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喻巴蜀檄

鎖定
《諭巴蜀檄》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創作的一篇斥責巴蜀吏民的文章。西漢使臣唐蒙出使西南夜郎僰中時,曾徵發巴蜀吏卒擾民,引起當地百姓大驚恐,於是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前往責唐蒙,並代表朝廷諭告巴蜀百姓唐蒙所為並非皇帝之意,以安定之。文章為穩定人心,先用對外征討的聲威和雖被徵招而無隱患來震動和安撫人心,為皇帝辯解,並分析唐蒙和地方官吏的責任;再樹邊民為榜樣,以當官享樂傳名來規範和開導百姓,並在對比中尋過責怪巴蜀吏民;最後説明文章作意,要求及時傳達。全文短捷精悍,表現出赫赫煌煌的大漢聲威,雖行文不免虛誇,卻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説服力,文勢氣魄,顯出賦家手筆。
作品名稱
喻巴蜀檄
作    者
司馬相如
創作年代
西漢
出    處
史記
作品體裁
散文
別    名
諭巴蜀檄

喻巴蜀檄作品原文

喻巴蜀檄
告巴蜀太守:
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撫天下,輯安中國,然後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于怖駭,交臂受事,屈膝請和。康居西域,重譯請朝,稽首來享。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右吊番禺,太子入朝。南夷之君,西僰之長,常效貢職,不敢怠墮,延頸舉踵,喁喁然皆爭歸義,欲為臣妾;道里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夫不順者已誅,而為善者未賞,故遣中郎將往賓之,發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幣帛,衞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戰鬥之患。今聞其乃發軍興制,警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粟運輸,皆非陛下之意也。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
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之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今奉幣役至南夷,即自賊殺,或亡逃抵誅,身死無名,諡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遠哉!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卒之事,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悌以不教之過。方今田時,重煩百姓,已親見近縣,恐遠所溪谷山澤之民不遍聞,檄到,亟下縣道,使鹹知陛下之意,唯毋忽也 [1] 

喻巴蜀檄註釋譯文

喻巴蜀檄詞句註釋

①喻:告知。《漢書》作“諭”。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或聲討的文書。
②輯安:和安,使……和安。
③北征匈奴:據《史記·匈奴列傳》: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春,以衞青為將軍,將六將軍十餘萬人,出朔方六七百里,圍左賢王。右賢王大驚,脱身逃走。次年春,衞青再出定襄數百里。其夏,復與合騎侯公孫敖出隴西,過居延,攻祁連山。同時使博望侯張騫及李廣出右北平擊左賢王。此後又多次出擊,匈奴遠遁,“遣使於漢,好辭請和親”。
④單于(chán yú):匈奴的君王。
⑤交臂:古人表示聽命服從的手勢。略如後人拱手。受事:臣服。
⑥康居:古西域國名。
⑦重譯:經中介語輾轉翻譯。請朝:事先請求朝拜。《漢書》《文選》作“納貢”。
⑧稽首:最恭敬隆重的跪拜禮,叩頭至地,為九拜之首。來享:來獻,來進貢。
⑨右:往右,向右。漢軍東伐閩越,後至南越番禺,故言右。吊:撫諭,攻取。番禺(pān yú):在今廣州市。
⑩太子入朝:《史記·南越列傳》:“天子使莊助往諭意,南越王(趙)胡頓首曰:‘天子乃為臣興兵討閩越,死無以報德。’遣太子嬰齊入宿衞。”
⑪僰(bó):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居今四川宜賓附近市縣及雲南東北一帶。
⑫效:效力。貢職:履行進貢的義務。
⑬喁(yóng)喁然:眾人嚮慕的樣子。
⑭自致:親自致意。
⑮中郎將:指唐蒙。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上書言通夜郎事,許之,拜為中郎將,使往通夜郎。賓:以賓位禮侍,是委婉説平定。
⑯發:徵招,招募。
⑰奉:通“捧”,搬運。幣:珠玉、黃金、刀布(貨幣)。帛:絲織品。
⑱不然:謂不測之事。
⑲發軍興制:《史記》“索隱”引張揖曰:“發軍,謂發三軍之眾;興制,謂起軍法,誅渠帥也。”又,《史記會注考證》引徐鴻鈞曰:“案,軍興是漢法名。《周禮·地官旅師》‘平頒其興積’,鄭氏注云:‘縣官徵物曰興,今雲軍興是也。’據此,軍興不當析讀。”此備一説。
⑳當行者,正被徵用的人。自賊殺:自殺,殘害殺戮自己。
㉑烽:烽煙。燧:烽火。燔(fán):燃。
㉒旋踵:轉身,喻時間短。此句謂計策很快見效。
㉓編列之民:編入户籍之民。
㉔剖符:帝王分封諸侯,分剖符節為二,雙方各執其半,以為憑信。
㉕析珪(guī):與上互文,以玉作信物。
㉖通侯:爵位名。原稱徹侯,避武帝諱改。
㉗東第:甲第,豪宅。
㉘抵:至,當。
㉙相越:相去。
㉚行者:被徵用的人。
㉛讓:責。三老孝悌:漢時鄉村小吏。
㉜田時:農忙季節。
㉝重:以……為重,重視,不輕易做。
㉞道:民族雜居的縣。
㉟知:《漢書》《文選》作“喻”。
㊱唯毋忽也:《漢書》《文選》無“唯”“也”二字。 [1] 

