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傳統文化

(文化名詞)

鎖定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經歷了有巢氏 [1-2]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 [3] 黃帝軒轅氏) [3] 等時代 ,到夏朝建立。之後綿延發展至今。
中華傳統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傳統文化不僅思想深邃圓融,內容廣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揚道德,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範,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儒家以仁義教化為核心,為歷代儒客尊崇;道學以順應自然為核心;佛學以慈悲、大愛、解脱為核心,強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4-5] 
三家文化基礎上派生出的各種藝術(如繪畫、雕塑、書法、戲劇、節日等),是其具體表現形式。
中文名
中華傳統文化
外文名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定    義
中華反映民族特質風貌的民族文化
拼    音
zhōnghuá chuántǒng wénhuà
起源時期
神農氏時代以前
主要包括
哲學、史學、文學、語言、藝術

中華傳統文化包含內容

中華遠古文化
中華遠古文化(8張)
中華傳統文化起源於遠古文化時期的神農氏 [3]  時代以前,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經歷有巢氏 [1-2]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 [3] 黃帝軒轅氏) [3] 等時代,到夏朝建立,發展至今,形成具有豐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燦爛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包含三家主流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的範圍廣泛,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都屬於傳統文化的範疇。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具體地講,中華傳統文化以節日、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等為載體。比如正月初一春節、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等節日和各種民俗活動以及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的傳統文化等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華傳統文化文化起源

中華民族在神農氏時代以前的政治形態是部落政治,而部落的領袖是“巫”。這種説法與傳統的認知差異很大,在歷史上人們的認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裝神弄鬼沒有知識的。實際上在先民的原始時代“巫”是科學家,“巫”代表知識的權威。
原荒時代,先民知識未開,見大自然各種現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氣候變化的風雨雷電等等。因不瞭解,而心生疑、恐怖。對於這些疑惑要想獲得答案,只有去向“巫”就教。巫對於這種現象,經過觀察,思考,分析等過程後做出的結論是風有風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電有電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無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神主宰論,現代人看來太不科學,太迷信了。但誰敢保證當代科學家對宇宙現象所做的解説,等千年以後,不會被推翻而指為迷信,反科學的呢?
另外,人類有兩件事情無法自己處理,必須要求助於他人。
一是生理的,人沒有不生病的,人生了病必須要請醫生診治。
二是心理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總是患得患失,東想西想,猶豫不決,這時必須要請教他人提供意見作參考。21世紀的人當然知道,生了病要去醫院診療。心中有猶豫不決的事,要請教至親好友,或者向專家諮詢。在原始時代,這兩件事發生了,求助於同一人,就是“巫”。由古“醫”字寫作“醫”,及卜筮的“筮”字可做證明。
(一)治病
原始時代,先民所害的疾病是很簡單的。多數是飲食不適合,所引發的腸胃病腹瀉之類,和氣候不適應所引起的感冒發燒等。當先民生病去求助巫的時候,巫最初也是用祈禱的方式求助於神。但是病是現實的,正在腹瀉的病人靠祈禱是止不住的。聰明的巫便改換用食療的方法,順手採一些植物給病人吃。當然沒有經過白老鼠、兔子、猴子做試驗,直接做臨牀,是非常危險的事。所以病人吃的結果,有的病好了,有的沒有影響,有的更嚴重了。巫又把它記錄下來,什樣的草治什麼病,把植物的形狀繪出來。到神農時候又把它整理歸類彙編成神農本草經,所以傳説的神農嘗百草,就是指此事,絕對不會是用自己做試驗。
(二)問事
先民所問的事,以氣象為主。主要是為了打獵。讓我們回想一下,氣象台具有最新的科學儀器,尚且無法預測氣象的變化,巫又有什麼本領可以確實預測呢?然後巫發現對於事情發展的推斷,不如用藥治病一樣那麼直接,那麼明顯,會產生極大的落差。對於人民的問題,又不能不回答。聰明的巫對於人民所提的問題不再予以明確的答案,而改採比喻的方式給對方一個暗示。而其比喻多隨興採用民謠歌詞。一直流傳到伏羲,把歷代的巫回答人民的答案加以整理歸納成六十四個個案,這就是《易經》的由來。“醫”和“易”是一對雙胞胎,是人類文化的兩大主軸,有關《易經》的版本流傳:在人類沒有符號文字之前,是採用結繩記事,《易經》的八卦的陽爻,陰爻是用一個大結,和二個小結分別做代表。一串一串繩子結掛在牆壁上就是“卦”的由來。而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疊而組合成的,因此每一個六十四卦的卦是由二個三爻卦相聯結,所以便稱做“連三”。又因為三爻卦中沒“三”這一卦,只有“山”“艮為山”。由結繩進步到符號文字以後,把“三”連結起來就像“山”如干卦的排列是「」好像兩個山字連結起來的樣子,故把“連三”改為“連山”了。由於文明的進步,人類知識漸開,對周遭事務的認知也有改變,故對“連山”易有所修訂整理。至黃帝時代,發明了文字,把原先掛在牆壁的“連山”易,修改成平面的符號。發現易的排列,應該由坤幹兩卦開始。而且人類生活最重要的地方是大地,故把坤、幹排在乾卦前面,排在第一,為了正名故改為“歸藏”。一直延用到殷朝。周文王紂王政治迫害,被囚在羑里。周文王被囚困在羑里為了避免紂王對他起謀反的疑心,所以對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書籍不敢讀。只有弄一本“歸藏”易來讀,以示胸無大志。即是文王羑里演易故事的由來。“歸藏”易經周文王修訂整理即改名為《周易》。孔子周遊列國反魯,六十八歲獲得《周易》,發現自己心中一切的疑問,在《周易》中都可以得到滿足的答案。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可見其用功夫之勤。併為《周易》寫了十篇文章,闡揚《周易》的理論。最後感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自嘆讀易太晚了,假如在五十歲讀到《周易》的話,就不必周遊列國,到處問道了。所以《連山》、《歸藏》、《周易》實際上是一本書,由於版本不同而書名亦有所異。

