣聽後連忙脆倒稟告:玉皇大帝賜給皇上的一定是產於福州壽山的田黃石,因為這正合玉皇大帝賜書的“福壽田”三字。乾隆皇帝聽後極為高興,認為這確實是老天爺對自己的恩賜,從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禮中,都要在供案的中央供上一塊田黃以祈求上蒼賜於自己多福高壽、王土廣袤。
“田黃治病”
相傳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衰鴻遍野,民不聊生,在安徽風陽有個窮小子朱元璋,為了躲避災荒逃到了福州壽山。他飢寒交迫,又偏偏碰到大雨,走投無路後躲進了一個壽山石農採掘壽山石的山洞。這場雨一連下了幾天,他也就在山洞裏睡了幾天,幸好沒有餓死,否則就沒有後來的明太祖了。等到雨止天晴,朱元璋一骨碌爬了起來,這時奇蹟發生了,他原先滿身的疥瘡,突然不治而愈。原來他睡在田黃石的石粉上面,是田黃石治好了他的病。到後來,他當了明朝的開國皇帝,還專門派太監來開採田黃石。 [18] 

壽山石頒佈規定

2022年2月16日,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福州市壽山石雕刻技藝保護規定》頒佈實施新聞發佈會。該部法規已於2021年10月28日經福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並於2021年12月15日經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批准,將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19] 
《規定》共二十七條,主要圍繞壽山石雕刻技藝的管理體制、保護措施、人才培養、產業扶持等方面進行規範。
《規定》明確了福州市和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在年度財政預算中統籌安排相應資金用於壽山石雕刻技藝保護工作。同時規定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的各項義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對於壽山石雕行業做大做強的引領推動作用。
《規定》還明確了壽山石雕刻技藝保存措施,規定由福州市工業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綜合運用圖片、文字、數字化多媒體等方式建立壽山石雕刻技藝檔案數據庫,對壽山石雕刻技藝進行數字化保存,確保壽山石雕刻技藝長期穩定傳承。
為了加強壽山石雕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壽山石雕行業人才吸引力,《規定》明確了福州市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行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義務。通過鼓勵從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等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等認定、評審工作,以及鼓勵相關院校設置壽山石雕刻相關專業課程、與企業聯合建立人才實訓基地的方式,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保障行業人才動態穩定流入。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