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午子觀

鎖定
午子觀,又稱“武子觀”,位於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堰口鎮堰口社區午子山景區內,是道教全真派道觀古建築羣,由“底觀、腰觀、頂觀及500餘座靈官廟”組合而成,錯落有致的坐落在午子山上,面積1854.5平方米,始建於西漢。 [2-4]  [7]  [20]  [22] 
午子觀,是道教活動聖地和陝南道教活動中心,午子觀的道教活動最早開始於西漢;20世紀50年代,午子觀停止道教活動;1997年1月15日,午子觀恢復道教活動。 [1]  [5]  [14] 
2003年9月,午子觀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中文名
午子觀
外文名
Wuzi Taoist Temple
地理位置
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堰口鎮堰口社區午子山景區內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佔地面積
1854.5 m²
保護級別
第四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1997年1月15日
別 名
武子觀

午子觀歷史沿革

西漢,新建頂觀。 [1] 
東漢末年,加以修繕。 [9] 
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重建翊聖保德真君殿及藥王殿、福壽殿等,並植萬株白皮松。 [8]  [12] 
明弘治十年(1497年),重建底觀之聖水觀、玉皇殿、東嶽殿及酆都殿,並由底觀到頂觀鋪砌石階。 [8] 
明正德二年(1507年),重修腰觀。 [3] 
明正德七年(1512年),增建頂觀寢宮、雷神殿、元帝殿、後寨門和紫金城。 [8] 
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十年(1733年—1745年),翻修各殿。 [8] 
清光緒元年(1875年),重修娘娘媛閣,增刻13塊石碑碣。 [8] 
清宣統年間,加以修繕,並建成42所廟堂,將頂觀對面山岩壁上供奉的五百靈官牌位請進廟宇之中。 [13-14] 
民國年間,于山道拐角處增修72座小土地廟。 [8] 
1983年,重修藥王殿、朝聖門。 [14] 
1999年—2000年,修建腰觀山門和關帝閣。 [14] 
2008年,新修財神殿。 [14] 
2010年,維修古建築羣,修建三門四柱石牌坊一座,院內照壁雕刻九龍圖、老子出關圖,玉皇大帝造像前的石牆刻錄《道德經》全文、八仙神像,地面配置太極八卦圖,前山步道雲梯至朝聖樓護欄刻錄真、草、隸、篆四體百家姓。 [14] 
2011年,修復頂觀。 [15] 

午子觀建築格局

午子觀是道教全真派道觀古建築羣,由“底觀、腰觀、頂觀及500餘座靈官廟”組合而成,錯落有致的坐落在午子山上,現存殿舍共60多間,建築結構完整,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顯著的民族風格。
午子觀建築在選址上頗具講究,利用地形地勢,依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格局,來建造一個個樓觀廟宇。其建築羣由北至南依次坐落在午子山山峯之間,涇陽河和小峽河將午子山環繞起來。
午子觀頂觀建造在午子山山頂之處,遠看山勢起伏,三觀遙相呼應;午子觀腰觀坐落在山腰處,因地勢坡度較大,故腰觀的建造規模稍小;午子觀底觀建造在午子山腳下,底觀背靠山,面有河,形成山水環抱之像。午子觀除了底觀、腰觀、頂觀三大觀外,在午子山的山林間還建造數百座靈官廟等建築,它們依據山勢高低錯落在山間,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單體建築。初時,各建築自由的散落在叢林之中,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規劃將部分零散的建築逐漸聯繫起來,成為一個整體。
午子觀本身為山林道教建築,其整體佈局較為自由。在道教理念與創造清淨的修道前提下,將各類建築零散的建造在山林之中,通過道路將其連接,將其成為整體。
午子觀的院落空間佈局中,很大程度上受到統治者的傳統思維的影響。午子頂觀的空間佈局中,中軸線有效的將頂觀空間逐漸展開,兩旁建築對稱分佈。院落佈局形式較正式、嚴肅。
午子觀建築主要以木構架為主體,承載建築。以磚體為輔,將建築進行圍合。
午子觀底觀位於午子山山腳處。底觀在建造時對風水玄學上做了一番考量:午子觀底觀前面的臨涇陽河與小峽河形成交匯。底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單檐歇山,灰瓦紅柱。台基於建築齊平,使得底觀建築較於廣場抬高許多。突出了底觀建築的重要性。整個以12根圓柱做主體支撐,三面磚石一面為木質門窗。底觀門前為空曠的廟前廣場。規則的方形廣場與底觀建築形成一條主軸,從低向高逐漸提升。
午子觀腰觀在一定意義上來説更像是承上啓下,將山腳處於山頂上的樓觀連接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整體。它位於午子山首峯的山腰處。腰觀的建築不與底觀相同。建築看上去更像是尋常民居。腰觀由三個單體建築圍合起來形成院落空間。在建築周邊,植被茂密的生長,將腰觀很好的“隱藏”其中。三座建築青瓦灰磚,與外圍的硃紅色牆體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午子觀頂觀是以中軸線為主的山林道觀。頂觀建築為單檐懸山,灰色的瓦與磚。其建築佈局與腰觀相似,都是院牆形成的圍合空間。
午子觀除了底觀、腰觀、頂觀三大主建築外,還有許多零散的單體建築,如:在山勢險峻中建造的頭道靈官、二道靈官等。這些建築是根據明清後所遺留的相關文獻記載、遺蹟等進行建造和修復。這些建築依次錯落在山林主路中,使得午子觀建築羣豐富且有層次感。 [2-3]  [10-12]  [20] 

