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全斌

鎖定
周全斌(?~1670),字邦憲,福建省同安縣人,漢軍正黃旗,明末清初將領。
周全斌本為鄭鴻逵的翼將。永曆五年(1651),跟隨鄭成功抗清,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康熙三年(1664)降清,封承恩伯。卒諡“恪順”。
本    名
周全斌
邦憲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出生地
福建省同安縣金門浦
逝世日期
1670年
主要成就
跟隨鄭成功收復台灣,幫助鄭經順利奪取王位

周全斌人物生平

周全斌屢立戰功

周全斌本為南明隆武政權定國公鄭鴻逵的翼將。
南明永曆五年(1651),隨鄭成功抗清,任剿後營中軍翼將,常獻進兵之策。永曆六年(1652),授房宿鎮。永曆七年(1653)五月,督水師守烏礁。永曆八年(1654)二月,奉命隨鄭成功去安平與清使見面。永曆九年(1655),為後衝鎮,隨鄭成功入長江。永曆十年(1656)三月,改任左先鋒鎮。七月與十五鎮官兵北上。十二月,隨鄭成功攻羅源。永曆十一(1657)年一月,升為右戎旗鎮。二月,出師福安內港三十里地方取糧,克拮坑寨,積糧三個月。永曆十二年(1658)十一月,率右武衞扎瑞安沙園一帶。
永曆十三年(1659)六月,率部與其他鎮一起北上,克瓜州,隨後克鎮江。七月,隨鄭成功進攻南京。十月,扎瑞安沙園一帶,就地徵糧。永曆十四年(1660)一月。率部回思明州。四月,駐守莿嶼尾。五月,扎海門,與清軍總督李率泰部交戰。
永曆十五年(1661)三月,隨鄭成功收復台灣,總督承天府(今台灣)南北諸路。永曆十六年(1662)三月率部攻南澳島。得勝班師廈門後,訛傳其奉有密諭要殺害董夫人及世子鄭經並諸將十餘人。鄭經與忠振伯洪旭遂將周全斌逮捕,幾遭不測,賴董夫人(鄭成功夫人)救護得免。
周全斌跟隨鄭成功轉戰南北,常獻進兵之策,屢有戰功。

周全斌東征討逆

五月,鄭成功去世,其五弟鄭襲護理招討大將軍印,謀圖自立。十月,世子鄭徑整頓金門、廈門兵馬,策劃回台灣承襲延平郡王之位。周全斌作為鄭經所率討伐軍先鋒,趁大霧強行登陸潦港。黃昭察覺後親自率軍迎擊,周部幾潰,此時周全斌剛剛登陸,見狀大呼:“後面是水,大丈夫寧可死於戰,不可死於水。吾已將船棄擲,可速從吾前往!”隨後親自衝鋒。諸軍聞之,都反身奮戰,一時間喊聲震天。黃昭中流矢死,其軍大亂。隨後鄭經免盔相示,招降了剩餘的叛軍。

周全斌投降清朝

鄭經主台時,督理五軍務。永曆十七年(1663)回廈門,九月大敗侵犯廈門的清軍,殺清軍陸路提督馬得功
清康熙三年(1664)四月,鄭經因失金門、廈門兩島,遂撤兵回台灣,命周全斌斷後。周全斌因與洪旭不和,恐回台遭不測,遂於康熙三年三月率部降清,封三等伯爵。十二月,改承恩伯,食三等伯俸祿,準襲一次。
康熙四年(1665)隨施琅徵台灣任副帥,至澎湖,因風浪太大,遂回師廈門。周全斌奉詔進京,編入漢軍正黃旗,加封散秩大臣,屯墾外郡。
康熙九年(1670)卒,諡“恪順”,賜葬於京師西北永泰莊。康熙皇帝為周全斌撰寫的神道碑碑文:“三等承恩伯,諡恪順,周全斌碑文。稽古建業,驅策羣力,不吝爵賞,以勸有功,昭示後世,所以勵忠蓋甚備也。爾周全斌,識時慕化,率眾來歸,故如賞爵,封爾為承恩伯。於其沒也,甚悼朕懷,特賜例葬,諡曰恪順,勒諸貞眠,以光泉壤。國典臣誼,庶其昭垂無斁哉。康熙一十二年七月初三日。” [1-2] 

周全斌家族成員

子:周公仁,康熙十一年(1672)七月襲爵。
孫:周鳴岐,康熙五十九年(1720)因伯爵襲次已完,特旨襲三等輕車都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