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格宣舞

鎖定
“宣”舞最早起源於古老的象雄王朝,傳承到古格王朝時得到了持續發展,稱作“古格宣舞”。“宣”是象雄語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最早使用的名字是“玄”舞,“玄”有着更加深奧的玄妙寓意, “宣”是漢語翻譯時的音譯,“玄”、“宣、“鮮”都有人用過,都表示歌舞之意。 “宣”舞與另外兩種阿里流傳的“卡而”和“卓”(卓包括了鍋莊)是具有濃郁象雄文化特色的兩大系列歌舞。“宣”舞是一種極富古韻風情且雍容華貴的以説、唱、跳相結合的藏族傳統抒情歌舞 [1] 
其舞姿融合了中藏和後藏民間舞蹈的精華,別具特色,説唱形式展現了藏族古代語言文學的獨特魅力,涵蓋了藏民族宗教禮儀風俗、節慶等各方面的內容,“宣”舞的舞蹈形式不同於其他地區藏民族舞蹈的快節奏,整段舞蹈給人以層次分明、循序漸進、恬靜中藴涵歡快的感覺。“宣”舞融合了藏戲、舞蹈、説唱等主要的藏民族民間藝術,在此基礎上又增添了新的發展和變化,區別於西藏其他地區的民俗藝術形式,具有自身的獨特風格和魅力。
中文名
古格宣舞
簡    介
一種抒情歌舞
地    位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含    義
表示喜慶和圓滿

古格宣舞簡介

“宣”是象雄語,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最早使用的名字是“玄”舞,“玄”有着更加深奧的玄妙寓意, “宣”是漢語翻譯時的音譯,“玄”、“宣、“鮮”都有人用過,都表示歌舞之意。 “宣”舞與另外兩種阿里流傳的“卡而”和“卓”(卓包括了鍋莊)是具有濃郁象雄文化特色的兩大系列歌舞。“宣”舞是一種極富古韻風情且雍容華貴的以説、唱、跳相結合的藏族傳統抒情歌舞 [1] 
最早的宣舞可以追溯到輝煌鼎盛的古象雄王朝時代,據藏文史料記載:古象雄時期,每當迎、送雍仲本教佛祖敦巴幸饒,以及正月十五幸饒彌沃佛祖誕生日時都要跳宣舞。舞者人數少則20人,多則100人, 由一位男舞者手持一個皮鼓領舞,在所有“宣”的調度當中,他第一個帶頭起舞。跳“宣”舞時,舞者們總是要穿上最精美華貴的服裝,披上最光鮮靚麗的斗篷,戴上最珍貴耀眼的首飾,頭飾綴滿銀鑲嵌紅珊瑚和綠松石等珠寶,雙臂在胸前交叉相連,以“宣”舞舞步邊唱邊舞,以“龍體”線條或者變幻隊列先慢後快的舞蹈節奏翩翩起舞,以大鼓、小鼓、大法號、嗩吶、銅鑼、缽等伴奏,曲聲悠揚,步態穩健、載歌載舞,跳“宣”舞轉圈時的方向也和象雄雍仲本教的轉經方向一致 [1]  。“宣”舞最早起源於古老的象雄王朝,傳承到古格王朝時得到了持續發展。 “宣”舞是阿里地區最具象雄文化特色的民間傳統藝術,從象雄到古格再到幾千年間完整地傳承了下來。它很好地記錄了歷史,表述了高原人虔誠的信仰。“宣”舞以説、唱、跳相結合,服飾精美華貴,歌曲動聽悠揚,舞姿端莊輕盈,整個舞蹈高貴典雅、步態穩健、曼妙優雅中藴涵着莊嚴的歡快,舞蹈形式也不同於其他地區藏族舞蹈的快節奏,舞姿融匯了中藏和後藏民間舞蹈的精華,別具特色,説唱形式則更加展現了古象雄時代文化藝術的深厚底藴和獨特魅力,涵蓋了藏民族宗教、禮儀、風俗、節慶等各方面的內容。宣舞也是展示藏民族富麗華美服飾的一個優美的載體和絕佳的方式,具有濃郁的象雄文化色彩和獨特魅力 [1] 
古格宣舞 古格宣舞
“宣”是一種抒情歌舞,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有獨特而華貴的服飾,優美而動聽的歌曲,典雅而穩健的舞步,一般在新婚禮儀、迎送客人時表演,表示喜慶和圓滿。阿里古格宣舞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格宣舞文化遺產

古格宣舞 古格宣舞
2010年4月2日中午,剛剛完成文化部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舞蹈類)調演”活動的西藏文藝團體,抵達拉薩不久,便在布達拉宮後山腳下的龍王潭公園,舉行開放式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舞蹈類)展演,贏得了西藏廣大羣眾的一致好評。
為了着力營造文化遺產人人保護、保護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和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利用參加全國調演的節目,在拉薩舉行三場“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舞蹈類)展演”活動。來自西藏山南地區的演員強巴旦增表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表演組的成員,到首都演出並取得全國觀眾的支持與熱愛,自己感到非常驕傲,又在拉薩向廣大羣眾表演我感到十分的激動。
隨着優美旋律在公園的上空響起,轉經、晨練的人羣漸漸湧向演藝區。市民達瓦桑珠依靠在演繹場外邊的欄杆邊,津津有味地欣賞着節目,不經意間也隨着旋律哼唱起來。“有很多旋律我都很熟悉聽起來是那麼的親切。我們很多的文化、藝術,得到這麼好的保護和傳承,我感到由衷高興。”
西藏自治區羣藝館館長貢布歐珠介紹説,這台晚會彙集了西藏12個入選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名錄的傳統音樂和舞蹈類節目和6名國家和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以及近80多名民間藝術團體和業餘文藝演出隊的演員。集中展現了西藏獨特、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

古格宣舞古格文明

古格王國遺址肅穆恢弘,遺世獨美;雄渾蒼涼,氣勢磅礴,有着不可複製的神韻。
古格王國遺址在阿里札達肥札不讓區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佔地約18萬平方米。整個遺址建築共有房屋洞窟300餘處、佛塔(高10餘米)3座、寺廟4座、殿堂兩間及地下暗道兩條,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硼樓。在其紅廟、白廟及輪迴廟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中不乏精品。曾歷經千年風雨的古格,現已變成一片廢墟,被時光遺忘在遙遠的天邊。
古格王國是在公元十世紀前後,由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瑪的重孫吉德尼瑪袞在王朝崩潰後,率領親隨逃往阿里建立起來的。十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初,古格王國雄踞西藏西部,弘揚佛教,抵禦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後的歷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經有過七百年燦爛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仍是個謎。據説1630年,與古格同宗的西部鄰族拉達克人發動了入侵戰爭,古格王國就此滅亡。

古格宣舞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札達縣文化和旅遊局獲得古格宣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