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鼠

(帛鼠亞科下的一屬動物)

鎖定
地鼠是齧齒目倉鼠科帛鼠亞科哺乳動物, [4]  又稱倉鼠。 [5]  金黃地鼠眼小而亮,耳色深、呈圓形,尾粗短;被毛柔軟,常見脊背為鮮明的淡金紅色,腹部與頭側部為白色;由於突變,毛色和眼的顏色產生諸多變異,毛色可有野生色、褐色、乳酪色、白色、黃棕色等,眼可有紅色和粉紅色。中國地鼠體型小,呈灰褐色;眼大、黑色,外表肥壯、吻鈍、短尾,背部從頭頂直至尾基部有一暗色條紋。 [6]  壽命為2-3年。 [5] 
地鼠廣泛分佈於亞洲和歐洲大陸的廣大温帶地區。 [7]  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東海岸直至黑海東地區。 [8]  喜獨居。常棲息於温度較低、濕度稍高的環境。晝伏夜動,通常晚上活動頻繁,白天睡覺。 [9]  雜食性動物,食性廣泛,有貯存食物習性。 [7]  為全年發情動物,有產後發情特點。妊娠期14-17天,哺乳期一般20~25天,性週期為4~5天。每年可產7-8胎,每胎產仔5-10只。 [10] 
地鼠在生物醫學上用於各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腫瘤學、生理學、遺傳學、傳染病學、組織培養、組織移植、內分泌學及營養學等方面研究。 [11] 
中文名
地鼠
別    名
倉鼠 [1] 
動物界
脊椎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1] 
亞    綱
真獸亞綱
齧齒目 [1] 
亞    目
鼠形亞目
鼠科 [1] 
亞    科
帛鼠亞科
地鼠屬

地鼠簡介

地鼠體粗壯,呈橢圓形,尾很短,夜間活動十分活躍,運動時腹部着地,行動笨拙,巧於營巢,牙齒十分堅硬,可咬斷細鐵絲,興奮時發出強烈的金屬性音響。白天大部分時間處於睡眠狀態,有嗜睡習性。熟睡時,全身肌肉鬆弛,且不易弄醒,有時誤認為死亡。此時體温、心跳、呼吸頻率、基礎代謝率均降低。室温低於13℃則幼仔易凍死。最佳室温應保持在22~24℃,相對濕度40~70% [2] 
性情兇猛,好鬥,觸怒時往往猛烈廝打,大羣飼養時容易發生相互撕咬,因此性成熟後不宜羣養。雌鼠比雄鼠強壯,除發情期外,雌鼠不與雄鼠同居,且雄鼠易被雌鼠咬傷。所以,雌鼠除發情時,不宜與雄鼠同居。 [2] 
在自然條件下,以草食為主。人工飼養下為雜食性。地鼠的口腔內側有一個很深的頰囊,可充分擴張,貯藏食物的能力很強。可通過頰囊將大量食物搬於巢中。 [2] 

地鼠解剖學特點

地鼠頭部較長。門齒小,臼齒呈三稜形,齒式為1003/1003=16,門齒能終生生長。 [1] 
脊椎43~4塊。中頸椎7塊、胸椎13塊、腰椎6塊、薦椎4塊、尾椎13~14塊。口腔內兩側各有一個頰囊,深為3.5~4.5cm,直徑2~3cm,一直延伸到耳後頸部,由一層薄而透明的肌膜構成,容量可達10cm3。頰囊缺少腺體和完整的淋巴通路,因此對外來組織不產生免疫排斥反應,是進行組織培養、人類腫瘤移植和觀察微循環改變的良好區域。 [1] 
肺有5葉,右肺4葉,左肺僅1葉,共四葉。右肺的4葉分為上葉(尖葉),中葉(心葉),下葉(橫隔葉),中間葉。 [1] 
肝分7葉,左右各3葉,中間有一很小的中間葉。腎乳頭突起很長,一直延伸到輸尿管內。胃分前胃和腺胃,胃小彎極小。十二指腸和空腸較長,迴腸較短,盲腸較大,而結腸長,適宜水的儲存。 [1] 
雄鼠的睾丸特大,為體重的1/7~1/6,上端有兩個積液囊。雌鼠有6~7對乳頭。全身有15個淋巴中心,35~40個淋巴結。 [1] 
雄性動物具有發育良好的臀腺,呈暗黑色色素斑。該部位的皮膚粗糙,腹側區被毛的顏色也暗淡。色素的深度標誌着性激素活性的強弱。當雄鼠處於性興奮狀態時,臀腺表面的被毛變濕,並搔抓和摩擦腺斑區。而雌鼠臀腺發育不良,很難分辨。 [1] 

