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南·螽斯

鎖定
《周南·螽斯》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利用螽斯生子繁多的特點,比喻人的子孫眾多,從而藝術地表現了對多子者的祝賀。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前兩句描繪螽斯的翅膀及其飛翔的聲音,後兩句頌祝多子多孫。詩取法自然,求生育不是乞靈於神,而是期盼人如螽斯那樣繁育,顯示出先民對自然界生命現象的觀察。此詩以疊詞疊句的疊唱形式為特色,錘鍊整齊,音韻鏗鏘,造成了節短韻長的審美效果。
作品名稱
周南·螽斯
作品別名
螽斯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雜言古詩

周南·螽斯作品原文

周南·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1] 

周南·螽斯註釋譯文

周南·螽斯詞句註釋

⑴螽(zhōng)斯:或名斯螽,一種直翅目昆蟲,常稱為“蟈蟈”。一説即蝗蟲。一説“斯”為“之”意。
⑵詵(shēn)詵:同“莘莘”,眾多的樣子;一説和順的響聲。
⑶宜:多。爾:你。
⑷振(zhēn)振:茂盛的樣子。
⑸薨(hōng)薨:很多蟲飛的聲音。或曰形容螽斯的齊鳴。
⑹繩(mǐn)繩:延綿不絕的樣子,一説戒懼。
⑺揖(jí)揖:會聚的樣子。揖為“集”之假借。
⑻蟄(zhé)蟄:羣聚而和諧歡樂的樣子,一説安靜羣居的樣子。 [2]  [3]  [4-6] 

周南·螽斯白話譯文

螽斯扇動翅膀,羣集低飛翔啊。你的子孫多又多,家族正興旺啊。
螽斯扇動翅膀,羣飛嗡嗡響啊。你的子孫多又多,世代綿延長啊。
螽斯扇動翅膀,羣聚擠滿堂啊。你的子孫多又多,和睦好歡暢啊。 [3] 

周南·螽斯創作背景

《周南·螽斯》當是古人在婚禮上祝願新人多子多孫的祝福曲。《毛詩序》雲:“《螽斯》,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華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觀念,早在傳説時期的堯舜時代就已深入人心。在遠古,生活資源極其匱乏,人類時刻面臨着極為嚴峻的生存威脅,天災人禍不斷,各氏族部落急需擴大自身的人口規模,因而生殖就成了當時的頭等大事。由於螽斯這種昆蟲繁殖力極強,所以,詩人把它編進詩中,用以祝頌人多子多孫。 [7-8] 

周南·螽斯作品鑑賞

周南·螽斯整體賞析

根據《周南·螽斯》意象與詩語,先民頌祝多子多孫的詩旨,顯豁而明朗。就意象而言,飛蝗產卵孵化的若蟲極多,年生兩代或三代,真可謂是宜子的動物。詩篇正以此作比,寄興於物,即物寓情;“子孫眾多,言若螽斯”,即此之謂。就詩語而言,六組疊詞,除“薨薨”外,均有形容羣聚眾多之意。易辭復唱,用墨如潑,正因心願強烈。“子孫”,是生命的延續,晚年的慰藉,家族的希望。《莊子·天地》篇有“華封人三祝”的記載:堯去華地巡視,守疆人對這位“聖人”充滿敬意,衷心地祝願他“壽、富、多男子”。而再三頌祝“宜爾子孫”的《周南·螽斯》,正是先民這一觀念詩意地熱烈抒發。就詩篇編排而言,前篇《周南·樛木》祝賀新婚幸福,此篇繼而祈頌多生貴子,不僅順理成章,或恐正是編者苦心所繫。
此詩在藝術結構上,除了採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外,最大的特點是重言疊字用得多。全篇僅三十九字,就有六對重言疊字;詵詵、振振、薨薨、繩繩、揖揖、蟄蟄。作為六個單言隻字的詵、振、薨、繩、揖、蟄,原本沒有多的意思,而一旦各自重疊為重言疊字,詞義就發生了新的變化,即形成一組形容螽斯多子、人多子孫的既形象又生動的形容詞,而且每一重言疊字都可以綴上語氣助詞“兮”,作為獨立的語句,在全篇中間隔勻稱地成為詩行。這樣,便產生一種連綿和諧、聲調優美、醒目悦耳的藝術效果。否則,如果是單言隻字就很難做到這一點。同時,詩章結構並列,六詞意有差別,又形成了詩意的層遞:首章側重多子興旺;次章側重世代昌盛;末章側重聚集歡樂。另外,在朱熹詩集傳》中,《周南·螽斯》是比體首篇,故用以釋比。其實,通篇圍繞“螽斯”着筆,卻一語雙關,即物即情,物情兩忘,渾然一體。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説是《詩經》中不多見的象徵性意象。
在思想內容上,這是一篇乏味單調的作品,如果沒有較成功的藝術處理,勢難卒讀。詩人運用歌謠中常見的重言疊字這一富於形象性和節奏感的語言藝術形式,擬聲傳形,反覆詠唱,從多種角度形容描寫螽斯和人的子孫之多,一次次地深入叩動聽眾的心絃,一步步地加強感染讀者的情緒,從而,比較藝術地展示出祝願人子孫昌盛的主題意義。 [2]  [3] 

周南·螽斯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后妃不妒忌,則子孫眾多。故眾妾以螽斯之羣處和集而子孫眾多比之。” [1] 
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卷一:“以螽斯為不妒忌,附會無理。” [2]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詩只評説,難六字煉得甚新。”“其措辭亦僅借螽斯為比,未嘗顯頌君妃,亦不可泥而求之也。讀者細詠詩詞,當能得諸言外。” [3]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 2.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13-15
  • 3.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2-13
  • 4.    王秀梅譯註.詩經(上).北京:中華書局,2015:10-11
  • 5.    周明初等註釋.詩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
  • 6.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8-9
  • 7.    李 山解讀.詩經(節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36-37
  • 8.    劉冬穎.執子之手——《詩經》愛情往事.北京:中華書局,20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