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墟是一個漢語一級字 [6]  ,讀作墟(xū),部首是土,本義指大土山。 [1]  [5]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讀    音
注    音
ㄒㄩ
總筆畫
14
分首尾解查字
土虛
漢字部件構造
土虍業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墟xū
⒈ 有人住過而現已荒廢的地方:廢墟。殷墟。墟里(村落)。丘墟(a.廢墟,荒地;b.墳墓)。
⒉ 土丘。
⒊ 毀壞,使成為廢墟。 [5] 
⒋ 同“圩2”。

基本詞義

◎ 墟 xū
〈名〉
(1) (本作“虛”。形聲。從土,虛聲。本義:大土山) [5] 
(2) 同本義
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孔子家語》
(3) 又如:墟土(丘陵之地);墟壘(猶堡壘)
(4) 廢址,故城
使人之朝為草而國為墟。——《呂氏春秋·貴直》
(5) 又如:殷墟;墟棘,墟榛,墟莽(廢墟榛莽;荒野)
(6) 墳墓
墟,墟墓。——《字彙》
(7) 又如:墟墓(墟墳,丘墓,墓地)
(8) 鄉村集市
二豪賊劫持反接,佈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賣之。——《童區寄傳》
(9) 又如:墟市;墟集(鄉村市集);墟期,墟日(市集日)
(10) 場所
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詫宿於義,以遊逍遙之墟。——《莊子》
(11) 村落 。如:墟落(墟里;村墟,都指村落);墟井;墟曲,墟聚,墟墅(鄉間房舍)

詞性變化

◎ 墟 xū
〈動〉
(1) 毀為廢墟
今萬乘之國,墟數於千,不勝而入。——《墨子》
(2) 奴役
通商而墟五印矣。——康有為《強學會序》 [5]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𠀤音虛。《説文》大丘也。《禮·檀弓》墟墓之閒,未施哀於民而民哀。
故城。《帝王世紀》瞍妻握登生舜於姚墟,故得姓姚氏。《左傳·昭七年》謝息遷桃。《注》魯卞縣東南有桃墟,世謂之陶墟,相傳舜所陶處。《竹書紀年》盤庚自奄遷朝歌,遂曰殷墟。
大壑。《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名曰歸墟。《木華·海賦》南澰朱厓,北灑天墟。
商賈貨物輻湊處,古謂之務,今謂之集,又謂之墟。
葉偶舉切,音語。《詩·邶風》升彼墟矣。葉下楚。 [3-4] 

音韻彙集

[ 廣 韻 ]:去魚切,上平9魚,qū,遇開三平魚溪
[ 平水韻 ]:上平六魚
[ 唐 音 ]:kiu
[ 國 語 ]:xū
[ 粵 語 ]:heoi1
[ 閩南語 ]:hi1,hu1
[ 客家語 ]:hi44 [7]  此在客家語裏就是小集市,比如在廣東的深圳墟,觀瀾墟,惠州的淡水墟,梅州的五華的華城墟,岐嶺墟,潭下墟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kʰa
同虛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去魚
平聲
三等
開口
上平九魚
kʰi̯wo
kʰĭo
kʰiɔ
kʰiɔ
kʰɨʌ
kʰiɔ
kʰɨə̆
qu1
khio
qiv
上同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ꡁꡦꡟ
-
-
khÿu
-
-
kʼy
平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魚模撮
魚模
陰平
撮口呼
xiu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丘於
四魚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四諸主著
陰平
墟市又舊國曰故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