地鼠生理學特點

地鼠生殖週期短,繁殖能力強,生長髮育快。雌鼠1月齡左右已性成熟,1.5月齡即可配種;雄鼠2.5月齡即可交配。性週期為4~5d,且較準。妊娠期為14~17d,是妊娠期最短的哺乳類實驗動物。每年每隻雌鼠可產7~8胎,每胎產仔5~10只。幼仔生長髮育很快出生後3~4d耳殼開始突出體外,並逐漸張開,出生4d後開始長毛,12d時可自行覓食,14d 睜眼,一邊覓食一邊靠母鼠乳汁哺育,哺乳期20~25d。雄鼠成熟時體重為100g左右,雌鼠為120g左右。平均壽命2~3年。 [1] 
金黃地鼠體温的高低與季節有關,夏天一般為38.7℃±0.3℃。一天內也有變化,晚上9~11時體温最高,從中午到傍晚較低,凌晨3-~5時和上午10時體温升高。頰囊內的温度為37℃±1℃,雄鼠直腸温度和頰囊温度大體一致,雌鼠直腸温度比頰囊低1℃~2℃。 [1] 
地鼠心率為280~412次/min,呼吸頻率33~127次/min,通氣量33~83m/min,頸動脈壓:8~12月齡時為10.46~13.47kPa,12~17月齡時為8.55~11.74kPa,17~24月齡時為871~1230kPa,24月齡以上為825~12.21kPa。 [1] 
紅細胞總數為(59~9.8)×10L,血紅蛋白148.5~1620gL,白細胞總數為(72~85)10%L,成年地鼠血液總量為體重的5%。地鼠對皮膚移植的免疫反應特別強。封閉羣內個體間皮膚移植後常可存活,並能長存下來但不同羣體間移植則會100%被排斥。 [1] 

地鼠生活習性

1. 金黃地鼠體長16~19cm,尾巴短,耳色深,眼小而亮,黑眼球,被毛柔軟。中國地鼠灰色,個體小,體長約10cm,背部中心有黑色條紋。 [1] 
2. 地鼠為雜食性動物,食性廣泛,有貯存食物習性,可將食物貯存於頰囊內。 [1] 
3. 地鼠是晝伏夜行動物,一般在夜晚8~11時最為活躍,運動時腹部着地,行動不敏捷,容易捕獲。巧於營巢,有嗜睡和冬眠習性,睡眠時全身肌肉鬆弛,如死亡狀,且不易弄醒。 [1] 
地鼠 地鼠
4. 室温低時出現冬眠,一般於8℃~9℃時進入冬眠狀態,此時體温、心率、呼吸頻率基礎代謝率均降低。室温低於13℃時則幼仔易於凍死。飼養時室温最好保持在20℃~25℃,相對濕度以40%~70%為宜。 [1] 
5. 地鼠好鬥,雌鼠比雄性大而且兇猛,性成熟後除發情期外,雌鼠不與雄鼠同居,且雄鼠易被雌鼠咬傷。尾短,牙齒堅硬,受驚或被激怒時會咬人。 [1] 
6. 中國地鼠與金黃地鼠的解剖生理特點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異。中國地鼠染色體少而大,染色體二倍體為2n=22,大多數能相互鑑別,定位明確,且為XY型,與人體的染色體形態相似,其中Y染色體在形態上是獨特的,極易識別;金黃地鼠染色體二倍體為2n=44。 [1] 

地鼠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地鼠腫瘤學研究

地鼠主要用於腫瘤研究。地鼠頰囊對可誘發腫瘤的病毒很易感,還能成功地對其移植某些同源正常組織細胞或腫瘤組織細胞等。腫瘤組織接種於地鼠頰囊中易生長,可利用頰囊觀察其對致癌物的反應。金黃地鼠對移植瘤接受性強,腫瘤易生長,因此它是腫瘤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動物,被廣泛應用於腫瘤增殖、致癌、抗癌、移植、藥物篩選、X射線治療等研究。 [1] 

地鼠生理學研究

地鼠性成熟早,妊娠期短,性週期準確,繁殖傳代快,便於進行生殖生理的研究。人類精子可穿過地鼠卵子的透明帶,完成受精過程,便於計劃生育的研究。頰囊黏膜適合觀察淋巴細胞、血小板變化及血管反應性變化,進行血管生理學和微循環研究。低温環境能誘發冬眠,可研究冬眠時的代謝特點,適宜做冬眠生理、藥物致畸、免疫學等研究。 [1] 

