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分五裂

(漢語成語)

鎖定
四分五裂(拼音:sì fēn wǔ liè)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一》。 [1] 
“四分五裂”的原義是分裂成很多塊;形容一個整體不統一、不完整;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補語。 [1] 
中文名
四分五裂
拼    音
sì fēn wǔ liè
近義詞
支離破碎一盤散沙同牀異夢
反義詞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一致
注音字母
ㄙˋ ㄈㄣ ㄨˇ ㄌㄧㄝ ˋ
成語出處
《戰國策·魏策一》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補語

四分五裂成語出處

張儀為秦連橫説魏王曰:“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是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一》) [1]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四分五裂”。 [1] 

四分五裂成語故事

張儀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和謀略家。他的外交策略,幫助秦惠文王遊説各諸侯國與秦國結盟。而在此之前,秦國之外的六國已經聯合起來組成合縱聯盟,共同抗秦。 [2] 
張儀想讓魏國最先依附秦國,於是去遊説魏王:“魏國是個小國,人口不多,但是交通便利,不管從哪個國家去魏國國都都十分方便。而這就給邊界的防禦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魏國光守衞邊境就需要十萬士兵,還能剩下多少兵力用於作戰呢,再加上魏國的地理位置,很容易在各國戰爭時受到牽連,淪為戰場。要是那幾個鄰國一起出手,魏國的國土就四分五裂了。” [2] 
魏王忙問:“先生有什麼好辦法嗎?”張儀回答:“魏國想要平安,試圖和那幾個國家聯合是完全沒用的。魏王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和秦國合作,有了強大的秦國做後盾,還有哪個鄰國敢輕舉妄動?而若是魏王不及早做選擇,等到臨近的韓國先歸順了秦國,必定會來攻打魏國,到時候魏國還有活路嗎?”張儀一番話説得魏王心服口服,他立刻答應和秦國結盟。之後其他幾國也紛紛效仿,六國合縱聯盟也就此瓦解了。 [2] 

四分五裂成語寓意

張儀巧舌如簧,採取種種手段嚇唬魏王,其目的無非是想讓魏國和秦國和好而魏王恰好不明就裏,中了張儀的圈套。可見,對任何事情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能聽信別人的一面之詞。因此,面臨困境時要處變不驚,權衡利弊,再作決斷。 [3] 

四分五裂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四分五裂”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補語;用於政治等;形容一個整體不統一、不完整。 [1] 
  • 運用示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四回:“一時魚奔鳥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亂殺一回。殺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4]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要弄得百姓四分五裂,各不相顧,便好發出苛刻的號令來。” [1] 
現代教育家嚴復《論世變之亟》:“故其端起於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禍可至於亡國滅種,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1] 
參考資料
  • 1.    四分五裂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6]
  • 2.    遲紅葉編寫;戴友生等繪畫. 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故事裏的中國 智謀篇 全新彩繪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8.02:43
  • 3.    肖瑤,廖春敏編著. 中華成語典故[M].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0.09:30
  • 4.    大倫,景在峯著. 《毛澤東選集》中的成語典故[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9.05: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