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圳墟

鎖定
深圳墟,位於今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東門一帶,西至人民公園路,東到東門中路,南至深南東路,北到曬布路。 [11]  原寶安縣的年代,深圳墟周邊的原住民,無論講“圍頭話”,還是“客家話”,都叫“投墟”。 [22]  至清朝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今深圳區域內已出現36個墟(集鎮),深圳墟即是其中頗為繁華的一個,擁有東、南、西、北四門。每到農曆之二、五、八日,深圳墟便迎來了一片熱鬧的“墟日”(趕集日),最為繁榮之所是東門一帶。如今深圳的商業中心區之一東門老街,便是由此發展而來 [1] 是典型的廣府墟鎮 [17] 
深圳墟是典型的廣府墟鎮,被黃貝嶺、湖貝村、赤磡村、羅湖村、向西村和南塘村等廣府圍村四面合圍。深圳墟東門地區遍佈廣府騎樓和廣式建築,如廣府嶺南建築風格的思月書院和風貌街等。 [17] 
有人説,“深圳”之名源於客家話,其實是缺少依據的。深圳墟(或者是惠民橋附近的“深圳”)周邊的湖貝、黃貝嶺、羅湖、筍崗、蔡屋圍等村子,村民均操莞寶粵語,而莞寶話中亦有用“圳”來稱呼河流的習慣,比如“圳美”“圳口”及“長圳”等。 [19]  通行説法是“圳”的繁體字為“甽” [20] “圳”字不是客家話,而是廣府“白話”,是“田邊水溝”的意思,“深圳”就是“田邊的深水溝”。 [18]  深圳墟是新安縣(即今深圳市與香港特區的前身)土籍(廣府)居民在“深圳”(布吉河)東南建立的一個墟市。周邊有赤磡(蔡屋圍)、湖貝、湖南圍、南塘、紅圍、田貝等廣府村落。當地廣府村民操“圍頭話”,非客家話。 [16] 
中文名
深圳墟
外文名
Shenzhen Market
年    代
清代
位    置
深圳羅湖區東門一帶

深圳墟歷史沿革

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史籍中是1410年的明代,在當地客家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或“湧”,客家人用“圳”字表示田間水溝, [21]  “深圳”也由此得名。 [21]  [12-13]  “圳”字不是客家話,而是廣府“白話”,是“田邊水溝”的意思,“深圳”就是“田邊的深水溝”。 [18] 
直到明永樂八年(1410年)“深圳”之名才見於史籍。當時,深圳只是一個小村莊,“”在客家方言裏是田間水溝的意思,此村周圍水澤密佈,田間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圳”字不是客家話,而是廣府“白話”,是“田邊水溝”的意思,“深圳”就是“田邊的深水溝”。 [18]  但作為一個小的行政建制,深圳是由“深圳汛”開始的,而汛是由邊防衞所制而來。 [2]  [12-13] 
據現存最早的清康熙七年(1688)靳文謨纂修的《新安縣誌》載:康熙七年,新安縣建深圳、鹽田、大梅沙、小梅沙等二十一座墩台。這些邊陲哨所,逐漸成人口集中的墟(集市),此縣誌中第一次出現了“深圳墟”的記載。 [2]  [8] 
清咸豐六年(1856年)兩廣總督葉名琛的題本中也明確出現了“深圳墟”之名。 [10] 
早在明朝中期,這一帶出現蔡屋圍、曹屋圍、南塘圍等十多個村莊,為便於村莊之間的物資交易,由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水貝村的張姓族人在“深圳”河溝沖積形成的空地建起店鋪,周邊的羅湖村袁氏、蔡屋圍蔡氏、福田沙頭石廈歐姓、趙姓、潘姓等也在這些商鋪周圍聚集貿易,明晚期逐漸發展形成深圳東部最重要的墟市,深圳墟。 [6]  清代以後,深圳墟發展成的商貿中心。 [11] 
深圳墟 深圳墟 [14]
1911年10月,廣九鐵路通車後,深圳墟成為惠東寶及香港地區經濟、軍事、文化、娛樂的中心和交通樞紐。 [6] 
公元1913年(民國三年),為避免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混淆,廣東省新安縣複稱寶安縣,縣治仍在南頭。 [3] 
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深圳鎮。 [6]  成為一個行政區劃層級。 [11] 
1949年10月19日,深圳鎮解放,成立深圳鎮人民政府。 [6] 
深圳墟
1953年,因深圳聯結廣九鐵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較興旺,便將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20公里外的深圳墟。寶安縣人民政府正式遷往深圳墟。 [6-7] 
1979年1月,中央與廣東省委決定將寶安撤縣設市,並以當時縣治所在地“深圳墟”命名為深圳市, [9]  改寶安縣為深圳市。“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來。 [7] 
1979年8月,撤深圳鎮。 [11] 
1980年8月,劃出深圳鎮、附城公社等327.5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深圳經濟特區 [7]  ,同時恢復寶安縣建制,轄境含今寶安、龍崗兩區。1992年12月,析寶安縣建立龍崗、寶安兩個深圳市轄新區。 [4] 

