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埃及飲食文化

鎖定
古埃及飲食文化涵蓋的時間範圍超過三千年,但是直到希臘羅馬時代為止,這一飲食文化的主要特性始終保持不變。在古埃及,無論富人或窮人,主食都是麪包和啤酒,佐以綠芽洋葱和其他蔬菜,並搭配少量的肉類、野味和魚類。
中文名
古埃及飲食文化
時間範圍
三千年,到希臘羅馬時代為止
主    食
麪包,啤酒,洋葱
肉    類
禽類

古埃及飲食文化用餐

對於古埃及人每日進餐的次數並沒有很精確的統計,不過一般來説,古埃及的富人被認為每日進餐兩到三次:簡單的早餐、較豐盛的午餐和晚上的正餐。普通大眾則每日進兩餐:包含麪包、啤酒和洋葱的簡單早餐,以及下午早些時候的正餐。

古埃及飲食文化宴會

按照古埃及繪畫作品中的描述,古埃及人的宴會通常下午開始,除配偶外的男女賓客分開就坐,座次按照社會地位而定。坐在椅子上的客人地位較高,坐在凳子上的次之,地位最低的客人則席地而坐。在食物上桌之前,宴會上會提供洗手盆,並點燃各種香精油或香脂以愉悦賓客或驅趕蚊蟲。在宴會上會分發蓮花和花環,職業舞者(通常為女性)和演奏豎琴琉特琴、鼓、鈴鼓和拍板的樂師則為宴會助興。宴會通常會準備足量的酒類和品種豐富的食物,包括烤全牛、烤鴨、烤鵝、烤鴿子和時令的魚類。宴會菜式一般還包括燉肉、大量的麪包、新鮮的蔬果。甜點通常是加入椰棗和蜂蜜的蛋糕。女神哈索爾常常成為在酒席間敬祝的對象。 烹製食物的方法通常包括燉、煮、燒、烤、烘和炸。香料和香草常被用來調味,其中前者是昂貴的進口貨物,能夠彰顯宴會主人的富有程度。肉類通常用鹽漬的方式保存,椰棗和葡萄則通常用風乾的方式保存。

古埃及飲食文化食材

墓室壁畫中展示的多種食物,約公元前1400年前王朝時期之後,古埃及人的飲食習慣產生變化,主要是由於氣候因素的影響。埃及在這一時期由植被茂密地區逐漸轉變為乾旱地區。起初,當地有大量的野生動物如羚羊、河馬、鱷魚、鴕鳥、水禽和各類淡水魚、鹹水魚等,還有多種較小的野生動物如野驢、綿羊、山羊、野牛甚至鬣狗都可以入饌。但隨後,野生動物數量不斷減少,野味漸漸地變成只有富人才可享用的食材。新王國時期在飲食文化上是一個受到戰爭和貿易等外來因素影響的創新時期,石榴杏仁都在這一時期傳入埃及,蘋果和杏可能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小範圍的傳入。在希臘羅馬時代,榅桲、梨、李、桃、榛子、核桃、松子、阿月渾子傳入埃及 。

古埃及飲食文化麪包和啤酒

帝王谷中拉美西斯三世墓穴雕刻展示的皇家麪包作坊,麪包形狀多樣,其中包括一個動物形狀的麪包。埃及人的麪包絕大部分是用二粒小麥製造的。與其他品種相比,二粒小麥較難打出麥粉。古埃及人不使用脱粒的方式獲取麥粒,他們首先將麥穗浸濕後用杵衝打,然後再曬乾、簸揚、過篩,最後將麥粒送入磨坊。與一般迴轉形式的磨盤不同的是,埃及人使用的是前後往復運動的磨石來磨製麥粉。古埃及人的麪包烘烤技術隨着時代的推移而發展。在古王國時代,人們把麪糰填入陶罐模具中,埋入火堆餘燼裏烘烤;在中王國時代,人們使用高筒形的模具在方形的烤爐上烘烤;到新王國時代,人們開始使用一種新型的、用厚土磚和砂漿包裹的圓柱形敞頂烤爐,在烘烤時將麪糰拍在烤爐內壁上,烤制完成後麪包會自然脱落。新王國時期的墓穴壁畫中展現了許多不同造型和大小的麪包,其中有些被製成人物、魚類、各種動物的形狀,表面飾有不同花紋。麪包通常用芫荽籽和椰棗來調味。尚不清楚普通大眾食用的麪包是否與上述形制相同。 與二粒小麥不同,古埃及人種植大麥除了用於製作麪包之外,還可以用來釀造啤酒。此外,蓮子和油莎豆也是如此。對於那些負擔得起較高價格的人來説,市面上也有供應用高檔麪粉烘製的甜點麪包和蛋糕。
與麪包一樣,啤酒也是古埃及人每天都會食用的主食。與現代啤酒不同,古埃及人的啤酒比較粘稠,裏面含有許多固狀物,營養含量較高,比較容易讓人聯想起現今的粥。啤酒是古埃及人重要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來源。因為它的重要性,啤酒罐經常被用來作為衡量價值的標準。啤酒因為營養豐富,常被入藥。古埃及啤酒的確切種類現已不可考,但是在文獻中確實有提到過的一些品種,例如甜啤酒。但是這些啤酒品種的細節資料則尚無據可循。在赫拉克勒波利斯和阿拜多斯發現的前王朝時代的錐形陶器內的二粒小麥殘留,底部有文火加熱的跡象。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是早期的啤酒釀造工藝,但這確實是一個它可能的用途。考古證據表明,製作古埃及啤酒的過程如下:首先烘烤一個“啤酒面包”,這個麪包必須充分發酵、輕微烘烤以避免殺死酵母,然後將其用篩子破碎成碎片,用水洗浸後靜置發酵。有研究聲稱椰棗和麥芽也被運用於啤酒釀造,但是還沒有具體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由於酵母既可以用於發酵也可以用於釀造,因此麪包和啤酒通常是在同一處製造出來的。有專門製造麪包和啤酒的作坊,但是更常見的還是家制,多餘的部分會被拿來出售。