喻巴蜀檄白話譯文

告知巴郡、蜀郡太守:
周邊少數民族不順從朝廷搞對立,卻沒有受到軍事打擊已經很長時間了,還時常侵犯邊境,使官吏勞苦。當今皇上登位,體恤安慰天下百姓,團結穩定中原內地,然後發動並派出軍隊到北方征討匈奴。匈奴王恐懼,拱手屈服,下跪求和。康居等西方屬國,即使需要中介語言翻譯才能溝通,也請求來朝廷慶賀,畢恭畢敬地跪拜進獻貢禮。於是轉移軍隊東征,致使閩越王被弟弟殺掉;又乘勢向右攻下南越,南越王派太子來朝廷作人質。南方西方各少數民族的君長不斷效力進貢,不敢懈怠,伸長脖子踮起腳跟,人人仰慕傾心,競相爭先歸順,都想被使喚;只因路途遙遠,山川阻隔很嚴重,不能親自來朝拜。不順從的已被討伐,然而表現好的還沒獎賞,所以派中郎將唐蒙去禮節性訪問西南各少數民族君長。在巴郡、蜀郡徵招士兵各五百名,只是去搬運作為禮品的財物和保衞使者以防意外,並沒有軍事行動和投入戰鬥的憂患。現在聽説他卻啓用了軍事法則,使青年驚懼,老人憂慮;州縣又擅自派人去轉運糧食和繳納物。這些都不是皇上的旨意。另一方面,應徵的人有的逃跑,有的自殺,這表明他們缺乏作普通百姓的品德。
邊境地方的人,一聽説烽火燃起,就都拿上弓箭騎馬奔赴,或扛着武器跑來,汗水不斷線淌流,還唯恐落後。他們頂着刀口,冒着飛箭,義無反顧,還主動獻計獻策,計策也神速見效,人人心懷憤怒,如報個人仇恨。難道他們喜歡死討厭生,不是中國籍的人,與巴蜀的人不同一個皇上嗎?是他們考慮得深遠,因而樂意盡老百姓的義務。因此有人立了功,得到封官職、授爵位的憑證,生前當公侯,住豪宅,死後留美名揚後世,傳封地給兒孫。他們做事很忠實敬業,然後才能當官享受安樂,名聲永遠流傳,功勳顯著,永不磨滅。因此賢人君子肝腦塗原野,膏血潤野草也不逃避。現在乾點兒搬運禮品到南方的差事,就自殺或逃跑被殺,人死了又無好名聲,被稱為最蠢的人,還影響到父母也受羞恥,被天下人嘲笑。人的胸懷見識相差豈不是太遠了嗎?然而這不只是應徵人的罪過,父兄教育沒有率先垂範,子弟遵循教導就不會嚴謹,就缺少好品德和恥辱感;而且當地社會風氣也不純樸誠實,那些人被處罰、殺頭,不也是應該的嗎?
當今皇上憂慮使者唐蒙和郡縣官吏像上述那樣,擔心不成器的愚民又是如此,所以派親信使者把徵招士兵的事明確告訴百姓,順便用自殺逃跑是對朝廷不忠的罪名來斥責他們,用沒教育好的過失來責怪鄉村小吏。現在正值農忙時期,不想輕易召集人眾,給農民添麻煩,已經親自會見附近縣的人,還擔心遠處高山深谷的人不能普遍知曉。這檄文一到,趕緊下發各縣,讓百姓都知道皇上的心意,希望不要疏忽。

