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港毛尖

鎖定
北港毛尖以註冊商標“北港”命名,唐代稱“邕(yōng)湖茶”,屬黃茶類,產於湖南省岳陽市北港。在加工技術中,通過熱悶措施的摧化作用,破壞葉綠素,使不溶性碳水化合物部分轉化成可溶性,兒茶素類發生非酶性氧化和異構化作用,其轉化產物與蛋白質水解的氨基酸結合,產生新的香味物質,達到茶葉黃化,香味鮮醇回甘。
1987年在湖南全省名優茶評比中被評為全省名茶。 [1] 
中文名
北港毛尖 [2] 
茶葉屬性
黃茶
主要產地
湖南省岳陽市北港
起    源
唐代

北港毛尖歷史發展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3張)
北港茶在唐代就很有名氣,唐代稱“邕湖茶”。唐代斐濟《茶述》中列出了十種貢茶,邕湖茶就是其中之一。唐代李肇《國史補》有“嶽州有邕湖之含膏”的記載。
北宋範致明《岳陽風土記》載:“湖諸山舊出茶,謂之邕湖茶。李肇所謂嶽州邕湖之含膏也,唐人極重之。見於篇什,今人不甚種植,惟白鶴僧國有千餘本,土地頗類此苑。所出茶,一歲不過一二十兩,土人之白鶴茶,味極甘香,非他處草茶可比並,茶園地色亦相類,但土人不甚植爾。”
明代黃一正輯注的《事物紺珠》列出了今茶名99個,古制造茶名101個,其中嶽州出的黃翎毛,岳陽出的含膏冷屬古制造茶名。明代張謙德茶經》也有“嶽州之黃翎毛、含膏冷”茶的記載。
清代《致富奇書廣集》(疑17、18世紀問世)又有“嶽州之黃翎毛,岳陽之含膏冷,唐宋時產茶名”的記載。 [3]  清代黃本驥《湖南方物志》引用唐釋齊己邕湖茶詩一首雲:“邕湖為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 [4] 

北港毛尖自然地理

北港毛尖產地分佈

北港毛尖,以註冊商標“北港”命名,唐代稱“邕湖茶”,屬黃茶類,產於湖南省岳陽市北港。 [2] 

北港毛尖生長環境

北港發源於梅溪,全長2千米左右,因位於南港之北而得名。南港、北港匯合於喬湖,湖邊五座塘廟,廟前有一湖,現名楊家湖,也就是淄湖。岳陽市康王鄉北港繾湖一帶,是現今的北港毛尖產地。這裏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每初早春清晨,紿湖水面蒸氣冉冉上升,低空繚繞,經微風吹拂,如輕紗薄霧盡散於北岸的茶園上空。茶園地勢平坦,水陸交錯,土質肥沃,酸度適宜。 [5] 

北港毛尖品質特徵

外形芽壯葉肥,毫尖顯露,呈金黃色;內質香氣清高,湯色橙黃,滋味醇厚,葉底肥嫩黃似朵。 [6] 

北港毛尖加工工序

1.採摘:清明後5~6天開採,一芽二三葉標準,搶晴天採,不採蟲傷葉,不採紫色葉,不採魚葉,不帶蒂把,當日採摘當日制。
2.殺青:俗稱鍋炒。北港毛尖的殺青頗別緻,與一般綠茶和黃茶殺青極不一樣。北港北毛尖採用高温投葉,中温長炒老殺的方法。殺青要求鍋温200℃以上,投葉2 000克抖炒2分鐘後即降温至100℃左右,再炒12~13分鐘,茶坯達三四成千時,鍋温已逐步降至40℃左右,即轉入鍋揉。在較長時間的鍋炒中,由於茶葉含水量較高,葉綠素破壞相當嚴重的,為黃茶要求的特有品質奠定了基礎。
3.鍋揉:殺青後並不出鍋,在鍋温40℃左右,茶葉含水率為55%左右時轉入鍋揉,即在鍋中邊揉邊炒。間以解塊操作。待茶葉成條索狀時,即出鍋拍汗。
4.拍汗:所謂拍汗,即將茶坯盛篾簸內,堆積拍緊,上覆棉套,以保温保濕。悶渥30~40分鐘,使茶葉回潤變黃。
5.復炒復揉:經過拍汗後,將茶坯再投入鍋中復炒。鍋温60--70℃,邊炒邊揉,至茶條緊卷,白毫顯露,約八成干時出鍋攤晾。
6.烘乾:攤晾後用炭火烘乾。茶葉烘乾後必須攤晾,再裝箱內嚴封,使之後熟。經過後熟,芽葉色澤金黃澤潤,便成了質優形美的北港毛尖。 [7] 

北港毛尖價值功能

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壞血病和護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種功效。 [8] 

北港毛尖品茗指南

北港毛尖沖泡準備

鐵製火爐一具,銅質燒壺一把,長方形紫檀木茶盤一個,長方形木製托盤一個,青瓷茶碗若干個(可用三才蓋碗杯),陶質茶罐一個,檀木茶道具一套,茶色茶巾一條,清花茶荷一個,彩瓷花瓶一個、梔子花一枝,香爐一個,香三支,北港毛尖茶若干克。 [9] 

