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瑄

(明朝大臣)

鎖定
周瑄(1407年5月7日—1484年5月30日),字廷玉,號葵軒。山西陽曲人。 [1]  明朝大臣。
周瑄由鄉舉入國學,授刑部主事、員外郎,以擅長處理案情聞名。任刑部左、右侍郎長達十六年,審清了許多冤案。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晚年居家南京。
成化二十年(1484年),周瑄去世,年七十八。追贈太子少保諡號“莊懿”。
本    名
周瑄
別    名
周莊懿
廷玉
葵軒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陽曲
出生日期
1407年5月7日
逝世日期
1484年5月30日
主要成就
審理冤案,賑撫災民
官    職
南京刑部尚書
追    贈
太子少保
諡    號
莊懿

周瑄人物生平

周瑄生於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年)三月三十日(5月7日)。 [2]  他早年經由鄉舉進入國子監學習。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年)十月,周瑄任行在北京)吏部主事 [3]  後轉為刑部主事,他善於處理法律案件。 [4] 
正統十三年(1448年),周瑄升為刑部員外郎 [5]  次年,英宗北征瓦剌,應當扈從聖駕的郎中多託病不去,周瑄請求隨行。六師覆沒,周瑄受傷逃回,升為代理郎中。有校尉受賄放了盜賊,而以仇人來代替。周瑄進行辯解,為他雪冤,而將校尉抵罪。外郡送來囚犯,一天達八百人,周瑄擔心他們中暑,三天便審理遣送殆盡。 [6] 
景泰元年(1450年),周瑄因吏部尚書王直的推薦,被破格升為刑部右侍郎。後來,他外出賑濟順天、河間饑荒。還沒辦完,英宗已於景泰八年(1457年)復位。有關官員請把他召回,英宗不聽。又賜給他敕令,命他可以相機處置。周瑄遍歷所轄地區,大舉救荒之政,先後賑濟饑民二十六萬五千人,發給耕牛種子各一萬多,上奏實行利民八件事。事情辦完後,周瑄才回京。 [7] 
天順二年(1451年),周瑄轉為刑部左侍郎。當時,英宗正信任門達逯杲,多次製造大案。周瑄千方百計疏導,多有匡正,他還轉告各郎官不要避禍。因此移交刑部定罪的人,不至於濫被冤枉。他供職刑部歲久,屬下官吏多不敢欺騙。他主張寬恕,不苛刻地引用法律條文來定罪。一同佐理刑部事務的安化人孔文英,他任御史時曾審理黃岩妖言案,應當判罪的有三千人,孔文英説他們都是冤枉,結果只抓了首從一人定罪。至此他與周蠧同在刑部,並稱為長者。 [8] 
天順七年(1456年),英宗命周瑄代掌工部事務。 [9] 
周瑄為人恬靜,淡於名利。至明憲宗即位後,他任侍郎已十六年了,才升為右都御史。他督理南京糧儲時,捕捉懲治作奸者多人,清除了宿弊。鳳陽、淮安、徐州鬧饑荒,憲宗根據周瑄的建議發倉米四十萬賑濟。 [10] 
許久後,周瑄升任南京刑部尚書。他命令各部門,凡是不需要調查的案情,不出五日必須處理完畢,因此監獄中沒有滯留的囚犯。夏天發生瘟疫,他將犯輕罪的放出監獄,對他們説:“叫你們時再來。”囚犯們歡呼而去。到召回囚犯時,沒有人誤期回來。 [11] 
周瑄任南京刑部尚書九年間,多次上疏請求退休,憲宗在許久之後才予以批准。周瑄一貫清廉,家中沒有田園,他只得擇地居於南京。 [12]  約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周瑄失明,但身體仍康健。 [13] 
成化二十年(1484年)五月六日(5月30日),周瑄去世,享年七十八歲。追贈太子少保諡號“莊懿”。 [13-14]  [15] 

周瑄人物評價

程敏政:公德性寬宏,氣度詳雅,修髯長身,議論英發,見者知為大人君子。平生事上壹,以恭謹為本,自號葵軒以見志行已正。凡所歷官,皆循序而得,不枉道以幹人。守官廉,故鄉至無田宅可歸。遇人務從厚,有不答不較。人有託,盡心力為之,不啻己事。……見誠者,必為傾倒。厚貌深顏之徒,則惡見之。居家事親孝。出入兩京,歷兩法司,幾四十年,無毫髮傷人害物之舉。至於領賑貸、督京庾,活民利國之功尤多。以故位登八座,壽幾八帙。子孫不下二十餘人,策名甲科、聯官清要以並顯於公後。則公之榮名始終,慶澤宏遠,求之一時,豈多見哉。 [16] 《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周公行狀》
劉珝:公德性寬宏,氣度詳雅,修髯長身,議論英發。平生所歷官,皆循序而得,不枉道以千人。……出入兩京法司,幾四十年,無毫髮傷人害物之舉。至於領賑貸、督京庾,活民利國之功尤多。故位登八座、壽幾八帙。子孫二十餘人,策名甲科、聯官清要以並承於公後。則公之榮名,始終慶澤,宏遠一時,豈多見哉。 [17] 《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南京刑部尚書周公墓誌銘》
張廷玉:①瑄恬靜淡榮利。 [18] 明史)②鄭辰之廉事,周瑄之治獄,皆有仁人之用心,君子哉。 [18] 《明史》

