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阱炮

鎖定
指把大炮放置在鑿出的大坑裏面,配上一套液壓裝置,可以讓大炮升降自如的武器。每次開炮之後,大炮會自動降下來,方便重新裝炮彈。 [1] 
中文名
地阱炮
外文名
Disappearing Guns
屬    性
防海炮
類    型
火炮

地阱炮武器描述

地阱炮建造方法

所謂地阱炮就是在地上鑿一大坑,把大炮放置在裏面,配上一套液壓裝置,可以讓大炮升降自如,打炮之後,大炮會自動降下來,方便重新裝炮彈。 [1] 

地阱炮優缺點

地阱炮大大增強了隱蔽性,但裝置複雜,所以養護費用也比較高。 [1] 

地阱炮歷史記載

地阱炮威海日島

1888年清政府創建北洋海軍,在威海灣沿岸和劉公島上部署炮台多所,日島因其位置特殊更受北洋大臣李鴻章的注意。在勘察各口岸海防奏摺中他特意提到在日島修建鐵甲炮台一座,並曾親自乘小輪勘視炮台基址。北洋海軍從海灣南岸載來砂石將其加高,築成一個近圓形人造島嶼,並在島上修築地阱炮台,遠遠望去,如同天然形成。到北洋海軍成軍時,劉公島、海灣南北兩岸的軍事設施日趨完備,日島也成為較為重要的一座海上堡壘。
日島炮台上的地阱炮殘炮 日島炮台上的地阱炮殘炮
日島炮台基本呈圓形,高出海平面約14米,整體築有炮位、掩體、火藥庫、護坡牆等。炮位有兩個大地阱,設置英國阿姆斯特朗廠製造的200毫米口徑地阱炮兩門。另外島上還有口徑120毫米平射炮兩門,口徑65毫米平射炮4門。在李鴻章奏校閲海軍事折中稱:“臣等於十七日至黃島,次日至日島實驗地阱大炮,於隔海里外置靶,一擊而中,瞬息升降,靈準非常。比較旅順威海,大連三處十七年以後接辦各二,臣等周曆履勘,工程柄極精堅,佈置更臻完密。”此時的清廷也為威海衞沿海布有此堅強防禦壁壘而深感海疆之安寧。 [2]  如圖《日島炮台上的地阱炮殘炮》所示為威海日島炮台20釐米口徑地阱炮炮架。 [3]  日島炮台遺址在1988年就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二十八處甲午戰爭遺蹟之一。炮台彈藥庫在戰爭時就成為一片廢墟,炮台正大門在戰後因年久而逐漸坍塌,但整體看炮台還比較完整,連接炮位和彈藥庫的隧道完好無損。甲午戰爭之後日島炮台幾乎廢棄,在英國強租威海衞期間也未得到利用。 [2] 
威海日島炮台20釐米口徑地阱炮炮架 威海日島炮台20釐米口徑地阱炮炮架 [3]
日島炮台上的生活非常艱苦,島上沒有淡水、糧食、蔬菜,守軍所需物資全部靠劉公島和威海灣南岸供應。為避炮火,守島官兵都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掩體中。1895年1月30日,日本海陸軍同時向日島炮台發起進攻。此時,正值寒冬臘月,狂風呼嘯,滴水成冰。當時,炮台上的地阱炮沒有瞄準鏡,發炮時需要有人在外面指引方向,十分危險。薩鎮冰作為戰地指揮官,親自站在炮位外指揮。正是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戰士們愈戰愈勇,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但是經過數次激戰,日島炮台設施損毀嚴重,一座地阱炮被炸壞撲倒,搶救無效,不但本身失去射擊能力,而且還妨礙了另一門地阱炮的射擊,一座彈藥庫也被炸燬,彈藥已盡。失去了抗敵作用,在浴血奮戰八晝夜之後,薩鎮冰被迫撤回劉公島。日島失守後,北洋海軍同日軍鏖戰一週,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 [1] 

地阱炮威海劉公島

光緒十六年六月二十日(1890年6月11日),薩承鈺在劉公島上見到了配套設施齊備的“北口地阱炮台”。七月初九日(8月9日),北洋艦隊進行豐島戰後的第三次出海巡洋。次日,日本聯合艦隊伊東祐亨的指揮下,“紛撲”威海衞。辦理威海營務處二品銜候選道牛昶昞電報:“地阱炮台擊中倭船一炮,船尚未沉。又,北山嘴炮台擊中倭船三炮,船盡東移。”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