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洋軍醫學堂

鎖定
北洋軍醫學堂始創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為當時的天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所創立。
中文名
北洋軍醫學堂
創辦時間
1902年
創辦人
袁世凱

目錄

北洋軍醫學堂簡介

學校由1902年11月,為當時的天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所創立,聘請日本駐軍醫院的院長陸軍二等軍醫正平賀精次郎為總教習,以徐華清擔任總辦。專門培養北洋陸軍軍醫為目的,最初學生為四十人,從天津附近居民中招募。最初地址在天津南斜街原浙江會館館址的中國房屋充任校舍(天津東門外海運局舊址)。從同年十二月開始授課,以後學生每年增加,校舍感到狹小,所以到了1906年6月,在海河北岸的河北新區黃緯路蓋建新校舍,同年十二月竣工,學校搬遷。新校舍是歐式樓房,能容納二百名。現有學生一百五十名,分為三個班。在1907年2月,第一期畢業生三十五名,全都擔任官職,配屬北洋各鎮。學校因為抗戰和內戰幾經遷徙、更名,所以鮮為人知,學校也失去最初的面貌,而且人們經常把它和保定軍醫學堂相混淆。

北洋軍醫學堂變遷

1902年,袁世凱在天津創辦北洋軍醫學堂。北洋軍政司軍醫局總辦(局長)徐華清兼任北洋軍醫學堂總辦(校長)。
徐華清(1861-1924),字靜瀾,廣東五華人。因出身貧苦到香港謀生,此後受到教會的資助,他先是在香港大學學習醫學(孫中山先生的校友),後留學德國獲醫學博士學位。後因給慈禧太后治癒疾病,被冊封一品花翎頂戴、總理醫政。
1902年,北洋軍醫學堂成立後,聘請日本陸軍二等軍醫正平賀次郎為總教習,從德、日購置圖書儀器,借用天津東門外南斜街浙江海運局暫為校址。當年十月下旬,北洋軍醫學堂首次招考學生,從百餘名應試者中取六十四人,次年春經過複試正式錄取三十七人。學堂對複試前五名還予以獎賞。
北洋軍醫學堂開設科目有: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化學、物理學、日文、漢文等科目,實行四季考試。為加強學生的實習能力,1905年初,學堂派學生奔赴各處軍營擔任副醫官和醫長之職,副醫官月薪120元,醫長月薪80元。
1906年清陸軍部成立,辦公地點設在北京鐵獅子衚衕(今張自忠路3號),陸軍部下設的軍醫司接辦北洋軍醫學堂,更名陸軍軍醫學堂。同年遷入天津河北區黃緯路新校舍,日本正平賀次郎繼續擔任總教習。
同時,陸軍部頒佈了《軍醫學堂試辦章程》,規定學制四年,學習內容中西兼顧。1908年陸軍軍醫學堂開設藥科,學制三年,開創中國藥學教育之先河。
1910年10月,東北鼠疫流行。12月,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伍連德被任命為全權總醫官。伍連德於12月24日帶着助手、陸軍軍醫學堂學員林家瑞,抵達疫情最嚴重的哈爾濱傅家甸,開始了大規模的鼠疫防疫工作,隨後抽調陸軍軍醫學堂以及北洋醫學堂、協和醫學院的醫護人員以及直隸、山東等地方的一些醫生,陸續前往東北。因為他們採取了科學而有效的防疫措施,肆虐哈爾濱半年之久的大鼠疫,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被遏制住了。
1912年,民國建立後,陸軍軍醫學堂更名為陸軍軍醫學校,徐華清調任他職。此後校長一職由北洋軍醫學堂第一期畢業生李學瀛繼任。同年,陸軍軍醫學校成立附屬醫院。
1914年全紹清繼任陸軍軍醫學校校長。全紹清(1884-1951),字希伯,直隸宛平人,滿洲正白旗。他畢業於天津北洋醫學堂,後隨清廷派往西藏的欽差大臣入藏,任欽差大臣行署醫官。1906年到1910年,全紹清在天津北洋醫學堂任解剖學醫學教授,1912年,留學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又到哈佛大學進修公共衞生學。1914年,全紹清以陸軍部軍醫署署長兼任陸軍軍醫學校校長。
1918年,綏遠、山西等地發現肺鼠疫情,北京政府內務部派陸軍軍醫學校校長全紹清前往主持防疫,並任第一區檢疫委員,全紹清校長偕同教官、學生前往疫區,此後疫情在3個月內得到控制。
