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垂簾聽政

(晚清政治事件)

鎖定
垂簾聽政是晚清政治中太后預政的特殊現象,皇帝年幼即位的產物。分別出現在同治光緒兩朝。
中文名
垂簾聽政
外文名
Hold court from behind a screen
主要人物
慈禧太后
主要人物
愛新覺羅·載淳
愛新覺羅·載湉
結    果
慈禧掌握清代朝政達48年之久 [1] 

垂簾聽政事件背景

咸豐十一年(1861年),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去世,6歲的獨子愛新覺羅·載淳嗣位,臨終前咸豐帝任命載垣等八大臣輔政。鑑於康熙初年曾出現輔政大臣鰲拜專權的先例,咸豐帝採取了對輔政大臣牽制之策,即把他的“同道堂”、“御賞”璽兩方分別賜予載淳及皇太后鈕祜祿氏,以二璽代替硃筆,輔政大臣所擬上諭必須加蓋這兩方印章才能奏效。 [1] 

垂簾聽政事件經過

因載淳年幼,“同道堂”印就落到其生母慈禧太后手中,這為素有政治權欲的慈禧臨朝預政提供了契機。她拉攏慈安太后,聯合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於咸豐帝死後不久發動了宮廷政變,將輔政大臣斬首抄家,解職戍邊,徹底肅清了她的政敵集團。
在給載淳舉行了不具實際意義的登極典禮後,兩宮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義發出上諭,令大臣彙編以往各代皇太后臨朝預政事蹟,賜以美名曰《治平寶鑑》,作為垂簾聽政的歷史依據。隨後於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她們攜載淳于養心殿東暖閣正式垂簾聽政,設兩太后寶座於皇帝寶座之後,中間以八扇黃屏風隔開。為使此舉更具合法性,恭親王等人還制定了《垂簾章程》。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載淳已成年,兩宮皇太后被迫撤簾歸政。
但同治帝親政不及兩年就因病而死。因無子嗣位,慈禧玩弄政治手段,精心設計擇立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愛新覺羅·載湉繼位,使兩宮皇太后二次垂簾終又得逞。至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簾聽政。載湉成年親政後,因支持戊戌變法而遭慈禧等頑固派的忌恨,他們發動戊戌政變,解除了光緒帝的皇權,慈禧再次臨朝10年,卻又美其名曰“慈恩訓政”,直至去世。 [1] 

垂簾聽政事件結果

慈禧通過垂簾聽政之途,操縱同治、光緒兩朝皇帝,掌握清代朝政達48年之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