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團陂鎮

鎖定
團陂鎮,隸屬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地處浠水縣北部,東與關口鎮、羅田縣駱駝坳鎮接壤,南與汪崗鎮相接,西與團風縣但店鎮、羅田縣三里畈鎮隔河相望,北與羅田縣風山鎮相鄰,鎮人民政府距浠水縣城32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205.43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團陂鎮户籍人口為107816人。 [3] 
明清代,團陂鎮境域分屬韓水縣義門南鄉、北鄉。2001年,撤鄉設團陂鎮。 [2]  截至2021年10月,團陂鎮轄1個社區、72個行政村,1個村級單位; [4]  鎮人民政府駐中塘街1號。 [2] 
2019年,團陂鎮有工業企業32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5個。 [3] 
中文名
團陂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
地理位置
浠水縣北部
面    積
205.43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72個行政村,1個村級單位
政府駐地
中塘街1號
電話區號
0713
郵政編碼
43821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鄂J
人    口
10781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團陂鎮歷史沿革

明清代,團陂鎮境域分屬韓水縣義門南鄉、北鄉。
民國時期,屬浠水縣團陂區。
1958年1月,改為團破公社。
1984年12月,分設團陂鎮、華桂鄉、松山鄉。
2001年,撤鄉設團陂鎮。 [2] 

團陂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團陂鎮轄團陂1個居民委員會,團陂、郭港、羅畈、賀家坳、馬廟、帥家鋪、毛畈、花園、虎形、團溪、南窯、沈坳、民主、新民、陳祠、吳窯、李潭、花埠山、小靈山、夏家堰、黃泥咀、徐家坳、陶家咀、雞鳴尖、滿塘咀、高家坳、羅地、萬福廟、楊家寨、大屋咀、星月庵、桃樹坳、土門坳、大屋基、響水河、陳家衝、媽媽橋、牌樓河、袁家衝、胡畈、路口、華桂山、土橋畈、大元衝、鳥雀林、童家衝、黃泥畈、曹家畈、十三廟、金竹園、方伯祠、樟樹灣、鳳形地、卓家衝、大塘角、蔡井、野鶴山、下河灣、高家河、馱娘巖、涼亭崗、脱甲嶺、倒旗河、松山寺、姜堰、五峯坳、翠石山、何大樹、何寨、王家廟、楓樹灣、李家崗、觀音寺、窯上鋪74個村民委員會。 [2] 
截至2021年10月,團陂鎮轄1個社區、72個行政村,1個村級單位:團陂鎮中心社區、團陂村、郭家港村、羅畈村、賀坳村、馬廟村、帥家鋪村、毛畈村、花園村、虎形地村、團溪村、南家窯村、沈坳村、陳祠村、吳家窯村、李家潭村、花埠山村、小靈山村、夏家堰村、黃泥咀村、徐家坳村、陶家咀村、雞鳴尖村、滿堂咀村、高坳村、螺獅地村、萬福廟村、楊家寨村、大屋村、星月庵村、桃樹坳村、土門坳村、大屋基村、響水河村、陳家衝村、媽媽橋村、牌樓河村、袁衝村、胡畈村、路口村、華桂山村、土橋畈村、大元衝村、鳥雀林村、童家衝村、黃泥畈村、曹畈村、十三廟村、金竹園村、方伯祠村、樟樹灣村、鳳形地村、卓衝村、大塘角村、蔡井村、野鶴山村、下河灣村、高家河村、馱娘巖村、涼亭崗村、脱甲嶺村、倒旗河村、松山寺村、姜堰村、五峯坳村、翠石山村、何大樹村、何寨村、王廟村、楓樹灣村、李崗村、觀音寺村、窯上鋪村、華桂山林場生活區; [4]  鎮人民政府駐中塘街1號。 [2] 

團陂鎮地理環境

團陂鎮位置境域

團陂鎮地處浠水縣北部,東與關口鎮、羅田縣駱駝坳鎮接壤,南與汪崗鎮相接,西與團風縣但店鎮、羅田縣三里畈鎮隔河相望,北與羅田縣風山鎮相鄰,鎮人民政府距浠水縣城32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205.43平方千米。 [3] 

