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代漢語

(2006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古代漢語》是2006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觀林。 [1] 
中文名
古代漢語
作    者
程觀林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3月
頁    數
349 頁
定    價
29.8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1704370

古代漢語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古代漢語(第3版)》共八章,第一至第六章為緒論、文字、音韻、詞彙、詞類、句式、修辭,是古代漢語課程規定必授的內容;第七、 [1]  第八章為文言文的標點與翻譯、辭書,可酌情列為輔導課或專題課。附錄的古代文化知識舉要,是教師指導下學生的閲讀內容,可擴大學生的相關知識面。第七章後所附的一套白文古籍選段,可供學生練習文言文標點與翻譯之用,也可作教師編擬各章練習題的古漢語材料。

古代漢語圖書目錄

目錄
主�序
緒論
第一章 文字
第一節 漢字結構與“六書,
一、象形
二、指事
三、會意
四、形聲
五、假借
六、轉註
第二節 漢字教學與偏傍
一、認識漢字偏傍的重要性
二、抓形體的分辨
(一)會意字的結構分析
(二)形聲字的結構分析
三、抓聲旁的分辨
(一)聲傍與標音
(二)聲傍類推的侷限性
四、 注意偏傍的�法和位置
(一)相同偏傍的三種情形
(二)不同偏傍的兩種情形
五、形體相近(相似)偏傍的辨析
第三節 古今字
第四節 �體字繁簡字
一、�體字
(一)�符相�
(二)聲符相�
(三)偏傍�位
(四)造字�法
二、繁簡字
(一)漢字簡化的原則
(二)簡化字與繁體字的開�
文選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第二章 音�
第一節 基本概念
一、音�
二、音�學術語
(一)與聲母有�的術語
(二)與�母有�的術語
第二節 中古音�
一、《廣�》的由來和體例
二、《廣�》四聲
三、《廣�》�部
四、《廣�》聲類
第三節 上古音�
一、上古聲母
(一)古無輕唇音
(二)古無舌上音
(三)古音娘日二紐歸泥
(四)喻三歸匣
二、上古�部
三、上古聲調
第四節 反切和古音通假
一、反切
(一)反切的規則及侷限
(二)反切雙讀
二、古音通假
(一)雙聲疊�
(二)古音通假
第五節 平仄和押�
一、平仄
(一)律詩平仄的組合規則
(二)律詩的平仄格式
(三)�於“一、三、五”不論
二、押�
(一)律詩的押�
(二)古體詩的押�
文選
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
柳橋晚眺(陸游)
贈孟浩然(李白)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鳳�梧[�倚危樓風細細](柳永)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
第三章 詞棠
第一節 古代詞棠的構成
一、單音詞
(一)古代單音詞佔絕大多數
(二)古代單音詞的特點
二、�音詞
(一)單純�音詞
(二)合成�音詞
三、連用的單音詞與合成�音詞的區分
第二節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詞的本義
二、詞的引申義
(一)引申�與本�的關�
(二)引申�產生的方式
(三)引申�產生的途徑
第三節 古今詞義演變
一、古今詞義的�同
(一)古今詞�基本相同
(二)古今詞義雙化�著
(三)古今詞�有��又有區別
二、古今詞義演變的類型
(一)詞�的擴大
(二)詞�的縮小
(三)詞�的轉移
三、古今詞義�同辨析例
第四節 古代同義詞