深圳墟歷史發展

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史籍中是1410年的明代。
在深圳原居民的傳統理解上,“深圳”只是指現今羅湖東門市場一帶,即“深圳墟”,公元1688年,歷史文獻中第一次出現了對深圳墟的記載。深圳有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大規模客家人移民史,深圳於清朝初年建墟,深圳正因其水澤密佈,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15] 
令當代“深圳”得名的集鎮深圳墟(今羅湖區老街一帶)出現於清代展界後的新安縣。1688年,歷史文獻中出現了對深圳墟的記載。至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相當於深圳的區域內已出現36個墟(集鎮),深圳墟即是其中頗為繁華的一個,擁有東、南、西、北四門。每到農曆之二、五、八日,深圳墟便迎來了一片熱鬧的“墟日”(趕集日),最為繁榮之所是東門一帶。今深圳的商業中心區之一東門老街,便是由此發展而來 [1] 
1925-1926年省港大罷工期間,深圳墟是黨領導的罷工工人重要中轉站。深圳墟原有東南西北四個門,1938 年被日軍轟炸後,只剩東門,因此,深圳墟亦稱“東門”。1949年10月16日,駐深圳鎮的國民黨軍隊起義,19日,解放軍乘火車由布吉抵達深圳鎮,深圳鎮宣佈解放。 [11]  另外,十九世紀的沙頭角成為西方人觀察深圳地區的第一個據點。傳教士韓山明和韋永福都先後向其所服務的巴色會寫過長篇的工作彙報,沙頭角是巴色會在深圳地區的初期傳教基地,韋永福在1853年寫的報告更是長達萬餘字,非常真實地描寫了中國南方沿海村落的日常生活。在韋永福1853年的那份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一個叫“東和”的集市 [5] 
在傳教士筆下,東和集市裏沒有住家,所有建築都是商鋪,共有50家左右,其中六家是藥鋪。“商鋪窄而暗,店門前是一排圓木,頂部由屋頂橫樑固定,底部由石頭固定。白天,中間的圓木被移開,變成商鋪的入口。這一排柱子後面是門,由可移動的厚木板組成,嵌在狹槽裏。黃昏時分,柱子被放回去,可移動的厚木板擺回前方,從裏面用門閂擋住。商鋪裏商品擺在架子的一邊或兩邊,中間有一個帶抽屜的長櫃枱作為收銀盒,商品在上面稱重並算價。屋頂邊緣懸掛的是一些夜晚照明的紙燈籠。多數商鋪是蔬果店和普通雜貨店,大多數做零售生意,只有部分能做大買賣 [5]  。”
深圳本地農民 深圳本地農民
這就是我們後來知道的沙頭角墟。沙頭角墟大約在1820年代形成。深圳墟的地理位置非常具有優勢,三條道路——從元朗到惠州,從南頭到沙頭角,從布吉到九龍——都在這裏交匯。深圳河與主要支流——大沙河、雙流河和清水河沖刷出一大片平坦的谷地,深圳正好位於這個谷地的中心,因此很早就成為市場貿易繁榮的小鎮,也相當富庶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