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別離

(江淹作品)

鎖定
《古別離》是南朝時期詩人江淹所作的一首五言詩。這首擬作是從意境的整體上把握摹擬對象的風格特徵,充分發揮了藝術想像,將思婦對遠行的夫君的拳拳思憶描寫得淋漓盡致。
作品名稱
《古別離》
創作年代
南朝梁
作品出處
玉台新詠
文學體裁
五言詩
作    者
江淹

古別離作品全文

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
黃雲蔽千里,遊子何時還?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
不惜蕙草①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
願一見顏色②,不異瓊樹枝③。
兔絲及水萍,所寄④終不移。

古別離註釋

①蕙草:一種香草。
②顏色:表情,神色。
③瓊樹枝:這裏指女子潔麗的容顏。
④寄:寄託。

古別離白話譯文

心愛的人要到雁門關外很遠的地方去了,我們只有無奈地道別。天上的黃雲遮蔽了千里,地上的塵埃與黃雲相接,天空也暗了下來,到遠方去的遊子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啊。時間又過了這麼久,想起當時送心愛的人遠去的情景,是多麼清晰啊,就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可是如今,已經到了深秋,檐前的露已經凝結成團。蕙草雖然凋零了,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我擔憂的是遠方的愛人,不知他在外是否飽暖。愛人遠在天涯,我們長年分別。但願時而看見自己的容顏,還是像瓊樹枝一樣潔麗。但願能像菟絲和水萍一樣,有所寄託,與愛人的感情也能始終不渝。

古別離作品賞析

這是雜體詩的第一首,《雜體詩》共三十首,逐次模仿漢魏至宋晉以來諸家的五言詩。這是模擬《古詩》中的離別之作。
“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雁門關”在今山西代縣。雁代在漢魏時已是北方邊境地區了,去雁代,自然是被徵發從軍。這兩句交代分離的原因及丈夫遠去的地點。“黃雲蔽千里,遊子何時還?”“黃雲”,混雜塵沙的雲,是塞外常見的現象,給人一種悲涼、蒼茫之感。這一句已顯露出遊子(其實就是從軍的徵人)形單影隻、悽惻彷徨之狀,後一句的關切之詞就脱口而出了。這兩句暗用《古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的語意。上面從分別寫起,主人公沉浸在那些情景中,深深思念着徵人。下面寫道“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露已團”,露已成珠驚起了她的節序之感:啊,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是秋天了。感到時間的久長,仍是盼望徵人早歸,與“遊子何時還”意相連貫。同時這節序之感又觸動了她別一種心思:秋風一吹香花香草就要凋殘了,自己的命運也有些相似。《古詩》就這樣寫道“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但是,她又很快從自己身上跳開:“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蕙草”是自比,不憐惜自己容貌衰老,擔憂的是遠方徵人的寒冷。由“不惜”見於原本的“惜”,又由“惜”到“不惜”曲曲傳出了主人公心理的波動,以及對丈夫温柔的體貼。
“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這裏換韻,意思也隨之有所變換,貼近自己的情感寫去。這兩句寫彼此相距遙遠,不能相見,很是痛苦。這個“長”字是由空間感覺轉換成的時間感覺,加重了別離的痛苦。這裏又化用了《古詩》的“各在天一涯”的句子。“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瓊樹枝”,仙樹枝,據説可以療憂,《蘇李詩》有“思得瓊樹枝,以解長渴飢。”又常用來比喻人的姿質美好,《世説新語》由此用法,意思是説:只要見到心愛的人,我的憂愁也就沒有了。這裏的思念與愛戀是融合在一起的。“一見”、“不異”,見出感情的濃度。最後她更進一步表達她的愛戀:“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菟絲”下省略了“女蘿”,《古詩》中有云“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是比喻夫妻的相與依存。“水”與“萍”的比喻亦是此意。這是表示對丈夫永遠忠貞。這幾句從相思的痛苦寫到對丈夫的忠貞不渝,最終把感情從自愁狀態中解脱出來,用以安慰對方,還是表現了對徵人的體貼,這樣的感情真是温柔敦厚之至!

古別離作者簡介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並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大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