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讀音zhōu)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甲骨文中的“周”字像在一塊田地裏密植上莊稼的樣子,本義為雕刻細密,完備。“周”字本為象形字,但構形不明。;文獻中“周”義存在着一個圍繞着“周密”義衍變的引申脈絡,由“周密”義引申出緊密、親密義,亦引申指周匝、普遍義,由周匝義引申為環繞義,由環繞義引申出四周義,由四周義引申出周邊義。
[3-4]
周字源演變
編輯“周”字結構構型不甚明瞭。“周”的甲骨文是一個象形字,像四方的田地裏長着植物,作圖1、2;有學者認為字像方格縱橫、刻畫文采之形,為“雕”之初文;有學者認為“周”本義指周密。而在甲骨文中用為方國名。隨後發展到了西周金文,金文中即指姬周。金文的形體在“田”下面添加了一個“口”,作圖3、4、5;商、周文字中“周”均不從“用”,所謂從“用”乃始於春秋戰國間的訛變。《説文》中小篆的形體來自對金文的改造,筆畫長短有所變化,《説文·口部》“周,密也”。此義為雕刻細密,完備。隸書、楷書形體基本一致,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3-4]
[7-8]
周詳細釋義
編輯讀音 | 詞性 | 釋義 | 例句 | 英譯 | 例詞 |
zhōu | 形容詞 | 嚴密;緊密。 | 《左傳·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其用之遍。 杜預注:周,密也。 《周禮·考工記·函人》:橐之而約則周也。 鄭玄注:周,密緻也。 | careful;meticulous;well-considered | 周悉;計劃不周;周謀;周嚴;周謹;周慮 |
稠密;緊密。 | 《周禮·考工記·函人》:橐之而約則周也。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具車徒以受地必周。 注:密也。 《左傳·襄公十二年》:盟所以周信也。 注:固也。 | close | 周置;周雲;周閉 | ||
親密,親切,熟悉而情深。 | 《韓非子·説難》: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 《論語·堯曰》: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 intimate | 周篤;周厚;周親;周黨 | ||
誠;忠信。 | 《穀梁傳·成公十七年》:公不周乎伐鄭也。 | honest | |||
堅定;專一。 | 唐柳宗元《送元秀才下第東歸序》:周乎志者,窮躓不能變其操。 | ||||
完備;充足。 | 《左傳·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之為君也,舉人之周也,與人主壹也。 杜預注:周,備也。 《孟子·盡心下》: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 朱熹集註:周,足也。言積之厚則用有餘。 唐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 宋王安石《上執政書》:至於所以賜某者,亦可謂周矣。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十七:我們做窮人的,衣服不周,常會被人原諒,不以為怪。 | complete | 周置;周庇;周足;周普;周方 | ||
遍及;普遍。 | 《易·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左傳·隱公十一年》: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 杜預注:周,遍也。 唐段文昌《享太廟樂章》:澤周八荒,兵定四極。康有為《大同書》緒言:如水之周於地而無不貫也,如脈之周於身而無不澈也。亦謂行遍。 《淮南子·主術訓》:若指之桑條,以貫其鼻,則五尺童子牽而週四海者,順也。 《漢書·食貨志上》:其為物輕微易臧,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內而亡飢寒之患。 | all;whole | 周身温暖;周謁;周覽;周顧;周觀 | ||
完成;成就。 | 唐沉下賢《萬勝新城錄》:顧為垣,今日而周,明日而壞,吾為諸君惜之。 宋彭乘《續墨客揮犀·史稱諸葛亮用度外人》:能用度外人,然後能周大事也。 | ||||
終;完畢。 | 《左傳·昭公二十年》:子行事乎,吾將死之,以周事子,而歸死於公孟,其可也。 杜預注:周,猶終竟也。 《百喻經·地得金錢喻》:道中偶得一囊金錢,心大喜躍,即便數之,數未能周,金主忽至。 | ||||
反覆;循環。 | 漢揚雄《太玄·周》:陽氣周神而反乎始。 範望注:周,復也。 《文選·張華〈勵志〉》詩:四氣鱗次,寒暑環周。 李善注引範子曰:週迴如循環,未始有極。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贊曰:文律運周,日新其業。 | ||||
周到,處處留意和體貼;周全;全面。 | 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 thoughtful;considerate;perfect | 周致;周細;周悉;周委 | ||
動詞 | 合;適合。 | 《楚辭·離騷》: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訓。 王逸注:周,合也。 漢荀悦《申鑑·時事》:講司馬之典,簡搜狩之事,掌軍功爵賞。小統於五校,大統於太尉。即周時務,禮亦宜之。 唐李嶠《論巡察風俗疏》:臣望量其功程與其節制,使器周於用,力濟於時。 康有為《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摺》:陷溺人才,不周時用。 | suit;befit;meet;fit | 周容;周和 | |
鞏固。 | 《左傳·哀公十二年》:子貢對曰:“盟,所以周信也。” 杜預注:周,固。 | solidate | 周固 | ||