一、同義詞的產生和類型
二、同義詞的作用與辨析
文選
鴻門宴(《史記》)
李廣酣戰(《史記》)
周亞夫軍細柳(《史記》)
第四章 詞類
第一節 實詞
一、名詞
(一)名詞用為動詞
(二)名詞作狀語
(三)名詞作謂語
二、動詞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二)動詞的為動用法
(三)動詞用為名詞
三、形容詞
(一)形容詞用為動詞
(二)形容詞用為名詞
四、數詞和量詞
(一)數量表示法
(二)名量和動量
(三)數詞用為動詞
五、代詞
(一)人稱代詞
(二)指示代詞
(三)疑問代詞
(四)無定代詞
(五)代詞用為動詞
第二節 虛詞
一、副詞
(一)程度副詞
(二)時間副詞
(三)範圍副詞
(四)語氣副詞
(五)否定副詞
(六)表敬副詞
二、介詞
三、連詞
四、助詞
(一)結�助詞
(二)音節助詞
五、語氣詞
文選
宋及楚平(《左傳》)
鄭子產從政(《左傳》)
第五章 句式
第一節 變式句
一、謂語前置式
二、賓語前置式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前置賓語
(二)否定句中代詞作前置賓語
(三)藉助“之”、“是”的前置賓語
三、定語後置式
(一)“者”字結�作定語常後置
(二)藉助“之”的定語後置
第二節 判斷句
一、古代判斷句的特點和類型
二、“是”和“為”
三、特殊判斷句
(一)比喻性的判斷句
(二)歷縮性的判斷句
(三)因果性的判斷句
第三節 被動句
一、意念型的被動句
二、結�型的被動句
(一)動詞後面用“於(於、乎)”
(二)動詞前面用“見”
(三)動詞前面用“為”
(四)動詞前面用“被”
第四節 省略句
一、句成份的省略
(一)主語的省略
(二)賓語的省略
(三)謂語的省略
二、介詞的省略
三、特殊的省略
第五節 固定式
第六節 �句和緊縮�句
一、�句
(一)聯合�句
(二)偏正�句
(三)多層�句
二、緊縮�句
文選
馮�客孟嘗君(《戰國策》)
司馬錯論伐蜀(《戰國策》)
第六章 修辭
第一節 譬喻
一、明喻
二、隱喻
三、借喻
四、博喻
第二節 代稱、割裂、變文
一、代稱
二、割裂
三、變文
第三節 誇飾、委婉、引用
一、誇飾
二、委婉
三、引用
第四節 互文、並提、倒置
一、互文
二、並提
三、倒置
文選
齊桓公伐楚(《左傳》)
子魚論戰(《左傳》)
毛穎傳(韓愈)
豐樂亭記(歐陽修)
第七章 文言文的標點與翻譯
第一節 文言文的標點
一、句讀與標點
二、斷句錯誤的原因
三、正確標點古書的方法
第二節文言文的翻譯
一、古文今譯的基本要求
二、關於意譯
三、關於衍譯與漏譯
四、力求保存原文的語言風格
短篇文選(151則)
第八章 古代文化常議
第一節 古代的�法
一、三正
二、干支、朔、望、晦
三、四季
第二節 古代的地名
一、古代行政區域和地名概況
二、古今同名�地與�名同地
第三節 古人的姓名字號
一、姓與氏
二、名與字
三、別號、爵裹稱和諡號
四、避諱
第四節 古代的職官
一、中央官制
二、地方官制
第五節 古代的學校和科舉制
一、古代的學校
二、察舉和科舉
第九章 工具盡及其使用
第一節 按意義分類編制的工具書
一、《爾雅》
二、《方言》
三、《釋名》
四、《廣雅》
五《詩詞曲語辭�釋》
第二節 按形體分類編制的工具書
一、《説文解字》和《説文解字注》
二、《康熙字典》
三、《中華大字典》
四、《辭源》
五、《辭海》
六、《聯綿字典》
七、《漢語大詞典》
八、《漢語大字典》
九、《古漢語通用字字典》
第三節 按聲�分類編制的工具書
一、《廣�》
二、《集�》
三、《佩文�府》
四、《助字辨略》
五、《經籍纂詁》
六、《經傳釋詞》
七、《詞詮》
八、《辭通》
九、《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第四節 索引
一、索引的性質和種類
二、常用索引舉例
附錄
漢字繁簡對照表
詩�常用字表
修訂後記
文選篇名前標△號者,為請授篇。
本教材使用法請參閲《修訂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