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平翁主

鎖定
和平翁主 (1727年-1748年),別名“和平貴主”,朝鮮英祖之庶三女,母為映嬪李氏出,下嫁錦城尉樸明源。1748年死於難產,時年21歲。她過世時,英祖非常的悲傷,由於她沒有生育子女,英祖以進士樸興源第三子樸相喆(樸明源侄兒)繼後。
別    名
和平翁主
和平貴主
所處時代
朝鮮王朝
出生日期
1727年
逝世日期
1748年

和平翁主人物生平

和平翁主、樸明源族譜 和平翁主、樸明源族譜
和平翁主生於英祖三年四月二十七日,由映嬪李氏出。 [1] 
和平翁主可説是父親英祖一生最寵愛的女兒,他在她身上傾注了所有的愛。英祖將她形容為自己的“知己”。 [2]  即使和平翁主辭世,英祖仍然不能釋懷,將對她的愛完全轉移到妹妹和緩翁主身上。她出嫁前英祖興建梨峴別宮為她的嫁妝,但被她婉拒。她的嫁妝極其豐厚,十里紅妝,是姐姐和順翁主的“萬萬倍”。 [3]  婚後,英祖對駙馬樸明源也愛屋及烏,常邀請他到宮中相聚。
而和平翁主温柔善良的個性也與和緩翁主恰好相反,比起這個同母的妹妹,她與弟弟莊獻世子的感情也可以説非常融洽。她在世時十份關愛弟弟,常常會從中調和英祖與莊獻世子緊張矛盾的父子關係。若不是她的早逝,也許莊獻世子的悲劇就可以避免。
英祖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陽曆1748年7月19日),和平翁主因為難產逝世。英祖悲痛萬分,茶飯不思 [4]  他暫停了朝政,並從景福宮遷回昌德宮,因為昌德宮比較靠近和平翁主的府邸,方便英祖親自監督和平翁主的下葬儀式。英祖甚至不顧身份親臨殯殮。 [5]  下葬前,英祖蒞臨和平翁主府,前後足足哭了五次,與愛女訣別。 [6]  和平翁主的喪禮非常隆重,以一等之禮入葬 [7]  ,其豪華程度幾乎接近國葬規格。 [8]  為了攬得風水寶地讓愛女安心長眠,英祖命人強行購買坡州尹家世代居住的土地,撤走附近逾百户民居,以坡州馬山作為和平翁主的陵墓。 [9]  和平翁主逝世後,很長一段時間英祖都處在恍惚中,甚少接見羣臣, [10]  並多番蒞臨和平翁主府,緬懷過往種種。一直到隔年(1749)初,英祖都不能從喪女之痛中恢復過來。
由於和平翁主無育,英祖下令把樸明源的侄兒(其為樸明源長兄樸興源的第三子)樸壽賢(後改名樸相喆)過繼給樸明源與和平翁主夫婦為養子。 [11-12] 

和平翁主影視形象

1998《帝王之路》,金成鈴
參考資料
  • 1.    《燕巖集·三從兄綏祿大夫錦城尉兼五衞都摠府都摠管贈諡忠僖公墓誌銘》……貴主以英宗三年丁未四月二十七日生。戊辰六月二十四日即世。享年二十二。……
  • 2.    《英祖實錄》卷68, 24年(1748 戊辰 / 清 乾隆13年) 7月 1日:父母之於子女有知己焉, 於子婦則賢嬪為知己, 於女則以和平翁主為知己, 而今遽至此
  • 3.    《英祖實錄》卷68, 24年(1748 戊辰 /清 乾隆13年) 8月 2日: 初翁主下嫁時, 錦平尉樸弼成語人曰, ‘吾於貴主之婚, 每為主婚, 和順之下嫁, 比吾館主時儀物之豐十倍矣。 今貴主資裝, 比和順, 尤萬萬矣。’ 翁主出宮之初, 上賜梨峴別宮, 主辭焉。
  • 4.    《英祖實錄》卷68, 24年(1748 戊辰 /清 乾隆13年) 7月1日:內局入侍, 上曰: “米飲之屬不順下, 而每多沓沓時矣。 展謁太廟然後, 可得少安矣。”
  • 5.    《英祖實錄》卷67, 24年(1748 戊辰 / 清 乾隆13年) 6月25日:戊寅/上在和平主第, 命移次昌德宮。 上在主第時, 甚雨, 百官、軍兵終日沾濕。 午後移次昌德宮, 羣臣爭之不得, 將欲復臨殮殯也。【史臣曰: 王者臨喪, 自有典禮, 列朝以來, 王子、公ㆍ翁主之喪, 雖或出臨, 旋即還宮。 親臨殯殮, 古所未聞。 大臣、諸宰非不爭之, 而終不能感回者, 二十載間承奉成習, 甘心為苟從之臣。 及至有無前之過舉, 雖欲救之, 其亦晩矣。】
  • 6.    《英祖實錄》卷68, 24年(1748 戊辰 / 清 乾隆13年) 閏7月 29日:辛巳/上幸和平翁主第。 時, 翁主葬日將至, 故欲為一訣, 遂臨其第, 前後哭臨凡五也。
  • 7.    《英祖實錄》卷68, 24年(1748 戊辰 /清 乾隆13年) 7月8日:錦城尉樸明源上疏, 辭翁主喪一等葬禮, 批曰: “祿以一等, 葬以一等例也, 豈曰濫也? 所重王姬, 其敢辭焉?”
  • 8.    《英祖實錄》卷68, 24年(1748 戊辰 /清 乾隆13年) 8月2日:甲申/葬和平翁主, 儀物之盛, 亞於國葬。治墳數朔, 畿邑之民, 為之廢農。
  • 9.    《英祖實錄》68卷, 24年(1748 戊辰 /清 乾隆13年) 閏7月3日:乙卯/命户曹, 買坡州士人尹得聖家山。 尹氏莊舍在於坡州馬山, 五世相傳。 時, 翁主卒逝, 上使宗臣識堪輿術者南原君等相地, 以尹家莊後為吉。 上命版曹, 出銀給民家, 百户皆毀撤。 【史臣曰: 翁主有淑德而卒, 上以止慈之義, 為之痛惜, 此則天理之(常)〔當〕然。 哀不可過, 過則非禮, 況人君乎? 自翁主卒逝之後, 過二旬始許賓對, 前後過中之教, 記注不能盡記。 蓋羣臣無見憚於上者, 致上有此失, 惜哉! 且死則葬不食之地, 使翁主賢乎, 宜循其志, 以成其美, 奪人家世守之地, 又毀數百民家, 夫以上為民之德意, 猶有所掩而未之思歟?”】
  • 10.    《英祖實錄》卷68, 24年(1748 戊辰 /清 乾隆13年) 7月17日:己亥/引見大臣、備堂。 上自翁主喪後, 罕接羣臣, 至是聞淸使入境, 有是命。
  • 11.    반남박씨세보 潘南樸氏世譜, 10권  .FamilySearch[引用日期2021-04-06]
  • 12.    승정원일기 1030책 (탈초본 56책) 영조 24년 6월 24일 정축 27/31 기사 1748년 乾隆(淸/高宗) 13년  .承政院日記[引用日期2021-04-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