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匈牙利文學

鎖定
以匈牙利語文寫作的作品,總體了匈牙利最早的寫作文學,是以拉丁文寫成的宗教作品,約始於11世紀中期。
後來以匈牙利語文寫作的作品開始出現,它們幾乎是清一色的宗教作品,且常為拉丁文的譯作,匈牙利早期有豐富的口頭民間文學。
在民間傳説中最早出現的,是基督教時代的口誦詩和彈唱詩人的唱詞(叫作萊蓋什以及悼歌中有韻的歌曲)。
中文名
匈牙利文學
意    義
匈牙利語文寫作的作品總體
內    容
拉丁文的譯作
性    質
宗教作品
作    者
馮植生

匈牙利文學作者介紹

馮植生,1959年畢業於匈牙利羅蘭(布達佩斯)大學語文系。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國際匈牙科學會會員。著有《匈牙利文學史》、《莫里茲》、《裴多菲傳》;論文《呼喚民族意識覺醒的歌者》、《裴多菲詩歌創作簡論》、《論約卡伊的小説創作》、《米克沙特的小説創作》、《論尤若夫的詩歌創作》、《匈牙利現實主義小説家——莫里茲》。譯著(含合譯);《米克沙特短篇小説選》、《籠中鴿》、《聖彼得的傘》、《奇婚記》、《強盜》、《親戚》、《金棺》、《匈牙利短篇小説選》、《匈牙利民間故事》以及多位匈牙利作家的詩歌、小説、散文和理論作品。 [1] 

匈牙利文學內容提要

匈牙利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文學種類豐富,內容多元。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馮植生的《匈牙利文學史》作為一部全景式的匈牙利文學史。
綜述了該國的歷史文化。詳細介紹了匈牙利文學史上各個時期的發展態勢特點、流派和作家作品,對裴多菲、約卡伊、米·沙特、奧第、莫里茲、尤若夫、凱爾泰斯等著名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進行深入槁當的評析,《匈牙利文學史》資料詳實,脈絡清晰,論述客觀公允,是研究匈牙利文學的必備專著。
[1] 

匈牙利文學匈牙利文

11世紀末,匈牙利人改信基督教以後,為了適應歐洲文化發展的需要,拉丁文開始作為官方文字使用。最早的文學活動中心是修道院宮廷。文學作品以手抄本傳播,其內容大多是有關東方的故事。在匈牙利文學中,採用匈牙利文和拉丁文寫作的現象,一直延續到18世紀啓蒙運動時期。直到這時,作為文學語言的拉丁文才被廢棄。
匈牙利文作為文學語言,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古老的匈牙利文的宗教文學作品出現於1200年,以《訃詞》和《聖母馬利亞的哀歌》為開端。
匈牙利文宗教文學是在異教徒反抗教會的思潮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已發現47種文獻的手抄本,是有關匈牙利古代文學起源的重要資料。加斯帕爾·卡羅伊(?~1592)翻譯的《聖經》,艾勒託西·希爾維斯特·亞諾什(1504~1555)翻譯的《新約全書》,對匈牙利語言的運用和史詩的發展都起過促進作用。
16至17世紀,匈牙利人反抗土耳其侵略的鬥爭,成為這一時期匈牙利文學發展的動力。迪諾第·蘭多什·斯波齊揚(1505?~ 1532)的史詩是匈牙利人反抗土耳其侵略的真實記錄。
這一時期,巴拉什·巴林特 (1554~1594) 在歐洲文藝復興精神的薰陶下以戰歌形式寫作的抒情詩,表現了文藝復興的“生命的喜悦”,使他的詩產生了特殊的戰鬥力

匈牙利文學抗擊侵略

17世紀,匈牙利人民遭受哈布斯堡王朝和土耳其的雙重壓迫,於是加強國家的團結和壯大軍事力量以抗擊外來侵略,成為文學創作的主題。軍事家兼詩人茲里尼·米克洛什(1620~1664)的民族史詩《塞格德之危》(1645~1646),通過對塞格德的英雄們捍衞祖國的業績的回憶,鼓舞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的信心。這部史詩是在意大利詩人塔索的宗教史詩的影響下寫成的。史詩結構比較鬆散,但是這也使作者有可能寫出他認為最迫切的民族獨立問題以及他自己對於道德的復興觀念。在此時期,還出現了“庫魯茨”(十字軍騎士)的民間詩,作者均為無名詩人。這些詩集中歌頌了拉科齊·費倫茨領導的民族解放運動。這些作品被稱為抵抗時期的文學。