周瑄親屬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祖父
周温甫
祖母
任氏
後贈夫人。
父親
周杰
不仕。後贈資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
母親
張氏
後贈夫人。
——
原配
喻氏
鎮撫喻某(名不詳)之女,贈夫人。
繼室
顧氏
封夫人。
子輩
長子
官至禮部尚書,卒贈太保諡號“文端”。
次子
周綸
太學生,早逝。
三子
官至山東參議。
四子
周紞
早逝。
五子
周縉
早逝。
六子
周紳
早逝。
七子
周綖
早逝。
幼子
周維
——
女兒
周氏
户部尚書馬昂之子、太學生馬忠。
據《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周公行狀》的不完全統計,周瑄共有孫子十二人、孫女九人,其姓名履歷皆不詳。
表格參考資料: [16]  [18] 

周瑄史料記載

《篁墩文集·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周公行狀》 [16] 
國朝獻徵錄·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南京刑部尚書周公墓誌銘》 [17] 
明史·卷一百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18] 
參考資料
  • 1.    《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南京刑部尚書周公墓誌銘》:公諱瑄,字廷玉,別號葵軒,世為山西陽曲人。
  • 2.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書致仕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周公行狀》:公生永樂丁亥三月三十日。
  • 3.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十五》:(正統二年十月)癸亥,擢進士陳韶為行在户科給事中,周瑄行在吏部主事,黃䪧、王矩行在户部主事,高岡、彭貫、李毅、王得成行在刑部主事。
  • 4.    《明史·周瑄傳》:由鄉舉入國學。正統中,除刑部主事,善治獄。
  • 5.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三》:(正統十三年二月)壬戌,升刑部員外郎蔣箴、祝暹、陸瑜、馬嗣宗、曾翬、李棠、羅崇本為郎中,主事王健、周瑄、沈彬、甘敬脩、逯端、項忠、王槩為員外郎,照磨朱銓為署員外郎。
  • 6.    《明史·周瑄傳》:十三年遷員外郎。明年,帝北征。郎中當扈從者多託疾,瑄請行。六師覆沒,瑄被創歸,擢署郎中。校尉受賕縱盜,以仇人代。瑄辨雪之,抵校尉罪。外郡送囚,一日至八百人。瑄慮其觸熱,三日決遣之殆盡。
  • 7.    《明史·周瑄傳》:景泰元年,以尚書王直薦,超拜刑部右侍郎。久之,出振順天、河間飢。未竣,而英宗復位。有司請召還。不聽。復賜敕,令便宜處置。瑄遍歷所部,大舉荒政,先後振饑民二十六萬五千,給牛種各萬餘,奏行利民八事。事竣還。
  • 8.    《明史·周瑄傳》:明年轉左。帝方任門達、逯杲,數興大獄。瑄委曲開諭,多所救正,復飭諸郎毋避禍。以故移部定罪者,不至冤濫。官刑部久,屬吏不敢欺。意主寬恕,不為深文。同佐部者安化孔文英,為御史時按黃岩妖言獄,當坐者三千人,皆白其誣,獨械首從一人論罪。及是居部,與瑄並稱長者。
  • 9.    《明史·周瑄傳》:七年命瑄署掌工部事。
  • 10.    《明史·周瑄傳》:瑄恬靜淡榮利。成化改元,為侍郎十六年矣,始遷右都御史。督理南京糧儲,捕懲作奸者數輩,宿弊為清。鳳陽、淮、徐飢,以瑄言發廩四十萬以振。
  • 11.    《明史·周瑄傳》:久之,遷南京刑部尚書。令諸司事不須勘者,毋出五日。獄無滯囚。暑疫,悉遣輕系者,曰:“召汝則至。”囚歡呼去,無失期者。
  • 12.    《明史·周瑄傳》:為尚書九載,屢疏乞休。久之乃得請。家無田園,卜居南京。
  • 13.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書致仕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周公行狀》:久之,失明。長子經方侍經筵及皇太子講讀,急請歸省,得馳驛視公。見公飲食談論不改於昔,意其福壽方殷而未艾也。經還朝後三年,而公不可作矣,實甲辰五月六日,享年七十有八。
  • 14.    《明史·周瑄傳》:卒,贈太子少保,諡莊懿。
  • 15.    《贈太子少保諡莊懿南京刑部尚書周公墓誌銘》:成化二十年五月六日,南京刑部尚書周公卒於家,春秋七十有八。訃聞,上遣官諭祭,命工部營葬域,贈太子少保,諡莊懿。
  • 16.    《篁墩文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7-11-03]
  • 17.    《國朝獻徵錄·卷四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04]
  • 18.    《明史·卷一百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