1918年,民國北洋政府陸軍部決定將天津的陸軍軍醫學校、保定的陸軍獸醫學校遷往北京。該校遷京後,改名為北京陸軍軍醫學校。陸軍軍醫學校附屬醫院一同遷往北京,學校通信地址為北京東四六條衚衕東口。東四六條(東口)雖然是通訊地址,但學校並不在東四六條的衚衕裏,而是在東四六條、七條、八條東口馬路對面的富新倉。學校大門朝西基本上對着東四六條東口,故通訊的地址為“東四六條東口”。
《北京陸軍軍醫學校》的作者沙林芳先生的父親那丹珠,畢業於北洋醫學堂第二期,沙林芳先生與弟弟均先後就讀於陸軍軍醫學校。沙林芳在《北京陸軍軍醫學校》一書中記載:“段祺瑞政府委派陸軍部軍醫司司長魏海樓,在北京東城南門倉至北門倉一帶,將舊糧倉改建為陸軍軍醫學校及附屬醫院、陸軍獸醫學校和陸軍衞生材料廠,修建了新校舍和廠房。”
當時,陸軍軍醫學校每年暑假招新生,醫科招三四十人,藥科二十人,學員學習生活一切軍事化。每週放假一天,星期六下午二時即可回家,星期日晚八時前必須返校。宿舍每間住六七人,晚上自習到十時睡覺,作息時間規定很嚴,均以軍號為準。
不過,陸軍軍醫學校在北京期間,正值時局混亂之時,陸軍軍醫學校的校長時常因北洋政府內閣的更迭而撤換,校舍遭到軍隊侵佔,教育器材毀壞頗多,學校的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曾任軍醫學校教育長的張建回憶:“當時學校經費匱乏,教員領不到薪水,教學斷斷續續,學生只能自購講義、參考書自學。”
此後,隨着時局的變幻,學校更是經歷多次合併與搬遷。1928年,陸軍軍醫學校將天津海軍軍醫學校合併(李鴻章於1881年在天津創辦天津醫學館,1893年更名北洋醫學堂,1915年改稱天津海軍軍醫學校)。1928年8月,國民政府派人接管陸軍軍醫學校,並改稱軍政部陸軍軍醫學校。當時因經費困難,醫、藥各科不能滿額招生。
1933年5月陸軍軍醫學校奉令南遷到南京,陸軍軍醫學校附屬醫院留在北平。
1935年8月學校更名為中央軍醫學校,校長由蔣介石兼任。1937年軍醫學校遷往廣州,校長仍由蔣介石兼任,張建為教育長,實際校務由張建負責。1938年日軍於惠州登陸,軍醫學校遷往廣西。1939年全校遷往貴州安順。
抗戰勝利後,中央軍醫學校在上海江灣覆校。1947年6月1日更名為國防醫學院。1949年2月至5月,該校分批遷往台灣,而上海江灣遺留下來的校舍演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2017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陸軍軍醫學校附屬醫院後來幾經變遷,如今仍然發揮着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北洋政府指定陸軍軍醫學校附屬醫院作為收治德奧戰俘的專門醫院,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東方戰場唯一的一所“戰俘醫院”。
宋哲元主政華北時期,陸軍軍醫學校附屬醫院被改為二十九路軍後方醫院。1937年北平淪陷後,日軍佔領陸軍軍醫學校附屬醫院,改為日本陸軍第一百五十一兵站醫院。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回醫院,命名為北平陸軍醫院。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醫院,如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醫學中心。 [1] 

北洋軍醫學堂年表

台灣發行北洋軍醫學堂始創100年郵票 台灣發行北洋軍醫學堂始創100年郵票
1902年(清光緒28年)袁世凱於天津東門外海運局創立北洋軍醫學堂,開始招收醫科學生。
1906年(清光緒32年)移至天津黃緯路。
1912年(民國元年)因為被陸軍部接管,更名為陸軍軍醫學堂。
1914年(民國3年)遷至北京。
1928年(民國17年)該校被南京國民政府接收,學校遷至南京漢府街。
1936年(民國25年)更名為軍醫學校。
1937年(民國26年)日本侵華,9月遷往廣州。
1938年(民國27年)廣州危急,學校先遷往桂林,後遷至貴州安順。
1947年(民國36年)遷到上海江灣,轉年學校改組,與軍醫預備團及陸軍衞訓所合併為國防醫學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