匈牙利文學思想進步

18世紀中葉以後,法國啓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的進步思想在匈牙利得到了傳播。進步的知識階層主張解放農奴和使用匈牙利語言。他們在法國百科全書派的影響下,以大學教授馬爾丁諾維奇·伊格南茨(1755~1795)為首,組成了進步的作家團體“匈牙利雅各賓黨”,鼓舞着許多作家為民族解放而獻身。劇作家拜塞涅伊·久爾吉寫的擬古悲劇《阿吉什》和鮑恰尼·亞諾什(1746~1845)寫的《法蘭西的變遷》,被認為是匈牙利啓蒙文學的開端。作品表達了進步的知識階層對法國大革命的嚮往與人類解放的信念。喬科諾伊·維泰茲·米哈伊(1773~1805)是匈牙利早期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最先學習民間詩歌的寫實手法。他的抒情詩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集中體現了啓蒙時期文學的重要成就。法澤考什·米哈伊的長詩《牧鵝少年馬季》(1815),塑造了勞動人民反抗地主階級統治的機智勇敢的典型形象。考託納·尤若夫(1791~1830)是匈牙利啓蒙時期優秀的劇作家,他創作的悲劇《邦克總督》是匈牙利早期著名的劇作之一。

匈牙利文學浪漫主義

匈牙利的浪漫主義文學是在爭取社會改革與民族獨立的鬥爭中出現的。浪漫主義作家主張發展祖國文化和爭取民族獨立,表現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他們還反對古典主義的束縛。19世紀20年代,佩斯成為匈牙利文學活動的中心,出版了《祖國的晨曦》和《雅典論壇》等文學刊物,建立了科學院、基什—法魯迪文學研究會,許多作家被選為院士和會員。他們的作品大多是歌頌匈牙利古代英雄的歷史劇和史詩,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心。抒情詩方面,詩人採用頌歌、悼歌等形式反映了爭取民族獨立和社會改革的艱苦鬥爭。此外,還出現一批文筆清新、情調哀怨的民謠。
先驅
匈牙利浪漫主義文學的先驅者基什-法魯迪·卡羅伊(1788~1830)的貢獻,在於組織文學活動,宣傳浪漫主義文學觀點。改革時期的另一位詩人和批評家考爾岑·費倫茨(1790~1830),他的活動始終受到法國啓蒙運動思想的影響。弗勒斯馬爾蒂·米哈伊於1825年出版的長篇史詩《卓蘭的出走》,敍述匈牙利人征服多瑙河與蒂薩河流域一帶建立國家的過程。他的詩劇《鍾哥與金黛》(1831),表達了作者對幸福的渴望和對黑暗勢力的抨擊。
發展
1848年3月15日,在匈牙利首都佩斯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這次革命的是革命民主主義詩人裴多菲·山陀爾(1823~1849)。他早期的抒情詩,例如《人民》(1844)、《貴族》(1844)、《反對國王》(1844)等,抨擊哈布斯堡王朝和大貴族地主階級。他的長詩《亞諾什勇士》(一譯《勇敢的約翰》)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勇敢精神。他的《民族之歌》、《大海沸騰了》以及長詩《使徒》讚揚了人民起義的威力。阿蘭尼·亞諾什(1817~1882)也是來自人民的詩人,他的長詩《多爾第》(1847)塑造了14世紀一個力大無窮的傳奇英雄的形象。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失敗以後,浪漫主義文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一派作家團結了全國人民,保持革命的民主傳統和發揚反抗精神,在作品中以曲折隱晦的象徵手法,揭露與批判現實社會的黑暗。代表作家是約卡伊·莫爾(1825~1904),他的長篇小説《鐵石心腸人的兒子》(1869)、《黑鑽石》(1870)和《金人》(1872),描寫資產階級的冒險投機,暴露匈牙利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弊病。馬達奇·伊姆雷(1823~1864)的《人的悲劇》(1859~1860),表現了19世紀50年代歐洲革命失敗以後革命者的思想危機和對民族前途的悲觀主義態度;但是他在另一方面卻表現了新的時代精神,劇中利用自然科學研究所得的成果,破除教會所散佈的愚昧與迷信,同時揭露資本競爭的弊端。

