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嗾,漢語二級字 [3]  ,讀作嗾(sǒu),⒈ 〔嗾使〕教唆、指使別人做壞事。⒉ 指使狗的聲音。 [4] 
中文名
拼    音
sǒu
部    首
五筆編碼
kytd
出    處
《左傳·宣公二年》
注    音
ㄙㄡˇ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現代釋義

<動>
形聲。從口,族聲。本義:使狗;發出使狗咬人的聲音
同本義 [give vocal signals to a dog]
公嗾夫獒焉——《左傳·宣公二年》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唐·李賀公無出門
閒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宋·賀鑄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教唆,指使 [instigate]
豪嗾家奴亂捶之……——《聊齋志異》
泛指使喚;呼之使行 [order about]
那隻白鵝,見地下有血,各處流動,就來吃血,穿珠人把鵝嗾去,不久又復走來。——沈從文月下小景
嗾使
sǒu shǐ [1] 
[egg on sb. to; promote; instigate] 煽動指使人幹壞事
觀音坡那回事他其實沒有嗾使別人去幹,完全是那些侉子好管閒是閒非。——張天翼清明時節

古籍釋義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蘇後切,音叟。《説文》使犬聲。《玉篇》《方言》秦晉冀隴謂使大曰嗾。《左傳·宣二年》公嗾夫獒焉。《疏》服虔雲:嗾,㖩也。《釋文》嗾,素口反。服本作㖩。《廣韻》同𠻛。
又《唐韻》蘇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奏切,並音漱。或作族。
又《廣韻》倉奏切《集韻》千𠋫切,並音湊。或作𠻛。
又《集韻》蘇卧切,音䐝。
又《集韻》《類篇》並先侯切,音摗。或作𠻛〈氵造〉。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或作𠻛,義並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