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反大象戰車

鎖定
反大象戰車,是前3世紀末羅馬人在皮洛士戰爭中發明的一種對抗戰象的戰車。為了抵禦強悍的皮洛士大王,羅馬人制造出了特殊重型戰車並在阿斯庫魯姆戰役中對抗皮洛士軍隊,但在皮洛士精湛的指揮對抗下並未發揮很好效果。
中文名
反大象戰車
發明者
羅馬人

目錄

反大象戰車誕生背景

皮洛士與伊庇魯斯軍隊的意大利戰記 皮洛士與伊庇魯斯軍隊的意大利戰記
塔林敦為首的幾個南意大利希臘城邦在受到羅馬威脅時,向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求助。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的增援大軍跨過亞得里亞海,成功登陸到亞平寧半島南部。其中就包括20000多名來自馬其頓伊庇魯斯的長槍方陣步兵、3000名伊庇魯斯與色薩利騎兵、2500名來自希臘各地的弓箭手或投石兵。但最為致命的武器,卻是20頭來自異域的北非森林象。
伊庇魯斯軍隊的到來 讓羅馬方面遭遇到嚴重挫折 伊庇魯斯軍隊的到來 讓羅馬方面遭遇到嚴重挫折
由於伊庇魯斯王國本身缺乏可靠財政,所以需要靠埃及托勒密王朝提供津貼。皮洛士軍中的戰象,也正是由這個富甲一方的希臘化帝國提供。雖然體型較小、戰力還略遜於亞洲的印度象,卻罕有出現於地中海北岸的歐洲戰場。以至於當羅馬士兵在赫拉克利亞戰役中與之首次遭遇,都不清楚自己究竟面對的是何方神聖。在草草將之預判為某種“牛”後,就意識到很難靠常規手段加以應對。特別是裝備寒酸還戰術呆板的騎兵,最易受到象隊的嚴重干擾。他們原本尚能利用前後三列隊形,同馬其頓方陣打得有來有回。最終卻擋不住戰象的突然來襲,因而在付出7000人陣亡、1800人被俘的慘痛代價後,選擇先一步撤出戰場。
次年,雙方再度在阿斯庫路姆的戰場上迎面相遇。由於皮洛士已獲得不少本地盟友的兵力支持,所以羅馬人也將大批意大利盟邦部隊帶到現場。至於早前讓他們留下深刻記憶的大象,則由量身定製的300輛超級戰車加以針對。

反大象戰車建造

最為理想化的高配版羅馬反大象戰車 最為理想化的高配版羅馬反大象戰車
這種新式裝備並無完全確定的武裝樣式,但基本都是經過特殊改造的4輪馬車。通常配置有向外延伸的三叉戟、鐮刀或矛頭,可以對皮糙肉厚的非洲巨獸造成一定殺傷。根據彼此間的出場順序差異,前排車輛被安裝了包裹着瀝青的巨型木杆,以便點燃後引起對方戰象的恐懼騷動。餘下的後排戰車則有帶滑輪的小型起重槓桿,方便乘員操作捕獸抓鈎制服大型目標。甚至有部分車輛配備着機械弩炮。加之每輛車上都安排有弓箭手、投石兵和至少2名機械操作人員,所以沉重到需要靠2-4頭牛來共同拖動。值得一提的是,羅馬工程師還為方便快速機動,選擇在車梁是再安裝能靈活轉向的橫杆。從而大大提高了這些沉重武器的生存能力,也有利於及時組隊圍獵單頭大象。
朝伊庇魯斯象隊發起衝擊的羅馬戰車 朝伊庇魯斯象隊發起衝擊的羅馬戰車

反大象戰車使用

當然,在隨後爆發的阿斯庫路姆戰役中,這300輛反大象戰車的表現也是差強人意。當伊庇魯斯軍隊的右翼象羣開始接管戰局,羅馬人也迅速亮出自己的秘密武器。這次,輪到從未見過如此陣仗的希臘人感到驚慌失措。面對大量從自己身前掠過的詭異車輛,他們不得不停下來思考如何應對。倒是身為名將的皮洛士眼疾手快,及時將大象全部從前沿撤下,轉而充當起增援另一側交鋒的預備隊。於是,羅馬人的反大象戰車也紛紛轉向離開,到己方步兵戰線的後側進行重組。否則就可能在敵方步騎兵的夾擊中受困,並阻擋住己方機動力量的平穩調度。
稍後,皮洛士用大象充當救火隊員。他將這些巨獸悉數調至中路,替代在間隙期重組隊形的長槍方陣,對同樣剛脱離接觸的羅馬軍團實施二次衝鋒。後者也立刻將戰車部隊調配上來,期望再度讓那些來自非洲的野獸們感到無所適從。然而,富有經驗的希臘人也很快做出調整。一面讓大象暫時留在原地穩定情緒,自己也同步將長長的槍矛向下方投擲出去。
更為關鍵的是,後方的伊庇魯斯步兵也立刻停下整隊工作,向着逐步包圍大象的戰車發起猛烈進攻。此舉無疑對羅馬車伕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由於事發地點就位於兩軍交鋒最慘烈的中路,所以並不存在多大的空間可供周旋。這些笨重的反大象戰車便紛紛調頭逃離,並連帶衝亂了本方步兵的嚴密隊形。若非某些盟友在差不多時間段內出現掉鏈子情況,皮洛士的屬下可能已利用這次良機獲得完勝。
近身混戰中的羅馬與伊庇魯斯士兵 近身混戰中的羅馬與伊庇魯斯士兵
此後,由於營地突遭一支忠於羅馬的意大利同盟軍襲擊,皮洛士便派戰象返身隨騎兵前去救援。羅馬軍團也因正面相持的巨大傷亡,開始傾向於儘快結束該場戰事。這場西方軍事史上罕見的戰車vs大象案例,便在雙方的共同怯意下匆匆收場。顯然,希臘方面並不覺得象隊戰術需要做出多大調整。羅馬人也通過以上這些不成功的實驗,斷定反大象戰車是一種效率低下的嘗試。當確定皮洛士接受敍拉古人邀請,去往西西里島迦太基軍隊算賬,便徹底將這些即興發揮的工程學傑作棄之不用。
布匿戰爭中 直面迦太基戰象的羅馬士兵 布匿戰爭中 直面迦太基戰象的羅馬士兵
此後,由於三線步兵戰術的日益精進,羅馬人也不再忌憚同敵方象兵展開正面衝突。他們往往會讓各中隊迅速收縮,故意留出供大象穿越的臨時通道,再派遣更多輕裝散兵加以圍殲。因此,等到後人都更為熟悉的布匿戰爭爆發,大部分對手就很難用戰象實現對羅馬軍團的逆勢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