匈牙利文學文學分裂

19世紀末,匈牙利文學界分裂成兩個對立的陣營。一方是美化現實的保守派作家,他們代表官方立場,崇尚陳腐的空談,在文學活動中佔領導地位;另一方是與官方對立的文學團體,他們關心社會改革,要求維護個人權利和發展詩人的想象力。這一派詩人中較有成就的是瓦伊達·亞諾什(1827~1897),他的抒情詩吸取了弗勒斯馬爾蒂和裴多菲的藝術特點,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現實主義作家米克沙特·卡爾曼(1847~1910)在小説中運用諷刺與幽默的手法,暴露現實的醜惡。他的小説《年輕的諾斯季和托特·瑪麗的故事》(1908),反映了外國資本的滲透和國內階級分化的過程;長篇小説《奇婚記》(1900)揭露上流社會的無恥和墮落。在米克沙特的創作後期,可以看出他受約卡伊的浪漫主義的影響而又企圖克服這種影響的傾向。他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在19世紀90年代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1908年,出現了“西方社”的文學團體,並形成西方文學流派,它標誌着匈牙利文學的復興階段的開始。這一流派的著名小説家莫里茲·日格蒙德(1879~1942)的作品反映了農村的貧困與落後,表現出作者急於改變這種狀況的要求。他在《七個銅板》(1908)、《飽吃一頓》(1910)等作品中,提出了只有民主和進步才能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主張。他的長篇小説《火炬》(1917)、《親戚》(1930)等,在匈牙利現實主義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西方派著名詩人奧第·安德萊(1877~1919)認為,只要匈牙利能獲得獨立與民主,就能繁榮和富強。他的詩歌《向革命邁進》(1913)、《無產者兒子之歌》(1909)等,開始歌頌工人階級,為匈牙利無產階級文學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期的另一個詩人巴比契·米哈伊(1883~1941)是具有保守觀點的資產階級唯美派詩人。科斯托拉尼·德熱(1885~1935)是這一時期的印象派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頹廢色彩。尤哈斯·久拉(1883~1937)的詩帶有感傷情調。

匈牙利文學無產階級

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1919年匈牙利爆發了無產階級革命,成立了蘇維埃共和國。這時,無產階級文學開始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但由於蘇維埃共和國存在時間很短,留下的作品極少。

匈牙利文學成長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文學在匈牙利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這一時期是無產階級文學的成長過程。蘇維埃共和國失敗後,許多作家流亡到柏林、維也納,後來在蘇聯形成了匈牙利文學活動中心。伊列什·貝拉的《蒂薩河在燃燒》(1929)、《喀爾巴阡山狂想曲》(1939)、《祖國的光復》(1954),以及加博爾·安道爾(1884~1950)的報告文學,均為兩次大戰期間匈牙利流亡作家的代表性的作品。

匈牙利文學代表作家

無產階級文學的代表作家尤若夫·阿蒂拉(1905~1937) 的主要作品《工人們》(1931)、《在城市的邊緣》(1933)、《我的祖國》(1937)等詩篇,是匈牙利工人階級同黑暗勢力進行鬥爭的頌歌,表現了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世界的抗議。勞德諾蒂·米克洛什(1909~1944)慘死在納粹的屠刀下,盧卡契·拉斯洛、埃泰·日格蒙德、維託·米克洛什等死在德國集中營裏,他們都是匈牙利無產階級文學的先驅。1945年匈牙利解放後,許多流亡作家例如伊列什·貝拉、蓋爾蓋伊·山陀爾、加博爾·安道爾等返回祖國,他們同長期轉入地下的共產黨員作家和民粹派作家(他們在政治上主張走第三條道路)之間增強了團結。解放初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作品,例如薩博·帕爾 (1893~1970) 描寫土地改革的《新地》和描寫農業合作化的長篇小説《一寸土》。裏德格·山陀爾(1902~)的小説《參孫》,塑造了一個同地主進行鬥爭的英雄人物形象;維雷什·彼得的短篇小説集《考驗》,描寫農民的新生活。此外,希蒙·伊斯特萬(1926~)、尤哈斯·費倫茨(1928~)的詩歌作品,歌頌了農業合作化和工廠國有化以後生產發展、工人階級以主人公身份管理工廠的事蹟。解放初期的匈牙利文學創作有所發展。1956年發生“匈牙利事件”,文藝界有人批評個人迷信,批評官僚主義,產生了一些動亂。60年代,先前一些被捕的作家獲釋,得到平反和恢復名譽,例如戴裏·蒂姆爾等人又恢復了創作活動。他們同其他作家一道,為繁榮當代匈牙利文學作出了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