賙濟;救濟。 | 《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佈德行惠,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 鄭玄注:周,謂給不足也。 《後漢書·循吏傳·任延》:﹝延﹞省諸卒,令耕公田,以周窮急。 唐韓愈《登封縣尉盧殷墓誌》:留守數以帛米周其家。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紅姑娘》:﹝校﹞果有急需,女必周以巨金。 | give financial help to | 周才;周亟;周急;周務;周養 | ||
繞一圈;環繞。 | 《左傳·成公二年》:齊師敗績,逐之,三週華不注。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地葆》:軍與陣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 注:周,周匝環繞。 《新唐書·西域傳下·鑊沙》:﹝婆羅吸摩補羅﹞綿地四千裏,山周其外。 清魏源《聖武記》卷六:﹝寨﹞外周以三濠,壕外又橫卧大樹。 | make a circuit | 週而復始;周屈;周沓;周圓;週轉;周復 | ||
保密。 | 《荀子·解蔽》:周而成,泄而敗。 | keep secret | |||
回。 | 《玉篇》:周,回也。 | make a circuit;round | |||
保全。 | 《螢火賦》:小智非周身之務。 | preserve | 周方 | ||
名詞 | 周圍。 | 《管子·八觀》: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七·黃蓮》:鄠縣東三十里秦渡鎮,即文王豐邑故地,有靈台址。傍有靈沼,週數十頃。 | circumference;circle;ring;periphery | 周馳;週迴;周合;周城 | |
指一個循環的時間;指整整。 | 《宋書·謝靈運傳》:在郡一週,稱疾去職。 | 週年;週歲 | |||
指一個循環的時間。指一個星期。 | week | ||||
通“舟”。 |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德經》:有車周,無所乘之。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九地》:越人與吳人相惡也,當其同周而濟也,相救若。 按今本《孫子·九地》:周作《舟》。 清週中孚《鄭堂札記》卷三:舟、周古通用。 | ||||
數學名詞。圓周的簡稱。 | 《周髀算經》:卷下璇璣徑二萬三千里,週六萬九千里。 清諸可寶《疇人傳·朱鴻》:橢圓求周,舊無其術。 | ||||
地名。在陝西岐山南。為周的發祥地。 | 《詩·大雅·綿》: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 ||||
朝代名。北周。 | |||||
朝代名。武周。 | |||||
朝代名。後周。 | |||||
拐角兒。 | 《詩·唐風·有杕之林》:有杕(dì:挺立貌)之杜,生於道周。 | corner | |||
姓。 | |||||
量詞 | 量詞。匝;回。 | 康有為《大同書》乙部第四章:宜因地繞日一週之實,名之曰周。 聞一多《貢臣》詩:月兒圓了幾周,花兒紅了幾度,還是老等,等不來你的潮頭! |
周古籍釋義
編輯周説文解字
《卷二》《口部》 職留切
密也。從用、口。
周説文解字注
密也。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伸訓為周致也。左傳。晏子曰。淸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以周與疏反對。又襄二十七年。春。胥梁帶使諸喪邑者。具車徒以受地。必周。杜皆雲。周、密也。按忠信為周。謂忠信之人無不周密者。從用口。善用其口則密。不密者皆由於口。職畱切。三部。古文周字。從古文及。及之者、周至之意。
[11]
周廣韻
職流切,平尤章 ‖周聲幽2部
周,周帀也。又至也,備也,徧也,密也。又姓,出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等八望。本自周平王子別封汝川,人謂之周家,因氏焉。一雲赧王為秦所滅,黜為庶人,百姓稱為周家,因而氏焉。《魏官氏志》獻帝次兄普氏後改為周氏。又漢複姓。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晉武帝中經簿雲:“周生,姓;烈,名。”職流切。十。
[12]
周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字部》
又至也。《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傳:周,至也。
又忠信也。《書·太甲》:自周有終。傳:用忠信有終也。《詩·小雅》:行歸於周。《論語》:君子周而不比。注:忠信為周,阿黨為比。
又終也。《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注:周,猶終竟也。
又《説文》:密也。《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於口,不見於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注:深密不測,故周也。
又曲也。《詩·唐風》:生於道周。傳:周,曲也。
又《詩·周南》疏:周,代名,其地在岐山之陽,漢屬扶風美陽縣。
又《廣韻》:備也。《前漢·路温舒傳》:鍛錬而周內之。注:晉灼曰: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
又《廣韻》:周帀也。《前漢·劉向傳》:週迴五里有餘。《韻會》:俗作周,非。
又鳥名。《爾雅·釋鳥》:巂周。疏:今謂之子規。
又《韓非子·説林篇》:鳥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飮於河則必顚,乃銜其羽而飮之。一作翢。
又不周,山名,在崑崙。《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
又風名。《白虎通》:西北曰不周風。不周者,不交也,言陰氣未合化也。
又陽周,平周,定周,皆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陽周縣,西河郡平周縣,鬰林郡定周縣。
又姓。《廣韻》:本自周平王子,別封汝川,人謂之周家,因氏焉。又魏獻帝次兄普氏,後攺為周氏。又複姓,魏初徴士燉煌周生烈。
又與周通。《論語》:君子周急不繼富。《孟子》: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周字形書法