古埃及飲食文化蔬菜和水果

對於古埃及人來説,蔬菜是無處不在的麪包和啤酒的補充。最常見的蔬菜是綠芽洋葱和蒜,這兩種植物同時也具有藥用價值。此外,還有生菜、芹菜(生吃或作為燉肉的調味)、某些品種的黃瓜、葫蘆,甚至也許還有某些品種的甜瓜。希臘羅馬時代有蕪菁,但在那之前的時代是否有蕪菁還未有定論。包括紙莎草在內各種莎草的塊莖營養十分豐富,被用於生食、火烤或者磨製成粉。油莎豆的塊莖被曬乾磨粉後混合蜂蜜,製成古埃及人喜愛的一種甜點。蓮花和其他水生開花植物根、莖皆可食用,既可以生吃,也可以製成粉狀。各種豆類,例如豌豆、扁豆和鷹嘴豆,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在對第四王朝時期吉薩金字塔建築工人村落的發掘工作中,發現了從中東進口的陶罐,曾被用於儲存和運輸橄欖油。
最常見的水果是椰棗,此外還有無花果、葡萄(及葡萄乾)、棕櫚果(生吃或浸製果汁)、鱷梨等。

古埃及飲食文化肉類

獵鳥與耕作,公元前2700年肉類主要來自於家畜、家禽和野味。其中家禽主要包括雞、鴨、鵝、鴿、鵪鶉、鷓鴣。雖然在希臘羅馬時代之前沒有發現過雞存在的痕跡,但是雞傳入埃及不會晚於公元前4-5世紀。最重要的肉食來源動物是牛、綿羊、山羊和豬(曾被認為是禁忌)。牛肉普遍比較昂貴,大部分是供應給皇家食用,一般家庭每週最多隻能吃一至兩次。但是在吉薩金字塔工人村落的發掘過程中發現了大量屠宰牛、羊和豬的證據,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證據可以表明建造大金字塔的工人們每天都能吃上牛肉。 與牛肉相比,羊肉和豬肉較普遍得多。禽類(包括家養和野生)和魚類是除了社會底層最窮困的人之外全民都能吃到的肉品。對於貧民來説,一般的替代蛋白質來源是豆類、蛋類、奶酪以及主食麪包和啤酒中所含的氨基酸。此外,老鼠和刺蝟亦能食用。烹製刺蝟的方式是用泥漿將其包裹後放在火上燒烤,待泥殼燒裂後剝除時就會將刺蝟的刺一起帶去。

古埃及飲食文化香料和香草

常見的調味品包括蒔蘿胡蘆巴、香芹和百里香

古埃及飲食文化飲品

阿拜多斯出土的陶製酒罐啤酒是古埃及人最重要的飲品,不論貧富長幼,都飲用啤酒。至少從前王朝時期,埃及人就已經開始釀造啤酒了。古埃及啤酒酒精含量很低,為避免變質,釀製完成後必須儘快飲用,因此需要每天現釀現飲。從新王國時期開始,啤酒的傳播範圍大大擴展。 此外,古埃及人也常喝清水和牛奶。用葡萄、椰棗和無花果釀造的酒類價格比較昂貴,只有上層階級才能夠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