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仁榮

鎖定
周仁榮(約1269~約1329年),字本心,台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元代理學家,治《易》、《禮》、《春秋》等經。以文章成名,擅長歐體楷書。泰定初年官拜國子博士,至集賢待制,享年六十一,賜諡號曰康節先生。
本    名
周仁榮
本心
所處時代
元朝
出生地
台州臨海
出生日期
約 1269年
逝世日期
約 1329年
諡    號
康節先生

周仁榮人物生平

周仁榮,字本心,台州臨海人。父親周敬孫是宋朝的太學生。當初,金華王柏崇尚朱熹理學,並以此主持台州的上蔡書院,周敬孫與台州的楊珏、陳天瑞、車若水、黃超然、朱致中、薛松年等,都師從王柏,頗得性理之學的要旨。
周仁榮秉承家學,師從楊珏、陳天瑞,深入研究《易》、《禮》、《春秋》,文章寫得也好。元朝建立後,周仁榮作為地方人才獲得推薦,被任命為美化書院的院長。美化書院在處州(今麗水)山中,地方偏僻,生活困難,很少有人讀書。周仁榮就和當地讀書人一起,推廣鄉飲酒禮,逐步提倡文明禮儀,以此薰陶和改變當地的習俗。 [1] 
後來,周仁榮擔任江浙行省掾史,因為他的道德文章大名鼎鼎,官員們也不把他當下屬看待,上下都敬稱他為先生。泰定(1324~1328)初年,朝廷任命周仁榮為國子博士,隨後又升為翰林院修撰、集賢院待制,常常奉皇帝之命,起草嶽、鎮、海、瀆的祭文。致和元年(1328年)四月二十九日,周仁榮奉旨祭祀南鎮會稽山,共同參與此事的紹興路總管於九思為紀念此事,特意向周仁榮“請文刻石以備典故”,周仁榮為此撰寫了《祭南鎮昭德順應王碑》的碑文 [2]  。在祭祀會稽山時病倒,無法回到大都。次年去世,享年六十一。
周仁榮是教育家,所教弟子都很有出息。元末著名書法家、詩人泰不華就是他的得意門生,此外還有理學家周潤祖等 [3] 

周仁榮人物軼事

  • 元末陶宗儀所著《南村輟耕錄》記載周仁榮“假宅以死”的故事。周仁榮一次剛建了一座新房屋,他的友人楊道輿匆忙到門前説: “希望能夠死在您的新房子裏”。雖然周仁榮的妻子和孩子都不滿,但他沒有理會,還是讓楊道輿住進正屋。不久 ,楊道輿死了,遺留財寶二十八箱,沒有人來領取。楊道輿的弟弟拜訪周先生,請求分得其兄的財寶。周仁榮説:“你的哥哥寄死在我這裏,就是怕你奪取他的財產。”周仁榮出了喪事的全部費用,最終也未給楊道輿的弟弟一分錢。他當眾把箱子封上,從平陽找來楊道輿的兒子,全部交給了他。
  • 孔子第五十四代孫孔思構於元順帝至正五年到六年間(1345~1346年)將孔府所藏“擊蛇笏”帶到大都,四處求當時名人文士題詠吟作。於是,一時“名大夫士題詠盈軸”,堪稱盛事。周仁榮以一篇精短的銘文位列其間,而且排於石介黃溍之後,代表了其在元朝非同一般的文壇地位 [4] 
  • 金華著名醫師朱震亨(1281~1358年)給周仁榮看病,其病例載於明代王肯堂孫一奎的醫書中,説是“周本心年六十,邪氣俱實,因大恐,正月間染病,心不自安,如人將捕之狀,夜卧亦不安。兩耳後亦見火光炎上,食飲雖進,而不知味,口乾而不欲食。”朱震亨開藥方給周仁榮服用之後,書上記載是“月餘而安”,但最後還是在第二年不幸死在工作崗位上。 [5] 

周仁榮親屬成員

父親:周敬孫,南宋太學生、理學家。著有《易象佔》、《尚書補遺》、《春秋類例》。
弟:周仔肩(字本道,約1295~1335年),理學家。精通《春秋》,在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考中進士,官至奉議大夫惠州總管府判官。他與哥哥一樣,都以文學的成就知名。 [5] 

周仁榮傳世作品

  • 《平江路嘉定州儒學大成樂記》碑,元英宗至治三年(132年3)立,現存於上海市嘉定孔廟大成殿東掖 [6] 
  • 《元濟寧郡伯赤琖顯忠墓碑》,撰於泰定四年(1327);
  • 《祭南鎮昭德順應王碑記》,撰於致和元年(1328年)四月;
  • 《太平路採石書院記》,撰於致和元年五月,為安徽當途縣採石書院撰寫;
  • 成湯聖常廟碑》,撰於至元二年(1336),為河南孟縣(今孟州市)成湯廟撰寫;
  • 皇元風雅》收錄周仁榮詩兩首。 [4] 

周仁榮史料記載

《元史·儒學傳》
周仁榮,字本心,台州臨海人。父敬孫,宋太學生。初,金華王柏以朱熹之學主台之上蔡書院,敬孫與同郡楊珏、陳天瑞、車若水、黃超然、朱致中、薛松年師事之,受性理之旨。敬孫嘗著《易象佔》、《尚書補遺》、《春秋類例》。
仁榮承其家學,又師珏、天瑞,治《易》、《禮》、《春秋》,而工為文章。用薦者署美化書院山長。美化在處州萬山中,人鮮知學,仁榮舉行鄉飲酒禮,士俗為變。后辟江浙行省掾史,省臣皆呼先生,不以吏遇之。泰定初,召拜國子博士,遷翰林修撰,升集賢待制。奉旨代祀嶽瀆,至會稽,以疾作,不復還朝。卒,年六十有一。其所教弟子多為名人,而泰不華實為進士第一。
其弟仔肩,字本道,以《春秋》登延祐五年進士第,終奉議大夫、惠州路總管府判官。與其兄俱以文學名。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