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濟大學醫學院

鎖定
同濟大學醫學院(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部下設的二級學院,為教育部直屬優質醫學院校。 [2] 
同濟大學醫學院可追溯至1907年,德國醫生埃裏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德文醫學堂是同濟大學的前身,也是同濟醫學專業的開端。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佈局調整中,醫學院整體遷出至武漢。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原上海鐵道大學合併,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恢復設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經過快速發展,醫學學科的整體水平已躋身全國醫學院校前10%。 [2] 
截至2024年1月,同濟大學擁有12家附屬醫院與4家籌建中的附屬醫院,醫學院有心臟病全國重點實驗室等6個國家級科技平台;開設4個本科專業,每年招收本科生300名左右;有3個博士學位點,7個碩士學位點,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500餘名,博士研究生300餘名,學位型博士研究生100餘名。 [2] 
中文名
同濟大學醫學院
外文名
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創辦時間
1907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部
現任領導
張軍(黨委書記)
鄭加麟(院長)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 [2]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
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
博士後
1個科研流動站
院系設置
10個教學機構
地    址
四平路校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200092)
滬西校區: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200331)
滬北校區: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727號(200070)
知名校友
梁伯強
貝時璋
沈其震
裘法祖

同濟大學醫學院歷史沿革

  • 原同濟大學醫學院
同濟德文醫學堂 同濟德文醫學堂
1907年,德國醫生埃裏希·寶隆在上海創辦了“德文醫學堂”。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
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
1917年4月和12月,先後改稱為同濟醫工學校和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
1924年5月20日,北洋政府教育部下達第120號訓令,批准同濟醫科為大學。從此以後,5月20日定為校慶日。
1927年8月,由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為國立同濟大學,原醫、工兩科於1930年分別更名為醫學院、工學院。
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佈局調整中,同濟大學醫學院整體遷往武漢,使得同濟大學在較長時間沒有醫學專業。 [1] 
  • 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
1953年,上海鐵路衞生學校創建。
1954年,上海鐵路衞生學校更名為鐵道部上海衞生學校。
1958年6月,上海鐵路管理局在原鐵道部上海衞生學校基礎上創辦上海鐵道醫學院,院址共和新路1238號。設醫學系、衞生系、藥學系,有醫療、衞生、藥學3個專業,本科5年制。
1960年3月,開辦3年制的醫療專業專科班夜大學,學生為來自全市醫療機構中的中級醫務人員。
1963年5月,舉辦全日制醫療專修班,學制3年,學員來自全路醫務人員。6月,改由鐵道部直接領導。
1966年2月,北京鐵道醫學院撤銷,部分教師調來補充學院各教研室。後停止招生。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共招收8屆本科學生,畢業7屆(1962年級學生,因學院擬遷成都,全部轉入南京鐵道醫學院)。
1971年冬,根據全國教育會議決定的高等院校調整方案,學院遷寧夏。部分教師留守在滬。
1972年,上海鐵道醫學院、寧夏大學醫學院合併組建寧夏醫學院。
1980年,鐵道部決定恢復上海鐵道醫學院,寧夏醫學院原上海鐵道醫學院教師返滬。7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址恢復上海鐵道醫學院,上海鐵路衞生學校劃為學院中專部(1983年改為附屬衞生學校)。學院由鐵道部與上海市雙重領導,以鐵道部為主。
1981年秋,招收復校後第一屆臨牀醫學專業本科生,學制5年。
1985年5月,增設5年制口腔醫學專業。
1986年10月,國家教委批准學院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營養學與食品衞生、內科學(心血管)兩個專業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學制3年,1987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95年5月,上海鐵道醫學院與上海鐵道學院合併組建上海鐵道大學。上海鐵道醫學院建制撤銷,改為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合併成立上海鐵道大學時,鐵道醫學院有2所附屬醫院(上海鐵路中心醫院、甘泉醫院),1所口腔專科醫院,6所教學醫院(閘北區中心醫院、靜安區中心醫院、市精神衞生防治中心、市傳染病總院等),7所實習醫院(哈爾濱鐵路中心醫院、天津鐵路中心醫院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閘北區北站醫院、市皮膚病防治所等)。另有附屬衞生學校和牙科材料廠。 [14] 
  • 同濟大學醫學院
同濟大學醫學院大樓 同濟大學醫學院大樓
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同濟大學,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成為同濟大學重點建設的學科;學校決定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原址設立滬北校區。
2001年,醫學院設立臨牀醫學七年制專業。
2010年,獲得臨牀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2011年,獲得臨牀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及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
2012年,國家級臨牀綜合實訓中心建設項目教育部立項。獲得進行“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五年制臨牀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1] 
2014年,成立中美合作的康復治療學系,招生康復治療學專業(物理治療)。
2020年,同濟大學作為全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高校,增列基礎醫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月12日,同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揭牌成立。
2022年,同濟大學獲批教育部直屬優質醫學院校。 [2] 