地鼠遺傳學研究

中國地鼠廣泛應用於細胞遺傳學、輻射遺傳學等學科研究。它的地理分佈、生活習性和生殖特點也成為進化遺傳學的研究對象,並且中國地鼠染色體大,數量少,易於相互鑑別,是研究染色體畸變和複製機制的最佳動物模型。中國地鼠易發生自發性遺傳性糖尿病,是研究真性糖尿病的良好動物模型。 [1] 

地鼠傳染病學研究

地鼠自發感染疾病種類很少,但對實驗誘導發病很敏感,可用來研究小兒麻疹病毒、溶組織性阿米巴、利氏曼原蟲、旋毛蟲等病原引起的疾病。地鼠對各種血清型的鈎端螺旋體感受性強,病變典型,容易複製鈎端螺旋伓病理模型,進行病原分離等硏究。對病毒和細菌敏感,適宜複製病毒、細菌性疾病模型,進行傳染性疾病的硏究。還可作為風濕症和病毒性胚胎病的模型。地鼠腎細胞可供腦炎、流感、腺病毒立克次氏體原蟲等分離用,也是製作狂犬疫苗和腦炎疫苗的原材料。地鼠的睾丸很大,是傳染病研究的良好接種器官。 [1] 

地鼠組織移植研究

地鼠對皮膚移植的免疫反應特別強。利用同羣地鼠之間皮膚相互移植後均可存活,並能長期存活,而不同種羣動物之間皮膚相互移植後則不能存活的特點,進行皮膚移植的研究。另外,還可用於胎兒心肌、胰腺等移植的研究。 [1] 

地鼠組織培養研究

對地鼠各種組織細胞體外培養中,不僅容易建立保持染色體在二倍體水平的細胞株,而且腎細胞也可被做成細胞培養物接種病毒,進行分離或製造疫苗。在抗藥性、抗病毒性、温度敏感性和營養需要的選擇中,建立了不少突變型細胞株。 [1] 

地鼠齲齒研究

地鼠齲齒的產生與飼料的成分以及口腔內微生物的種類、數量密切相關,可用於牙科研究,適宜建立齲齒動物模型。 [1] 

地鼠內分泌學研究

地鼠還可用於內分泌如腎上腺腦垂體甲狀腺等的研究。 [1] 

地鼠營養學研究

地鼠對維生素A、E及B2缺乏敏感,適宜於營養學研究。 [1] 

地鼠常見品種和品系

地鼠金黃地鼠

全世界普遍應用於醫學科研工作的多為金黃地鼠,約佔使用地鼠量的90%。金黃地鼠( golden hamster, Mesocricetusauratus)系倉鼠屬、敍利亞亞種,又稱敍利亞地鼠,金黃色,成年體重雄鼠為85~100g,雌鼠為95~120g。金黃地鼠實驗動物化的歷史較短,全部品系的來源都是1934年從敍利亞地區捕獲的3只同窩地鼠。1975年《國際實驗動物索引》所公佈的金黃地鼠近交繫有38種,部分近交系8種(即兄妹交配不到20代),突變系17種,封閉羣38種。 [1] 
不同品系的金黃地鼠,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如:日本培育的CBN、GN、APG等三個品系,對綿羊紅細胞的綿羊反應有明顯的差異。其中CBN系地鼠對綿羊紅細胞的免疫反應最高,血凝效價為110,產生IgM也最高;GN系地鼠次之,血凝效價為49,產生IgG較高,而APG系地鼠的免疫反應最低,血凝效價為25,產生IgM、lgG也最低。 [1] 
我國狂犬疫苗乙型腦炎疫苗產生用細胞,主要以金黃地鼠腎細胞作病毒培養。近交系金黃地鼠無原發性肺腫瘤,常用於誘發性支氣管性肺腫瘤的研究。 [1] 

地鼠中國地鼠

中國地鼠(Chinese hamster,Cricetulus griseus)系倉鼠屬、中國種,又稱黑線倉鼠或條背地鼠。灰色,體形小,體重約40g,棲息於中國東海岸至裏海東海岸一帶。中國地鼠1948年由中國引入美國,1952年開始用於糖尿病硏究。中國地鼠在近親交配至第2-7代後,有50%自發產生糖尿病,但各品系的發病率不一致。病鼠血漿胰島素變化不一致,耐糖曲線類似人類患者。其臨牀症狀變化較大,病鼠血糖最高可達正常地鼠血糖值的500%,嚴重者出現尿糖陽性和瀰漫性腎小球硬化。該模型類似於人類Ⅱ型糖尿病。從遺傳系譜分析,中國地鼠屬於多基因遺傳方式。中國地鼠使用量約佔全世界實驗地鼠使用量的10%。 [1] 
中國地鼠現已培育成4個近交品系,並已引入歐、美、日等國的主要實驗室。 [1] 
1. A/Gy系F42:特點為針毛異常、伴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品系,可用於子宮腺癌、子宮癌、間質細胞淋巴瘤和肝癌的移植。 [1] 
2. Aa/Gy系F42:主要特點同AGy系F42,可用於子宮腺癌、子宮癌和肝癌的移植研究。 [1] 
3. BGy系F39:特點是遺傳性糖尿病品系,也可用於子宮腺癌、子宮癌和肝癌的移植研究。 [1] 
4. C/Gy系F17:特點是癲癇品系,也可用於骨肉瘤移植研究等。 [1] 

