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烏喬文學

鎖定
加烏喬文學也叫高喬文學,是指拉普拉塔河地區的加烏喬牧民的文學。“加烏喬”是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所屬的潘帕斯草原牧民的統稱。大多是移民初期的混血種人,過着自由放牧生活,性格強悍,喜愛駿馬和吉他。他們中間很早就有一些稱作“巴雅多爾”的行吟詩人。
中文名
加烏喬文學
外文名
Gaucho
定    義
拉普拉塔河地區的加烏喬牧民文學

加烏喬文學簡介

北美的印第安人 北美的印第安人
“加烏喬”是潘帕斯草原上的牛仔與騎手。這個稱呼(“加烏喬”gaucho)源自南美印第安人蓋丘亞族語,意思是“孤兒”與“流浪者”。在很多民間文學作品中,人們稱他們為“潘帕斯草原上的流浪者”。 可以説,南美“加烏喬”的傳奇遊牧生活足以與北美的西部牛仔相媲美。他們大多是歐洲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後裔,在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處於全盛時期,靠放牧打獵為生,並參加了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戰爭和歷次內戰。19世紀後期,潘帕斯草原上圈起了一個個大莊園,純種牲畜代替了雜羣放牧,過去自由自在的“加烏喬”變成了農場僱工。 [1] 
“巴雅多爾”即興演唱的歌謠,就是加烏喬文學最早的形式。這種歌謠無固定的作者,也無文字紀錄傳世。秘魯古典散文名作《引導盲人的小拉撒路》中曾有描述。歌謠後來演變為長篇敍事詩和加烏喬史詩。19世紀初,由城市文人創作的加烏喬詩歌逐漸取代了“巴雅多爾”的口頭演唱。第一個著名的加烏喬詩人是巴託洛梅·伊達爾戈(1788~1823),代表作是《西埃利托和愛國對話》。
敍事長詩的出現標誌着加烏喬詩歌的成熟。其中3部聲譽最高,即伊拉里奧·阿斯卡蘇比(1807~1875)的《桑托斯·維加》、埃斯塔尼斯拉奧·德爾·坎波(1834~1880)的《浮士德》和何塞·埃爾南德斯(1834~1886)的《馬丁·菲耶羅》。特別是後者,塑造了阿根廷歷史上反抗壓迫、尋求自由的英雄形象,在民間流傳甚廣,被稱為阿根廷的民族史詩,馬丁·菲耶羅成為自由的象徵。 [2] 

加烏喬文學藝術特點

加烏喬史詩的藝術特點,是以鏗鏘有力、粗獷通俗的語言表達人物豪邁、奔放、正直、勇敢的性格,詩句一般由八音節構成,生動活潑。它和西班牙的民間謠曲有淵源關係,同時又繼承併發揚了民間藝人“巴雅多爾”的表現風格。 [2] 

加烏喬文學發展

波德斯塔曾把《胡安·莫雷拉》改編稱啞劇 波德斯塔曾把《胡安·莫雷拉》改編稱啞劇
 加烏喬史詩的發展也影響到散文、戲劇小説等其他文學領域。許多作家競相以加烏喬為題材進行創作。其中愛德華多·古鐵雷斯(1851~1889)的小説《胡安·莫雷拉》獲得成功。1884年又搬上舞台,被認為是第一部加烏喬戲劇。烏拉圭的弗洛倫西奧·桑切斯(1875~1910)成為拉丁美洲最有影響的加烏喬戲劇作家。此外還有馬丁尼亞諾·萊吉薩蒙(1858~1935)和羅伯託·何塞·派羅(1867~1928)。
這一時期,加烏喬小説臻於全盛。重要的作品有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阿塞維多·迪亞斯(1851~1921)的《孤獨》,哈維埃爾·德·比亞納(1868~1925)的《加烏喬姑娘》,以及薩瓦拉·穆尼斯(1898~ )的3部紀事:《穆尼斯紀事》、《一樁罪行的紀事》、《鐵柵的紀事》。其後,貝尼託·林奇(1885~1951)和裏卡多·吉拉爾德斯(1886~1927)的作品,使加烏喬小説達到更高的成就。林奇的《拉克拉》(1918)、《挖骨頭的英國人》(1924)和《一個加烏喬的羅曼斯》(1933)等作品,以清新自然的筆調,生動地描寫了加烏喬世界的風土人情。吉拉爾德斯的名作《堂塞貢多·松勃拉》(1926)則使其他所有加烏喬小説相形失色。它完美地刻畫了一個理想的加烏喬典型──堂塞貢多,把他作為潘帕斯草原的象徵。這部小説成為阿根廷文學的典範著作,也是拉丁美洲文學中的藝術珍品。此後,加烏喬文學因題材枯竭而衰落。 [2] 