同濟大學醫學院辦學條件

同濟大學醫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6月,學院設有10個教學機構,開設3個本科專業,自2019年起,學院臨牀醫學專業本科生(拔尖卓越培養)以“醫學實驗班”大類招生入學。 [2] 
機構框架:基礎醫學院、十院臨牀醫學院、同濟臨牀醫學院、東方臨牀醫學院、肺科臨牀醫學院、一婦嬰臨牀醫學院、附屬楊浦醫院、附屬養志康復醫院、附屬皮膚病醫院、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附屬浦東精神衞生中心、藥學院(籌)、護理學院(籌)、公共衞生學院(籌)、康復醫學院(籌)、生物工程與納米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實驗教學中心 [7] 
本科專業:臨牀醫學(拔尖卓越培養)、臨牀醫學(5+3一體化)、臨牀醫學 [18] 

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上海市同濟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上海市東方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 (上海市肺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33] 
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 (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 (上海市養志康復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衞生中心 (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衞生中心)
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 [20] 

同濟大學醫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學院擁有中科院院士3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英國皇家外科學院院士1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1人,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1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973”和“86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8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四類優秀青年人才42名,國家創新研究羣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 [2] 
高端人才
人才計劃項目
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
英國皇家外科學院院士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潘衞慶陳義漢戈寶學王平徐輝雄徐金富荊志成 [42] 章小清 [41]  、羅劍 [37]  、張鵬 [38]  、楊洋 [36] 
863首席科學家
重大研發計劃課題組長及973首席科學家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王平
衞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王樂民趙旭東、陳義漢、姜格寧、徐國彤、程黎明、梁愛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袁健、羅坤甜、王平、張鵬、賈鑫明項耀祖、王佳誼
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
徐俊
百千萬人才工程

同濟大學醫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1年6月,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10門,上海市精品課程5門;20餘家教學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實習基地,附屬醫院總牀位數12000餘張。 [2]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臨牀醫學、康復物理治療 [2]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
診斷技能課程羣、神經病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急診醫學、生理學、外科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影像學、兒科學、內科學
上海市精品課程
醫學影像學、流行病學、生理學、核醫學、精神衞生學 [8] 
實踐教學基地—附屬醫院
附屬醫院
醫院等級
醫院性質
核定牀位數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三甲
綜合
1085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三甲
綜合
1100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三甲
綜合
1800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
三甲
專科
838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三甲
專科
630
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
三乙
綜合
1027 [6] 
  • 教學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學院學子先後獲得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牀技能競賽華東賽區特等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二、三等獎,“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銀獎,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一、二、三等獎,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寶鋼教育基金優秀學生特等獎等獎項。 [2] 
上海市教學成果獎
成果名稱
獲得年份
“全程臨牀基本技能”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2009年
臨牀醫學專業的社區預防醫學基地建設探索
2009年 [9] 

同濟大學醫學院學科建設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4張)
截至2021年6月,學院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1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類別,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9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6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牀重點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個上海市高峯學科(IV類高峯),1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臨牀醫學學科在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位水平評估排名進入B+。 [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臨牀醫學 [5] 
  •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臨牀醫學、基礎醫學
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類別:臨牀醫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臨牀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臨牀醫學、護理 [2] 
  • 重點學科
國家臨牀重點專科:胸外科、消化內科、產科、職業病科、呼吸科、中醫科、急診醫學、臨牀護理、血液科 [2] 
上海市重中之重臨牀重點學科:結核病學(上海市肺科醫院)、骨外科學(上海市同濟醫院)、婦產科學(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重症醫學(上海市東方醫院)、精神病學(上海市同濟醫院)護理學(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上海市重點學科:內科學(心血管疾病)
上海市高峯學科(IV類高峯):幹細胞與轉化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臨牀醫學 [2] 

同濟大學醫學院學術科研

同濟大學醫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學院建有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基礎科學中心、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等6個國家科技平台,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教育部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3個)、上海市前沿科學研究基地等一批省部級科技平台。 [2] 
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全國重點實驗室(1)
心臟病全國重點實驗室 [32] 
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1)
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1)
教育部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
教育部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1)
教育部腦衰老相關疾病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 [2]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
心律失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脊柱脊髓損傷再生修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病原體與宿主相互作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4]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3)
上海市結核病(肺)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母胎醫學重點實驗室 [27] 
上海市麻醉與腦功能調控重點實驗室 [25] 
上海市前沿科學研究基地(1)
上海市催化醫學前沿科學研究基地 [28] 
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
上海市幹細胞臨牀診療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
上海人工心臟與心衰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6] 
上海超聲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6] 
上海肺移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人體腸道菌羣功能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中藥外用製劑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6)
上海市心律失常研究中心 [29] 
上海市脊柱脊髓疾病研究中心
上海市腸道微生態研究中心
上海市皮膚病學研究中心
上海市呼吸病學研究中心
上海市康復醫學研究中心 [31] 
上海市臨牀醫學研究中心(1)
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結核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其他
同濟大學智能康復臨牀研究中心 [11] 
同濟大學醫學院中德精神衞生研究所
同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 [12] 