午子觀主要建築

底觀
底觀是午子觀的一部分,位於午子山山腳處,為仿明清建築,單檐歇山頂。底觀大殿內從左到右依次端坐着財神趙公明比干關公塑像。 [8]  [19] 
底觀 底觀
腰觀
腰觀是午子觀的一部分,位於午子山山腰處,是由三個單體建築圍合起來形成的院落,規模較小,建築比較樸素,自然景觀較少。腰觀主殿為三清殿,供奉的是道教最主要的神明。 [8]  [12] 
腰觀 腰觀
頂觀
頂觀是午子觀的一部分,位於午子山山頂,頂觀大門名曰:“朝聖門”。頂觀正殿為玉皇殿,有真武大帝雷公祖師坐式銅像各一尊,為明代所鑄。頂觀左側為娘娘殿,頂觀右側為藥王殿。頂觀前殿有明嘉靖十二年鐵鑄武神像一尊,背面銘文刻有“午子山漢朝敕建”等文字。頂觀後殿正中供觀音菩薩,右為文昌帝君,左為太上老君。頂觀城牆緊固、雄秀,叫“紫金城”,又稱“鐵城”,城圍面積千餘平方米。明代建頂觀後寨門樓,稱“南天門”。 [8]  [19] 
頂觀 頂觀
鬥姆閣
鬥姆閣(原關帝閣)是午子觀的一部分,位於午子山中部,為兩層樓閣式建築,為供奉道教鬥姆神而建。 [19-20] 
鬥姆閣 鬥姆閣
頭道靈官
頭道靈官是午子觀的一部分,位於午子山中部,頭道靈官內供王靈官,為護法鎮山神將。靈官門洞的上方“頭道靈官”四字為當代著名高道、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先生手書。 [14]  [19-20] 
頭道靈官 頭道靈官
二道靈官
二道靈官是午子觀的一部分,位於午子山中上部,二道靈官即馬靈官馬勝,道教經堂大門左側雷神部將,為道教正一雷法中的靈官。 [8]  [14]  [19] 
二道靈官 二道靈官

午子觀主要展覽

午子觀現存文物在午子觀歷史文化展陳館展出,主要有:腰觀石獅、聖旨碑頭等共14件。 [21] 
午子觀文物

午子觀文化活動

午子觀藝文

午子觀現存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鐵鑄神像,銘文載:“午子山漢朝敕建”。 [14] 
明朝謝崇儒著詩《登午子觀》,曰:“縹渺玄宮建翠嶺,古今仙客幾登臨。雲山慣識前人面,眺覽應同此日心。蒼徑鶴歸明月夜,丹房煙鎖碧崖陰。憑虛自覺消塵慮,幽烏相知送好音。” [8] 
近代閻多治著詩《詠午子觀》,曰:“千山君獨秀,巍然碧海中。杜鵑沐朝霞,松濤聽晚風。舉手摘浮雲,躡足履太空。勿謂攀登苦,奇景在險峯。” [8] 