地鼠滅鼠方法

對鼠類的防治方法有物理滅鼠、化學滅鼠、生物滅鼠和生態學滅鼠四種,物理、化學、生物滅鼠為滅鼠,生態學滅鼠屬於防鼠。 [3] 

地鼠物理滅鼠

利用物理學原理(力學平衡原理和槓桿作用)製成捕鼠器械,用於滅鼠。在長期的滅鼠鬥爭中,人們創造出很多種滅鼠器械,針對不同鼠種用不同的器械進行捕滅。器械滅鼠具有對環境不留毒害、鼠屍容易消除、滅鼠效果明顯等優點。缺點是費工、成本高、投資大。 [3] 
現有的滅鼠器械有兩三百種,大致可分為夾類、籠類、壓板類刺殺類、套扣類、水淹類、扣捕類等。許多種類的結構和原理堪本相同,易於操作應用。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滅鼠法中又有超聲波、電子捕鼠器和黏鼠法等新方法。 [3] 

地鼠化學滅鼠

化學滅鼠法又稱藥物滅鼠法,是指使用有毒化合物殺滅鼠類的方法。化學殺鼠劑包括胃毒劑、燻殺劑、驅進劑和絕育劑等。其中以胃毒劑(也稱經口藥)的使用最為廣泛。其使用方式是製成各種毒鉺,效果好,用法簡便,用量很大其次是無機化合物和植物,用其提取物,還有抗生素和鎮靜類物,近年來也被用於滅鼠。燻蒸滅鼠在野外使用的比較多,開始在較大面積地試用。 [3] 

地鼠生物滅鼠

自然界生物間存在極其複雜、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聯繫利用某些生物來防治對人類有害的生物的方法,就是生物防治,也叫生物防除。鼠類的生物防治,通常是指通過其天敵(食肉動物和微生物(致病病原生物)抑制鼠害發生、發展和蔓延的手段。 [3] 

地鼠生態學滅鼠

其內容包括環境改造、斷絕鼠糧、防鼠建築、消除鼠類居處所等,以改變、破壞適於害鼠生活的環境條件。改變環境條件並不能直接或立即殺死鼠類,但改變的環境對鼠類生活不利,可減少鼠類,直接或立即殺死鼠類,但改變的環境對鼠類生活不利,可減少鼠的增殖或增加其死亡率,從而降低害鼠的密度。防鼠雖是治本辦法,但與滅鼠兼施,綜合治理,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3] 
四大類(物理、化學、生物、生態)滅鼠方法各有特點,使用時相搭配,充分發揮各種方法的長處,才能花較小的人力、物力收到較好的效果。 [3] 
參考資料
  • 1.    魏琳琳,孫建雲主編.衞生毒理學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指南: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5:52-55
  • 2.    李志滿,楊淑蘋,董玉傑主編.吉林省實驗動物從業人員崗位培訓系列教材 實驗動物飼養管理: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12:第125頁
  • 3.    靳偉主編.農作物病蟲草鼠害專業化防治新技術: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3:140-141
  • 4.    王彥平主編,醫學實驗動物學,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03,第52頁
  • 5.    邵義祥主編,實驗動物學基礎,東南大學出版社,2018.11,第88頁
  • 6.    楊斐,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系列教材 實驗動物學基礎與技術 第2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08,第138頁
  • 7.    魏琳琳,孫建雲主編,衞生毒理學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指南,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5,第52頁
  • 8.    汪謙主編,現代醫學實驗方法,人民衞生出版社,1997.08,第1124頁
  • 9.    楊斐,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系列教材 實驗動物學基礎與技術 第2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08,第139頁
  • 10.    陳洪巖,夏長友,韓凌霞主編,實驗動物學概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06,第215頁
  • 11.    魏琳琳,孫建雲主編,衞生毒理學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指南,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5,第5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