北港毛尖沖泡方法

第一道:煮水——邕湖荷露煮含膏
茶者在沏茶前,首先擇具備器、掛畫、插花、奏樂、焚香靜氣,神入茶徑,然後開始生火煮水。“水為茶之母,茶為水之魂”。烹茶鑑水,乃中國茶道之特色。古人把宜茶之水分為天水、地水,天水即雨、雪、霜、露、雹;地水乃泉、江、河、湖、井。更有趣者,如掃梅花雪、聚臘月霜,集荷葉露,解嚴冬冰,借清純之水,發茶人清幽之思。今天我們所烹之水乃北港邕湖荷花晨露,有詩為證:輕紗薄霧鎖池塘,滴滴水晶吻異香。集得青荷冰露潔,含膏共煮洗俗腸。
第二道:滌器——青瓷茶碗嶽州窯
嶽州乃岳陽之古稱:唐代不僅有邕湖含膏之名茶,嶽州茶具也享有盛名。嶽州窯乃全國六大名窯之一,陸羽茶經:四之器》中載:“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嶽州上,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還載有品茶用具二十四件,並提出:“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今天我們使用的泡茶之器,乃嶽州窯所產的青瓷茶碗,正是名茶用名器,相得益彰。
第三道:賞茶——茶伴公主入青藏
唐代邕湖茶,不僅深受宮庭廷青睞,併為漢藏文化交流之媒介。當年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所帶物品中的茶葉,就有岳陽名茶——邕湖含膏。並把飲茶習俗傳到西藏,茶與佛教融合,佈道弘法,形成了西藏喇嘛寺中空前規模的茶之盛會。北港毛尖,芽壯葉肥,毫尖顯露,色呈金黃,我們將茶葉給客人一一觀賞,恰似茶伴公主入青藏。
第四道:投茶——燕飛尋常百姓家
北港毛尖,昔為皇宮貢品,今為百姓共享。投茶入杯時,茶芽紛紛飄落,恰似紫燕紛飛,正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第五道:洗茶——橫空一鶴排雲上
洗茶時:眼觀流水,心注於茶,人茶合一,茶心共洗。茶塵滌盡,心煩同失。茶芽舒捲,心襟同闊。杯上白鶴,心與共翔。頃刻大有唐代詩人劉禹錫秋詞》一詩共感: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勝春朝。橫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第六道:泡茶——水潤北港瑞草黃
茶以名山秀水為宅,鐘山川之靈秀,以清風明月為伴,得天地之精和,以人類為友,得人之靈性,天、地、人三才共同化育出茶之精華,可謂仙草瓊漿。北港毛尖,宜用90℃沸水沖泡。泡茶時,水入茶碗,芽葉舒捲,黃湯四溢,正是水潤北港瑞草黃。
第七道:敬茶——邕湖含膏惟上貢
茶湯泡好後,將茶一一敬奉給客人,各位將一覽名茶風雅,一飽皇家口福。有唐代詩僧齊已《謝人惠邕湖茶》一詩為證:邕湖惟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
第八道:聞香——亦有靈源一派香
北港毛尖產地,茶園地勢平坦,水陸交錯,土質肥沃,酸度適宜,正是宜茶之地。其茶香氣清高,有宋代大儒朱熹《詠茶》 一詩為感:小小茶樹數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嘗。雖無山頂煙崗潤,亦有靈源一派香。
第九道:品茶——滌煩解渴心神悦
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想念家鄉,常要大唐使者帶去茶葉,並和松贊干布舉杯共飲。
唐國史補》中載:“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解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邕湖者。”北港毛尖,滋味醇厚,品後神清氣爽,愁煩頓失。有朱熹《茶宴、論茗》一詩為感:茗飲淪甘寒,抖擻神氣增。頓生塵慮空,豁然悦心目。
第十道:醉茶——夜歸踏碎滿街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品茶之韻不在茶,在乎清雅之境。有道是:“有韻則雅,韻致清遠。”茶致數巡,身舒神悦,樂哉!悠哉!似醉非醉。至此,大有宋代詩人黃庭堅《一斛珠》一詞共感: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與天闊。夜闌似覺歸仙闕。走馬章台,踏碎滿街月。 [10-11] 

北港毛尖飲茶禁忌

喝頭遍茶:有的人泡茶會將頭遍的水濾掉、喝第二道,這是懂喝茶的做法。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受到農藥等有害物的污染,表面會有一定殘留,所以頭遍的水作為洗滌之用最好棄之不喝。
空腹或飯前喝茶:空腹喝茶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可使茶葉中的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喝茶時若能搭配一些小點心對腸胃很好。同樣的,飯前半小時也不宜喝茶。
飯後立即喝茶:飯後立即喝茶,茶葉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元素髮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長期可能引起人體缺鐵性貧血。所以喝茶最好是在吃完飯半個小時以後。
發燒喝茶:茶葉中含有的茶鹼有升高體温的作用,發燒喝茶無異於“火上澆油”。
潰瘍喝茶: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會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引發潰瘍甚至穿孔。所以潰瘍病人不宜喝茶。
睡前喝茶:如果晚上喝茶離睡覺時間太短的話,容易影響睡眠。
婦女經期,孕期喝茶:會影響內分泌,對喝茶的婦女胎兒造成不好的影響。
喝很濃的茶:茶湯濃度太高,刺激性過大,加重內臟器官的負擔並且擾亂內分泌。 [12] 