中華傳統文化文化演變

《周易》實際上是傳統文化的一個源頭,也是儒、道共尊的經典。《道德經》的出現,使道家成為獨立的思想流派。而在兩漢之際,佛教開始傳入中原,並漸與儒、道融合 [6]  ,構成佛與儒、道,三足鼎立的格局。這個格局在隋朝已基本形式;至宋代,宋孝宗便明確提出 “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的傳統文化觀;到了元、明之後,更進一步地便發展成“三教合一”的學説。 [6] 
傳統文化之“三教合一”圖(左為道家,中為佛家,右為儒家。) 傳統文化之“三教合一”圖(左為道家,中為佛家,右為儒家。)
19-20世紀,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的攻破國門,中華民族面臨“千年未聞之變局”。有識之士期望從傳統文化的佛教思想中找到解決方案,提倡復興佛教傳統文化,其代表人物有梁啓超、譚嗣同、歐陽竟無、王恩洋、梁漱溟、章太炎。而在此大變局中,以超然的方式堅守並傳承傳統文化的,則有印光法師 [7] 

中華傳統文化文化內容

農曆 - 武術- 二十八宿 - 對聯 - 龍 - 五行學説 - 八卦 - 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古代哲學- 道家- 氣- 道 - 茶藝

中華傳統文化學科

宗教與哲學 :(1)佛教及佛教哲學,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華嚴經》等);(2)道教以及科教哲學(如《道德經》)。
傳統文化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林則徐書) 傳統文化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林則徐書)
數學 :《周髀算經》; 《九章算術》(三國時劉徽著); 祖沖之; 算盤。天文學:天象觀察記錄, 發明觀測儀器:圭表渾儀簡儀;高表;仰儀,制定曆法(農曆)。
農學 :《齊民要術賈思勰著 ,《水經注酈道元
建築:參見中國建築,園林 ,廟宇 ,宮殿 ,故宮,阿房宮,塔 ,萬里長城,墓葬建築
繪畫:油畫,中國畫(古代中國畫、現代中國畫、當代抽象國畫)。
書法 :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硬筆書法
音樂:中國民族音樂,中國戲曲,傳統民歌 ,中國雅樂。
舞蹈:古代舞蹈,周朝雅樂,大舞,小舞,漢朝樂府,唐朝樂舞,現代舞蹈,綵帶舞,武功,扇子舞 。
戲曲:京劇,評劇,越劇,粵劇,花鼓戲,湖南花鼓戲,豫劇。
曲藝 :相聲,歌仔戲,皮影戲,布袋戲,南曲,高甲戲、雙簧。
戲曲影視: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史中國電視中國電視史
服飾:參見中國服飾
飲食:請參照中國菜。