團陂鎮地形地貌

團陂鎮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以丘陵為主。境內最高峯位於華桂山,海拔339米;最低點位於何寨村下新屋,海拔29米。 [2] 

團陂鎮氣候

團陂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6.8℃,無霜期年平均265天,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 [2] 

團陂鎮水文

團陂鎮境內為長江流域,巴河從東北曹畈村入境,向西南流經境內40.4千米,從何寨村出境,主要支流有關防河、張家河。 [2] 

團陂鎮自然災害

團陂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等。旱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60年,湖塘乾涸,田地基本無收,死傷近400人,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5000萬元。洪災年均發生1次。最嚴重的一次發生2010年6月。 [2] 

團陂鎮自然資源

2011年,團陂鎮有耕地面積6.4萬畝,人均0.7畝。 [2] 

團陂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團陂鎮總人口9.7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056人,城鎮化率6.2%,另有流動人口3945人。總人口中,男性5.21萬人,佔53.5%;女性45319人,佔46.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97257人,佔99.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77.9人。 [2] 
截至2017年末,團陂鎮常住人口為88654人。 [1] 
截至2019年末,團陂鎮户籍人口為107816人。 [3] 

團陂鎮經濟

團陂鎮綜述

2011年,團陂鎮財政總收入433萬元,增長率為7.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33萬元,比上年增長7.3%,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69.3萬元,增值税89.3萬元,企業所得税43.8萬元。 [2] 
2019年,團陂鎮有工業企業32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5個。 [3] 

團陂鎮農業

2011年,團陂鎮農業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為主,農業總產值達到5.5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5%,生產糧食4.3萬噸,人均442千克,其中水稻4.1萬噸,小麥0.2萬噸;棉花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342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8萬畝,產量7118噸,其中油菜5189噸;蔬菜種植面積4215畝,產量6496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雞為主,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0.6萬頭;家禽飼養量55.1萬羽。 [2] 

團陂鎮工業

2011年,團陂鎮工業總產值4.9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0%,擁有工業企業83家,職工235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5億元,比上年增長8.2%。 [2] 

團陂鎮商貿

2011年末,團陂鎮有各類商品交易網點832個,職工2300人,社會商業零售總額3.5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9億元,比上年增長18.9%。 [2] 

團陂鎮金融業

2011年末,團陂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8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12.8%。 [2] 

團陂鎮郵電業

2011年末,團陂鎮全年業務收入248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635萬元。 [2] 

團陂鎮社會事業

團陂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團陂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1471人,專任教師43人;小學13所,在校生4797人,專任教師1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245人,專任教師17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為98.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742人,專任教師79人,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782.3萬元,比上年增長7%。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9%,比上年增長6%。 [2] 

團陂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團陂鎮有鄉土藝術團、十三廟楚劇團等藝術表演團體2個,演職人員23人;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2個。 [2] 

團陂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團陂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9個;病牀34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3.5張,固定資產總值0.1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12人,其中執業醫師25人,執業助理醫師44人,註冊護士43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2.7%。 [2] 

團陂鎮社會保障

2011年,團陂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50户,人數673人,支出97.6萬元,比上年增長10.2%,月人均120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10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270人次,共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353户,人數4673人,支出212萬元,比上年增長15.3%,月人均37.8元,比上年增長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重點優撫對象153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13萬元,比上年增長17.3%。敬老院2個,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47人。 [2] 

團陂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團陂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55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0.4萬份(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6個。 [2] 

團陂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團陂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68.4萬噸,鎮區主要道路兩則鋪設排水管道13.5千米。 [2] 
  • 供電
2011年末,團陂鎮鎮區擁有8千伏變電站2座,年售電量累計0.2億千瓦時。 [2] 
  • 燃氣
2011年末,團陂鎮鎮區有加氣站1個,煤氣用户8157户,煤氣普及率為36%。 [2] 

團陂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團陂鎮武英高速公路過境,有公路車站1座,每天班車24次,年客運量50萬人次。 [2] 

團陂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團陂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原名“團陂街”的團陂村得名。 [2] 

