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雨草

鎖定
喜雨草(拉丁學名:Ombrocharis dulcis Hand.-Mazz.)是唇形科、喜雨草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20-30釐米;根莖短,匍匐,木質球莖粗達3釐米,具多數纖細鬚根。莖四稜形,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葉紙質,對生,卵圓形、長圓狀卵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長3-12.5釐米,寬1-4.5釐米。花序頂生,由輪傘花序組成總狀聚傘花序,疏鬆,總梗長4-9釐米,花序軸被極短下曲的短柔毛。花萼鍾狀,二唇形,長3-5毫米,長可達8毫米,近裂至1/2,上唇3淺裂。花冠白色,裂片卵圓形,反捲,下唇約為上唇1/2,3裂,裂片近等大,近圓形,邊緣微波狀。雄蕊4,着生在冠筒中部。小堅果4,卵珠形,長約2毫米,壓扁,淡褐色,光滑。花果期8-10月。
分佈於中國湖南(武岡、寧遠、通道、道縣、新寧)和廣西融水縣。生長於海拔1000-128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
喜雨草是唇形科的一個單種屬植物,即屬於唇形科喜雨草屬,僅喜雨草一個種。喜雨草的再次發現,對該珍稀植物的保育以及在唇形科中的系統地位研究有着重要意義,同時對湘黔桂植物區系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喜雨草
拉丁學名
Ombrocharis dulcis Hand.-Mazz. [7]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喜雨草屬
喜雨草
命名者及年代
Hand.-Mazz.,1939
保護級別
絕滅(IUCN標準)

喜雨草植物學史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標本館的喜雨草模式標本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標本館的喜雨草模式標本
自18世紀開始,特別是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大批西方傳教士、植物學家、園藝工作者來到中國,進行植物資源的調查、採集,其中就有奧地利植物學家韓馬迪(H. Handel-Mazzetti)。1914年,韓馬迪開始進入中國採集標本,先後在雲南(1914、1915、1916)、四川(1914)、貴州(1917)、湖南(1917、1918)採集標本。1917年秋天從貴州進入湖南,至武岡雲山進行了調查,後至長沙過冬;1918年春季又從長沙返回武岡,並沿途調查、採集,6月抵達武岡,8月4日和8日韓馬迪在雲山先後兩次採集到喜雨草的標本,1918年回國後,一直潛心研究中國植物。1936年,韓馬迪將喜雨草作為一新屬、新種發表在《中國植物誌要》,模式標本保存於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植物標本館和英國愛丁堡植物園標本館。 [2] 
1977年出版的《中國植物誌》第65卷唇形科,根據原始文獻收錄了喜雨草這個湖南特有屬、種,並在其中標註“標本未見,摘自原描寫”。喜雨草屬為唇形科的單型屬,為了研究其在唇形科中的系統地位,在喜雨草被髮表後的幾十年時間裏,國內外植物學家相繼去模式產地武岡雲山尋找,未果。將近一個世紀再也沒有喜雨草的標本採集記錄。 [2] 
1992年,中國植物學家吳徵鎰院士到維也納大學植物標本館查看喜雨草模式標本——這是中國植物學家首次見到其真身。新屬發表之後,中國國內外植物學家曾多次到其模式產地湖南武岡雲山尋找喜雨草,欲作進一步深入研究,但都沒有找到,當時大家都以為喜雨草已經不幸滅絕。 [3] 
基於湖南省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項目,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喻勳林教授的研究團隊於2013年8月在寧遠縣發現唇形科一疑難植物,並拍攝了照片(YXL_9500、YXL_9501)。時隔2年,2015年在通道縣進行調查時,也發現了同一種植物,拍攝照片並採集了標本(標本號15081805);同年8月份,課題組的吳磊、周輝分別於道縣、新寧也拍到這一植物(DSC_1092、DSC_7624)。為鑑定該唇形科疑難物種,該研究團隊請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唇形科研究專家向春雷博士進行了鑑定,這才揭開喜雨草的真面目。這是中國植物學家們才第一次見到喜雨草的活體植株及其自然分佈情況,之後在湖南省武岡縣陸續被重新發現。周建軍等根據採集標本及照片對其形態進行詳細補充並更正原形態描述,重新確定並訂正了該種花萼為3/2式,花冠顏色為白色;向春雷博士和國外植物學家對其進行系統學研究,確定了喜雨草的分類地位。 [2]  [3] 
在第四次全中國中草藥資源普查(廣西)試點項目野外調查、植物標本採集及標本整理鑑定工作中,發現一種特別的唇形科植物,經中山大學馮慧喆初步鑑定,懷疑其是喜雨草,最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唇形科專家向春雷博士鑑定,確定其為喜雨草。 [3] 
2014年,莫佛豔等人在中國廣西融水縣採集植物標本時發現喜雨草。2016年8月正值其花期,莫佛豔等人再次去找尋,並拍攝到其花朵。 [3] 

