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因病致鬱

鎖定
因病致鬱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症為主要臨牀表現的一類病證。鬱有積、滯、結等含義。鬱病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氣機鬱滯為基本病變,是內科病證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根據鬱病的臨牀表現及其以情志內傷為致病原因的特點,主要見於西醫學的神經衰弱癔病焦慮症等。另外,也見於更年期綜合徵反應性精神病。當這些疾病出現鬱病的臨牀表現時,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
中文名
因病致鬱
類    型
病症
來    源
因為身體不適而導致心情抑鬱
特    徵
心情抑鬱,情緒不寧

因病致鬱基本簡介

因病致鬱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症為主要臨牀表現的一類病證。
鬱有積、滯、結等含義。鬱病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氣機鬱滯為基本病變,是內科病證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根據鬱病的臨牀表現及其以情志內傷為致病原因的特點,主要見於西醫學的神經衰弱、癔病焦慮症等。另外,也見於更年期綜合徵反應性精神病。當這些疾病出現鬱病的臨牀表現時,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

因病致鬱文獻記載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記載了屬於鬱病的髒躁及梅核氣兩種病證,並觀察到這兩種病證多發於女性,所提出的治療方藥沿用至今。元代《丹溪心法,六鬱》提出了氣、血、火、食、濕、痰六鬱之説,創立了六鬱湯、越鞠丸等相應的治療方劑。明代《醫學正傳》首先採用鬱證這一病證名稱。自明代之後,已逐漸把情志之鬱作為鬱病的主要內容。如《古今醫統大全·鬱證門》説:“鬱為七情不舒,遂成鬱結,既鬱之久,變病多端。”《景嶽全書·鬱證》將情志之鬱稱為因鬱而病,着重論述了怒鬱、思鬱、憂鬱三種鬱證的證治。《臨證指南醫案·鬱》所載的病例,均屬情志之鬱,治則涉及疏肝理氣、苦辛通降、乎肝熄風、清心瀉火、健脾和胃、活血通絡、化痰滌飲、益氣養陰等法,用藥清新靈活,頗多啓發,並且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療對鬱病具有重要的意義,認為“鬱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綜上可知,鬱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鬱,包括外邪、情志等因素所致的鬱在內。狹義的鬱,即單指情志不舒為病因的鬱。明代以後的醫籍中記載的鬱病,多單指情志之鬱而言。

因病致鬱相關特徵

證侯特徵: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脅脹滿疼痛共證。

因病致鬱病因病機

1、憤懣鬱怒,肝氣鬱結
情志因素—傷肝—氣機不暢肝氣鬱結—氣鬱——鬱病。
影響血——血鬱——鬱病。
久而化火,肝火上炎—火鬱—鬱病。
津液不暢,聚而生痰—痰鬱—鬱病。
2、憂愁思慮,脾失健運
脾氣鬱結—運化失常—不消水谷 食鬱、痰鬱—心脾兩虛。
3、情志過極,心失所養:
鬱悶心情緊張久之—傷心神心陰虧虛——鬱證。
心火亢盛——鬱證。
3、痰氣鬱結:
主證: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
膩,脈弦滑。
治則:行氣開鬱,化痰散結。
方藥:半夏厚朴湯
4、心神惑亂:
主證:多疑易驚,手舞足蹈,笑罵不休,舌淡脈弦。
治則:甘潤緩急,養心安神。
方藥:甘麥大棗湯。
主證:頭暈神疲,心悸,面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治則:健脾養心,補益氣血。
方藥:歸脾湯。
6、心陰虧虛:
主證:五心煩熱,盜汗,口咽乾燥,舌紅少津,
脈細數。
治則: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方藥:天王補心丹
7、肝陰虧虛:
主證:眩暈耳鳴,視物不清,頭痛,面紅耳赤,
舌乾紅,脈弦細或數。
治則:滋養陰精,補益肝腎。
方藥:滋水清肝飲六味——滋陰。
丹梔逍遙散——疏肝調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