喻巴蜀檄創作背景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了寫作《喻巴蜀檄》的直接原因:“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了“西南夷”在戰國、秦及漢初與“內地”的關係,唐蒙開通夜郎、西僰等的由來等等。《史記》的《平津侯主父列傳》《平準書》、《漢書》的《武帝紀》《司馬相如傳》《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西南夷兩粵朝鮮傳》、《漢紀》、《資治通鑑》等也記載其基本史實。在唐蒙“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柯江”的過程中,徵發財物很多,巴蜀士兵役夫勞苦死亡眾多,有逃亡甚至自殺者,唐蒙誅殺其首領,引起巴蜀百姓驚恐和不滿。於是漢武帝派在朝廷為“郎”官的巴蜀當地人司馬相如為使節譴責唐蒙,告訴巴蜀百姓唐蒙勞苦巴蜀不是皇帝的本意,以此安撫巴蜀百姓。《喻巴蜀檄》就是為這件事而寫的一篇檄文,當作於漢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夏季。
《喻巴蜀檄》創作時間距離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的馬邑(今山西朔州)之圍伏擊匈奴主力失敗僅僅兩年。馬邑之戰,拉開了漢匈大規模戰爭的序幕。漢朝為了打通西南夷與長沙、豫章(今南昌)的聯繫,使陸路、水運暢通無阻,必須保證蜀地的社會秩序不發生大的動盪。而中郎將唐蒙大規模徵發巴蜀吏卒,各郡陸路、水路大興徭役,以嚴厲的法令名義誅殺當地教團組織頭領,因此漢武帝派司馬相如發佈《喻巴蜀檄》,曉諭巴蜀父老。這是為了集中精力反擊匈奴入侵,以避免南部動亂分散精力,影響反擊匈奴的基本國策。
漢武帝派遣司馬相如發佈《喻巴蜀檄》,意在藉助司馬相如在蜀地的影響。司馬相如以何職務發佈《喻巴蜀檄》,史書沒有記載,當和第二次出使巴蜀的隆重威風不同,這次可能沒有特別升官,只以原職出使,或者就是《西南夷列傳》所説的“郎中將”。這次被任命,主要是因為他的“蜀人”身份,文章出眾倒在其次。此行的使命相對簡單,只限於宣傳皇帝的仁德以及這次徵發兵役的意義,安撫巴蜀人心。出使所到範圍,只在成都附近:“已親見近縣,恐遠所溪谷山澤之民不遍聞,檄到,亟下縣道,使鹹知陛下之意,唯毋忽也。”顏師古注:“近縣之人,使者以自見而口諭之矣,故為檄文馳以示遠所也。”即是説司馬相如親自在郡治附近的縣進行這些工作,遠處的縣就傳發檄文給巴、蜀兩郡太守,由兩郡太守轉發給縣、道官員,再宣傳給全體百姓。雖然巴、蜀連稱,但司馬相如親自到達的地方應該是在蜀郡郡治成都及其附近地區,《喻巴蜀檄》也同時寫在成都或其附近。 [2-3]  [4] 

