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震科學系

鎖定
地震科學系是防災科技學院的龍頭系,專業建設:地球物理學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卓越工程師班、張衡班。 [1] 
中文名
地震科學系
隸    屬
防災科技學院
教職工數
60餘人
地    址
北京防災科技學院北校區

地震科學系系部簡介

防災科技學院隸屬中國地震局,是全國僅有的以防災減災高等教育為主,理、工、經、管、文等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院坐落在北京東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佔地600畝,設有10個教學系部,39個專業方向。
地震科學系是防災科技學院的龍頭系,其地球物理學專業是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也是學院的品牌專業,辦學30多年來,以培養地震監測預測專業人才為目標,面向全國招生,現已累計培養地震監測一線專業技術人才2600多名。全國近70%的地震台長、70%的地震觀測骨幹技術人員均畢業於本專業;其中15人獲邊陲優秀兒女獎,1人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3人獲省部級勞動模範稱號。
實驗中心設有地質實驗室、地球物理綜合實驗室(含地震、電磁、形變、地下流體觀測)、台網中心、數據處理中心和測震台;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中心組成。
2007年: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固體地球物理)
2008年:河北省防震減災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高地—捆綁專業之一(固體地球物理)
2009年:河北省高校新增重點發展學科(固體地球物理)
2012年: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單位(固體地球物理)
2012年:河北省高校重點學科(固體地球物理)
2013年:中國地震局教學團隊(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震監測預測) [2] 

地震科學系歷史沿革

1975年在“國家地震局蘭州地震大隊(中科院蘭州地球物理所)地震地質隊”的基礎上籌建“國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學校”,培養從事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1976年10月正式招生,首批生源來自全國各地,共151名學生,學制為2年制中專,開設“地震測量、地磁測量、地電測量、重力測量、地應力測量”5個地震專業班,這便是地球物理專業(系)的雛形。
地震科學系 地震科學系
1983年-學校遷至北京東燕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更名為“國家地震局地震學校”。
1985年-國家批准組建“地震技術專科學校”,同年9月地球物理教研室成立。
1987年在地球物理教研室基礎上成立應用地球物理系;
1989年9月,地球物理系與工程地震系合併為地球物理與工程地震系,下設兩個專業:應用地球物理專業、工程地震專業。
1992年學院更名為“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2001地球物理與工程地震系將應用地球物理專業更名為信息技術與地球物理專業,分為兩個方向:地球物理和地震勘探。同時,地球物理與工程地震系更名為防災技術系,下設信息技術與地球物理、工程地震與工程勘察教研室及防災技術實訓中心。並於2001年7月在全國招收高中畢業生,學制3年。
2003年7月開設城市救援決策技術專業,取消了信息技術與地球物理專業地震勘探方向。
2006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防災科技學院”。
2007年12月防災技術系更名為地震科學系,下設地球物理學(本科)、地質專業(本科)。
2008年7月增設資源勘察工程專業(本科)。
2009年7月增設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
2013年首屆“張衡地學班”、“卓越工程師班”開始招生。 [3] 

地震科學系人才培養

地震科學系前身為創辦於1975年的地球物理學專業,1987年正式組建應用地球物理系,2007年更名為地震科學系。辦學近40年來,累計培養地震監測一線專業技術人才近3000名。(其中:75%地震台長,70%地震監測人員)。

地震科學系師資力量

地震科學系是防災科技學院的龍頭系,現有教職工60餘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員10人,副教授7人,講師20餘人。教師中有博士研究生導師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設有地球物理教研室、地質教研室、資源勘查教研室、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教研室、災害學教研室,1個實驗中心,10餘處實習基地。 [2] 

地震科學系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設有地球物理教研室、地質教研室、資源勘查教研室、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教研室,1個實驗中心,12個與地震台站合作的實習基地。實驗中心設有地質實驗室、地球物理綜合實驗室(含地震、電磁、形變、地下流體觀測)、台網中心、數據處理中心和測震台。完備的實驗條件、雄厚的專業教師隊伍促成了本專業成為全國唯一的地震監測預測人才培養基地。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教研設備