同濟大學醫學院科研成果

2016年至2023年,學院獲批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數1743項,其中重點重大類項目68項,包括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重點國合、重點專項等,佔同濟大學獲批總數40%左右,牽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3項,承擔子課題61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進步獎二等獎6項,省部級一等獎17項、人物獎4項。自2000年以來,發表 CELL 4篇、NATURE 6篇、SCIENCE 2篇、 PNAS 14篇、JAMA 1篇、NEJM 3篇、BMJ 1篇。 [2] 
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部分)
獎項
項目
第一完成人
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血管通路數字診療關鍵技術體系建立及其臨牀應用
張海軍
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肺癌精準診療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
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圖説災難逃生自救叢書》
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和細胞電生理學研究
參考文獻: [13]  [21-23]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獲獎項目
年度
級別
項目名稱
2012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肝癌等難治性腫瘤介入新療法的建立和應用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泌尿系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的研究和個體化策略治療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腸道免疫應答和微生物調節異常誘導腸黏膜炎症發生機制和臨牀應用
2013
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慢性低度炎症在肥胖及脂代謝紊亂中的致病機制研究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骨盆環腫瘤外科治療關鍵技術創新與臨牀應用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中醫氣血學説論治心腦血管病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超聲造影規範化應用和提高其診斷水平的系列研究
2014
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四肢遠端蒂皮瓣的基礎與臨牀研究
2015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生物標誌物在大腸癌早期預警、預後監測及靶向治療的應用基礎研究
2016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玻璃體視網膜增生性疾病的基礎研究和臨牀轉化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阿爾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學分子功能影像學精準評價及幹細胞治療研究
2017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固有免疫中的信號轉導機制研究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肉毒毒素臨牀基礎研究及應用新技術開發
2018
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醫用材料表面改性技術及臨牀應用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早期肺癌精準診療體系的建立與應用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甲狀腺癌基礎研究和臨牀治療關鍵技術的建立與應用
2020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C型凝集素受體介導機體抗真菌感染的免疫新機制 [10] 

同濟大學醫學院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屬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中國科技評價研究中心(RCCSE)公佈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2011—2012 年學術期刊分學科排行榜——醫學綜合)《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被評為“中國權威學術期刊”。主要欄目有專家筆談、基礎研究、臨牀研究。 [16]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被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收錄,內容涉及外科學領域,期刊欄目設有人物介紹、述評、專家論壇、臨牀和基礎研究、綜述、經驗交流、個案、衞生教育與管理、醫療事件分析和新技術動態等,同時設有英文欄目。 [15] 

同濟大學醫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學院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瑞士等國的醫學院開展合作,搭建合作培養、學生交換、教師互訪任教、轉化醫學研究的國際合作平台。每年20%~30%的學生赴海外合作學校進行為期1周~3個月的交換實習或臨牀輪轉,學院為中國國內首家對標國際參與ACGME-I項目評估的高校。2019年8月12日,康復物理治療專業以最高認證等級(五年認證期資格)正式通過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的國際教育認證。 [2] 

同濟大學醫學院文化傳統

同濟大學醫學院院徽

同濟大學醫學院院徽 同濟大學醫學院院徽
簡潔、時尚、年輕化是新設計的主要努力方向,展現同濟醫學面向未來,開拓創新的精神面貌。因此:
1.大幅度簡化盾牌的造型;
2.減少logo重複信息,減少冗餘構圖元素;
3.醫學院中文字體選用華文細黑,突出同濟大學舒同體;
4.西文選用可稱是現代主義象徵的Helvetica字體, 其中school of medicine用小寫,進一步明確“現代”的取向;
5.整體色彩統一為明快的克萊因藍。 [30] 

同濟大學醫學院文化活動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舉辦“2021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學校”活動、“友誼杯”辯論賽、寢室文化評比活動,開設爾雅中醫文化社“中醫小課堂”,開展同濟大學醫學院2019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19] 

同濟大學醫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曾盈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陳琳
院長
副院長
楊文卓、王平、成昱 [3] 

同濟大學醫學院知名校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