喻巴蜀檄作品鑑賞

喻巴蜀檄整體賞析

《喻巴蜀檄》載《史記》卷一一七,《漢書》卷五七下,《文選》卷四四,《藝文類聚》卷五八。檄是用於聲討的一種文體。這篇文章是斥責巴蜀吏民的“罪”“過”的。文章為穩定人心,先用對外征討的聲威和雖被徵招而無隱患來震動和安撫人心,為皇帝本意辯解,並分析唐蒙和地方官吏的責任;再樹邊民為榜樣,以當官享樂傳名來規範和開導百姓,並在對比中尋過責怪巴蜀吏民;最後説明作意,要求及時傳達。總之,維護皇帝,斥責官吏,開導百姓,揚威以懾之,示安以慰之,示範以規之,示利以導之,尋過以責之。縱橫辯説,思維產密;策略周祥,全盤平衡;運用權術,有利有節,入情入理,語言曉暢,説服力強。
從需要解決的問題來看,《喻巴蜀檄》為文其實非常為難,因為作者司馬相如的使命比較麻煩。唐蒙略通西南夷乃是奉命,並且是司馬相如本人所贊成的,引起巴蜀震動後,皇帝卻要譴責唐蒙,並告知巴蜀百姓,唐蒙的做法並非皇帝本意。也就是説這篇文章必須顧及唐蒙、巴蜀民、皇帝三方面的意圖,而又不能違背朝廷通西南夷的大政方針。司馬相如的“蜀人”身份此刻並非無謂,指摘巴蜀本地憑“愚民”是唯一解開這個三重連環套的鑰匙,司馬相如的“蜀人”身份至少可以比“外地人”讓巴蜀本地“愚民”具有更多的認同感。劉熙載藝概》説:“相如一切文,皆善於架虛行危。”就《喻巴蜀檄》一文來説,“虛”即不在於“巴蜀民大驚恐”的事實如何,而在於如何認識;“危”即在於唐蒙、巴蜀民、皇帝三方各有道理需要平衡,如何闡述其中的輕重緩急確實非常為難。
從《喻巴蜀檄》的內容來看,指責唐蒙並非重點,宣傳皇帝的本意也非重點,而指摘“巴、蜀行者”有“不忠死亡之罪”才成為重點,連帶指摘這些“行者”的“父兄”以及專管教訓百姓的官員有“不教誨之過”。楊升庵雲“得告喻體裁,以大義令使者與蜀民兩分其責”,“兩分”説還未深入其內在邏輯,應當説此文是以指摘“蜀民”為主。
文章開頭闡述朝廷在“邊境”治理上的巨大成就和唐蒙奉使西南的必要性,這就從根本上確立了朝廷和唐蒙此次行動的正義所在,為後文指責巴蜀“行者”和巴蜀“愚民”建立一個堅實的道義基礎。接着説明這次行動本“靡有兵革之事,戰鬥之患”,略敍事實:“今聞其乃發軍興制,驚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摧為轉粟運輸,皆非陛下之意也。”其中“驚懼、憂患”,即將撫慰巴蜀人士之意帶出,卻又明白將唐蒙加以指責,但僅此一筆帶過,就轉到總結此次出使的原意:申明“皆非陛下之意也”。行文至此,似乎出使的任務就完成了,但僅如此,“略通夜郎西僰”的任務就難於繼續進行了,既然“陛下即位,存撫天下,輯安中國“,“不順者已誅,而為善者未賞,故遣中郎將往賓之”,所以,唐蒙又無可厚非,指責”巴蜀民大驚恐“就勢所必然,並稱揚“夫邊郡之士”與之相對:“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夫邊郡之士”“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他們是“賢人君子”,而這些“自賊殺,或亡逃抵誅”的“行者”及其“父兄”乃“寡廉鮮恥”,“為天下笑”,有“不忠死亡之罪”“教誨之過”,措辭極為嚴厲。然後再次重申“陛下”之德為“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闡明自己的任務為“遺信使曉喻百姓以發卒之事”。最後要求巴蜀各級官員務必傳達給“遠所溪谷山澤之民”,“使鹹知陛下之意”。以“通西南夷”為根本、為標準,在這個前提下闡述評論各方意見功過,這應當是司馬相如完成使命唯一的途徑,也是《喻巴蜀檄》必然的結構方式。
全文五百六十餘字,嚴正精悍、周詳曉暢,深得文體之要,完全合乎《文心雕龍》對檄文的所下的定義:“檄者,皦也。宣露於外,皦然明白也。凡檄之大體,故其植義揚辭,務在剛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辭緩;露板以宣眾,不可使義隱。必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無所取才矣。”指摘“巴蜀愚民”的語氣極為嚴厲,命令太守傳檄,語氣也十分果決,都是為了檄文“故其植義揚辭,務在剛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辭緩”的目的。為了達到“曒然明白”的效果,全文未用一個典故,語詞和其它幾篇比較也不甚考究,如設問對答結構、聯邊字等皆未使用,應當是考慮”遠所溪谷山澤之民””遍聞”的需要,即“露板以宣眾,不可使義隱”。為了達到“氣盛而辭斷”的效果,司馬相如使用了大量的駢偶、鋪陳、押韻的辭賦方法。駢偶方面,文中僅完全對偶語句就達二百八十餘字,大致佔全文一半字數;鋪陳方面,在“邊境”“邊郡之士”兩個關節處鋪陳共計二百七十餘字,約佔全文一半篇幅;押韻方面,文中大部分句子押韻,押韻密度和《子虛上林賦》等散體賦押韻密度相差不遠。駢偶、鋪陳、押韻成為這篇文章主要的修辭手段。明代張溥説司馬相如“抑其文,皆賦流也”,即主要體現在駢偶、鋪陳、押韻這三方面,也是其文章華麗的根源所在。
作為古代流傳至今的第一篇成篇檄文,《喻巴蜀檄》具有檄文的基本特點,又保持着司馬相如文章整飾華麗的一貫風格,在寫作技巧上對後世有多方面的借鑑作用。 [5] 

