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別離

(韋莊作品)

鎖定
《古離別》是晚唐詩人韋莊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色調鮮明,音節諧美,淺而不露,淡而有韻,予人以一種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煙,青青的楊柳,襯托着道旁的離筵別酒,彷彿一幅詩意盎然的設色山水。詩中人臨別時揚鞭指點的動作,又使這幅畫圖顯得栩栩如生。讀着它,人們很容易聯想起宋元畫家所畫的小品,風格和情致都相當接近。
作品名稱
古離別
作    者
韋莊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古別離作品原文

古離別
晴煙漠漠柳毿毿①,不那②離情酒半酣③。
更把玉鞭④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1] 

古別離作品註釋

毿毿(sānsān ):毛髮、枝條等細長的樣子:毿毿下垂/柳枝毿毿。
不那:無奈。
③酣:正在興頭上。前兩句説,淡淡的晴煙,青青的楊柳,風和日麗,是一片美好的景象。此時就要分別了,但告別酒才剛喝一半,還沒有喝夠呢!
④ 玉鞭:馬鞭。後兩句説,在臨別之時,送行者用馬鞭指着行人將要去的江南;江南的春天來得更早,春色更加動人,所以,也就更容易觸動彼此的離情愁緒。 [2] 

古別離寫作風格

一般借景襯托的抒懷詩,都是以美景寄歡情,以哀景抒發哀情。韋莊這首《古離別》卻不然。他跳出了以樂寫樂,以哀抒哀的尋常比擬,用優美的景色,來反襯離愁別緒,並做到了色調鮮明,和諧統一。因此,效果就更為突出。首句選擇“晴煙”、“楊柳”二物,用“漠漠”、“毿毿”兩個迭詞,如實地寫出春天的濃麗和楊柳的風姿。二句轉寫“不那離情酒半酣”構成一種強烈的反跌,使滿眼春色都有些失色,春色越濃,牽動的離愁情緒就越加強烈。並用“酒半酣”三字,既寫了枊陰下置酒送行的場面,又巧妙地寫出了此時人物的內心感情。三句用“更”字一轉,用一“指”字,寫出臨別時的楊鞭指點動作,使這幅圖畫更加栩栩如生。四句用“斷腸春色在江南”七字,作進一層的抒寫,將要雲的江南,春天來得更早,春色也就更加動人,它帶給行人的不是歡樂,而是更多的因春色而觸動的離愁。寫到這裏,詩意也就自然突現出來了。 [2] 

古別離詩詞賞析

古別離作品鑑賞

寫文藝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種環境襯托的手法:同樣是一庭花月;在歡樂的時候,它們似乎要為人起舞;而當悲愁之際,它們又好像替人垂淚了。韋莊這首《古離別》,跳出了這種常見的比擬,用優美動人的景色來反襯離愁別緒,卻又獲得和諧統一的效果。
晴煙漠漠,楊柳毿毿日麗風和,一派美景。作者沒有把和摯友離別時的春天故意寫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實地寫出它的濃麗,並且着意點染楊柳的風姿,從而暗暗透出了在這個時候分別的難堪之情。第二句轉入“不那離情酒半酣”,一下子構成一種強烈的反跌,使滿眼春光都好像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濃所牽起的離情別緒就越強烈的感覺。“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帶出離筵別宴的情景,讓人看出在柳蔭之下置酒送行的場面,並且巧妙地寫出人物此時的內心感情。因為假如酒還沒有喝,離別者的理智還可以把感情勉強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會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時候,別情的無可奈何才能給人以深切的體味。“酒半酣”之於“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兩句再進一層。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離情,那麼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濃,更要使遠行人斷腸了。所以臨別時,送行者用馬鞭向南方指點着,饒有深意地説出“斷腸春色在江南”的話。

古別離作品集評

常建《送宇文六》詩説:“花映垂楊漢水清,微風林裏一枝輕。即今江北還如此,愁殺江南離別情。”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別》詩也説:“雪滿庭前月色閒,主人留客未能還。預愁明日相思處,匹馬千山與萬山。”結尾都是深一層的寫法。前代文藝評論家稱之為“厚”,也就是有深度。“厚”,就能夠更加飽滿地完成詩的主題。

古別離作品格律

這首七言絕句的用韻方式為首句入韻平起式;其韻腳是:下平十三覃(平水韻)。
晴煙漠漠柳毿毿,
○○●●●○△
不那離情酒半酣。
⊙●○○●●△
更把玉鞭雲外指,
●●○○○●●
斷腸春色在江南。
⊙○⊙●●○△
(説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2] 

古別離作者簡介

韋莊畫像 韋莊畫像 [3]
韋莊(約公元836~910年左右,生卒年不詳),字端已,唐末五代詩人.京兆杜陵(今西安)人,唐初宰相韋見素後人,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廣明元年(880)四十五歲,在長安應舉,正值黃巢軍攻入長安,遂陷於戰亂,與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始離長安赴洛陽。中和三年(883)春,四十八歲作《秦婦吟》。不久避戰亂去到江南,五十八歲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乾寧元年(894)五十九歲登進士第,授校書郎。乾寧四年(897),時年六十二歲,被“宣諭和協使”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回長安後,改任左補闕。天覆元年(901)六十六歲,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唐亡,力勸王建稱帝,王建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為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後終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七十五歲卒於成都花林坊。詩詞都很有名,詩方面今傳《浣花集》十卷。韋莊曾經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陽,着《秦婦吟》。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擬遇,在當時頗負盛名,但詩中對黃巢農民起義軍頗多詆譭。後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當代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所作詞語言清麗,多用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情凝詞中,讀之始化,以至瀰漫充溢於臟腑。其詞無專集,散見於《花間集》、《尊前集》和《全唐詩》等總集中,近人王國維、劉毓盤輯為《浣花詞》一卷,凡五十四首,蓋取其詩集為名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四]、[五])、《浣溪沙》(五)、《應天長》(二)、《荷葉杯》([一]、[二])、《清平樂》(三)、《謁金門》([二]、[三])、《河傳》(二)、《天仙子》([二]、[四])、《訴衷情》(一)、《女冠子》([一]、[二])、《木蘭花》等。韋莊温庭筠同為花間派的重要詞人。温穠麗,韋清新。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