地震科學系實驗中心

實驗中心 實驗中心
地震科學實驗中心的前身為應用地球物理實驗室,始建於1990年,以培養學生的地震監測預測能力為主要任務。實驗中心由地震監測預測、地質、地下水科學與工程3個部分共17個實驗室組成,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本中心能為地球物理學、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專業開設數字地震計的測試與調整、數字地震觀測系統脈衝標定與數據處理、震相的模擬及數字震相識別、流動重力測量、地震水準測量、地下流體綜合觀測、地磁場總強度及磁場梯度的測量、地震地電觀測、地震會商模擬、單片機控制技術、數字信號處理、主要礦物與岩石的鑑別、礦物薄片的鏡下鑑定、水動力學參數測試、地下水滲流運動物理模擬與數值模、地下水化學成分分析等130餘項實驗項目。本中心設備先進、配套齊全,不僅能滿足學生實驗教學及教師科研的需要,還可圍繞防震減災領域開展技術培訓,每年可承擔600餘人的實踐教學任務。
本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的,積極擴大對外技術服務與合作,力爭把本中心建設成為師資一流、設備先進、管理規範,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實驗中心。 [4] 

地震科學系就業情況

近幾年地球物理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畢業生充實到地震監測一線、地震管理部門、科研院所等與本專業相關單位的佔85%以上。
2011年學院各畢業班考研情況如下,地震科學系所屬的地球物理學專業佔全校考研比例的15.3%,兩人考研成績400分以上,若加上公共事業管理班(後併入經濟管理系)的考研情況,則地震科學系的考研佔全校考研比例的22.4%。

地震科學系考研情況

序號 班級 姓名 錄取院校(單位)
地球物理學專業
1 1050111 王連坤 中國石油大學
2 1050111 張正陽 中國石油大學
3 1050111 梁明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5 1050111 吳彩端 中國石油大學
6 1050111 陳濤 成都理工大學
7 1050111 高熹微 防災科技學院
8 1050111 田燚 長安大學
9 1050111 劉才華 吉林大學
10 1050111 李根 東華理工大學
11 1050111 王亞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12 1050111 朱萬峯 桂林理工大學
13 1050111 馮策 防災科技學院
14 1050111 胡玉全 中國地質大學
15 1050111 王棵佳 中國石油大學
16 1050111 李靈瑞 桂林理工大學
17 1050112 鄧山泉 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18 1050112 高雅健 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19 1050112 唐河 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20 1050112 王志偉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21 1050112 周旻煒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22 1050112 許屹然 中國石油大學
23 1050112 崔華偉 防災科技學院
24 1050112 閆睿 防災科技學院
25 1050113 周文敏 雲南大學
26 1050113 宋尚武 防災科技學院
27 1050113 鄭立夫 昆明理工大學
28 1050113 李琦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9 1050113 宋程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30 1050113 李天 成都理工大學
31 1050113 左嘯 中國石油大學
32 1050113 付國超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33 1050113 潘宇航 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34 1050113 張帥 防災科技學院
36 1050113 辛洋 中科院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37 1050113 芮劍文 防災科技學院
地質學專業
38 1050121 孫曉晨 西南石油大學
39 1050121 王建豐 中科院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汽油研究中心
40 1050121 肖海濤 桂林理工大學
41 1050121 周鳳 中國地質大學
42 1050121 張博威 首都師範大學
43 1050121 趙江濤 防災科技學院
44 1050121 魏亞瓊 成都理工大學
45 1050121 常夢瑤 成都理工大學
46 1050122 李功振 成都理工大學
47 1050122 萬洋 東華理工大學
48 1050122 張仁路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49 1050122 楊雨凡 成都理工大學
50 1050122 張超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51 1050122 張文博 長安大學
52 1050122 焦裕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53 1050122 李青 石家莊經濟學院
54 1050122 周曉東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與地質研究所
資源勘查與工程
55 1050131 李峯峯 中國地質大學
56 1050131 代辛勤 中國礦業大學
57 1050131 李騰建 中國地質大學
58 1050131 朱蒙 中國地質大學
59 1050131 張國鵬 長安大學
60 1050131 馬恆 中國地質大學
61 1050131 張俊峯 成都理工大學
63 1050132 林旭 成都理工大學
64 1050132 劉藝璇 中國地質大學
65 1050132 林豐 中國地質大學
66 1050132 謝夢雨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67 1050132 鄭祺亮 中國海洋大學
68 1050132 強靜雅 北京大學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69 1050141 劉慧文 防災科技學院
70 1050141 姜海寧 防災科技學院
71 1050141 馬運韜 成都理工大學
72 1050141 姚紅娟 長安大學
73 1050141 王賀 防災科技學院
74 1050141 孫正熙 三峽大學
75 1050141 宋楊 長安大學
76 1050141 張中三 南京大學
77 1050142 楊智 中國地質大學
78 1050142 金鵬 河海大學
79 1050142 靳書賀 防災科技學院
80 1050142 徐丹丹 長安大學

地震科學系現任領導

系黨總支書記:達勇
系主任:沈軍
系副主任:谷洪彪
地球物理專業主任:趙曉燕
防震減災實訓中心主任:武巴特爾
系團總支書記:唐聖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