團陂鎮風景名勝

團陂鎮綜述

團陂鎮有華桂山峯、周老尖、馱娘巖等景區。

團陂鎮華桂山

華桂山位於浠水北部的團陂鎮, 湖北道教名山,主要景點有天獅流涎、百人險、賓陽寺、 箭樹、太子洞、衝擔石、鬥槍石、象鼻石、打兒石、棋盤石、石猴悟道、卧龍石等,石板上有白色的苔蘚,酷似舌苔。常有一片濕漉漉的水漬,活似“天獅流涎”。山西面有一道高几百米似巨斧削成的懸崖峭壁,山北,有一石洞, 名“太子洞”。
賓陽寺是華桂山又一景觀。寺正門石柱上刻有明太子避難時撰寫的對聯:“柱石落成華桂山菩提永鎮 昊天高覆大明國庶物長春”;寺前有一石砌圓塘,名“蓮池”。

團陂鎮馱娘巖

馱娘巖又叫“兒馱娘”、“孝子巖”。位於團陂鎮西南方,馱娘巖山中有一座古廟添福寺;添福寺建於南宋(1127—1279年);添福寺有八景:修藤面壁(廟外牆上爬的藤)、石人伏母(兒馱娘)、老樹臨池(段池旁邊長的一棵大槐樹)、靈龜依人(天井當中養的大龜,馴善逗人喜愛)、夕陽照塔(廟前有座塔,供遊人寫景)、君添樓(朱元璋大約1368年到過添福寺親筆書,後置成金匾掛在廟門之上)、靈泉映月(添福寺廟前、後各有一口井,這裏的靈前映月可能是指廟前井)、布壘停雲(是指殘存的古老城牆)。

團陂鎮著名人物

何夢龍,子舜臣,何寨人,從小好習武藝,及壯,膂力過人,能舉石磙過頂。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武進士,為光緒帝藍翎侍衞十餘年;當時鎮戎妒其才,令所部穿何部軍服出掠,並以此誣奏,何遂被髮配到新疆伊犁,伊犁將軍長庚入京,經過宣化,父老為何鳴怨,長庚據實上奏,朝廷詔復原職詔至後三日。何猝然病死。
王漢(1884∽1905年)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竹庵,後名潮,號怒濤。團陂鎮人。早年受傳統封建教育,在民族危機的刺激下,傾向革命,研究軍事,尤好劍術。光緒三十年(1904年)7月,與呂大森、劉靜庵等創建湖北科學補習所,以“革命排滿”為宗旨,借研究科學為名,在學校和新軍中進行革命活動。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户部侍郎鐵良南下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等省蒐括錢財。他切齒痛恨,決意暗殺之。於是自武昌尾隨鐵良至河南彰德,尋機槍擊鐵良,未擊中。他混入人叢中逃回旅館,在清軍大搜捕中,投井自盡。
徐復觀(1903∽1982年)原名秉常,字佛觀,後由熊十力更名為復觀。湖北省浠水縣團陂人。早年留學日本,後從軍授少將軍銜。徐復觀在抗戰時期曾師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中國,必須先救學術”的思想,從此下決心去政從學。徐復觀主要著作有《中國人性論史》《兩漢思想史》《中國思想史論集》《公孫龍子講疏》《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中國經學史基礎》《中國藝術精神》《石濤研究》、《中國文學論集》等。

團陂鎮徐楚光

徐楚光(1909∽1948年),又名建豫、祖芳、楚狂、席正,浠水縣團陂鎮華桂人;民國十五年(1926年),入黃埔軍校第五期步科班,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十八年(1929年),任鄂豫皖邊區直屬團連長;民國十九年(1930年),任羅田縣自衞隊大隊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打入武漢第四集團軍十八軍和江漢師管區任連長、營長等職;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隨李濟深、宣俠父赴廣西南寧爭取桂系反蔣,後任豫西師管區兵役局局長;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徐楚光調華中局聯絡部籌組第三工作委員會任主任。後由於三工委遭保密局偵破,徐楚光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在長沙組建湘鄂民主聯軍,任政委。同年9月,他從長沙抵武漢,不久即被捕,交保密局審訊。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敵人以"保密局特種政治問題研究組"第二組少將副組長的頭銜,誘他投降,遭拒絕。同年10月9日,被保密局秘密殺害於南京,時年39歲。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39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湖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7月:1354-1355.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47.
  • 4.    2021團陂鎮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