喻巴蜀檄名家點評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德華《事昭而理辨 氣盛而辭斷——司馬相如〈喻巴蜀檄〉〈難蜀父老〉解讀》:《喻巴蜀檄》不是對敵的檄文,主要是曉喻百姓的,類似於告示,故任昉根據篇名一“喻”字,歸為“喻”體。文章表達的主要觀點遠不止責備唐蒙。其最終目的是讓巴蜀官民知曉開發南夷的意義,能夠為國盡忠效力,懂得君臣禮義。 [3] 

喻巴蜀檄作者簡介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漢代文學家。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代喜歡讀書練劍,二十多歲就做了漢景帝的警衞“武騎常侍”。所作《子虛賦》與《上林賦》為漢武帝所讚賞,拜為中郎將,奉命出使西南,後為孝文園令。他見武帝喜好神仙之術,曾上《大人賦》欲以諷諫,然效果適得其反。後病卒於家。《漢書·藝文志》著錄其辭賦二十九篇,現存六篇。明人輯有《司馬文園集》。 [6] 
參考資料
  • 1.    熊偉業.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校讀[J].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23-127
  • 2.    熊偉業.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叢考[J].許昌學院學報,2008(3):71-73
  • 3.    王德華.事昭而理辨 氣盛而辭斷——司馬相如《喻巴蜀檄》《難蜀父老》解讀[J].古典文學知識,2013(5):110-118
  • 4.    樊榮.《喻巴蜀檄》《難蜀父老》的“論”“説”特徵及其理論價值[J].長春師範大學學報,2019(3):43-46
  • 5.    熊偉業.《喻巴蜀檄》文體分析[J].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4):57-62
  • 6.    周嘯天.先秦八代詩賦鑑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