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叻,漢語二級字 [4]  ,讀作叻(lè),〔石叻〕中國僑民稱新加坡。亦稱“叻埠” [5]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字    碼
6323
五    筆
KLN(86版);KET(98版)
倉    頡
RKS
鄭    碼
JYM
字    級
二級(3540) [5] 
注    音
ㄌㄜˋ
筆畫數
5筆
部    外
2筆
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U+53FB [5] 
漢字區位碼
6323 [5] 
四角號碼
64027 [5] 
電    碼
0930 [5] 

目錄

解釋

1、音譯用字。石叻,拼音shí lè,馬來語,即新加坡。中國僑民稱新加坡,亦稱“叻埠”。
2、廣東方言褒義詞,普通話棒、厲害、聰明等意思。叻字在廣東地區特別討人喜歡,意思是聰明。從結構上看,叻由口和力組成,代表有口才、有能力。在廣東,人們習慣用叻稱讚別人聰明、有能力。 [1] 
例:叻仔 、叻女,叻仔指聰明能幹的男孩,叻女指聰明能幹的女孩。此外,粵語中的精叻也有聰明能幹的意思。 [2] 
3、江西方言,助詞,相當於古文中的“之乎者也”四字,本身無意義,一般做助詞。例:蘋果梨叻、果叻等等。

辨析

鄭碼:JYM
GBK:DFB7
倉頡:RKS

方言集匯

贛語:lɛ6
◎ 客家話:[寶安腔] let8 | lit8 | liak8 [客語拼音字彙] liag6
粵語:lak6 | lek1 | lik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