午子觀相關人物

漢高祖劉邦愛妃戚姬與午子觀
據碑、碣、志書記載:此地曾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姬進香焚輪之處;也曾是戚姬為皇兒如意進香祈福之地。 [1]  [8] 
大舜謀士善卷、明代建文帝,道教重要人物張道陵張魯張三丰與午子觀
據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説:大舜謀士善卷,明代建文帝均來此隱居;道教重要人物張道陵、張魯、張三丰來此講經傳教。 [1]  [8] 
藥王孫思邈與午子觀
午子觀頂觀院內有古藥樹一株,相傳為藥王孫思邈所植。 [19-20] 

午子觀活動建設

午子觀的三月三廟會活動,這是一個具有宗教性質的廟會活動,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不少道教信徒、民俗愛好者及地方媒體等羣眾都會來午子觀參與廟會活動。午子觀的三月三廟會活動從宋朝流傳下來,經過發展變化,已成為了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午子觀的三月三廟會活動主要分成三個部分:
1、西鄉地域民俗文化展示
廟會活動伊始,人們會聚集到底觀,觀看具有濃厚地域性的文化演出。主要由當地的文化組織、單位組織及羣眾等為主。通過不同形式的表演,向民眾展示具有西鄉特色的文化。當地的老人們整齊劃一的展示道教的太極拳,向人們宣揚修身養性;西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展示,如劉二姐趕會、地圍子等,通過文藝演出這一種展現形式,有效的將西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在大眾面前,向大家展示當地人們的樸質精神品質及具有特色的文化財富。 此外,還有午子山的茶藝展示,以午子山後山的茶園採摘煉製的清明時的茶葉為主料,在廟會活動中展示午子山茶的品質,向人們宣傳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成果。
2、道教祭祀
廟會活動中,祭祀便是正常活動的高潮。在祭祀活動中,主要是由一位高功道長的帶領下,道長們手拿各類法器,伴隨着道士所彈奏的伴樂下,進行吟唱祭祀。隨着高功道長在對神仙進行祭祀結束後,由其領頭帶着民眾一起叩拜神靈,以求平安、順遂。
3、朝山和參觀瀏覽
祭祀活動之後,根據人們的不同目的及意願,選擇朝山活動或在底觀周邊參觀瀏覽等。 [12] 
午子觀的三月三廟會活動

午子觀機構設置

午子觀的管理機構為:西鄉縣午子山文物管理所。 [12]  [16] 

午子觀研究價值

午子觀建築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建築風格上,將南北方地域的建築風格融合在一起;在文化方面,午子觀的三月三廟會活動從宋朝流傳下來,現已成為了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説,午子觀這一道教活動場所較為完整的展示出了道教建築和道教文化。 通過對午子觀建築羣與廟會文化活動的相關研究,可以對陝南地區的道教建築和對當地人們的宗教信仰等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12] 

午子觀保護措施

1985年4月,午子觀被西鄉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西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2000年8月,午子觀被漢中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漢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 
2003年9月,午子觀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午子觀的保護範圍總面積12平方千米。東至午子山後山2千米處及午子山山頂,西、南至涇洋河,北至小峽河(堰洋公路);建設控制地帶為東至陡坎廟山頂,西南至南山山頂,北至冠朱山山頂。 [6] 

午子觀旅遊信息

午子觀地理位置

午子觀位於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堰口鎮堰口社區午子山景區內。 [2-4] 

午子觀交通

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內乘坐101路公交,堰口(午子山)站下車,步行前往。

午子觀門票

門票價格:(3月1日—11月30日)3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20元 [17] 
免票政策:對現役軍人(含軍隊離退休幹部)、消防救援人員、公安幹警、全國醫務工作者、殘疾人免票;對65週歲(含65週歲)以上的老年人、6週歲(含6週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免票。符合以上條件的遊客,持本人的有效證進入午子山景區。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