北港毛尖選購技巧

看色澤
新茶色澤一般都較清新悦目,或嫩綠或墨綠。綠茶以顏色翠碧,鮮潤活氣為好;炒青茶色澤灰綠,略帶光澤。若干茶葉色澤發枯發暗發褐,表明茶葉內質有不同程度的氧化,這種茶往往是陳茶;如果茶葉片上有明顯的焦點、泡點(為黑色或深醬色斑點)或葉邊緣為焦邊,説明不好,不是好茶;若茶葉色澤花雜,顏色深淺反差較大,説明茶葉中夾有黃片,老葉甚至有陳茶,這樣的茶也談不上是好茶。
觀外形
各種茶葉都有特定的外形特徵。一般説新茶外形:條索明亮,大小、粗細、長短均勻者為上品;條索枯暗、外形不整、甚至有茶梗、茶籽者為下品。細實、芽頭多、鋒苗鋭利的嫩度高;粗松、老葉多、葉肪隆起的嫩度低。扁形茶以平扁光滑者為好,粗、枯、短者為次;條形茶以條索緊細、圓直、勻齊者為好,粗糙、扭曲、短碎者為次;顆粒茶以圓滿結實者為好,鬆散塊者為次,來試試吧。
聞香氣
新茶一般都有新茶香。好的新茶,茶香格外明顯。
品茶味
茶湯入口後甘鮮,濃醇爽口,在口中留有甘味者最好;通常取少量樣品沖泡觀察,好的茶,湯色明澄,茶葉先若澀,後濃香甘醇,而且帶有板栗香味。
捏乾濕
用手指捏一捏茶葉,可以判斷新茶的乾濕程度。新茶要耐貯存,必須要足幹。受潮的茶葉含水量都較高,不僅會嚴重影響茶水的色、香、味、而且易發黴變質。判斷新茶足不足幹,可取一二片茶葉用大拇指和食指稍微用勁捏一捏,能捏成粉末的是足乾的茶葉,可以買;若捏不成粉末狀,説明茶葉已受潮,含水量較高,這種新茶容易變質,不宜購買。 [13] 

北港毛尖存儲方法

普通密封保鮮法
將買回的茶葉,立即分成若干小包,裝於茶葉罐或筒裏,最好一次裝滿並蓋上蓋,在不用時不要打開,用完把蓋蓋嚴。有條件可在茶葉罐內適當放些用布袋裝好的生石灰,以起到吸潮和保鮮作用。
真空抽氣充氮法
將茶葉裝入鋁箔與塑料做成的複合袋,採取一次性封閉真空抽氣充氮包裝貯存,也可適當加入些保鮮劑。一經啓封后,最好在短時間內用完,否則時間一長,同樣會陳化劣變。
冷庫保鮮法
這種大量保鮮貯存法不加任何保鮮劑,純屬物理保鮮,只要庫房建築合理,庫温保持在-4℃至2℃不變即可。但茶葉出庫前必須要經過真空保鮮處理,否則,茶葉暴露空氣中,由於外界冷熱相遇,水分和氧氣會形成水汽珠而凝結在茶葉上,加速茶葉劣變。 [14] 

北港毛尖獲獎榮譽

1964年被評為湖南省優質產品。 [15] 
參考資料
  • 1.    趙寶豐等編,茶飲料製品607例,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29頁
  • 2.    姚松濤編著,中國茶品鑑掌中查,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1,第251頁
  • 3.    李少林主編,説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2,第182頁
  • 4.    姚國坤著,中國名優茶地圖=THE MOST WELL-KNOWN CHINESE TEAS,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01,第139頁
  • 5.    《典藏精品版》編委會主編,中國茶道全書 典藏精品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1,第240頁
  • 6.    鄭乃輝主編,茶葉加工新技術與營銷,金盾出版社,2011.01,第67頁
  • 7.    張生會編著,植物奧秘探索 二十四,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5,第70頁
  • 8.    文婕編著,茶事情韻 鑑茶、泡茶與品茶圖鑑,新世界出版社,2012.07,第151頁
  • 9.    胡獻國編著,高血脂家常食譜,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183頁
  • 10.    朱東主編,家庭食療妙方精選,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4,第81頁
  • 11.    於俊生,趙國磊主編,藥膳食療一點通,青島出版社,2012.05,第228頁
  • 12.    楊峯著,人體奧秘與保健養生,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11,第314頁
  • 13.    陳恭編著,品茶·説茶·養生,軍事誼文出版社,2006.01,第10頁
  • 14.    王敏華編著,中華茶養生便典,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01,第222頁
  • 15.    趙維臣,中國土特名產辭典,商務印書館,1991年03月第1版,第31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