喜雨草形態特徵

喜雨草
喜雨草(5張)
多年生草本,高20-30釐米;根莖短,匍匐,木質球莖粗達3釐米,具多數纖細鬚根。莖四稜形,直立,分枝或不分枝,纖細,常被短柔毛。葉紙質,對生,卵圓形、長圓狀卵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長3-12.5釐米,寬1-4.5釐米,先端鋭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且較短下延至葉柄,邊緣除基部外均具密而粗的圓齒狀鋸齒,兩面散佈黃色小腺點,上面深綠色,被糙伏毛,葉背淺綠色或淡紫色,近無毛;葉脈3-9對,兩面凸起,被極短的捲曲疏柔毛;葉柄長1.5-4釐米,稀近無柄,被捲曲短柔毛。 [2] 
花序頂生,由輪傘花序組成總狀聚傘花序,疏鬆,總梗長4-9釐米,花序軸被極短下曲的短柔毛,輪傘花序彼此間距離5-15毫米,常具3(-9)花;苞片披針形,長約3-5毫米,草質,無柄,全緣或具齒,兩端漸尖,被短柔毛,小苞片微小;花梗長7-15毫米,開展,被短疏柔毛。花萼鍾狀,二唇形,長3-5毫米,11脈,外面在脈上被極短的疏柔毛,具腺點,喉部被長柔毛毛環,果時增大,長可達8毫米,近裂至1/2,上唇3淺裂,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具短尖頭,具3脈,在凹缺下有二叉狀的居間脈,網結,下唇約為上唇2倍長,2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具短尖頭,具1脈。花冠白色,長6-8毫米,冠筒短且寬,冠檐二唇形,邊緣具小乳突狀緣毛,上唇長3-4毫米,微盔狀,下部具脈網,背面疏被疏柔毛,深2裂,裂片卵圓形,反捲,下唇約為上唇1/2,3裂,裂片近等大,近圓形,邊緣微波狀。雄蕊4,着生在冠筒中部,直伸,在花冠唇裂之下,花絲絲狀,前對稍長,花葯橢圓形,藥室近平行,分離。花柱基生,比花冠短,先端相等2淺裂。小堅果4,卵珠形,長約2毫米,壓扁,淡褐色,光滑。花果期8-10月。 [2] 

喜雨草近種區別

喜雨草屬與斜萼草屬為近緣屬,由於喜雨草花萼被錯誤地描述為2/3式,導致在唇形科的檢索表中這兩個屬的檢索信息錯誤。其共同點有:花萼均為3/2式,下唇長於上唇,上唇3裂,下唇2裂;不同點有:斜萼草屬無木質地下莖,花萼具5-8(10)脈,腋生輪傘花序,花冠上唇與下唇等長;雄蕊伸出喉外很多;喜雨草屬具木質地下橫走莖,花萼11脈,花冠上唇長於下唇;雄蕊伸出喉部不多,近內藏。 [2] 

喜雨草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湖南(武岡、寧遠、通道、道縣、新寧)和廣西融水縣。生長於海拔1000-128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 [2]  [3] 
分佈於中國寧遠縣的喜雨草生於原生常綠闊葉林下,喬木層種類主要有多脈青岡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 W. C. Cheng et T. Hong)、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 (Pilg.) Florin)、交讓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疏齒木荷Schima remotiserrata H. T. Chang)、猴頭杜鵑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厚葉紫莖(Stewartia crassifolia (S. Z. Yan) J. Li et T.L. Ming)、厚葉紅淡比Cleyera pachyphylla Chun ex H. T. Chang)、短葉冬青Ilex brachyphylla (Hand.-Mazz.) S. Y. Hu)、中華槭Acer sinense Pax)、鐵杉Tsuga chinensis (Franch.) Pritz.)等,灌木層種類主要有腺柄山礬Symplocos adenopus Hance)、桃葉珊瑚Aucuba chinensis Benth.)、尖萼毛柃Eurya acutisepala P.T.Li)、硃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多葉井岡竹Gelidocalamus multifolius B. M. Yang)等,草本層種類主要有短葶無距花Stapfiophyton breviscapum C. Chen. )、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湖南馬鈴苣苔Oreocharis nemoralis Chun)、螞蝗七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 )、山麥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短葉赤車Pellionia brevifolia Benth.)、長穗兔兒風Ainsliaea henryi Diels)、福建蔓龍膽Crawfurdia pricei (Marq.) H. Smith)、華東瘤足蕨(Plagiogyria japonica Nakai)等。 [2] 
分佈於中國廣西的喜雨草散生於靠近山溪邊的次生常綠闊葉混交林下,海拔1178米,分佈面積約400平方米,鬱閉度為50%,土壤母質為花崗岩,黑色,腐殖質豐富。羣落建羣種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樹齡約30年;伴生種為南方莢蒾Viburnum fordiae Hance)、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圓錐繡球Hydrangea paniculata Sieb.)、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Tobl.) Rehd.)、粗葉懸鈎子Rubus alceaefolius Poir.)、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inn.)等。 [3] 

喜雨草主要價值

喜雨草是唇形科的一個單種屬植物,即屬於唇形科喜雨草屬,僅喜雨草一個種。喜雨草的再次發現,對該珍稀植物的保育以及在唇形科中的系統地位研究有着重要意義,同時對湘黔桂植物區系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  [4] 

喜雨草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絕滅(EX)。後於重新被發現。由於上世紀大規模的原生闊葉林遭到破壞,加之喜雨草分佈海拔較高,喜陰濕環境,散生,很難被發現。 [2]  [3]  [5-6] 
喜雨草自從作為新屬種發表以後,經過多次追蹤,都未發現其蹤跡,當時人們都以為它不幸滅絕了,消失近百年之後又重新被發現,但其現有的自然分佈生境及長勢仍然不容樂觀。喜雨草多分佈於中高海拔、有溪流、排水性良好的闊葉針葉林下,並且呈零星分佈狀態,自然分佈面積小,種羣個體數量少,其自然分佈植株數量小於大熊貓的數量。喜雨草對生境的專一性是其瀕危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人工林的除草工作是喜雨草再次遭遇滅絕的潛在危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對珍稀稀有物種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