中華傳統文化菜系

川菜 (四川菜)
湘菜 (湖南菜)
粵菜(廣東菜)
蘇菜(江蘇菜)
魯菜 (山東菜)
浙菜 (浙江菜)
閩菜 (福建菜)
徽菜(徽州菜)注:不是安徽菜。

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國子監太學科舉制度,私塾,書院翰林院;佛寺教育

中華傳統文化文學

古典文學
中國典故
典故即典制和掌故。
掌故原指舊制、舊例,後多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實或傳説。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典故也可解釋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詞語。典故一詞,出現在《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中,如“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山海經》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從這則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説開始,至今幾千年來,到底發生過多少故事,沒人能夠説得明白。《尚書序題目》:“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説,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春秋左氏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先君孔子,生於週末,睹史籍之煩文,懼覽之者不一,遂乃定禮樂、明舊章,刪《詩》為三百篇,約史籍而修《春秋》。”“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主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確實是“俱往矣”。
大部分典故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煙消雲散了。《韓非子》中有“心不在馬”的典故,是説:趙襄主向王於期學馭術,不久與於期比賽,換了三次馬都落在於期之後。襄主説:“先生教我馭術,沒有教盡吧?”於期答:“馭術已盡,使用有錯而已。凡馭駕,貴在馬體安於車,人心調於馬,才可以加速致遠。您落後則欲追上臣,領先則恐被臣追上。賽車非先則後,而您領先落後心都在臣身上,又何以調於馬?此君為何落後也。”本來也是個好典故,無奈《禮記》中的一句“心不在焉”就使得極富哲理的“心不在馬”湮沒於書海之中了。即便是“心不在焉”本身也變得與本義完全不同了。《禮記·大學》原文曰:“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本義是説:修身在於正心,身有忿恨、恐懼、好樂、憂患則不能正心。只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不知味,這樣修身才能正其心。如此看來,“心不在焉”已與原始本義南轅北轍了。
歷代畫家以繪畫的形式反映典故,但由於畫家對歷史事件的理解不同,美學修養不同……所以同一典故,即使用同一的繪畫形式表達,也會有不同的體現方式,因而出現主題相同的不同畫作。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一些文人出仕後,仍以繪畫作為雅趣,創作了一批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畫作,被稱為文人畫。有人認為文人畫是題材繪畫中造詣最高的。眾多畫匠不識字,或者識字不多,往往靠耳濡目染道聽途説,憑理解用炭條在宣紙上形成草圖,經定稿再用毛筆勾畫。好畫一經脱稿又引得許多後人臨摹、修改……於是產生了一個典故有眾多派生故事的現象。

中華傳統文化哲學

傳統文化的佛家哲學中的般若思想,泯滅“空”“有”的邊見,泯滅“心”“物”的矛盾的對立面,思想圓融。其華嚴思想,則向世人展示法界緣起“重重無盡,圓融無礙”的世界觀 [6]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代表。

中華傳統文化體育

象棋
圍棋
華夏文明的文化邏輯與“天圓地方”説存在密切關係。當然,如果我們認識到井田制度的文化來源——“疆理”農業和“疆理”規劃對土地產權初始界定的作用和意義。那麼,從“天圓地方”和“疆理”農業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與文明起源的歷史脈絡是非常清晰的,而這種文化關係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賈湖文化時代。所以,井田制度的破解不僅可以解決中國夏、商、週三代基本政治經濟制度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中國文化與文明的起源問題。

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