加烏喬文學代表作家

加烏喬文學派羅

派羅 派羅
派羅是阿根廷作家。曾就學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聖何塞學院。1891年擔任《民族報》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駐歐記者。早年是社會黨的活躍分子,1896年任“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1908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開辦米特雷印刷所,出版阿根廷文學作品。他最初以寫作報刊文章聞名,有文集《在阿根廷的意大利人》(1895)和《阿根廷的澳大利亞》(1898)等。
派羅的第一部重要小説是《勞烏喬的婚姻》(1906),作者企圖把加烏喬文學和流浪漢文學兩種體裁結合起來。以後寫成《帕戈·奇科》(1908),暴露草原城鎮帕戈·奇科官場上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等腐敗現象,作品中描繪了阿根廷鄉村絢麗多彩的畫面,反映了克里奧約(即土生白人)後裔的心理狀態。《胡安·莫雷拉孫子的奇遇》(1910)是他的另一部重要小説,寫一個不名分文的流浪漢冒充當時傳奇戲劇中的英雄胡安·莫雷拉的孫子,利用上層社會中的種種矛盾,騙取了很高的社會地位,具有嘲諷現實的意味。
派羅的戲劇創作受易卜生的影響,贊同阿根廷戲劇的改革,和弗洛倫西奧·桑切斯等人為拉丁美洲現實主義戲劇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作品有《馬爾科·塞維利》(1902)、《悲歌》(1902)、《在廢墟上》(1904)、《別人的勝利》(1907)、《我希望獨自生活》(1913)等。此外,還寫了不少反映殖民時代的歷史小説,如《假冒的印加王》(1905)、《維伽拉上尉》(1925)、《甜蜜的海》(1927)、《阿萊格利婭》(1928)等。 [3] 

加烏喬文學阿斯卡蘇比

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
阿斯卡蘇比是阿根廷詩人。生於商人家庭。12歲棄學出遊,先後到過北美、法國和英國等地。1824年在薩爾塔市創辦一家印刷所,出版《薩爾塔月刊》。次年加入反對羅薩斯的統一派軍隊。1830至1832年被羅薩斯獨裁政權逮捕關押。後來逃亡到蒙得維的亞,在那裏出版《鄉村的加烏喬》和《加烏喬哈辛託·謝羅》等報刊。他創作的第一部詩集是《東岸加烏喬哈辛託·謝羅和西蒙·佩尼亞爾瓦的對話》。1834至1851年在蒙得維的亞被圍期間,他寫了一系列加烏喬謠曲,後來彙編成集,題為《保利諾·盧塞羅,又名拉普拉塔河為反對阿根廷共和國和烏拉圭東岸共和國的暴君而高歌激戰的加烏喬們》。
羅薩斯政權崩潰後,他又把筆鋒指向聯邦派的另一位首領烏爾基薩將軍。1853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創辦報紙《好漢阿尼塞託》。1860年受米特雷政府派遣,前往巴黎擔任外交工作,並出版了著名的長篇敍事詩《桑托斯·維加》,又名《拉·弗洛爾的孿生兄弟》。這是阿根廷的三大加烏喬史詩之一,全詩13000餘行,描寫一個有名的巴雅多爾(即民間行吟歌手),為了酬謝一對加烏喬夫婦對他的款待,給他們講述了拉·弗洛爾莊園一對孿生兄弟的故事。詩中生動地描寫了阿根廷鄉村的風土人情,對後來加烏喬文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4] 

加烏喬文學代表作品

堂塞貢多·松布拉
浮士德 浮士德
《堂塞貢多·松布拉》是一部獨特的文學作品,它為潘帕斯草原上已經消逝了的加烏喬,留下了一個幻影,一個理想,一個代表着英雄氣概、高尚品格、自由心靈的草原精神的文學典型。本書給作者在西班牙語世界帶來盛名,獲得阿根廷的國家文學獎。
“作為一部小説,《堂塞貢多·松布拉》也許最能與《堂吉訶德》相比擬。它和塞萬提斯的不朽名著一樣,屬於那種純粹西班牙典型的小説。在其中,主要的興趣在於人物描寫,而動作幾乎只不過是一系列插曲。”《堂塞貢多·松布拉》就是這樣的一本獨特的文學作品,它為潘帕斯草原上已經消逝了的加烏喬,留下了一個幻影,一個理想,一個代表着英雄氣概、高尚品格、自由心靈的草原精神的文學典型。三百年來,腰佩匕首,跨着駿馬,在潘帕斯草原上縱橫馳騁的加烏喬,他們本身創造了文學,也為文學的創造提供了靈感。
《馬丁·菲耶羅》,《桑托斯·維伽》,《浮士德》這三部史詩,曾經在草原上傳誦一時。弗洛倫西奧·桑切斯的戲劇,曾經轟動過拉普拉塔河兩岸的舞台。在小説方面,繼古鐵雷斯飛阿塞維多·迪亞斯、比亞納、穆尼斯和林奇之後,出現了吉拉爾德斯,他以其不朽的名作《堂塞貢多·松布拉》給加烏喬文學作了歷史的總結。 [5] 
參考資料