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觀

鎖定
周觀(?―445年),本姓普乃,字號不詳,金城郡安川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人 [1]  ,鮮卑族。北魏時期將領。
周觀勇猛有力,身先士卒,屢立戰功,累遷軍將長史。攻打胡夏赫連勃勃,受封北鎮軍將、安川縣子。太武帝繼位後,先後隨軍討伐柔然、征討平涼、鎮撫離石,頗有功勳。善於撫慰士卒,很有威望,累遷散騎常侍、高平鎮都大將、原州刺史。太平真君元年(440年),討伐南涼禿髮保周,擅自分配戰俘,坐罪降爵,改任內都大官,出任平南將軍、秦州刺史、金城郡公,遷河東太守。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處理民事不當,引發薛永宗反叛。平亂過程受傷,得知太武帝到達蒲坂,傷重而死,失去爵位。
中文名
周觀
國    籍
北魏
民    族
漢族
籍    貫
代郡
逝世日期
445年
職    業
將領
官    職
平南將軍、秦州刺史
爵    位
金城公(死後取消)

周觀人物生平

周觀勇猛有力

周觀勇猛有體力,每次在戰鬥中,必定響應招募率先出戰。因戰功升任軍將長史,不久改任軍將。 [2]  周觀後來因攻打大夏皇帝赫連勃勃立有戰功,被賜封爵位為安川縣子,調任北鎮軍將。 [3] 

周觀隨軍征戰

永興二年(41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明元帝拓跋嗣下詔命周觀率部到西河郡離石縣,鎮撫山胡人。 [4] 
太武帝拓跋燾繼位後,周觀跟從太武帝討伐柔然。因戰功升任雲中鎮都副將,鎮守雲中。 [5] 
神麚年間(428年―431年),周觀率軍討伐柔然,俘獲很多柔然士兵,因功進封安川侯。周觀隨軍征討平涼,進封金城郡公,升任都將。又隨軍打敗離石胡人,加授散騎常侍,改任高平鎮都大將。 [6] 

周觀因罪降爵

周觀善於撫慰士卒,很有威望。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太武帝詔令周觀統領五軍向西到張掖討伐禿髮保周。遷移其百姓幾百家,準備安置到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周觀軍行至武威時,卻與將領們私下瓜分。太武帝得知後十分氣憤,降周觀的爵位為金城侯,改任內都大官。周觀後出任平南將軍、泰州刺史,不久恢復爵位為金城公。 [7] 

周觀中箭身亡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周觀因處理民事不當,導致百姓薛永宗汾水曲折處聚眾叛亂。周觀率軍討伐薛永宗,在與薛永宗作戰時被流矢射中,身負重傷。太武帝抵達蒲坂,周觀聽説太武帝來到,驚恐地爬起,致使箭傷加重而死。太武帝憤怒,取消他的爵位。 [8] 

周觀歷史評價

魏收魏書》:①“驍勇有膂力,每在軍陣,必應募先登。” [9]  ;②“善撫士卒,號有威名。” [9] 
李延壽北史》:“周觀、尉撥、陸真、呂洛拔等,鹹以勇毅自進,而周觀竟致貶黜,異夫數子者矣。” [10] 

周觀史籍記載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 [9] 
《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三》 [10] 

周觀家庭成員

兒子:周豆,內三郎、軍將,長樂太守。 [11] 
參考資料
  • 1.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周觀,代人也。
  • 2.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驍勇有膂力,每在軍陣,必應募先登。以功進為軍將長史,尋轉軍將。
  • 3.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擊赫連屈丐有功,賜爵安川子,遷北鎮軍將。
  • 4.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冬十有二月辛己,詔將軍周觀率眾詣西河離石,鎮撫山胡。
  • 5.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世祖即位,從討蠕蠕。以軍功進為都副將,鎮雲中。
  • 6.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神麚中,又討蠕蠕,大獲,增爵為侯。從徵平涼,進爵金城公,遷為都將。從破離石胡,加散騎常侍。轉高平鎮將。
  • 7.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觀善撫士卒,號有威名。真君初,詔觀統五軍西討禿髮保周於張掖。徙其民數百家,將置於京師,至武威,輒與諸將私分之。世祖大怒,黜觀為金城侯,改授內都大官。出除平南將軍,秦州刺史,復爵金城公。
  • 8.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撫馭失和,民薜永宗聚眾於汾曲以叛,觀討永宗,為流矢所中。世祖幸蒲坂,觀聞帝至,驚怖而起,瘡重遂卒。世祖怒,絕其爵。
  • 9.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1]
  • 10.    《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22]
  • 11.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周觀)子豆,初為三郎,遷軍將。卒於長樂太守。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