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報童

(1978年耿震、朱漪、邵衝飛執導話劇)

鎖定
中國話劇作品。編劇邵衝飛、朱漪、王正、林克歡。1978年3月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在北京首演。導演耿震、朱漪、邵衝飛。劇本發表於1978年《人民戲劇》第6期,197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報童》以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製造的“皖南事變”事件為背景,描寫了重慶《新華日報》的一羣小報童,在周恩來的教育、關懷下,在鬥爭中迅速成長的故事。
中文名
報童
外文名
Newsboys
類    型
中國話劇
編    劇
邵衝飛
朱漪
編    劇
王正
林克歡
導    演
耿震
朱漪
邵衝飛

目錄

報童劇情簡介

報童 報童
國民黨反動派為了封鎖“皖南事變”的消息,對《新華日報》採取了沒收報紙、逮捕報童等破壞手段,但小報童們愛憎分明,臨危不懼,和國民黨的軍、警、憲、特進行了機智靈活的鬥爭,最後在周恩來副主席帶領下,走上重慶街頭,公開散發《新華日報》,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把“皖南事變”的真相大白於天下。

報童觀後感

作者:李紹逵、王成海(1978年4月)
《報童》連環畫版 《報童》連環畫版
《報童》塑造了幾個身世不同的報童形象,又通過他們的生活和鬥爭再現了抗戰時期“大後方”的社會生活及其複雜的政治鬥爭。而在這複雜的鬥爭中,又着力刻畫了周恩來和孩子們親如一家的關係。
看了中國話劇團演出的六場話劇《報童》,我們這些當年《新華日報》的老報童都很激動。這個話劇,真實地反映了敬愛的周恩來副主席當年在重慶領導《新華日報》的工作人員和報童跟國民黨反動派英勇鬥爭的光輝事蹟。當我們看舞台上的《報童》時,過去在《新華日報》的鬥爭往事,一幕一幕又浮現在眼前。
我們都象《報童》裏的那些孩子一樣,是在貧苦農民家庭中長大的,沒有念過幾天書,由於生活沒有辦法,到重慶找出路,在資本家的店鋪當學徒,過着挨打受罵的生活,在一九四二年和一九四五年,分別到《新華日報》作報丁(送報)、報童(賣報)。那時,我們都只有十六、七歲,對黨也沒有什麼認識,開始只是為了吃飽飯。正象《報童》中的臘月到了《新華日報》的情景那樣,大家平等地對待她,關心她,使她感到驚奇。我們一到報社,就象到了另外一個天地,大家都管報社叫“重慶的解放區”。同志們親如一家,不管是總編輯、經理,一點架子也沒有,大家也不稱官銜,親熱地稱名道姓。我們都過着供給制生活,吃一樣的飯,早餐一律喝稀粥。報社領導關心報童,怕我們跑路累、餓,早晨都給我們吃乾飯,還加一個菜。送報、賣報回來,報社領導和同志們都很關心,問長問短,問遇到什麼情況沒有。我們雖然經常挨國民黨警察、特務的打罵,可是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我們心中有毛主席、黨中央、周副主席的領導,還有解放區人民的支持,八路軍、新四軍作後盾。
《報童》集中反映周副主席在“皖南事變”時親自上街賣報同國民黨反動派鬥爭的情景。我們兩人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報社老同志經常給我們講,對我們教育很大。我們曾經親自聽過周副主席來報社作報告,也聽過吳玉章同志講自己參加革命的鬥爭事蹟。由於經常上文化課、時事課和聽政治報告,我們對共產黨有了進一步認識,知道《新華日報》是給勞動人民説話的報紙,也明白了我們報童擔負的任務和工作的意義,加深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認識,鬥爭的勁頭更大。大家懂得:多發展一個訂户,多賣一份報紙,就是多一顆消滅敵人的子彈。正象話劇中反映的那樣,一心一意要把報紙送出去、賣出去,讓更多的人聽到黨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