編輯周字形對比
周書寫演示
“周”字是半包圍結構,第一筆為一撇,第二筆橫折鈎結束部首的書寫。隨後,在內部先寫一橫,從而開始書寫內部字體,最後一筆為一橫結束“周”字的書寫。
周書法欣賞
周音韻彙集
編輯周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ȶ | ||
王力系統 | 幽 | ȶ | ǐu | |
董同龢系統 | 幽 | ȶ | jŏɡ | |
周法高系統 | 幽 | t | jəw | |
李方桂系統 | 幽 | t | jəgw | |
兩漢 | 西漢 | 幽 | ||
東漢 | 幽 | |||
魏 | 幽 | jou | ||
晉 | 幽 | jou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尤侯幽 | jou | |
北魏後期北齊 | 尤侯幽 | jou | ||
齊梁陳北周隋 | 尤侯幽 | jou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tɕ | i̯ə̯u | |
擬音/王力系統 | tɕ | ǐəu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tɕ | ju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tɕ | iəu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tɕ | jə̆u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tɕ | ǐou |
周韻書集成
字形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小韻 | |
廣韻 | 周 | 流 | 平聲 | 尤 | 章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職流切 | tɕju | 周 | |
集韻 | 流 | 平聲 | 尤 | 章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之由切 | tɕiəu | |||
韻略 | 平聲 | 尤 | 之由切 | |||||||||
增韻 | 平聲 | 尤 | 之由切 | |||||||||
中原音韻 | 陰平 | 尤侯 | 照 | 全清 | tʂiəu | 周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尤侯 | 張柔切 | |||||||||
洪武正韻 | 平聲 | 尤 | 照 | 陟 | 全清 | 職流切 | tʃiou | 周 | ||||
分韻撮要 | 陰平 | 尤 | 照 | 周 |
周方言集匯
編輯◎ 贛語:dhiu1 周家,周正
◎ 客家話:[東莞腔] ziu1 [梅縣腔] zhu1 zhiu1 [客語拼音字彙] zu1 [客英字典] zhiu1 [台灣四縣腔] zu1 ziu1 [海陸腔] zhiu1 [寶安腔] zu1 (ziu1) [沙頭角腔] zu1 [陸豐腔] zhiu1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發佈關於《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4-18]
- 2. 劉釗 編纂.新甲骨文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2:58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8
- 4. 周 漢字源流 .漢字源流字典[引用日期2020-04-18]
- 5. 周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0]
- 6. 平水韻部 十一尤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4-18]
- 7. 鄭春蘭著.魅力漢字: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1:354
- 8. 周 字源演變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18]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4967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3
- 11.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232
- 12.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206頁14字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09
- 14. 《宋本廣韻》書影206頁14字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18]
- 15. 《説文解字注》書影232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18]
- 16. 《説文解字》書影63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18]
- 17. 《康熙字典》書影181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18]
- 18. 周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8]
- 19. 周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8]
- 20. 周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8]
- 21.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12-2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