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包頭龍屬

鎖定
包頭龍屬(拉丁學名:Euoplocephalus,Lambe,1910)為甲龍科的一屬,又名優頭甲龍屬,是甲龍科下最巨大的恐龍之一,體型與較小的象相似。該屬亦有甲龍下目中最完整的化石紀錄,包括它的尖刺裝甲、低矮的身體及巨大的棍棒尾巴。
中文學名
包頭龍屬
拉丁學名
Euoplocephal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包頭龍屬

包頭龍屬形態特徵

人類包頭龍的身型比例。在甲龍下目中,只有多智龍及甲龍是較包頭龍為大。包頭龍約有6米長及重2噸。它的身體闊2.4米,身體低及四肢短。後肢比前肢大,四肢都有像蹄的爪。於1996年,在玻利維亞蘇克雷發現了甲龍類的腳印,估計包頭龍是以一般速度行動。
它的頭顱骨像其他的甲龍下目是扁平、厚及呈三角形的,只有很小的空間存放腦部。口部是有角的喙,牙齒很弱小及像釘子。它的頸部很短。
包頭龍類的整個頭部及身體都是由裝甲帶所保護,不過卻仍保持了一定的靈活性。它是首個甲龍下目與其裝甲一同被發現,這些裝甲更可以覆蓋其眼簾。
每一個裝甲帶是由嵌入在厚皮膚上的厚橢圓形甲板組成,皮膚佈滿只有10-15釐米的短角刺(像鱷魚)。除了這些角刺外,包頭龍的顱後亦有大角。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包頭龍棍棒尾巴它的尾巴末端是一個骨質的棍棒。尾巴有發達的肌肉,棍棒可以隨意的向兩邊揮動來防衞。
重裝甲下由很多骨頭融合起來支援。脊椎與肋骨合併在一起,在臀部的幾節脊骨則連合在一起形成一根棒子。尾巴是由硬化的組織組成,與尾骨結合在一起。

包頭龍屬生活環境

包頭龍生活於8千5百萬至6千5百萬年前,上白堊紀坎帕階至麥斯特里希特階。
包頭龍是草食性的恐龍。它的鼻子結構複雜,可能它的嗅覺很靈敏。四肢很靈活,有可能用作挖掘坑洞。由於牙齒很弱小,故它們可能只吃低身的植物及淺的塊莖。
由於所有骨骼在發現時都是分離的,一般估計甲龍下目都是獨居的。但是於1988年發現22頭繪龍幼體族羣后,可見包頭龍亦有可能是,或最少是在幼體時以族羣生活。
包頭龍只有腹部是沒有裝甲的。就像箭豬一樣,要傷害它就必須將它反轉。在加拿大艾伯塔省進行的恐龍骨骼研究支持這個觀點,顯示在鴨嘴龍上有很多咬痕,而甲龍下目則沒有。有推測指包頭龍的滅絕是因暴龍強勁的顎骨力量。狩獵包頭龍是很危險的,因為它的尾巴一搖就可以造成嚴重的傷害。

包頭龍屬分類歷史

古生物學家勞倫斯·賴博(Lawrence Morris Lambe)於1902年發現首個包頭龍的標本(即完模標本),並命名為“Stereocephalus”。但是這個名稱已被使用,故於1910年更名為包頭龍。這個名字在很多時都被誤拼。它曾一度被認為是甲龍。
模式種是E. tutus。第二個物種是E. acutosquameus,是於1924年被發現。雖然兩個物種的尾巴棍棒形狀不一樣,但它們卻有可能是屬同一物種。一些被認為是多智龍及甲龍的標本,亦有被指是屬於包頭龍。
加拿大艾伯塔省及美國蒙大拿州一共發現了超過40頭包頭龍的化石,使得它成為最多資料的甲龍下目。這些化石包括15個頭顱骨、牙齒及一個接近完整的骨骼連同裝甲。特別是尾巴棍棒最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